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大明星-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有心算无心,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是突遭袭击、猝不及防之下,人人带伤,早已无心恋战。如此此消彼长之下,边章麾下的羌兵如何能是已经憋屈了数日就等着放大招的太平军的对手,只见太平军各个如狼似虎,冲入羌兵之中,如饿虎扑食,直杀的双眼通红,让无数羌兵叫苦不迭。

    没多时这场战斗终于落下了帷幕,可惜的是太平军还是吃了兵力不足的亏,即便妙计算计了边章,可是毕竟两方军力悬殊,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边章带着不少人马跑掉了,对此张平也只能徒呼奈何。不过这一役也算是重创了边章,至少让其损失了半数以上的人马,怎么说来都算是一场大胜了。而且虽然跑了边章,但可喜的是却留下了阎忠,这个一直将张平视作生平大仇的人,一心想要杀了张平。他自知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报仇,因此不顾一切的向张平冲杀而来。只可惜张平虽然自身武力不行,但身为太平军领袖,自是有重重保护,任凭阎忠如何拼命,却也是杀不到张平身前。毕竟阎忠年岁已是不小,武力有限,并不是吕布那种战神一般的人物,在张平一众亲兵的保围下,双拳难敌四手,终于还是没能如愿。若不是张平下令要抓活的,阎忠此时早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看着眼前被五花大绑的眼中,张平摇了摇头,他实在记不起来自己到底跟阎忠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让其如此记恨自己。阎忠见张平看过来,啐了一口,眼睛圆睁死死的瞪着张平。

    张平叹了口气,“阎将军,你这又是何苦呢?”

    阎忠冷哼一声却不答话。

    张平倒也不恼接着问道:“阎将军,你怎么会到了边章、韩遂麾下?”

    阎忠气恼未消依旧瞪着眼不说话。

    张平见阎忠如此,也便没了兴趣,不过旁边郭嘉却是不然,看着阎忠一脸好奇,上前对着阎忠说道:“阎将军,我是郭嘉,恬为太平军祭酒,我有一事不明,还想问问将军。”


第二百四十章 阎忠之死



    阎忠冷哼一声,依旧保持沉默。

    郭嘉不以为意,继续问道:“阎将军,这佯攻临眺调我太平军主力来援然后袭去天水的计策可是阎将军你出的啊?”

    阎忠目光顿了一下,然后别开了头,不理郭嘉。

    郭嘉却不管他,自顾自的说道:“如此看来,那就不是阎将军你出的主意了,而边章、韩遂想来也没有这般脑子,若是有的话也不至于如此了,所以这计策定是旁人所献,这个人是谁?”

    阎忠闭上了眼睛,装作不闻不见的样子。

    郭嘉嘴角一扬,微微一笑,再次开口道:“阎将军,不如我与你做个交易,你若告诉我想出此计的人是谁,我便为满足你一个心愿。”

    阎忠闻言忽的睁开眼睛,冷哼一声,有些不屑的说道:“难道我想要张平小儿的命你也能满足我?”

    “非也非也。”郭嘉摇着头。

    “那我要你放了我,你可能做到?”

    郭嘉再次摇了摇头。

    阎忠眼中满是轻蔑的看着郭嘉,“大言不惭的小子,这也办不到,那也做的得的,还说什么能满足我的心愿。”

    “非也,非也,”郭嘉摇头晃脑,有些讥诮的看着阎忠,“阎将军,如今都到了这副天地,你还妄想要活下去?”

