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叶家丫郊伊耍聪此铝恕�
第四路人马,是辅佐黄兴的右翼,湘军第一协协统王隆中部。在几支部队中,王隆中部是最成熟的,参加过战斗的老兵比较多,战场上不慌不乱,遇到大事撑得住。此番甘兴典部溃散,而王隆中部却没有,而是有序的撤退回到了汉阳。
然后王隆中部继续撤退,撤退到了武昌,全军去了两湖书院读书。
读书是好事啊,不读书,不知礼,读书破万卷……不过这时候读书,是不是有点……于是黄兴就让总参谋长李书城,去两湖书院找王隆中。
李书城到了两湖书院,在阅览室里找到了王隆中:老王,你怎么在这里读起书来了……马上带部队返回汉口吧,冯国璋的北洋军已经上来了。
王隆中竖起一根手指:嘘,两湖读书清静地,请勿高声乱喧哗。
李书城捂住嘴巴:老王,我们革命军队,要有进无退,有死无生……别读书了,咱们回汉阳打架去,决死沙场,马革裹尸。
王隆中翻开书页:李书城你来看这段,上面写:而生也有涯,而仗也无涯,以有涯人生,打无涯之仗,殆矣!
李书城:殆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要不我去找黎元洪大都督请示一下,先给你部发50万的犒金,只要你把部队开回到汉阳,就能够立即拿到这笔钱。
却听扑通一声,王隆中给李书城跪下了,把李书城吓呆了:老王,你这是干什么,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你又是带兵之人……怎么冲我跪下了?
就听王隆中小声道:李书城,我把那50万都给你,求求你别再让我上前线了好不好?
李书城呆住了:王兄,你此言……何意?
王隆中跪在地上,膝行两步,抱住李书城的腿:老李啊,我这话说得明白到了不能再明白,你要是不答应,那我个人再加50万,我给你一百万,你去再找个缺心眼的替你们上前线,好不好?反正我是再也不去了。
李书城双腿被一个大男人抱住,说不出来的别扭:老王,你这样……到底是为了啥呢?
王隆中笑:你猜。
李书城:我猜是……不用猜了。
不用猜,李书城也是知道这个答案的。所以他回来后,把王隆中向他下跪,求情不上战场的事情,告诉了黄兴。
黄兴一声叹息。
【15。需要鲜血缴学费】
汉口大溃败,让李书城悟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
之所以书本和现实脱节,是因为书本上没有提到人性的问题,事实上所有事情都是人性的问题。你在安全的作战室里可以指挥若定,要求部队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可在现实中,有自主意志的大活人是决计不肯听你摆布的。你下令让他去前线挨子弹,他偏要进洞房让子弹飞,你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武昌新成立的革命军,许多人都是因为一时冲动,参加了革命,炊事班开伙的时候,他们一个也不缺席,吃得比谁都多。临到了你让他上前线,大家就立即回家洗刷睡觉去了。
总之,这个打仗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黄兴就因为连续的溃败,落得个常败将军的坏名声。
事实上,以此之败,责以黄兴,是毫无道理的。总结武昌革命军溃败的因由,不外乎五条:
一、新兵太多,老兵太少,不会开枪的人多,会开枪的人少。
二、有军事经验的军官太少,老军官都不肯替大家干活,肯干活的,又只有书本上的经验,没有实战经验,需要太多的鲜血来缴学费。
三、士兵们惊弓蛇影,患上了严重的恐惧症,而且传染极烈,只要发现敌人还击,就立即全线崩溃。
四、肯上前线牺牲的,多半是不知道战争是何物的懵懂兵。战场上死得最多的,就是第一次上前线的新兵,如果他第一次上前线居然没死,那么等到第二次,你就算打死他,他也是再也不肯上前线的了。
五、革命军的炮兵,是留日学生程潜在指挥。但是程潜发现这个挥没法子指,因为革命军这边只有山炮,北洋冯国璋那边的却是先进的管退炮,单只是说炮战,就要吃大亏。
以上五条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也就是说有经验的老兵会躲着,不上战场……但这条未免显得太过于主观,低估了人的能动性。就在总司令部的每个人都在琢磨这一条的时候,湘军巡防营的老将军刘玉堂,率领一千多名湘江子弟,赶来助战了。
有分教,前清老将军参加革命,武昌学生仔烈血祭国。话说刘玉堂老将军到达之后,就主动请缨,黄兴总算是逮到一个能干活的人了,当即命刘玉堂部到花园前线,抵御从仙女山上下来的北洋军。刘玉堂到达之后,就率队向北洋军发起冲锋,缺德的北洋军拿机关枪嘟嘟嘟突突这位老将军,第一次冲锋的时候,没突突到,于是刘玉堂再组织第二次冲锋,正冲之际,不幸被北洋的机关枪突突到,老将军当场殒命。
刘玉堂是革命军中最后支撑的力量了,他死之后,黄兴的总司令部陷于重重围困之中,四面八方都是冯国璋的北洋军。黄兴万般无奈,先将后方的辎重营调上来,作为司令部的卫队,又找来一百多名学生仔,成立了一支敢死队,守护在总司令部,如果冯国璋敢上前一步,大家就死给他看。
【16。去南京打游击】
这仗打得,连总司令部都被敌人重重包围了。
不是说全国各省均有革命党往援湖北吗?比如说来自于广东由马超俊率领的华侨敢死队,他们此时在哪里?
