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大人!”长老会的一位长老站了起来,萧远认得他,是欧阳词长老,据说还是欧阳修的后人,人家可是地道的明朝读书人,甚至还是崇祯年间的举人老爷,对自己的来历一直都是秘而不宣,只说是来自河北一地,看起来倒是一身的正气。
    正因为他是地道的读书人,才引得初步稳定的新县居民的推崇,进入了长老会成为十八长老之一,平时跟别人倒也没什么交情,一副很是独傲的样子,此时站起来说话,手上的拐棍重重的在地上一顿,九十多岁的老头子,倒是颇有气势。
    欧阳词先是摇头晃脑的东拉西扯,从尧舜一直扯到汉祖唐宗,大有一路往下数的意思,眯着眼睛摇头晃脑,颇为自为陶醉。
    萧远按了按自己的脑门,手指头重重的在桌子上敲了敲,打断了欧阳词无比华丽的言语。
    “欧阳长老,有话直说!”萧远很不客气的说道,新县想凭他们如此小的地盘立足,一是要清明,二是要富庶,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率,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到扯皮上,他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办呢。
    ''
    





    正文 133 银
     更新时间:2011…2…17 23:13:52 本章字数:2231

    欧阳词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摇了摇头,对萧远这种不重诗书的态度很是不满,却也不得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萧大人,大明正统不可弃,若是我等能按大明律行事,说不得,最后朝庭大喜之下,还可让我等拥有个大明名份!”
    “名份?”萧远一愣,忍不住笑了笑,“很重要吗?”萧远说着笑了起来,参与会议的高层都跟着大笑了起来,只剩下欧阳词的老脸一脸的怒色。
    萧远压了压手,“算了算了,名份不名份的就算了吧,就算朝庭招安,给咱们名份也就那么回事,若是离开了新县,可就是人家毡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了,这样吧,我们仍然承认大明正统,这银币嘛……就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章的头像做正面,背后写上大明银宝的字样好了,不就是一个名字嘛!”萧远笑道。
    萧远这么做的用意一是仍然承认大明的正统性,二来,也是因为他们的原料等供给地主要仍然是大明朝的南方地区,若是真的把大明弄得像满清那么僵,直要是认真起来,封死了新县的原料进口地,无论是原料成本还是交易成本,都将大增。
    “好,老朽明日便向朝庭上书……”欧阳词一脸的大喜,朝南拱着手一个劲的叫嚷着,弄得萧远叹气不止,这欧阳词,倒是一个大明忠臣呐。
    最终银币的样式算是订了下来,以明朝太庙供奉的明太祖相为蓝图,正面是明太祖的头像,背面则是大明通宝一两银,或是五分银、三分银、一分银的字样,采用凸版冲压的方式直接在银板上的冲压下来,制造的数量多,速度快,质量也好。
    由于萧远采用的银属于高纯度的银,纯度如此之好,自然倍受欢迎,幸好不属于大宗交易,只是内部日常交易使用,使得新县可以逐步的收回代购票,但是当对经济学并不精通的萧远回收代购票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不过区区数月的时间,代购票这种种打印机与彩色复印机,用名片纸制做出来的东西,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货币来使用,甚至已经远用到了江南,日本和朝鲜等地,就连满清等地都有代购票的流通,而且还属于高档的,信用值极高的商业交流使用,想要全部回收,已经不可能了。
    萧远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一种临时的东西竟然还可以走这么远,这不扯蛋嘛,不过再细想想却也明白了原因,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不会坐视新县的崛起,而纸币的仿造肯定会提上日程,只是萧远使用高档名片纸还有遇水不退色的激光打印,激光复印的方式,放在现在,所谓的防伪,不过就是一句笑话,可是放在明末清初,却是极佳的防伪,再加上每张票在新县都可以换回市场等值的货物来,以新县的货物做抵压,再加上一战击退大明五万精锐,自然信用极高。
    萧远手头上有数百万两的纯银可以用于银币的制造,再加上外流,足够消耗一阵子了,但是多用于民间交易使用,至于大宗的商业交易上……萧远的脸上露出了坏笑,或许空手套白狼就是这么来滴。
    萧远抽空回了一趟现代,请最专业的设计师,设计了一款与天朝钞票差不多大小的票子,带回一条小型的彩色印刷生产线来,直接成批成批的印出大宗面额的钞票。
    小面额的是银十两,最大面额是银一百两,这种做工精美的彩色纸钞发行出去,却需要新县的信用做抵压。
    新县以商贸税为抵压,以货物做抵压,可以使用这些银票在新县购买商品,可以用纸钞在新县交商税等等,当然新县也可以用购买货物,而且可以通存通兑。
    萧远请教了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士,而且还比较保守的发行了一千万两的纸钞来使用,就连临时使用的代购票都能得到响应,何况还是做工更加精美,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纸钞呢,往来的商人,除了一些比较保守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接受了这种纸钞。
    新县用纸钞来购进大量的原料,使得原本极为紧张的供货压力一下子就轻了下来,也使得萧远有时间去修建第三座雪盐加工厂了。
    顺道提一句,新县已经从萧远那里得来的技术,完成了玻璃的生产,虽然生产出来的玻璃厚的厚,薄的薄,但是用来建盐厂的挡雨板却不成问题,只要不刮台风,就可以日夜加工海盐,巨大的鼓风机鼓风,使得海盐的晒制产量更加的大了起来。
    张飞疯了似的吃睡都在船坞,再加上从江南带来的工匠加入,使得造船的速度更加的快了,张飞得到萧远的支持,一口气开了三座船坞一起生产大船,甚至其中一个船坞还在生产包铁船。
    就是普通的海船,在外面再蒙上一层两厘米厚的铁板,直接使用螺钉与船板进行铆接,可以防火防撞,甚至还拥有一定的防炮能力,但是这航速,肯定不如轻巧的木船那么快就是了。
    一艘艘的海船下水,自制的船只已经达到了三十艘的规模,水手招募得也差不多了,以老带新的方式,只在近海航行充当近海的海上警卫,遇到大风大浪,就进海港躲避,然后再对船只进行修改,主要还是武器系统上的修改。
    除了正式水兵手持的短管水兵版的98步枪之外,最主要的武器就是炮了,新县的前膛炮在射速上已经与子母管的佛郎机炮射速相近,但是射程却比它要远得多,可问题是后座力一样的大。
    船上不比陆地,在陆地打坏一块地方还可以再换一块,可是船上却不行,索性去掉了轮式炮座,换成了钢铁导轨,每次开炮,一声炮响之后,火炮会沿着导轨向后滑行卸去后座力,而且有了导轨,可以很方便的就将火炮再推回原位,可惜的是,海炮与其它炮有一样的缺点,就是不能自如的转向左右射角,否则的话非被后座力冲得翻出导轨之外不可,不过哪怕如,新县的火炮也足以遥遥领先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强大的自制能力和优质火药的生产能力,这才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
    





