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战国-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八佾舞,就是舞蹈者列成八排,每排八人,共八八六十四人,边歌边舞。这是周天子祭祀时用的规格最高的舞蹈。因为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周公姬旦帮助周武王平天下,辅佐周成王坐天下,对周王朝的贡献非常大。为了表彰和报答周公姬旦的恩德,周成王特许鲁国祭祀时可享受天子的待遇,使用八佾之舞。周礼规定,天子用八佾,其他诸侯用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四八三十二人;士用两佾,二八一十六人。超越了这一规定,便是僭礼。
鲁昭公闻听季孙意如不但欺负鲁国大夫,而且敢同周天子、鲁国君主攀比,不由大怒,便出兵攻伐季孙意如。季孙意如登上一个高台向鲁昭公请求:“君上您听信别人的谗言,不去细察臣的罪过,就前来谴责。臣不怨恨君上,只请求君上您把臣放逐到沂水边上。”鲁昭公不答应。季孙意如又请求鲁昭公将他囚禁到费邑,鲁昭公也不答应。季孙意如又请求鲁昭公允许他带着五辆车子逃亡,鲁昭公仍不答应。鲁昭公身边人劝谏鲁昭公:“君上您还是答应他吧。鲁国的国政已经被季氏家族把持很久了,他们的党徒很多,如果逼人太甚,他们就会合谋来对付君上您的。”鲁昭公犹豫间,郈昭伯对鲁昭公奏道:“一定要把季孙意如杀了,这样才能实现政通人和。”鲁昭公便继续攻打季孙意如。
两下一时形成僵局。这段时间里,季孙意如暗请“三桓”之另外“两桓”——叔氏、孟氏出兵救援。叔氏家族商议道:“有季氏与没季氏,哪一种情况对我们有益?”众人纷纷说:“‘三桓’是互相支撑,如果没有了季氏,叔氏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叔氏率兵援救季孙意如。本持观望态度的孟氏见叔氏前去救援,便先杀了郈昭伯,再带兵前去增援。“三桓”联手攻鲁昭公,鲁昭公大败,被迫逃亡齐国。
编了《鸲鹆歌》来吟唱
齐景公听完鲁昭公叙说,不由叹道:“您失掉了国家,是因为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呀!”鲁昭公答道:“是的。寡人年轻时,有很多支持的人,但寡人却没有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的人,寡人却没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朝内朝外都没有真心辅佐寡人的人。真心辅佐寡人的没有一个,为非作歹的人却很多。这就好像大雨后孤单的杨树,根不牢固,可枝叶却很繁茂,稍遇点大风,杨树就会连根被拔起。”齐景公说:“寡人没什么能力,可有个优点,就是喜欢贤人,并听得进不同意见,所以寡人现在不用操心国政,每天尽情享受就行了。”鲁昭公眼泪又流了下来,齐景公见此,便说:“您且在馆舍小住,寡人这就派人劝说季孙意如把您迎接回去。”
齐景公使节到了鲁国,向季孙意如说明来意。季孙意如想到自己一再哀求鲁昭公,鲁昭公就是不答应,心里恼火,于是便拒绝了齐国使节。
鲁昭公见齐国帮不上忙,便去向晋国求救。此时晋国中军将韩起已亡,荀罃之后人荀跞接任。季孙意如料到鲁昭公会去晋国,便派人送重礼给荀跞,请其不要收留鲁昭公。晋国考虑再三,便将鲁昭公安置到晋国乾侯邑,从此鲁昭公在这里过起流亡国君的生活。
