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报局拥有优先处理权!”王平面无表情的说道。
    “没错,情报局,军情局这些情报系统都有优先处理权,可是别忘了,优先处理权也是有一个限度的。”萧远笑着说道。
    ''
    





    分卷阅读 223 沧洲粮店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53 本章字数:2163

    “可是情报局也不能凌架于《大宪法》之上,我萧远,同样不能无视《大宪法》,《大宪法》的第五条规则,所有新公民拥有自由的仅利,但不得与大宪法相抵触,若是今天我这么做了,那么明天,我就可以随意的删减《大宪法》,王平啊,我们创造一个自由的,平等的世界,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啊!”萧远笑着说道,这一次地主联合,无疑是对新区宪法的一次考验,对萧远的一次考验。
    若是萧远一声令下,捉拿那些地主,随便的扣一个罪名就可以解决掉所有的问题,可是滑出第一步容易,想要再收回来,可就难了,到最后,新区的《大宪法》,新区所有法律条文,最终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他们想斗,咱们便斗,哼,咱们有一条平坦的大路直通沧洲,还怕那些地主搞事!”萧远豪气万丈的说道,面对满清铁骑自己都不怕,一帮小小的地主,还值得自己皱眉头吗?
    海上商队从日本、朝鲜运回了大量的粮食,已经补充了战略储备粮仓,粮仓已经堆满了,却仍然在出口武器,进口粮食,粮食不怕多,新区的酿酒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呢。
    有了萧远的一声令下,部队的后勤运输部队被调用,一辆辆大车满栽着粮食,沿着大路,只用一天半就可以直达沧洲城下,军队驻地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甚至都冒了出来。
    地主们以粮食售完,没有补充粮为借口,如期的关闭了粮店,或许一天两天还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但是如果真要这么关下去,居民没有粮食吃,肯定会酿成大乱,军队的储备粮在第一天没有动用,后面还有车队不断的送粮食来。
    这事归行政局管,军队只负责运粮,而行政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甚至连那些地主都不用去找,直接在那些关闭的店铺上贴了一条通知,通知的内容很简单。
    鉴于沧洲粮食紧急,行政局将与农部联合,在两天后接手沧洲粮食销售业,同时也欢迎沧洲商户参与竞争。
    这通知才一贴出来,所有的地主们都急眼了,他们与那些粮食销售店铺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而新城部队运来的一车车粮食,可绝对没有假,那一条大路通两城,沿途都有他们的眼线,这粮食绝不会满车来,再满车走装样子的,是实实在在的往这头调粮啊。
    若是放在从前还好说,在沧洲卖不掉的粮,可以从沧洲运到满清的地盘上去卖,不愁销路,可是现在好了,沧洲归新区管了,而新区又是大明属臣,若是跟满清做起粮食生意来,那可是里通外国,意思谋反的大罪啊。
    “都慌什么!”万土厉声喝道,“哪怕仅仅是沧洲,人口数十万,吃嚼之下,那粮食消耗可是海量,他新区再厉害,能一下子就养得起这几十万张嘴吗?我可是听说了,新区那头,南边的难民大量涌入,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他们能挺几天?最后还不是要靠咱们这些大户。”
    “万老爷,可是人家有人有火铳,哪用得求咱们,刀枪临头,哪还由得着咱们!”一个看似老农的地主蹲在地上,一个劲的吧哒着烟袋锅,明末时期,已经有烟草传入了。
    “诸位大可不必如此担忧!”放下了茶杯沉声说道,“这一次,新区本来可以直接动用军队,甚至只动用警察就可以让我们把粮食吐出来,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看来新区重法,特别是重视所谓的《大宪汉》倒也不仅仅是传言。”沈虚说到这里,微微有些失神,竟然还有人立出叫宪法的东西来限制自己的权力,据说新区的宪法大于一切,甚至连那个萧大人都放出话来,哪怕是大明朝的皇帝亲临,也得尊守新区的《大宪法》,甚至在新区,还专门有一支部队,就是用来保护这个所谓的《大宪法》的,这支部队只保护这部法律,若是那个萧远违返,这支部队都有权抓捕萧远,为宪法立威。
    沈虚失神的捧着茶碗,琢磨着这些传言,甚至连茶碗烫了手都没有什么感觉。
    万土逐个安慰着,为他们画着一张张的大饼,若是新区屈服了,粮食卖多少钱,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到时候,所有佃户都要重新回去种田,收他十成的租子,整死那帮见利忘义的泥腿子。
    万土总算是稳住了局面,所有的地主们都默默的观望着,果然,行政局公布的时间到了,一夜之间,沧洲间然立起了上百个临时售粮点,最好的稻米,而且全部都是磨制好的,米粒一颗颗的像珠珍似的,第一批都是陈粮,还是新区特有的高产稻子,米粒大而饱满,个头还大,最重要的是,售价不高,甚至还比从前低了两成。
    居民们吃喝不愁,又有工可做有钱可赚,甚至连沧洲城都快要变了模样,街道被重新修整,从前的阴沟掏了个干净,甚至还重新挖得更深,上头再铺上水泥板,就连从前的土路都重新铺上了水泥块,倒是从前的石板路没什么改变,只是处理一下阴沟之类的。
    而且城里还立起了一个个的垃圾箱,垃圾箱是铁和木头混合制成的,所有的生活垃圾必须倒进垃圾箱里,污水可以直接倒进水沟里,绝不可以混了。
    还有一个个的公用厕所,每隔上几十丈就建上一个,厕所用水泥铺地防滑,墙上贴的都是瓷砖,每天早上都有专人前来收拾厕所,重新续水收走垃圾。
    而且在道路的两边,还立起了一根根丈许高的灯杆,灯杆上有着玻璃罩子,到了晚上,那些雇佣而来,有些劳动力的老人们就会幸福的挑着长长的火杆,将那些路灯一个个的点燃,他们本来都是没用的老人了,可是现在,他们又有了工作,而且还能赚点棺材本。
    沧洲,这个本来在满清的统治下,失去了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渐渐的又重新焕发起生机来,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
    





