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伤到耶律洪基一根汗毛。再加上耶律洪基每回的狩猎地方都不一样,几乎要驰骋过临潢府方圆百里的草原,想要预先伏击,谈何容易!
更让耶律重元忌惮不已的是,在全身甲胄的御帐亲骑面前,他部族的勇士,就像一群乞丐拿着木杆菜刀,跟一个武装到了牙齿的敌人打仗一样。即便人数众多,也不一定能占到上风。更何况御帐亲骑战力彪悍,经常训练,又岂是他们这群乌合之众能匹敌的?
耶律重元苦笑地摇了摇头,把这个提议抛诸脑后。要是这样都能成事,就真的有鬼了。指望这个,还不如来讨论一下耶律洪基把皇位让出来呢。
听到耶律重元又否定了这个提议,耶律涅鲁古的脸色很不好看,他自忖聪明,却在耶律重元面前屡屡被否认。这怎能让他受得了!自尊心作祟,耶律涅鲁古憋着一股劲,定要成功给耶律重元看。当然是他自己的谋划,却半点没有跟耶律重元透露。
而此刻。开皇殿之中,耶律洪基被进来发生的诸事弄得心烦气躁,连早朝都上得不安稳,在耶律重元挥袖而去后便散了早朝。把耶律乙辛宣入了明王楼中。
耶律乙辛进入明王楼后,耶律洪基却只是唉声叹气。耶律乙辛在一旁候着,不敢出声询问。
耶律洪基烦的是,眼瞅着就要到深秋了。深秋一到,草原上就该飘起第一场雪。今年碍于与大顺的协约。没有去打草谷。可能也是被大顺飚升的战力吓到了,耶律洪基兴不起一丝侵犯大顺的心思。好在开通了互市的榷场,才不至于今年冬天整个大辽都陷入困顿之中。而随着契丹人渐渐从完全的游牧民族转为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自给自足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日子倒也过得去。
而想要南下打草谷,也变得越来越无力。先前掠取的物资倒是挺多,可如今边境农户们都知道了契丹人的尿性,还没到秋天,就匆匆把地里还未熟透的麦子收割了,然后举家入城池避难。只留下一处空宅。劫掠都困难重重。要想有大收获,必定要攻城。可契丹人都是骑兵,汉人军队又怕死得紧,面对又高又深的城池,契丹人只能望城兴叹。
东边有生女真作乱,西边有诸族动乱。辽国赖以维持统治的基础,在一点一点地被撬动着。而满朝契丹贵族,却染上了汉人的恶习,只喜读一些诗书,满口文绉绉的言语。莫说别人,就是耶律洪基自己的皇后萧观音也是如此,还是此道高手。
他们以习汉文化为荣,却忘了契丹人靠什么打下的天下。眼瞅着各个部族的勇士。在战场上或多或少吃了亏,就连乞丐都有所不如的女真族都差点打不过了,还不知道反省。想到这,耶律洪基心中泛起一阵无力感。虽然他为辽国皇帝,可要真的统领整个辽国军队,也是有心无力。贵族王公军是辽国最古老的武装力量。他的前身其实就是统一前契丹各部落贵族的私人武装。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有一样的传统。各部落大到酋长小到头领,清一色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其实就是私人部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族过程中为减少阻力,并没有将这些旧贵族统统消灭。而是采取了打、拉结合的战略区别对待,尤其是为争取契丹上层大贵族支持稳定人心,耶律阿保机完整的保留了贵族拥有私人武装这一本族传统。这些贵族清一色拥有自己的领地、牛马和民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众多贵族,尤其是最显赫的契丹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两大部落的王侯,都拥有大量私人武装。这些武装完全归贵族自己所有,兵员主要来自其所属部众甚至是奴隶。
一旦辽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皇帝就将向王侯贵族发出征兵令。而贵族则有义务出兵或亲自领兵参战。而且不光出人,还要自己提供士兵所需战马、衣甲、兵器和口粮等。如果战斗中发生战损伤亡,皇帝将给于适当的经济补偿。而出兵尤其是亲自领兵出战的贵族,战争中拥有优先劫掠权,战后对战利品如财宝或奴隶则有优先挑选权。
这样的后果便是实力强大的贵族,经常性发生反叛。直到辽国出了一个奇女子萧绰,才开始大规模改革,其重点就是打击、削弱诸王私家兵力。如此要命的举动自然引发了诸王激烈的反抗。萧绰对此拉一部分打压分而治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诸王势力,还建立了御帐亲骑等皇帝亲兵。可是她改革并不彻底,萧绰只是暂时镇压了诸王的兵力,却并未彻底强制改革。造成的后果便是她故去后,辽国诸王死灰复燃,甚至比之以前更肆无忌惮。皇太叔耶律重元便是一个例子,但素来知道耶律重元是草包的耶律洪基,并不以为这个已经半截身子入了黄土的耶律重元会造反。因为这个皇叔他太熟了,比之阿斗都有所不如。
耶律洪基一时间想了很多,倒忘了还有耶律乙辛在身旁。待他回过神后,才发现耶律乙辛已经跪着等了多时。耶律洪基看着自己的心腹大臣,一时间有些歉然,让他起身之后,才责备道:“你也是的,来了都不吭声。朕还以为只有朕一人!”