鲁昭公以乾侯为落足点,会见各国客人,接见鲁国来往官员。鲁昭公的胡须还是一尺余长,威仪依旧可观。鲁国仍把各地进献的供品和收缴的部分税赋,送到乾侯供鲁昭公享用。闲来无事时,鲁昭公经常深入乾侯民间与百姓交往,百姓都很喜欢他。当风雨交加时,鲁昭公就想起自己的君主生涯——曾经因为大屈宝弓之事被楚灵王羞辱;在平邱会盟时,被晋昭公驱出会场;在国内,被“三桓”欺凌……越想越难过,越难过越反思。五年后,客死乾侯。其实,鲁昭公不是昏君,他曾支持孔子出外求学,也一心想让鲁国保持礼仪,只是做好事的力度不够,处理事情的技巧不活,在被逐出鲁国后的反思有点晚。不过,鲁国人还是怀念他,编了《鸲鹆歌》来吟唱——
鸲鹆来巢,公在乾侯。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鸲鸲鹆鹆,往歌来哭。
鸲鹆,是八哥鸟。在鲁昭公去逝后,季孙意如立公子姬宋为国君,就是鲁定公。因为季孙意如和晋国中军将荀跞关系不错,鲁国听晋国的而不听齐国的,加上鲁国季孙意如不给齐国面子,齐景公便大怒,三番五次派兵侵犯鲁国,鲁国干瞪眼瞅着,也没力量报复。不久,季孙意如去世,他的儿子季孙斯接替了他的上卿位置。
解决“三桓”内部矛盾的良药
且说鲁国“三桓”,权势一天比一天大,为了管理封邑和鲁国政务,便各自提拔任用自己的家臣。这些家臣职权也一天天大,到了最后,竟为所欲为,欺负起主人来。季氏的主要封邑是费邑,邑宰是公山不狃;孟氏的主要封邑是成邑,邑宰是公敛阳;叔氏的主要封邑是郈邑,邑宰是公若藐。三处封邑的城墙,都是邑宰自己后来翻修加筑的,极其坚厚,和都城曲阜一样。三个邑宰中,以公山不狃最为强横。季氏还有个家臣,名叫阳虎,生得身长九尺,勇力过人,而且诡计多端。季孙斯起初把他视为心腹,让他到自己另一处封邑讙阳当邑宰,后来阳虎渐渐作威作福,季氏反为所制,奈何不了他。季氏内受家臣的牵制,外受齐国的侵扰,两头受气,却一时束手无策。
孟氏的宗主是孟孙无忌,他的儿子跟着孔子学礼义。此时孔子正在鲁国,继续办学。弟子中又多了颜回、冉求、子贡等人。孟孙无忌知道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而这些正是解决“三桓”内部矛盾的良药。于是,孟孙无忌就对好友季孙斯说:“要安定内外的变乱,非用孔子不可。”季孙斯就把孔子请来,和他谈了一整天。季孙斯感觉与孔子交谈,好似置身于江海之中,无法窥测到江海的边际。
季孙斯起身入厕,忽然有个费邑人前来报告:“打井的人从土里挖出个瓦罐,里面有个像羊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季孙斯正想考考孔子的学问,就嘱咐这人别言声,自己回到座位上对孔子说:“有人打井时从土里刨出来一只狗,您看这是什么东西?”孔子说:“依我看,这一定是羊,而不是狗。”季孙斯惊奇地请教孔子,孔子说:“我听说山里的怪物叫魍魉,水里的怪物叫罔象,土里的怪物叫羵羊。如今是打井时在土里得到的,那它就肯定是羊了。”季孙斯问:“那为什么叫羵羊呢?”孔子说:“因为它非雌非雄,徒有其形。”季孙斯就把那个费邑人找来一问,那东西果然分不出公母来。季孙斯大声惊叹道:“孔子的学问,真是高深莫测呀!”季孙斯便请孔子到自己的另一处封邑中都邑担任邑宰,牵制公山不狃等尾大不掉家臣。
孔子上任后,用“仁政”、“富民”、“教礼”、“守信”等教义、措施,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四面八方都派人来观摩他的施政之道,并把这些拿来当做自己行政法则。
与狐谋皮、与羊商肉
