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儿不为奴-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檬倍淘荽娑囝熳蚪洗χ梦>郑浜蟊阋恢痹诰┲邢兄茫喽蛴惺裁床缓媒饩龅谋阏偎次饰剩创游丛俑杵湟埃涠赖币幻妗H绾槌谐胝獾热宋锒济挥械玫蕉喽虻闹赜茫銎溆嗪汗倭恕�
而在对待号称“天潢贵胃”的满州宗室王公,多尔衮却毫不犹豫加恩、封赐或晋封爵位。清廷的六部尚书、侍郎、八旗都统、副都统、护军统领、驻防将军和出征大将军及将军等均由满州人担任,除此之外,各地的督抚大员也都是由满州人出任,只少部分汉军旗出身的能从中分一杯羹。
顺治亲政后,虽然迫于南方战事反复而不得不顶着满州上下的压力启用洪承畴为五省经略,总理对南明战事,但在对待满州宗室方面却比多尔衮做的还要多。他将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锋、肃亲王豪格、承译亲王硕塞、克勒郡王岳讬、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七人的王爷爵位定为世袭罔替,不降袭的亲王,以确保爱新觉罗子孙在大清朝廷所占的份量压倒任何一支力量。
除了定世袭罔替的七位王爷,顺治还在顺治九年时增添议政王公大臣人选,使得满州的议政王、议政贝勒多达17名,分别是硕承译亲王硕塞、多罗谦郡王瓦克达、显襄亲王富寿、多罗安郡王岳乐、多罗信郡王多尼、多罗敏郡王勒都、多罗贝勒尚善、世子济度、杜尔祐、杜兰等。而议政大臣则更多了,从顺治八年至十二年,顺治先后任命的议政大臣多达三十余员,如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希福等,户部尚书车克、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兵部尚书蒙古固山额真明安达礼等,两黄旗及其它旗重臣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等。
几十位议政王公大臣贝勒中只有范文程、宁完我是汉人,且这两人还是早在后金时期就投效满州的汉人,所以早被人视为旗人而不是汉人。清军入关以后投降的汉官没有一人能够位列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就是在关外投降的汉官也没一个能列席。
除了这些,顺治还大加封赏满州子弟为官,可即便如此,在他出于利用考虑启用洪承畴等汉官时,满州子弟还是感到忿忿不平,认为皇帝这是摒弃以满洲为根本的大清国策,开始倚重汉官而冷落自家人!
好在皇帝还是听得进旗下心声的,果断收了洪老儿的权,将他闲置起来。八旗上下倒也不是要对洪承畴喊打喊杀,毕竟这个汉人还是替大清立了汗马功劳的,真要杀了人家怎么也说不过去,但要给其大功封赏却是不行,本来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那帮汉人封王就划去了大清不少地盘,哪还能再封汉人为王。
对于孔有德、尚可喜的死,耿继茂的降,满州上下说实话悲伤的没有几个,反而大半都很高兴,因为这几个汉人王爷的或死或降,便能将原本多尔衮许给他们的一省地盘收回,这能养多少满州子弟?能安排多少满州子弟?能收刮多少财富?
旗里私下里亲朋好友聚一块时,不少听到如那个广东贼秀才倒也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家伙。有是处在哪,却是只能自个心领神悟了,说是肯定没法说出口的。
汉官嘛,帮着做事就行,可不能老是给他们大封赏,灭国之功太大,要真叫洪承畴得了,朝廷还不得给他封王?
呸!
眼下在西南用命的是咱满州子弟,大军统帅是咱们满人的亲王,这大功怎么也落不到他洪承畴身上!想封王,做梦吧你!
论带兵打仗,打顺治元年到现在,哪一次大规模征战不是由满州的王公贵胄坐阵统兵?哪次不是攻无不可,战无不胜!
