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郝云飞的话,文晶镜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今天这席话,可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毕榫也说,“我一直以为你只是能打,最多也就看过一些武侠之类,没想到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郝云飞忍不住笑了,“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其实我知道这些并不奇怪,因为我是满族人,完颜阿骨打是我的祖先,他老人家的事迹,我可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
三个人交头接耳间,那边的完颜阿骨打和邓子奇已是怒目相向。客店的老板,那个瘦瘦的小伙子从里面跑了出来,说,“大家伙这是要打架么?是不是怪我招呼不周,要拆我的小店?要是这样,我这里给大家赔罪,大家伙怎么着罚我都行,只是千万不要砸了小店,这可是我一家十几口的立身之本啊。”
邓子奇哼了一声,说,“店家,这事和你没有关系,你还是躲开一点。”
客店的老板说,“怎么和我没有关系?你们动起手来,难保不打坏我店里的家伙什,这可我吃饭的家伙。”
邓子奇说,“打坏了我赔你。”
客店的老板说,“那你先拿钱来,要不然你们打完架拍拍屁股走了,我上哪里找你们去?”
邓子奇一言不发,从怀里掏出一锭五两的银子,塞到了店老板的手里。店老板将银子收起,一伸出拖过邓子奇身后的板凳,也不见他怎么用力,就将板凳的一条腿拿在了手中,然后将凳腿放在了邓子奇手上,说,“这个属于你了,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只是别弄坏了其他的家伙什就行。”
大家这才看出这个店老板也身怀绝技。邓子奇将手上的凳腿掂了掂,冷冷地说,“你这是黑店吗?!”
店老板说,“什么黑店白店,本店就这个价,你要是没钱,大可上外面去打,不要在我店里动手便是。就是打个乌龟不见王八,也不关小店的事。”
完颜阿骨打一听店小二此言,率先大步向门外走去。邓子奇也随之而去。
完颜阿骨打刚走到门口,朱庭柱快步上前,挡在他身前。朱庭柱对着完颜阿骨打和邓子奇作了个揖,说,“两位好汉,既然来到博格达脚下,就是博格达的客人。博格达是个讲理的地方,可不是个持强凌弱的去处。两位要是有什么说不开的,博格达愿意当个和事佬。”
邓子奇冷冷一笑,说,“博格达是不是拿自己当官府了?”
朱庭柱正色道,“博格达不是官府,博格达就是博格达。官府是为有钱人作主的地方,博格达是天下苍生一视同仁。博格达有博格达的规矩,是博格达的朋友,就请尊重博格达的规矩。不尊重博格达的规矩,就是博格达的敌人。博格达爱憎分明,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刀枪。”
客店的老板也走上前来,说,“就是嘛,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何必要打打杀杀?打打杀杀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大家何不坐下来,拿一碗酒,边喝边聊。这世上,又有什么是说不开的?”
完颜阿骨打呵呵一笑,说,“冲朱兄这话,你这朋友我认了。”说着大步走回原来的坐处。
邓子奇有些不服,但被随后的王中孚拉了回去。王中孚在邓子奇耳边低低地嘀咕了几句之后,邓子奇便不再作声,坐在桌前大口地喝起酒来。
完颜阿骨打刚坐下,郝云飞就拿着一壶酒走了过来,说,“拿得起,放得下,果然是大英雄本色。在下敬这位大英雄一碗。”完颜阿骨打又站起身来,说,“说大英雄可不敢当,大酒缸却是名副其实。”
两人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云山雾海地聊了起来。言谈中,郝云飞得知完颜阿骨打是途经此地,他的目的地也是东京汴梁。
就在郝云飞和完颜阿骨打聊得投机时,另一边的杨再兴和他的小姐姐却缠着朱庭柱,要他讲讲博格达的事情。朱庭柱在任延和花逢春让出来的位置上坐了下来,接过萧桂英递过来的一碗酒,边喝边说了起来。
朱庭柱说,“博格达是一座山,博格达是草原上的语言,用汉人的话就是神山的意思。博格达是一座险峻的大山,草原上的人祖祖辈辈从来没有人进入过山里,就连最勇敢的驯鹰者,也到不了山的半腰。因此,关于博格达,草原上一直有着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博格达山下,是一条滋润着草原的小河。许多年前,有一群人迁徙到了山脚下,在这里居住下来。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他们在博格达定居后,收留无家可归者,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不分民族不分贵贱。很快,就在山下形成了一个人口混居的部落。大辽闻讯便派来了官吏,要接管这个部落,并要求部落缴纳赋税。但大辽的官吏连部落的门都没有进,就被赶走。随后大辽便派来了一支军队,想要征服这个部落。那时部落只有几百户人家,全部青壮年男子也不过三四百人,要面对的是辽国的一个千人队。但大家毫不畏惧,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一个个奋勇向前,一战歼灭了这个千人队,只跑了几个当官的。很快,辽国就派来了两个万人队。这一战垫定了博格达的基石,三百博格达勇士一夜之间全歼了辽国的两个万人队,使所谓的战无不胜的大辽再也不敢派兵再犯,不得不承认博格达的存在。”
朱庭柱说得眉飞色舞,听得杨再兴悠然神往。
………………………………
第七章:遥远的传说:六十、战争的艺术
就连不远处的王中孚听了,也大为好奇,忍不住说,“大辽兵将的战斗力我们都是知道的,博格达以三百人胜二万,内中肯定有一位用兵大家,出奇制胜。只是不知道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博格达的伤亡有多少?”
