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歌-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官员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商讨着事情。

    胆敢跑到这里来的官员,要么担心朝廷安危的忠臣,要么希望从中渔利的奸臣,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员,是懒着跑到这里来的。

    这帮人,不管是奸臣还是忠臣,都是人才,他们决定着帝国的未来!

    宋歌却想要闯入到大庆殿去看个究竟,看看这些大宋朝的掌舵们到底要把大宋朝带向何方?

    他走了过去,对一个御营士兵说:“在下礼部郎官,可不可以进去?”

    御营士兵头也不回,“四品以下官员,皆不得前进一步。”

    宋歌说道:“天下大事,人人有责,凭什么按照官阶不让进去呢?”他想用一句大话唬一唬这个小兵。

    御营士兵当没听见,根本就不理睬宋歌。

    宋歌无奈,寻思着怎么编个理由或者找个方法跑上去。

    正在这时,宋歌看见台阶之上,大庆殿之前,端王赵佶在那里走来走去,四周探望。估计这赵佶,对于两派之间讨价还价似的拉锯战,很不敢兴趣,跑出来透透气。

    嘿嘿,赵佶这鸟人不是曾经拜我为大哥吗!

    想到这里,宋歌立即扯开嗓门喊道,“赵佶小弟,快来帮忙,来教训一下拦住大哥的这几个混蛋,让大哥我上去瞧瞧!”同时拨开人群,往上冲去。

    御营士兵立刻拦在了宋歌的跟前。

    赵佶听到了宋歌的喊声,回头看了一下,见是宋歌,惊愕地大声叫道:“啊!?宋歌!你,你怎么来了?”然后,慌忙往大庆殿里跑了进去。

    宋歌趾高气扬地对拦住他的御营兵说道:“看见了没,那个端王,就是我的小弟,你要是识相的话,就别拦住我,要是坚持要拦的话,以后有你的苦头吃!”

    “哼!”御营士兵冷哼了一声,没把宋歌的话当回事。

    边上另一个御营士兵仔细看了宋歌之后,凑耳边对拦住宋歌的御营兵说:“这个就是让端王叫他老大,把太后气坏了宋歌。这可是个大瘟神,我看你最好别惹!你想想,他连端王和太后都敢欺负,你一个御营小兵,能和端王及太后比吗?”

    “可是,职责所在,怎么行呢?”御营兵还在坚持,但是已经动摇了。

    “我们也就混口饭吃而已,何必那么较真呢?再说,做事也要看人的嘛!现在他宋歌自己要冲上去,掉脑袋是他自己的事情,可你要是拦住他,估计以后你就别在御营里混了!”

    “这……?”

    趁着两个御营兵对话,注意力下降的当口,宋歌已经闪身冲上了台阶,往大庆殿而去!

    ……




选帝之争 (1)

选君本是皇家内部事情,大臣们不便参与。但是,皇家为了得到大臣们对下一任皇帝的支持,一般都会让大臣们参与进来。

    这样,大臣们的将来是飞黄腾达还是落魄下狱,都取决于他们支持的人选是否正确。

    现在大宋朝出现的局面,皇帝死了,没有储君,那么大臣们更加责无旁贷,要为国家选取一个优秀的掌舵者。同时,大伙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在出谋划策。

    皇宫大庆殿里,场面正在僵持。

    向太后以及蔡卞、曾布等人,完全站到了端王赵佶那一边,表示要让赵佶做下一任皇帝。向太后正在为赵佶的登基争取中立大臣们的支持,“端王性格温和,举止态度得体,学识渊博深厚,是皇位的不二人选。”

    话说,向太后的话的确也是有根据的。这要是哲宗赵煦没有立下储君的话,那么,按照从大到小排列,端王赵佶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只可惜那家伙是个打猎爱好者,一不小心,弄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这皇帝的岗位可是个体面的工作,大宋帝国的皇帝,不说仪表堂堂,至少也总不能是个残疾吧,独眼显然太不够体面了,因而直接PASS,那么,接下来,赵佶也就是最有资格的那个人选了。

    而以首辅宰相章惇为首,包括韩忠彦、李清臣等大臣,则坚决不支持赵佶做皇帝。他们对于赵佶这么一个留恋青楼歌妓行为荒唐不经的无行文人,很是反感,觉得不能把大宋朝的掌舵位置给赵佶,他会把大宋朝带向无底的深渊。

    按照后来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应该说这些人的看法还是相当精确的。

    首辅宰相章惇作为反对派的最高领导人,当然要站出来说话,“太后,皇上突然驾崩,太后不先考虑皇上的大殡,反而急不可待地选择皇位人选,是否欠妥!?”

    向太后对于章惇毫不让步的态度,很是恼火,“皇上大殡,正在让人挑选吉日,到时候全国缟素哀悼即可。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选取明君也是刻不容缓!难道章大人想让大宋朝陷入混乱吗?”

    章惇立即反驳道:“皇上年纪轻轻,身体一向健康,如今驾崩,下官以为应该先查明驾崩原因,并公布天下,平息百姓及外地官员的猜测和恐慌之后,才选贤明王爷为新皇,举动登基大典为宜。如若不向天下交待,才会导致人心惶惶,国家混乱!”

