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空间闯大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臁�

高兴一通报,李世民立即大手一挥道:“让那小子进来吧!”

“宣杨峥进殿!”

杨峥进去之后正要跪倒,却听李世民喝道:“你小子可知罪否?”

杨峥大惑不解:“陛下,臣愚昧,不知何罪之有?”

李世民骂道:“你这小子,手上有济世安民的东西却不舍得拿出来,朕连最心爱的女儿都赐给了你,你却不思回报,朕真恨不得马上将你痛打一百大棒!”

杨峥心里却打了几十个转:什么玩意儿被李世民发现了?难道是空间的秘密?

想到这里杨峥不由得慌了神,这空间可没法给这些大唐人解释的了,到时候自己恐怕会被李世民当成妖怪!

谁知却听李世民哈哈笑道:“哈哈,不过朕也舍不得打你,这本三字经,可真是稀罕玩意儿,朕粗略的读了一遍,就发现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之初,性本善,哈哈,这人本性善,但这世间却不尽是好人啊,可见人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只要合理的引导,世间上的人都是可以向善的!朕决定将这本三字经作为大唐国学课目,每一个学子都必须熟读三字经,朕相信,大唐一定会人人向善!人人向善,我大唐江山必定代代相传,岁岁不休!勇归,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杨峥暗自腹诽,尼玛,一本三字经就能让大唐江山永垂不朽?肯定是华姑这丫头经常和长乐一起玩,最后长乐也学会了,然后带进皇宫来给李世民了!

不过幸好自己没有把唐朝灭亡写进去,不然还不被李世民给咔嚓了?三字经的最后几句是描述大唐贞观繁华富庶的句子:贞观治,天下兴,万民爱,永相传!尼玛,难怪李世民这么兴奋,这家伙大概是看了最后这句吧?不过这封建社会是肯定不会永相传的,李世民和他的子孙后代也肯定不会放弃帝王的权利,所以这也只能是海市辰楼,只能看得到,却摸不到!

杨峥略一思索说道:“陛下所言不错,三字经蕴含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窥三字而知过去、看未来、明事理、懂孝悌,可以作为大唐教育的课本,不过这字里行间虽然这么说,但是要想达到书中的意境,恐非易事,毕竟世人并非都是圣人,陛下若想长治久安,必须急天下之所急,想天下之所想,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闻言若有所思,然后立即双方冒光的说道:“贤婿说的不错,百姓是之根本,朕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朕一个人的天下,从今天开始,朕要勤政爱民,身体力行,为天下人做一个表率!”李世民一激动居然直接当着众文武大臣的面直呼杨峥为贤婿,可见杨峥给他带了多么大的惊喜。

众大臣齐声拜倒:“陛下圣明,天下必定大兴!”

李世民高兴的说道:“众爱卿当与朕共进退,时时提醒朕,国家要富强,人们要安康,我们这些当政的要多努力才是啊!”

众人再次拜倒:“谨遵陛下圣意!”

杨峥却奏道:“陛下,臣以为明君自有贤臣辅佐,陛下可广开言路,虚怀若谷,吸收世间一切先进的东西!如此一来,大唐上下必定群策群力,个个争先,国家岂能不强大乎?”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贤婿说的没错,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懂得治国之道,朕看你呆在郭村当个闲散爵爷真是太浪费了!”

杨峥慌忙说道:“陛下,臣在郭村为陛下培育作物,一样的是为国家出力,陛下就不必费心了!”杨峥心想李世民要是把自己弄到朝堂上来,那可不妙,那样一来自己的神仙日子就到头了!

“哈哈,你小子懒散惯了,朕也看不适合在朝堂任职,不过这次你立下大功,朕决定升你为郭县开国县子,要专心为朕培育优良作物,振兴大唐,朕就靠你了!还有,你跟虢国公府那个小丫头的事儿朕也准了!”李世民洞悉了杨峥的心思,不过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反而又给杨峥升了一级,还满足了杨峥**的要求,虽然知道杨峥早就不依靠爵禄过日子了,不过仍然是彰显皇恩的一种手段!