顺治元年的山海关大战,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马,统帅八旗冲锋陷阵!入关后,八旗大军马不停蹄,先后由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谦郡王瓦克达、贝勒勒克德浑等宗室王贝勒,统领八旗劲旅,辅以平西、定南、靖南、平南四王以及续顺公之汉兵以及各省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征南战北,势如破竹,很快便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奠定了大清一统天下的基础!
这当中,哪一仗却需要重用汉人为主帅了?哪一仗这首功叫汉人得了去的!
没天理了,咱满州上下拼着磕破脑袋也不能叫个汉人跃过咱满人头上去!
八旗下下群情激昂,一致反对顺治本是出于以防万一叫洪承畴去贵阳帮助多尼的安排,哪怕顺治叫鳌拜他们放话,灭国大功肯定是咱满人的,洪承畴不过是去帮信郡王出谋画策,是个打下手的,怎么也不可能抢了首功去。可依旧还是没法将旗下风波压下去,非要他降旨召回洪承畴才行。
顺治实在不好意思再打自己脸将洪承畴调回来,只好去坤宁宫找太后拿出意。
太后博尔博济特却道:“洪承畴是夙望重臣,文武双全。此前他奉旨招抚江南便立下了大功,此番他仍以文德绥怀,使孙可望归我乐宇,西南的局势为之改观,眼下大军进展顺利,皇上用他去帮办多尼,也是个好事。多尼毕竟年轻,没经过阵仗,南明那边败的这么快,他要是起了轻敌之心,中了明军的埋伏怎么办?所以啊,叫洪承畴在边上提点着,总不是坏事。旗里那帮人见识少,你这做皇上的别理会他们,由得他们闹,我给你撑着,料这帮奴才也反不了天。至于战后叙功,我倒觉着对洪承畴应该要大赏,当年多尔衮在时就许过平灭南明者封王,现在咱娘儿俩终是等到这天,对于有功人员可不能苛待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本来太后这番话顺治都听的入耳,和他想的也是差不多,可最后却听太后拿多尔衮说事,还说要给洪承畴封王,不禁有了些怒气,脱口就道:“没想到这么多年了,额娘还想着多尔衮呢……”
“你!”
儿子的话让博尔博济特脸蓦地变白了,原本眯缝着的眼睛也睁大了,怒道:“皇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今天是来挖苦额娘的吗?放肆!”
“儿臣不敢!”
顺治知道自己这话说过头了,吓得赶紧赔罪道:“儿臣绝无此念,额娘切勿生气!”心里想的却是还好没把庄妃娘娘劝降洪将军这事给说出来,要不然额娘这脸不知要难看成什么样呢。
博尔济吉特又哪里真生儿子气了,可儿子说的事又让她又十分不舒服,只得闷哼一声。边上的苏麻喇姑也识趣的奉上一碗清茶,博尔济吉特随手端过佯作饮茶,将这事岔过去。
顺治也忙开口说洪承畴的事,他道:“其实,当初洪承畴受命离京时,儿臣正是看着皇额娘的面子,才特赏赐他蟒朝衣袍帽带靴袜、松石嵌撒袋弓矢、鞍辔二副、马五匹,让他风风光光地去上任,让他心里一直想着我大清对他的好。可对他,儿臣总不能十二分地信任他,毕竟他是汉人,不是咱满州人。而且,额娘您想,前明崇祯当初对他宠信有加,破格擢升,几年内就由一个四品督粮参政一跃而为巡抚、总督,统领大军,青云直上,不可谓不风光。可洪承畴最后怎么做的?不还是背叛了崇祯。”说到这,顺治顿了下,又说了句:“这种变节苟且偷生之人在汉人的心目中是最让人憎恨的。”
博尔济吉特听后,却是一声冷笑,讥讽儿子道:“你既看不起洪承畴,为何又要重用他?……你这个做天子,额娘真替你感到羞愧!年逾花甲的洪承畴八年来在前线替你卖命,而你却看不起人家,和朝臣们一块对他指手划脚,妄加非议。你说,你刚才那番话是个天子能说出来的?……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洪承畴出力不讨好,既然你嫌他,为何不另派他人去?”
