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谱,尽数将田产买下,地主们得了真金白银,而新区得了大量的农田。
这些地主们折腾这么一下子,把自己的家底都折腾进去了,可是却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事情是他们挑起来的,石头也是自己搬起来的,人家已经警告过了,现在砸了脚,又能怨得了谁?
不,有一个能怨得着,就是万土,这事可是万土挑起来的,而万土也知道自己犯了众怒,沧洲这地又是武术之乡,练武之人不计其数,说不定哪个地主家的少爷就是个高手,怕是怒极之下做了自己,来个毁尸灭迹。
万土将手上所有的田产都卖给了新区,然后连夜带着家人,携带着大笔的资金溜向了满清地盘,他家还有远亲在满清那做官哩,倒也有投靠之地,再置田产便是了。
''
分卷阅读 225 农民稳定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59 本章字数:2285
大片土地入手,可是萧远却不敢将这些土地直接捂到手里,或是像新区那样搞一个类似国营的大农场之类的。
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土地情节,历朝历代造反的,无不是因为农民失去了土地,最终成为改朝换代的主力军,古人重农,越是重农,这种思想就越是深入。
沧洲与新区不同,新区是从一个小小的新村,从零开始,完全是在一片荒地当中建起来,最初为了便于管理,实行的就是集体主义,在新区的农民种地,和工人上班没什么两样,是按月拿工钱的。
但是这种方式在沧洲就无法实行了,农会才刚刚开始重新丈量土地,就开始出现了反弹。
农民,必段要安抚好,这是萧远交给农会这个刚刚剥离出来,形成一个二级部门的意见,或者说是命令。
为啥在现代,党可以做出各种严重考验老百姓智商的白痴政策?为毛那些二代们可以无视人命,可以横行霸道?
人家聪明着呢,农民可是被笼罩住了,彻底的取消了农税,而且还发补助,把九亿农民给拉住,其它人就算是再能蹦跶,最终也无法成事。
而萧远现在借鉴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新区的农民不收农税,只收商税,而且若是以平价卖给农会,还免税。
刚刚收上来的土地被丈量完成,以十亩为单位,分成上等田和下等田,可是剩下的这土地如何分配就成了问题,因为这些土地都是从那些地主们的手上用真金白银买来的,人多地少,不可能平均分下去,那样的话每人连半分地都分不上,而且新区也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高成本。
虽然农会的人比较为难,但是萧远却没有出声,自己只有一双手一个脑袋,不可能事必亲躬,萧远现在把自己定性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萧远就必须要克制,克制自己对权力的渴望。
权力是个好东西啊,比如像鞑子的皇帝那样,说杀谁就杀谁,说降谁就降谁,就连年羹尧那样的大将,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就打发去当个看城门的小官了。
萧远用梦想来克制着自己,甚至放弃了大部分独裁的权力,下放给了二级部门,比如军官的升迁降职,就由军会来决定,报给自己批复,自己可以不批,但是却不可以擅权。
“娘的,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萧远看着那些苦着脸来找自己的农会官员们同样的苦笑,其实事情很好解决,只要自己一个命令而已,但是萧远还是把事情推了,让农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去。
不过萧远仍然给他们透了底,放手去做,趁着我们的摊子还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允许犯错误,从错误中摸索宝贵的经验。
在大片的土地闲置中,在数量众多的农民的期盼的目光当中,十天之后,农会一边收了地里的粮食,一边拿出了一个解决之道交到了大人府的案头上。
“咦?”看着这份报告,萧远也不由得眼前一亮,谁说这时候没人才,人才也是被逼出来的,农会的官员们还是被逼出了一个很不错的解决之道。
将土地以十亩为单位,有偿的提供给农民,土地进行折价,但是并不从农民的手上收现银,由农会提供种子,甚至可以租借或是购买农具,以五年为期限,进行分期负款,可以负真金白银,也可以用粮食来抵帐,这种颇具有未来特色的分期负款无疑打动了那些农民们。
农会提供的种子都是萧远从现代带来的高产粮种,农会自已也开始负责培养高产农作物了,萧远带来的种子亩产是现今亩产的五倍,而农会自行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也是现今水稻的三倍左右,高产粮种,也是新区最大的后盾和底气。
不但是有水稻,还有小麦、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那些农民们本来还是咬着牙签的地契,本打算苦上三五年,到最后土地入手,一家买上三十来亩地,也是不小的地主了。
不过听说这些种子的产量,特别是红薯和土豆,可以亩产两千斤,着实震得目瞪口呆,那么多的粮食,可怎么卖啊,不过别担心,农会收粮的政策没变,只要你种,俺们就收。
就算是新区不缺粮了,可是现在缺粮的地方多的是,大明朝每年饿死的人都在六位数以上,日本、朝鲜同样缺粮,粮食可以换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产量最大的土豆、红薯,可以做出粉条,而玉米也不怕多,这东西可以酿酒,所以新区只会缺粮,绝不会嫌粮食多。
数量最大的农民一部分分期买了土地,还有一部分舍不得丰厚的工资,改了行进了工厂或理直接转职成了建筑工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农民算是稳住了,但是另一部分,也就是那些地主们可就不干了。
虽然他们手上多多少少还剩一些土地,可是早已习惯百亩良田的他们,手上空有银子,没有土地,还不是坐吃山空。
现在他们也摸清了新区执政的特点了,只要你不杀官造反,出入那些叫做办公室的官府很随意,无论你是谁,有没有功名,都可以挺直了腰杆跟地些当官的说话,甚至说到怒处,还能拍拍桌子瞪瞪眼睛什么的,绝不会有人为此而发怒或是报复,新区的律法威严呐,甚至连前面的道德,后面的义利都可以省略了。
新区的官不好当,跟三孙子似的,但是工资丰厚,而且参与管理,官本位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退的。
一大帮地主老财们转战各个办公室,最后几十个大地主坐到了农会的办公室里不走了,几个农会长对视着苦笑着,给他们解释着。
“农会负责的只是农业方面的管理和协调,如果你们是因为农田的问题,大可以找我们商量解决,如果不是农田方面,我们也无能为力,法律规定我们只能管自己这一摊,乱伸手话,我们可是要被撤官查办,塞到营役区里去干苦工的!”一名年青的农会长摊着手说道,新区只问能力,其它一概不问,无论是学子还是农夫,只要你能达到做官的要求,识字四千,能够进行乘除法运算,你就可以求职当官,着实让不少读书人为之垢病。
''
分卷阅读 226 民间资本
更新时间:2011…2…17 23:43:01 本章字数:2220
“我们来就是因为农田!”捧着自带的小茶壶,沈虚慢条斯理的说道,“我们的农田都已经售出,再无其它来源,若是再这么下去,我们也只能饿死了,这事,归农会管吧?”