杨峥忙拜谢道:“臣多谢陛下!”

李世民哈哈笑着宣布退朝,起身回宫。

众大臣则纷纷上前祝贺杨峥升迁,刚才李世民怎么称呼杨峥的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以杨峥现在的年纪,这日后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所以一个个都放低姿态。

程咬金大手一拍:“哈哈,贤侄,小小年纪就做到开国县子,真是不简单啊!”

杨峥忍着酸麻说道:“多谢程叔叔,其实都是陛下厚爱,小侄实在无以为报啊!”

其他大臣也都一一上前道贺,杨峥也一一见礼,在这朝堂上,他是年龄最小的,所以不能居功自傲,相反,深得二十一世纪厚黑真传的他表现得极其的谦恭有礼,这让他在众人面前得到了不少的印象分!

最后道贺的这人长得身材高大,却面目古板之极,语气也是举一反三的味道:“开国县子年轻有为,魏征早有耳闻,还望开国县子不要沉迷女色,多多为陛下和朝廷分忧才是啊!”

杨峥一看原来是贞观铮臣魏征,忙回礼道:“多谢魏叔叔提醒,小侄断不敢忘!魏叔叔乃大唐铮臣,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啊!”

魏征笑道:“臭小子,你就会拍马屁,老夫可不喜欢这一套!对了,你的那些作物,什么时候才能推广啊?”

杨峥道:“魏叔叔不必着急,明年就可以全面推广,小侄如今正在培育种粮,来年开春,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魏征闻言连连点头:“如此就好啊,这几年天灾**不断,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啊,就连陛下都勤俭生活,我等身为人臣,都有些自愧不如,如今能为陛下分忧,方能对得起自己那份俸禄啊!”

杨峥连连点头,暗道这个魏征果然是个忠臣,虽然平时经常犯颜直谏,不过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李世民和大唐社稷。

大臣中也有不买杨峥的情面的,长孙无忌就根本没有理会杨峥,上次被李世民把长乐的婚事推掉,这让长孙无忌对杨峥怀恨在心,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国舅,自然不会巴结杨峥。

出了太极宫,杨峥又被小琴跑来告知长乐要在宫中住几天,杨峥一个人出了宫门,回到郭村合作社蔬菜供应部,刘莹买了一大堆东西,女人对自己下手,果然是有点狠。

杨峥仔细核对了一遍账目,今天郭村合作社蔬菜供应部的营业额突破了2000贯,这其中要分给郭村村民的将近300贯,郭村每家都能分到6贯,杨峥已经想着郭村的村民们一个个手捧6贯、脸上笑开颜的场景了。

第三十一章郭村喜事

杨峥一行回到郭村,刚到家,就见崔德贵正坐在客厅里等候杨峥。

“哟,崔县令来了?水渠的事儿都弄好了吗?”杨峥一面吩咐下人们多准备几个菜,一面问道。

“爵爷明断,下官已经将郭县二十个村都连通了水渠,不知爵爷何时准备种植红薯!”崔德贵这些天来累的够呛,虽然郭县不大,不过在野外跑上跑下,天气又这么热,四十多岁的崔德贵肯定老受罪了!

杨峥道:“崔县令辛苦了,明天就可以行动了,具体的栽种技术由郭村的村民们指导!天气热,让大家要多浇水!”

崔德贵答应了,就要告辞,杨峥却道:“崔县令就不要走了,在我这里吃顿便饭吧。我还有些事儿要跟你商量!”

不一会儿,下人们端上饭菜来,杨峥拉着崔德贵坐在主位,崔德贵眼都直了!杨府的饭菜果然与众不同,光看色泽就足以勾起人的食欲了,而一缕缕香气直接飘进鼻孔,崔德贵真的垂涎欲滴了!