    章惇说赵煦身体健康,那是睁眼说瞎话,但是赵煦皇帝病重,并没有向外透露,只是小圈子范围内有所耳闻,大部分小官或者京城外官员,根本不知道,而且皇帝前几日还能活动自如,突然死亡,要是没有个交代,含糊过去,确实不妥。




选帝之争 (2)

皇上赵煦是向太后指使谋害的,她当然不肯也不愿意派人去查死因,只是按照太医的说法,“皇上久病,章大人不会不知道吧?此次突然病亡,乃是死于心肌阻碍。至于此事,可在大殡之日,昭告天下即可,不必大惊小怪。至于天下人心,只要新皇登基,百姓和外官的恐慌心理,自会平静下来。”

    章惇一直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端王赵佶,运用迂回战术,辗转表达意思,要求大选推后,以赢取时间重新选择帝王,可是向太后等人的意思,却是直接让赵佶做皇帝,没有选择的余地。

    章惇性子火爆,讲到最后,也不委婉了,直接道:“老臣以为,端王轻佻,根本不足以统领天下。”

    向太后听章惇直接指摘赵佶,气的发抖,“放肆!端王乃皇族血统,他的为人,不是你等臣民所能评论。”

    章惇此话一出,顿时冷静,也觉的不能如此妄为,但是话已出口,无法悔改,只得冷哼一声。

    枢密使曾布抓住章惇的小辫子,站出来说道:“章大人的目的,恐怕是想立一个年纪小而无法自主的皇帝,然后由他掌控整个大宋朝吧!”

    此话非常险恶,而且居心不良。

    章惇听了,大声喝道:“曾布,不要以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哈哈……”曾布笑道:“章大人反对端王登基,难道不是想做魏武帝吗?”魏武帝曹操挟持汉献帝,儿子曹丕后来废除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曾布这是在给章惇扣天大的大帽子!

    章惇气的发抖,大声呵斥,“曾布,你——血口喷人!”

    蔡卞也适时地站了出来,“不管章大人的心思如何,不管是按照祖宗礼法,还是贤能学识,端王都是最好的人选。章大人如此反对,真可谓私心太重了啊!”

    章惇被围攻,自己身后的这帮老家伙,只是愿意站到自己这边,却没人能站出来说话,气的脸色发紫,颤抖着说道:“日月可鉴我心!”……

    正在这时,偷偷躲到外面透气的赵佶,慌慌张张地跑回了大庆殿内,“母后,不好了——”在殿下迈上台阶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脚底踩空,“扑通”摔在了台阶上,他也不顾疼痛,立即爬起来,继续跑到向太后的身边,惊恐地说道:“母后,那个,那个宋歌在殿前!”

    章惇看到赵佶这幅模样,终于找到了反击的借口,哈哈大笑,“蔡大人,你看,这就是你所谓的最好的帝王人选!”

    蔡卞看到赵佶如此不稳重,无话可说。

    “一个刁民,来就来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向太后看到赵佶这副模样,真想狠狠给他一个耳刮子!




选帝之争 (3)

“可是,他不是去接蔡王了吗?那他现在到了殿前,是不是蔡王已经接来了?”赵佶紧张地说道。

    “接来就接来,你是他哥哥,祖宗之法,立长不立幼,不管怎么说,那皇位也是你的。”向太后大声说道,除了说给赵佶听,也是说给在场的大臣们听的。

    章惇豁出去了,反击道:“自古帝王之位,父薨立长,兄崩立弟,现在,皇上有亲弟弟存在于世,根本不存在立长的说法。如果太后认为一定要按照祖宗之法,那么立蔡王才是真的按照祖宗之法。”

    “章惇,你再胡言乱语,哀家可就不客气了!”向太后恼羞成怒。

    突然,一声喊叫声响彻整个大庆殿,

    ——“立谁都可以,就是不能立赵佶做皇帝!”宋歌冲进了大庆殿,立即大声喊道!




殿中对抗

宋歌见到那两个守卫的御营兵在犹豫,于是冲了上去,来到大庆殿的门口,正好听到了章惇和向太后的对话,来不及细想,就大喊道:“谁都可以做皇帝,就是赵佶不能!”

    他这一声吼,把大庆殿里所有人给惊了一下,都回头看着他。

    向太后皱着眉头,叫道:“你算什么东西,居然胆敢私自闯入殿来?来人,把这个擅闯者拉出去,重罚!”

    两名御营兵走了进来,跪下给向太后行礼,“太后!”

    向太后一指宋歌,“就是他!”

    两名御营兵过来架住宋歌,往外行去。

    宋歌不甘心,喊道:“太后如果真正的是商议,那么我宋歌作为大宋子民、朝廷官员,就有资格参与,太后如果独断专行,就根本不需要商议,这里所有人都是摆设,太后自己拉一只小狗做皇帝都没人敢反对。”

    户部尚书韩忠彦为宋歌求情,“太后,既然宋大人已经来到了大庆殿,就让他参与商议也无不可。”

    礼部尚书李清臣也说道:“太后,这位宋大人虽然行事乖张,可是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大宋朝着想,深得皇上的器重,应该让他在殿中。”

    章惇见来了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的愣头青,很是喜欢,他觉得宋歌如此直率,比站在自己背后不敢出来说话的大臣们要可爱多了,于是直接拉住那两位御营兵的手臂,瞪眼道:“留下宋大人,你们给我下去!今日殿中商议大事,没你们的事,就不要随意进来了。”

    御营兵左右为难,对他们这样的小兵来说,在场的所有人,任何一个人的一口唾沫就能把他们全家给淹死,得罪谁都讨不了好处,故而不敢直接违逆章惇,转头看向太后。

    向太后被这几个人气的要吐血,可是现在她要是揪住宋歌这个小官不放,又似乎显得自己不够大度,因而没有什么表态。

    那两个御营兵没有从太后的表情中看出指示,那就只好听了章惇的话,放了宋歌,退出了殿。

    章惇挽住宋歌的手臂,说道:“宋大人言之有理啊。”

    宋歌感激地看了看章惇,这个老头倒是性情中人,胆子够大,比韩忠彦之流要强上百倍,急忙给他鞠了一个躬“多谢大人!”

    章惇回答道:“同为大宋的社稷江山出力,不用言谢。”

    宋歌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