“你们的土地是农会收购的不假,可是真金白银的已经结算清楚了!”年青的农会长无奈的说道。
“哼!”沈虚不满的哼了起来,“说起来,我们还上当了,你们新区竟然还收银两火耗!火耗甚至达到了三分!”
“这个我们当初在交付资金的时候就已经说得清楚了!”年青的农会长不得不再次解释着,没办法,几个在职的农会长里,就数他年青,能说会道。
“你看,当初我们就说用新区的钞票或是金银币来购买,可是你们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用银锭银砖,结果我们还是照办了,至于银两火耗,那是一开始新区律法就定下来的。”
沈虚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也怪他们不信任新城的农会,新区现在虽然实行的是纸钞、钱币、银两通行的原则,但实际上,纸钞已经取得了绝大部分的市场,携带方便,而且由新城的财政部做保进行保值。
钱币太重,特别是铜钱,数量一多,携带就不方便了,只能进行小额的交易,稍微大宗一点的就不行了,多数在民间通行。
银两、金叶子之类的东西也能通行,但是那东西普通人是不收的,因为到财政部开设的钱庄进行兑换的时候,是要收火耗的,谁闲着没事做那赔本的买卖。
所以这些地主们收取的售地款,一下子就缩水了两成,虽然这样会造成大量的金银外流,但是以商为基础的新区最不怕的就是这个,何况还有萧远这个随时可以从现代带来大量高纯工业银的变态存在。
如此一来,新区的货币已经变得很稳定了,这些地主老财们,也只能打掉了牙和着口水往肚子里吞了,人家不是不讲道理,而是都摆明白了,可是自己非要往里跳,又能怨得了谁。
“可是总要给我们一条活路走!”沈虚这个读书人也一耍起赖了。
“不是,这事真的不归我们管的,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们出个主意。”年青的农会长说道。
“行,只要有活路就行!”沈虚说道,虽然他沈虚威望不低,可是面对新区实行的一条条法律条文,除了无力感之外,他实在是没有任何其它的感觉,该他们这些乡绅们做的事,都被警察揽去了,现在想找几个壮声势的人都找不到,新区的各种政策一出,刁民全无。
“各位,你们手上有钱,但是没有地,别否认,钱也是我们农会出的。”年青的农会长笑着说道,“你们想有点其它的进项,在土地上挖不出来,不过却也可以将钱投入商业当中去,不过要投入商业,这事就不是农会所管了,我建议你们去找财政部设在沧洲的分部,找他们想办法,现在商业上的事都归他们管,不过要去最好还是快点,我听说现在商业上的事情要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二级部门商管会。”
“噢?有什么区别?”沈虚跟着问一句。
“倒是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新部门一旦拉出来,需要一段组建、磨合的时间,到时候你们只怕又要等上个把月才行了。”年青的农会长问道。
“好,我们这倒去找财政分部,不过,小伙子,你很不错,敢问高姓大名?师出何人?”沈虚站了起来拱拱手问道。
“呵呵,不敢,在下韩子,不过就是一个吃不饱饭的乱民罢了,自幼倒是在学堂读过两年书,甚至为了活命,还跟西夷和尚混过两年,就图一个饱饭罢了,如今在新区做这个农会长,也是硬着头皮上任罢了。”韩子笑着说道。
沈虚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重的拱了拱手,带头向外走去。
“沈先生。”韩子叫道,沈虚停下了脚步。
“在下与先生谈得来,在不触及新区律法的前提下提醒沈先生一声,您回去以后,最好整理一下家中的奴仆,新区要对人口的身份问题进行整改了。”韩子说道,然后绝不肯再多说了。
沈虚若有所思,再次拱手,带头走了出去。
韩子果然没有骗他们,到了财政部,一大帮手里有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