耶律乙辛恭敬地说道:“陛下宏才大略,思虑极多,臣不敢打扰。”
这等马屁听得多了,耶律洪基也有了免疫力,说道:“好了,别扯这么多。朕召你来,只是想告诉你,不要再和皇太叔斗气了。你们二人皆是我大辽重臣,损失任何一人,朕都如同失去左膀右臂。”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SJGSF0916
第三百八十六章:举棋不定
听了这话,耶律乙辛是很不屑的。作为一个大奸似忠的臣子,拿来和一个草包皇叔比较,简直是对一个大奸臣的侮辱好不好!可当着耶律洪基的面,耶律乙辛不敢反驳,只能恭敬地应承了下来。
看到耶律乙辛这副立即答应的模样,连思考都没思考,耶律洪基知道自己这番话白说了。底下臣子的阳奉阴违,也是耶律洪基烦心的原因。有时候耶律洪基真的想像大顺那个小皇帝一样,来个快刀斩乱麻,把朝中奸佞一扫而清。只可惜,辽国和大顺国情不同,耶律洪基如果敢这么做,他立马众叛亲离,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辽国皇帝可不像大顺皇帝有那样的统治力,诸王贵族之间,可是握有兵权的。你都要人家性命了,人家又何必尊崇你这个皇帝?不反才有怪!恐怕跳得最欢的,便是一干臣子了。他们在耶律洪基当政时不得宠,只好盼着新君登基,好凭借从龙之功,平步青云。
叹了口气,把这个念头抛诸脑后,才缓缓地说道:“你认为,萧宰相此去东北,须得带多少人马?”
其实耶律乙辛和萧虚烈,也不是怎么对付。只是相对耶律重元来说,萧虚烈就不怎么讨人厌了。这个老狐狸,也是贪财之辈。去到东北,接收了耶律重元经营多年的钱财,恐怕这老狐狸没有理由拒绝吧?
此举能狠狠地打击耶律重元,谁叫他自己作死,在幽州城下大败而归呢?落井下石这工作,耶律乙辛做起来最得心应手了。听得此言,耶律乙辛说道:“女真族向来狼子野心,反叛无常。面对我大辽平叛军队,往往避入深山老林之中,稍不注意,我大辽便损兵折将。如此看来,这些生女真人数虽少。却异常悍勇。若我大辽派去的勇士少了,也不见得能占到什么便宜。依臣愚见,非得派去十万大军,否则平叛不成。反被其倒咬一口……”
听了这话,耶律洪基就有些不喜了。在他的意识里面,辽国的对手就只有大顺一个。面对一个版图和自己差不多的敌国时,耶律洪基哪里还会关心区区生女真!不就是一群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面的猴子么,过着半游牧半渔猎的迁徙生活。一如契丹之前那样的苦哈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这就像大顺子民,怎么看辽国都认为是一个乡下人一样。因为在大顺子民眼中,不就是一个游牧民族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大顺乃是中原正统,文明高度发达,又怎么会看得起这些只能舞刀弄枪的蛮子?而在耶律洪基的心目中,女真也如同辽国在大顺眼中一般,不知为何有一股天生的优越感。
听了耶律乙辛的这话,耶律洪基眉头一皱。说道:“就凭生女真那区区几千人,就需要我大辽十万儿郎去征讨?耶律乙辛,你是不是昨晚喝了酒,现在还没酒醒?”
耶律乙辛苦笑道:“臣清醒得很,生女真历来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契丹人是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本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不信任,尤其不信任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而耶律乙辛则是一个典型的契丹人,天生对其他民族有一股深深的戒备。在他北院之中,汉人奴隶是一点人权都没有的。呼来喝去,最苦最脏的活全是汉人做。而其他民族的稍好一些,但待遇都差不多。奇特的是,他的奴隶中容得下汉人。却没有一个女真人,由此可见他对女真人是多么不喜了。
可讽刺的是,耶律洪基虽然讨厌汉人,但并不排斥汉人文化。虽有感习了汉人文化后,整个契丹好似丢了精气神一样。可看到部族那些武艺高强的勇士,耶律洪基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便是他。也深通音律善书画,最爱好诗赋尤其是唐诗,最大的爱好就是跟汉族儒臣把酒吟诗,最大的享受是作诗后赏赐给王侯大臣。他本人也被大顺子民戏称为“儒学皇帝”,不然的话,又怎么会看上通晓汉学儒家经典,而且深通中华古乐善琴瑟,更做得一手好乐,被大顺子民赞誉为“契丹女儒”的萧观音呢!
听得这么吹捧生女真,耶律洪基不高兴了,可耶律乙辛是他的心腹,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眉头一皱说道:“此事朕再思虑一番,你且退下吧!”
知道耶律洪基的习性,说出这话便是举棋不定,要求请教别人了。耶律乙辛虽为奸臣,但他是忠于自己利益的奸臣。生女真对他而言,毫无利益,除之而后快倒是符合自己的利益。他并不担心别人会劝阻耶律洪基,毕竟女真和契丹,本身就是死敌。在辽国中,还是纯正的契丹人居多。
耶律乙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臣告退!”便出了明王楼。
耶律洪基越想这事就越不对劲,生女真他是知道的,这群野猴子人数不多,可烦人的小动作确实没有间断。但要派出十万大军,未免小题大做了些。
耶律洪基思索了一番,还是拿不定主意,心烦之下,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说道:“来人,摆驾苇甸草原!”
苇甸草原,是御帐亲骑的驻地。这里面有契丹第一勇士萧峰,他不仅武艺高强,更兼熟读兵书,是不可多得的领兵大将。出征女真一事,询问萧峰是最好不过的。
辽国皇帝出巡,可是比大顺皇帝简约多了。只需侍卫亲军在前面开路,皇帝本人骑着马,在一干宫帐军的簇拥下就大摇大摆地穿街而过。躲避不及的行人被马队撞倒,踩死也是自己活该,谁叫你挡了皇帝的圣驾?所以在契丹上京临潢府生活,上街去逛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不然的话,你连死都不知道是死在了谁手中。上京临潢府中,不知道有多少契丹贵族,被他们骑马撞倒踩死,最多赔偿一笔钱财,还不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