    “你!哼!”阎忠被郭嘉讥讽的老脸一红。

    郭嘉却不等阎忠再说话,而是说道:“阎将军,你先前在皇甫嵩麾下,为朝廷征战多年,被皇甫嵩奉为左膀右臂,也算是为朝廷鞠躬尽瘁,你就不想临了了让朝廷对你嘉奖一二?不想为你的子侄们留下点封荫?不想让你一辈子为国征战的功劳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算你不想,也总不愿意到死了晚节不保被扣上一个反贼的帽子吧。”

    阎忠闻言一怔,郭嘉这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了,他在军中厮混多年,为朝廷南征北战,算是奉献了一生,临了了自然是想要博一个美名,就算不能拜将封侯封妻荫子,也绝不想背负着一个反贼的名头而死,死后还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声一片。想他也算是一生忠烈,只可惜临到头一时间仇恨蒙蔽了心智,这才做出了不智之举。此时想要挽回,却说什么也晚了,不过此时郭嘉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眼瞅着救命稻草就在眼前,他如何能不赶紧抓住。阎忠喉头滚动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你当真能办到?”

    郭嘉微微的自信一笑,“今有凉州名士阎忠,前番在骠骑将军皇甫嵩麾下效力,官至上军校尉,后辞官归隐。待车骑将军征讨西凉,因不满边章、韩遂二人为祸西凉,大肆劫掠,义愤填膺,揭竿而起,召集旧部以身侍贼,欲以一击之力刺杀边韩二逆。临眺城下,阎忠暴起欲袭杀边章,然力有不及,终是不敌边贼人多势众,不幸为边贼所伤,不治牺牲。现奏请朝廷,为阎忠将军请封。”郭嘉张开口便说了一大段,说完后笑着看向阎忠。

    阎忠闻言神情先是不屑,逐渐面现纠结之色,紧接着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良久才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睁开眼来说道,“此话当真?”阎忠说这话时却是没有看郭嘉而是把头转向了张平向其望去。

    张平感受到阎忠的目光,轻轻的点了点头。

    阎忠得了肯定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缓缓的开口道:“献计之人姓贾名诩字文和,乃是凉州武威人士,此人少举孝廉,辞官不受。其才思敏锐,有王佐之才,不下张良、陈平二人。只是此人性格乖张,不为世人所接受,所以一直籍籍无名。”

    张平本来没有在意,可听到贾诩贾文和的名字确实心中一惊,暗道原来是他,这可是三国第一毒士啊,原来此计是出自他手,难怪让自己总是觉得难以抉择。同时张平心中也是暗叫不好,有贾诩如此毒士献计献策,想要平定边章、韩遂更是难上加难了。当下张平紧张的问道:“那这贾诩现在何处?可是在天水城中?”

    阎忠本不想搭理张平,但是想到自己还有求于人,只得有些不情愿的和盘托出:“不在,此人性格古怪,我百般劝说让他加入,他硬是不肯,只因我于其有恩,他这才献计于我,事后却是不知所踪了。”

    张平一听这话,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接着问道:“那再哪可以找到他?”

    阎忠斜了张平一眼,“不知道,他家在武威城中,可是早已人去屋空,只需他去了哪里我就不得而知了。”心里却在想,别说我不知道,就算是知道在哪,我又怎么可能会告诉你?

    张平见再也问不出什么,便挥了挥手,让人将阎忠待下去,阎忠知道自己必死,临走前还在高声叫嚷着让张平记住答应他的事。此事对张平来说不过举手之劳,既然答应了便没有食言的道理,当即点了点头。阎忠这才哈哈哈大笑着出门赴死。张平看着这名老将心中不由的有些唏嘘。

    “天师,关于阎忠之事我们当大肆宣扬,最好宣扬的全凉州都知道?”郭嘉这时才凑上来小声的说道。

    “嗯?”张平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郭嘉。

    “天师,你说若是我们如此宣扬阎忠,将阎忠说成一名打入边章、韩遂内部的忠义之士,你说边章、韩遂当如何想?”郭嘉笑着说道。

    张平细细一想也是不禁笑了起来,点了点郭嘉。

    如此临眺城一战算是告一段落,此战张平所率太平军以及傅變和袁绍麾下兵马约一万余人,实现埋伏边章麾下两万余羌兵。最终张平一方以数百人的代价击杀边章万余人马,边章带着参与人马连夜逃窜回陇西。然而刚刚逃回陇西的边章还没喘口气,便听说了阎忠乃是埋伏在其麾下的卧底,此战之所以败,全因阎忠告密而起,顿时让边章大怒,破口大骂,连摔了数件器物才算是稍稍消气。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比岳飞