“来来来,崔县令,动筷子,动筷子啊!”杨峥热情给崔德贵夹了一块鹿肉。

崔德贵忙道:“爵爷,下官自己来就可以了,不敢劳烦爵爷!”然后却亟不可待的夹起鹿肉塞进嘴里!

崔德贵突然双眼睁得老大,这鹿肉鲜嫩可口,入口即化,真是肉中极品啊!

杨峥笑着举杯道:“来,崔县令,我们干一杯!”

崔德贵忙放下筷子,端起酒杯来,颤巍巍的跟杨峥碰了一下之后,忙凑到嘴边先抿了一口,随后立即一饮而尽!

五粮液还不赶紧一口喝掉,更待何时?崔德贵现在有些后悔过去怎么喝了那么多马尿呢?

杨峥边吃边说道:“崔县令,这次红薯的种植非常重要,你回去要组织人手告知各地百姓一定要把红薯种植当做重中之重来抓,陛下可是要二十万石的粮食,到时候如果交不了差,你我都脱不了关系啊!不过你也放心,只要大家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到时候朝廷的嘉奖令就会有崔大人的名字,我看你这郭县县令也该往上挪一挪了!”

崔德贵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升官两个字了,这会让他控制不住情绪的,这不,老崔同志一激动居然把一块红烧茄子给掉地上了。

“哈哈,崔县令,不必激动,慢慢吃,还多着呢!”杨峥不由得忍俊不住,这古人没有不喜欢升官发财的,而这次如果真的给了李世民二十万石粮食,崔德贵也肯定能升一级!

崔德贵一张老脸弄得通红,自嘲的说道:“爵爷家的菜真是充满了灵气,下官居然对付不了它们,哈哈,哈哈哈!”

席间,杨峥又透露了自己现在已经是郭县开国县子的身份了,开国县子的食邑是五百户,杨峥现在有心把事业做大,这下可得把地盘全部要够了。

崔德贵现在升官的机会就捏在杨峥手里,杨峥既然是郭县开国县子,那他食邑五百户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崔德贵一口答应郭县任杨峥挑选!

杨峥却只要了围着大山的那些村子,杨峥打听过,这些靠山的村子加起来估计差不多500户,最关键的是大山,杨峥的空间还需要这匹大山来过渡。

崔德贵有些想不通,放着好好的平地不要,这杨爵爷居然只要这些山地,真是个怪人啊。

酒足饭饱,崔德贵千谢万谢之后走了。

崔德贵走后不久,院子里就陆续响起了脚步声,杨峥知道这是村民们来看今天的销售业绩来了!

各家的家主坐了慢慢一院子,众人围成一个圈,静候佳音。

刘大成走了进来:“贤婿,我把每家都通知到了,你看是不是现在就把钱分给大家?”

杨峥笑道:“好吧,我也早就准备好了,大家忙活了这么多天,也是时候数钱了!”

杨峥拿出账本来到院子里,众人立即围了过来!

杨峥笑道:“村民朋友们,我们郭村合作社蔬菜供应部今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全天的销售额突破2000贯钱,在长安已经打响了名气,而你们每户提供的50斤蔬菜,也都能分到6贯左右的钱,日后你们的鱼类养殖、牲畜养殖起来之后,每一家的收入将会更加客观,所以,请大家继续努力,为了把郭村建设成为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众村民纷纷鼓起掌来,天哪,每一家6贯钱,这日子有得过了!村民们也懒得观看什么账薄了,杨爵爷连税收都给他们免了,还会坑他们吗?

杨峥家里也储备了一些铜钱,也有碎银和金子,村民们多数都是要铜钱,所以场面很壮观,这会儿1贯钱大概有10斤,6贯钱也就60斤了,每一户人家都喜滋滋的浑身挂满吊钱,这会儿他们也终于体会到了铜臭味了!

搞定这一切之后,杨峥让大家准备好明天的蔬菜瓜果,每一户增加到60斤。大家自然乐意了,地里的蔬菜瓜果在浇灌之后都长得飞快,这会儿完全能达到市场的供应。

送走了村民们,杨峥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