    正文 134 抢占先机
     更新时间:2011…2…17 23:13:54 本章字数:2303

    虽然新县新造出来不少的火炮,但是水兵的素质还差得太远,有道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要想在海上成军,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个人经验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而且军费的支出也是极大了。
    但是现在陆地上两大霸主正在争权,新县的人口太少,直接卷进去的话,说不定会连碴都不剩,出路只能是在海上。
    陆地上的正规军达到五千之后,就不再增加了,而是采用预备役制,单打一步枪虽然更像是一种玩具枪,威力只有一百米左右,但是用来训练部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民兵就是正规军的后备部队,随时挑选出最精锐的做为补充力量。
    正规军只保留在五千左右,分为甲乙两级部队,甲级部队两千人,编成两个团,这才是真正的战斗主力,而乙级部队多达三千人,多数都只属于后勤部队,部队骡马化,供应弹药、粮食等物资的运送和补充,但是他们也是背枪的,随时都可以拿起枪来战斗,战斗力丝毫不差。
    军队的训练由楚雄一手包办,负重奔跑、骑马、刺刀突刺,一天天把那些大头兵折磨得连上床的劲都使出来了,倒是日益精锐。
    而萧远则把大部分资金与精力投入到了海军的建设上,这年头的海军战斗,先是炮战,然后是接舷战诸如此类,这年头的海上火炮的准头差得让人不敢想像,所以接舷战还是大头,但是水兵配上短管98步枪,射程两百米,再加上他们的新船跑得快,转弯半径小,算是占足了优势,缺点就是没有足够多的熟练水手。
    水兵的底子还是那些梅泉买来的船队当中带来的千多名水手,原本还愁着这些水手不听话,但是现在好了,可以将这些水手进行打散重组,在近海航行,训练水手,而且轮翻登上扩建到了由三十艘新旧大船组成的海上商队当中进行远途航行当做训练。
    杨胖虽然性格软了一些,没有将军的霸气,但是梅泉这个老商人却是心思缜密,与其配合起来,倒是相当的不错,萧远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你们要什么,我给你们什么,但是必须要在足够短的时间里,给老子训练出来一支足够与郑家抗横的海上船队。
    现在新县所运进来的原料当中,有八成是由郑家掌控的,外来原料是新县最重要的血液,萧远绝不会让自己的脖子掐在这么一支拥有野心的海上霸主的手上,所以海上必须要有自己的出路,至少暂时看来,新县与郑家的合作还是相当的愉快。
    郑家靠着近乎垄断的手段,输入原料,输出成品,与西洋人打着交道,着实赚了大笔的钱财,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让郑家的势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萧远坐在那张由最好的木匠做成的大椅子上,大椅子包了真皮,而且还有巧妙的机关可以让椅背放平,由坐椅变成半躺的椅子,甚至还能变得摇椅,借着短短的闲睱时间,仔细的思索着新县的漏洞。
    新县的人口仍然在增长,毕竟这里是除了江南之外,最为安定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这地方,普通的居民根本就不用交税,什么税都不用交,毕竟现在的商业活动属于整个新县所有,普通人无法参与到其中,一切的资金来源全靠商贸交易。
    仅仅是不用交税,就足以吸引大多数人了,大明朝与满清两个庞然大物在掐架,需要军费,需要庞大的开支,从哪来?还不是从普通的老百姓的身上刮钱,商人与各级官员的结合实在是太紧密了,抽税根本就抽不了多少,这就使得民间技术人员大量的涌入新县,给新县注入了一股股的活力,同时也给新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仅仅是教育一块,就有些要吃不消了,幸好现在在没有足够的自给教师的前提下,实行的是自愿学习制度。
    也就是说新县给他们提供一个识字学习的机会,若是想学更多,就去图书馆去学习吧,那里有萧远搜集来的足够的书籍,自行印制书籍还没有提上日程,现在方方面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萧远突然睁开了眼睛,他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