    远在天水的韩遂接到边章大败和阎忠卧底的消息,满脸震惊,久久未曾消散。因为阎忠的事情,让他们对先前的计策有了怀疑,不再确定是否还要依计行事,一时间边章和韩遂都没有想法,暂时的一个躲在陇西,一个守在天水城中不出。

    太平军虽然暂时得了一场胜利,却依旧有重重困难摆在面前。不过可以稍微庆幸的是在边章大败的情况下,韩遂基本上不可能再发兵长安了。如此一来,事情对太平军倒是有利了不少。如今的问题是到底要如何攻破固守城中的边章、韩遂二人。

    陇西城外,太平军将陇西围了了起来,经过再三计议,张平决定仿效边章、韩遂先前故计,围点打援,对陇西围而不攻。躲在城中的边章气的直跳脚,早早的派人往天水送信,叫韩遂来援。太平军也不为难,对送信求援的人统统放过,让他们去天水报信,就等韩遂前来。

    此时呆在天水的韩遂却是体验到了张平先前的进退两难的境地,出兵营救边章吧,那边太平军定然早已准备好了埋伏就等他送上门去。可是若是不去吧,边章定然难以支撑,迟早会被太平军攻破陇西,到时候他韩遂就成了孤军,出了一个天水城什么也没有,那时太平军自然可以施施然的来将他围而歼之。所以韩遂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一时间气恼非常。

    若此又过了十数日,太平军放走的信使都已经足够凑够一支足球队的了,可天水城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这让守在陇西城外的太平军深感诧异。当然身在城内的边章就更是郁闷无比,每日里不停的咒骂着韩遂无耻小人,背信弃义。

    直到这日,从京中发来圣旨,张平和太平军诸将这才恍然,同时也气愤无比。

    “车骑将军张平奉旨平定西凉叛乱,今西凉已平,招车骑将军率军回返雒阳。西凉刺史傅變治理不利,致使西凉叛乱,酌免去西凉刺史之职,回京听后发落。”

    张平等人听了旨意都是一脸的懵逼,这还围着城,边章、韩遂还未剿灭怎么就叛乱已平?太平军这番以少击多,奋勇杀敌,舍生忘死,却连个功劳都没有,就一个回返雒阳了事?傅變英勇抗敌,险些命丧敌手,却落得罢职免官听后发落的下场,这又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接了一个假圣旨?

    张平接了旨却对着旨意一头雾水,难道说自己有幸遇到了如同岳飞当年一样的待遇?朝中又奸吝作祟,要谋害自己,因此蒙蔽汉帝,假传旨意?还好传旨的人张平认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十常侍之一,先前张平去西苑买官时遇见过的宋典。宋典知道张平今时不同往日,连阿父张让都对其和颜悦色,更不说宋典了。宋典自是有话好说,将自己知道的尽数倒给了张平。

    你道是怎么回事,却原来:韩遂接了边章的求援信,陷入两难抉择,这两个选项他都不想选,他不想死,他只想活下去,所以他苦思冥想,却还当真让他想出了一跳计策来。去年韩遂相董卓请降,董卓纳了他的降,那是韩遂便于董卓勾搭上了。这一次韩遂走投无路之下,却突然想起董卓来,董卓此时乃是并州刺史。而并州与凉州中间只隔着一个羌胡混居的三不管地带,对于韩遂手下都是羌人,想要通过那是易如反掌,于是韩遂便即写了一封信派人火速送与董卓。

    这信乃是一封乞降信,信中韩遂将董卓好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