马超俊部先是参加了刘家庙对张彪的战役,张彪不支败走。等到冯国璋部来的时候,黄兴传檄刘家庙,召华侨敢死队守护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用张之泂所创建,这个地方对冯国璋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拿下汉阳兵工厂,他就可以向朝廷报功了。而对武昌来说,一旦兵工厂有失,就意味着武昌已被合围,丧失了争战之先机。
所以黄兴才将华侨敢死队这支强军,摆放在这么个位置。
马超俊临危受命,将敢死队摆放在伯牙台与梅子山,未几冯国璋的北洋军大至,双方激战整整四天,到了第五天,汉口被焚,学生军已经全线溃散,冯国璋的军队从四面合围,眼看再不撤走,这支华桥敢死队恐怕再无几个人能回家乡。
就在这时候,黄兴来了。
黄兴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马超俊问:总指挥,我们是否可以撤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黄兴摇头:革命有进无退,岂有撤退之理?诸位同志,武汉三镇,血战五日,革命军面临着诸多失利,汉阳兵工厂为重要据点,万不可失啊。此次义举成败,胥赖此战,希望广东同志务再坚守一日,只一日!一日之后,湖南,江西援军即可到达。
说到最后,黄兴已是泪流满面。
马超俊被感动了,道:请总指挥放心,不过一日,我们敢死队保证有进无退,战至明日等大援至达。
黄兴遂离开汉阳兵工厂,草鞋悬壶,渡江而去,到了武昌先去参加由黎元洪所主持的紧急会议。
话说黎元洪这个胖子端的沉稳淡定,汉阳已失,武昌已经暴露在冯国璋的炮口之下,他却一个字也不透露,而是好整以暇,曰:我们今天开会吧,没什么大事,就是想看看诸位,对革命政府有什么好的建议,军事方面的建议,政治方面的建议,都可以,有就讲出来。
于是与会人员踊跃发言,有献计如何击败冯国璋的,有献计如何设置新政府机构的,正讨论得热烈,黄兴来到,入座之后,先用了一句成语:汉阳方城为城,汉水为池。然后说道:兄弟我有个想法,跟你们说一下,就是我打算放弃汉阳。为什么我要放弃汉阳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各军队不能保持一致,意见分歧太大,攻战时难以达成默契的配合。第二是敌势比较的凶锐,是战是守,我方都明显缺乏把握啊。所以我已经焚毁粮台,毁枪炮厂,也免得资敌以用。
听了黄兴的话,众人方知前线失利,顿时惊呆了。
只听黄兴又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放弃汉阳,那么兄弟我还有一个好建议,就是放弃武昌。如果黎都督同意兄弟这个建议的话,那么武昌父老,则可免了炮火之厄,可谓功德无量啊。哦,黎都督显然没有什么不同看法,那么好,放弃武昌的议案就此通过。接下来一个问题,诸位放弃武昌之后,去哪里呢,可以跟我去南京,南京那边革命党正在行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一举拿下南京,诸位以为我的建议如何?
听了黄兴的话,所有的人都把手放在枪上。如果说这番不负责任的话的人,不是革命领袖黄兴,此人铁定已遭乱枪射杀了。
由于事出突然,黄兴的话带来的冲击力量又太大,所有的人都呆怔当场,不知所措。好长时间过去,留日海军学生范腾霄腾的一声跳了起来:黄兴,你这个说话不负责任的大嘴巴,你带来的人,再加上武昌的革命军,合在一起都守不住一个小小的汉阳,又有什么能力攻打南京?而且照你的说法,南京那边已经有革命党人在作战,湖北军队再千里跋涉,到时候能不能保住自己都很难说。而武昌首义,天下共知,全国瞩目,若轻易弃守,就意味着我们所做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诸位,我希望你们能够齐进共退,死守武昌,抱有与城共存亡的革命信念,以待天下英豪响应之。
范腾霄说完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全部站起来,热烈鼓掌,一边鼓掌一边冷眼看着黄兴。现场的气氛,说不出来的紧张。
就见黄兴一拍桌子:好,众志成城,那么武汉我就托付诸公了,兄弟我决率一部,助攻南京。
他说走就走了,居然将马超俊的华侨敢死队扔在了汉阳兵工厂。
他不能这样吧?
他已经这样了。
【17。敢死队全军覆没】
却说那华侨敢死队马超俊,哪里会想到黄兴竟然会忽悠他?一门心思准备坚守一天,等待湖南陕西的援军。却不想血战了一日,未见援兵,血战第二日,仍未见援兵,到了第三天,华侨敢死队多半战死,弹尽粮绝。两个懂军事,最能打的分队长严兆聪,马福麟阵亡,连马超俊自己也负了重伤。
援兵在哪里呢?马超俊心里说不出来的困惑。
当冯国璋的北洋军占领龟山之后,马超俊终于听到了确切的消息:
根本就没什么援军,也不可能有什么援军。
就连黄兴自己,都离开了武昌,声称往援南京,实际上是去了上海。
霎时间,还剩余的敢死队员们全都愤怒了,这个黄兴黄克强,你希望我们死守兵工厂,明说就是了,我们这些海外华侨,舍妻弃子来到武昌,早就把死生置之度外。为国家战死我们心甘情愿,可被黄兴你个大嘴巴骗死,这就太不像话了。
愤怒归愤怒,可这时候大家被敌兵重重围困,没地方去找黄兴说理。于是马超俊决定:突围!黄大嘴巴要求我们坚守一日,我们却是坚守了整整三日,大半人已经战死,他们死而无怨,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想办法冲出去——冲出去后找黄大嘴巴说理!
于是马超俊将所有的人组织起来,步步血战,杀到江边观音寺,夺得小艇十几只,众人上船之后,横渡长江,这时候缺大德的冯国璋部人马全都出来了,蹲在江岸边,拿渡江的华侨敢死队当活靶子打。可怜船上的敢死队兄弟,连躲都没个地方躲,一任冯国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