鲁定公开始认识到孔子的贤德和才能,打算把他升为负责建筑工程的司空,不再让其担任季氏家臣,直接归自己管辖。此时内史左丘明在身旁,鲁定公问左丘明:“寡人打算重用孔子,想明日与季孙斯商议此事,你看如何?”左丘明答道:“君上您要任用孔子,却又想和季孙斯商量,他怎会支持您的主张呢?”鲁定公百思不得其解,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不会同意?”左丘明笑了笑,回答道:“从前,周朝有个人很喜欢毛皮大衣,同时也很喜欢美味肉食。他想做件贵重的皮大衣,于是就去和狐狸商量,直接向狐狸索要皮毛;他想办桌味道鲜美的大餐,于是就去同羊儿商量,直接向羊索要羊肉。话还没说完,狐狸和羊儿便都躲藏了起来。因此,五年过去了,这人一件皮大衣也没做成;十年过去了,一次羊肉大餐也没吃上。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这个人的谋略不对。现在君上您打算重用孔子,却召集季孙斯来商量,这就是同与狐谋皮、与羊商肉是同一个道理。”鲁定公说道:“寡人明白了,孔子师徒贤而有才,季孙斯不会放他们来朝廷的,当然不会支持寡人任用孔子。”鲁定公听从左丘明的建议,没经季孙斯同意就直接任命孔子为鲁国司空。
且说孟孙无忌推荐了孔子,让其处理“三桓”内部之乱,孟孙无忌的强横家臣成邑宰公敛阳心有担忧,见孔子入朝为官,更是惧怕。郈邑宰公若藐对公敛阳说:“你何不想法推荐少正卯呢?少正卯和孔子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只有颜回没有去。少正卯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国人都叫他‘闻人’。”公敛阳顿时大悟,说道:“对呀!有少正卯牵制孔子,我等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向鲁定公举荐少正卯,鲁定公便拜他为大夫。
这少正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见了“三桓”就当面称颂他们辅佐国君匡扶国家之功;见了阳虎、公敛阳、公若藐那帮人便当面夸赞他们因公废私之德,鼓动他们挟鲁君以令“三桓”,挑唆得上下水火不容,可人人都觉得少正卯向着自己,谁也没有觉察到他的奸邪,只有孔子清楚。
且说“三桓”家臣越来越猖狂,阳虎打算犯上作乱,乘机夺权。他知道叔孙辄不受叔氏家族的重用,又和费邑宰公山不狃过从甚密,就把他俩找来商量,计划先想个主意把季孙斯干掉,让公山不狃代替季孙斯的职位,让叔孙辄代替叔氏宗主叔孙州仇的职位,阳虎自己代替孟孙无忌的职位。
想不出办法来让孔子屈从
阳虎听说孔子很贤德又有才能,就想把他招到自己的门下做个助手,于是派人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孔子来曲阜他的家中见他,孔子没搭茬儿。阳虎又派人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说:“这是阳虎引诱我去向他道谢,好借机会和我见面。”就叫弟子等到阳虎外出之时,把表示感谢的名片塞到门里,然后赶紧回来。阳虎竟想不出办法来让孔子屈从。孔子见他过分嚣张,便和孟孙无忌闲聊时,秘密说道:“阳虎肯定要犯上作乱,也肯定要先从季氏下手。您应该预先作好准备,才能免受其害。”孟孙无忌听信孔子所言,假装在南门外盖住宅,把四周全立上栅栏,又挑选了三百名精壮汉子当工匠,实际为了看家护院,防备叛乱。
这年秋八月,鲁国将要祭祀宗庙。阳虎请季孙斯在祭祀后的第二天,到他曲阜家中赴宴。孟孙无忌听说后,心里想道:“阳虎请季孙斯吃饭,这事值得怀疑。”于是派人告诉公敛阳,约好当天中午让他带着兵丁从东门走到南门,一路上观察动静,待机救援。
到了请客这天,阳虎亲自来到季孙斯家,请他上车。阳虎在前边引路,他的弟弟阳越殿后,左右都是阳虎的手下。只有给季孙斯驾车的林楚,世代都是季氏门客。
季孙斯见请客阵势不对,怕出意外,就悄悄对林楚说:“你能把我的车赶到孟孙无忌家吗?”林楚点头会意。等车来到大街上,林楚就把车赶向南边,一连抽马好几鞭子,使马拉车撒着欢儿地向前跑。阳越在后边瞧见,扯着脖子直喊:“勒住缰绳!”林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