太后的指责让顺治说不出来话,只得道:“额娘,儿臣不过一句戏言,您何必大动肝火?……唉,为了一个不相干的汉人,这又是何苦呢?儿臣也不是真要拿洪承畴怎么办,你何必一心回护他。”
太后不快道:“如今你翅膀硬了,动不动就拿话来刺我,你说话做事总是心血来潮,根本不考虑后果,你不妨扪心自问,你做人处事像一个万乘天子吗?”
“额娘,儿臣并非你所想的那样,只是如何安排洪承畴这件事上,儿臣却是需要慎重。额娘有所不知,洪承畴的儿子洪士铭可是落在太平寇手中。”顺治委屈道。
洪士铭被礼部派往广东会办乡试事,结果却因广州失陷而下落不明,礼部将此事报上来后,顺治以为洪士铭已经被太平军所杀,岂料洪承畴却自己上书说其子还活着,现为太平军的阶下囚。
洪士铭的事情,博尔济吉特当然也知道,她摇了摇头,对顺治道:“你的意思是洪承畴会因为其子缘故不肯为大清效力?”
顺治忙道:“那倒不是,儿臣以为洪承畴不是那种人。只不过此事却成了旗下攻击洪承畴的借口,儿臣已经下旨叫济度务必要救出洪士铭,但眼下八旗上下闹得厉害,非逼着儿臣召回洪承畴,儿臣拿不定主意,这才来向母后讨个主意的。”
太后想了想,道:“额娘能有什么主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洪承畴当年是你启用的,现在人家立了功,自始至终都在替你这皇帝卖命卖力,现在人家连儿子都落到了明军手中,你这做皇帝的不宽慰人家,反而怀疑人家,想着召回人家,你自己说,这事行得通吗?额娘还是那话,只要人家帮着你灭了南明,你就该兑现多尔衮的诺言。”
顺治一听却是急忙道:“这可不成!儿臣便是不召回洪承畴,也不可能给他封王!”
“罢了,现在是你做皇帝,大清的家是你当,额娘老了,说的话也难听,怎么处置洪承畴,你这个做皇帝的自己决定吧,额娘只提醒你一句,便是你听了旗下那些话,不酬洪承畴的大功,也不能太委屈人家,知道吗!另外,还得想着把人家儿子给救回来,可不能让人家老来丧了子,为咱大清卖命没个好下场。”
太后说完不再理会儿子,而是从坐椅中站起身,头也不回地朝西偏殿走去。那边,刚回宫的三阿哥玄烨正在和二哥福全玩呢,她有些日子没见玄烨这个孙子了,巴巴的想得很。
被母亲扔下的顺治闷闷不乐地出了慈宁宫,虽然决定不召回洪承畴,可心里还是郁结,便去找他的汤玛法,想排解下心头的苦闷。
第469章 济度怎么死的
安亲王府,岳乐正一脸黑沉的看着几个跪在地上求饶的奴才。
这几个奴才被五花大绑着,看着主子脸上的黑沉劲,吓得都是手脚冰冷,悔得肠子都青了。埋怨自己干什么不好,非要乱嚼舌头根子,说什么和自家主子一直不对付的简亲王领着大军到广东打太平寇,那太平寇再是能打也打不过简亲王领去的满州大兵,等简亲王搬师回京后,自家王爷见了人家就低了一头,说不得这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的首席位子就叫简亲王坐了去。
不但自家主子叫简亲王压了下来,他们这些安亲王府的奴才见着简亲王府出来的人也要避道走了,谁让人家主子立了大功!便是从前矮他们一头的信郡王府,以后怕也是平班站了。等信郡王从西南回来准保得晋亲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家主子晋了亲王,信郡王府那帮家伙还不抖上天?
这种不知死活的嚼舌头话也不知叫哪个杀千刀的告诉了上头,结果安亲王岳乐大怒,命人将这几个奴才指认了出来,又要各院奴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