朱庭柱面有憾色,说,“其实那时我还不在博格达,还在老家河南要饭。我并没有亲历那一战,这些都是听博格达的前辈们说的。那一战博格达伤了十几个人,无一人死亡。至于是怎么打的,我却不知道。”
邓子奇冷哼了一声,说,“这是逗小孩子玩呢?二万人?就是二万头猪在那里,恐怕一夜之间也杀不完吧?!”
朱庭柱正色道,“朋友你不信我也没有办法,但那一战博格达的三百勇士引天雷地火,杀得二万辽兵无一人生还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以大辽的强悍,岂能容得下博格达的存在?”
邓子奇插话说,“果然编得好故事。引着天雷地火,这是人吗?这是一帮神仙下凡了吧!”
王中孚扯了一下邓子奇,“所谓的天雷地火,也许就是火炮加在地上预先埋设的火药,如果运用得当,加上出奇不意,也不是不可能全歼二万人的。”
王中孚的话,吸引了屋里所有人的目光,特别是朱庭柱,也大感惊异。邓子奇说,“王兄,这种鬼话你也信?”
王中孚皱起眉头,说,“邓兄,虽然其中的一些关节我还没有想明白,但天下尽有能人异士,这种事情也不能算是天方夜谭。”
邓子奇有点不服,说,“如果天下真有这等人才,那朝廷还能不用?又何惧什么大辽西夏之流?”
王中孚叹了一口气,说,“只怕这等人才,是轻易不肯为朝廷出力的。”
“王兄这话在理,如今的朝廷连杨家将这样的世代忠良都容不下,别的人就算天纵其才,要么是报效无门,要么是被人陷害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如此,真正的有才识之士,又有谁会去为朝廷出力。”毕榫听了王中孚的话,站起身来,说,“就像王兄这等人才,文武双进士,只因没有去攀那些权贵的门槛,也只能在刑部做个捕快。”
王中孚听罢,默然无语,低下头去。
邓子奇仍然是一付不服的模样,说,“我仍是不信,就算不是神仙下凡,也不勉夸大其辞。”
另一边和郝云飞正聊得起劲的完颜阿骨打也被朱庭柱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过来,伸手一拍桌子,说,“博格达三百勇士固然个个英雄好汉,但博格达的首领更是一个大大的英雄。草原上有一位这样的大英雄,我完颜阿骨打如果不能结识,岂不是一生的遗憾。这位朱兄弟,能否告知我这位大英雄姓甚名谁,他日我一定要登门拜访。”
听了完颜阿骨打这话,朱庭柱不由得面有难色。完颜阿骨打说,“朱兄弟这也为难吗?”
邓子奇有些得意,“是信口开河,圆不回去了吧?好好想想?免得露了馅,让自己下不来台。”
朱庭柱朝完颜阿骨打拱了拱手,正色道,“非是兄弟不肯说,而是博格达从来就没有过首领。”
邓子奇说,“朱兄这是越说越离谱了,如果博格达连个首领都没有,那又是谁来发号施令?”
朱庭柱说,“在博格达,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博格达所有的事务,有十六位长老共同打理。十六位长老组成长老会。所有的指令,都是由长老会发出的。”
大家听了这话,都觉得不可思议。完颜阿骨打更是好奇,他说,“朱兄弟,这么多人不会各有各的打算?如此,下达的指令不会乱套?”
朱庭柱笑了,“这是兄台不了解博格达。在博格达,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博格达人都相亲相爱。在博格达,没有游手好闲者,也没有人欺负人。不论男女老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比如孩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习,他只要努力学好师长传授的课业,就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完颜阿骨打说,“所有的孩童家都出得起请师傅的费用?”
朱庭柱说,“在博格达,孩童去学馆学习都是免费的。长老会每年都会拨出一笔资金,专供所有的孩童学习之用。”
完颜阿骨打点了点头,又说,“如果遇上战事,博格达又是如何征召?如何应对的?”
朱庭柱说,“在博格达,所有适龄男人都是兵员,他们平时一半时间参加军事训练,一半时间从事其他工作。一旦遇上情况,不用号召,他们也会自动进入自己的角色。如果战事来临,女人们也会从事后勤和搬运方面的工作。”
完颜阿骨打拍手称赞,说,“好一个全民皆兵的体制。如此,每一个人确实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邓子奇摇了摇头,“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试问,有多少人愿意当兵打仗,不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这样一团和气下,又能让谁去拼命?”
朱庭柱又笑了笑,“博格达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博格达人虽说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所有到博格达的人都是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在博格达在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所有人都明白,只有在博格达才有这样的日子过。所有人参加打仗是保卫博格达,更是保卫自己的好日子。”
朱庭柱停顿了一下,说,“我和大家讲一件事情,大家听了就明白了。”
朱庭柱说,“前些年,有一次大宋朝廷赏赐给西夏的岁币,在西夏境内全部被劫一事,大家伙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朱庭柱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任延说,“这事我听说过,那年西夏使者到大宋朝廷进贡后,带着大宋朝廷赏赐的各种财物回了西夏,但刚进入西夏境内不久,所有的财物和护送使者的千余人的队伍便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