    分卷阅读 224 竞争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54 本章字数:2168

    在这一切之下,似乎那些粮店关门,对沧洲的居民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感到更加幸福了许多,至少每顿都能吃上白米饭了,不像从前,有的时候,米价一日三涨,一天三跌,让人心惊胆颤。
    一连过了一个月,沧洲一天一个样,大半个沧洲每天晚上都能亮起灯光,大半个沧洲的居民,甚至不需要再使用自家臭烘烘的厕所,直接使用干净的公厕。
    沧洲原本那些贫民居住的低矮房屋被拆除了,重新被翻盖成了一个个的二层小楼,原居民可以免费得到一套装修好的房屋,一楼二楼随便挑随便选,剩下的就空了下来,由建设局进行对外出售,由于拆了原本的破房子,盖上了新的小楼,甚至还能空出地来,种上花草,甚至每家还有一小块空地用来种菜,当然,是不许养猪之类的,在沧洲城外,有一个超大型的养猪场和养鸡场刚刚才建起来,以后吃猪肉吃鸡蛋,要比自家养的还便宜。
    一个月过去了,沧洲人已经认同了新区的管理,而沧洲人也发现一件颇为神奇的事情,那就是在很多时候,自己并不觉得上头有什么官老爷的存在,就好像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一样,当然,你必须要去学习汉字,孩子必须要送进学校进行全天学习,否则的话就要挨鞭子,在这一点上,执行得相当的坚决。
    但是当你有事的时候,无论是你家丢了只猫,还是你想找份工作,只要看着那些挂着红底青龙旗的地方,你就可以一头扎进去,哪怕他们解决不了,也会把有关的部门指给你,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且速度还快,又不收门银。
    很多读过书的老人摇头晃脑的说,这是黄老之治,真正的无为而治,通俗一点说,就是你没事的时候,自己随便行事,但是在你有事的时候,却能找到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地方。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并不是居民可以随便行事,这种行事,必须要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之内,大宪法虽然规定居民享有自由,但是在前一条上却也规定,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后一条要参照前一条执行。
    干净整洁的街道,人来人往的繁华,各种新兴的商铺林立,孩童背着学校发的双肩书包笑跳而过,甚至手里还拿着学校发的,没有吃完的水果或是罐头,沧洲人发现,仅仅过了一个月,这个沧洲,他们几乎就认不出来了。
    当然,对于沧洲的郎中们来说,却是苦难的,因为新区的医院开到了这里,收费低廉,而且诊断全面,一个病人,三四个医生诊病,相比之下,他们这单打独斗就有点不够看了,而且在医院抓药,价格虽然不便,但是却有着各种补贴,只要是三位医生签过字的药方,新区的负责管理医务工作的教会拔出专项资金,可以补贴三成,而且有工作单位的,工作单位还会再补贴两成,如此一来,五成不用自己掏钱了。
    不过好消息是,新区的医院面向沧洲招聘医生,只要你的医术拿得出手,甚至是过得去,就可以进入新区的医院工作,并且在工作当中还可以学习,毕竟萧远几乎要把林德老爷子那个医学院所有的医学书藉都要搬空了,如此海量的医学知识,是全部开发的,没有藏私一说,如此一来,让一些手握秘方秘而不宣的郎中为之脸红,甚至稍微大度一点的,就把自己的秘方拿出来共享,如此一来,又让萧远收集到不少后代失传的方子,有孝敬林老爷子的东西了。
    只用了一个多月,沧洲人几乎自己都认不出来这是曾经的沧洲了,相比之下,那些地主联合起来关闭粮店的行为,就显得像小丑一样的可笑,甚至沧洲人早已经认同了那些行政局开设的粮店,到新粮店里买粮买油,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习惯,不少人早就把原来那些所谓的老字号忘了个干净。
    地主们聚在一起,真的是欲哭无泪,因为他们终于得到了消息,新区甚至组建了一支专门的船队,一船船的从日本、朝鲜向新区调粮,据说,那些大船百丈长,数十丈宽,一条船一次就可以载粮数以百万斤……如此种种,终于让那些地主们坐不住了。
    可是粮店若是重开,将要面临着与行政局开设的粮店进行竞争,人家坐地就比自己低了两成,如果自己再降低的话,那利润可就更低了,虽然不收农税。
    没人给他们种地了,眼瞅着入秋了,可是却没人收粮了,想动用强硬手段吧,深入到了各村的公安分部在那盯着呢,天天对着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头之类的宣讲着什么法律,怎么利用法律对抗暴力之类的,那些黑洞洞的枪口,似乎就顶在这些地主的脑门上一样。
    无奈之下,地主们也只能花更高的价钱,雇人来收粮,如此一来,成本更高了,今年,算是赔了本,那么明年怎么办?
    空有良田,却无产出,难道要喝西北风,有一些地主不得不打起了卖田产的主意,很快的,新区的财政部就拔下大笔的资金来交给农会,而农会也组织人手去收田,公平交易,只要价格不是高得离谱,尽数将田产买下,地主们得了真金白银,而新区得了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