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战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的恩德。

    第二天,首止会盟解散。因首止在卫国国境内,齐、卫两国君主亲自把周太子姬郑送出卫国国境,然后各自返回。

    且说郑文公听说齐国等诸侯国继续会盟,并计划讨伐郑国,遂生悔意,一时不敢从楚。

    话说楚成王闻听郑文公擅自离开首止之盟,高兴地说:“楚国得郑矣!”楚国大夫屈完向楚成王奏道:“郑国大夫申侯原是楚臣,好财且见风使舵。如果送其重礼,则其必为我所用。”楚成王听信屈完,遂遣使通于申侯,欲与郑修好。




杨树生死与郑国存亡

郑国大夫申侯见楚国如此重视自己,便一改往日恨楚态度,私下里悄悄对郑文公奏道:“天下只有楚国才能和齐国相抗衡,如果不向楚,齐、楚二国,皆视郑为仇,那么郑国就危险了。如果向楚,则上应周王之命,一旦齐攻郑时,楚必定来救,那样就能保住郑国的平安。”郑文公相信申侯所言,遣他到楚国致意。

    再说齐桓公恨郑叛盟,就率同盟诸侯伐郑,包围了郑国的新密。

    此时,郑国大夫申侯在楚国,对楚成王说道:“郑国之所以愿意归服楚国,是因为只有楚国才能抗衡齐国。如果楚不救郑,我无辞以复命也。”楚成王和众臣商议,决定伐齐之盟国许,以解郑国之围。

    楚成王亲自将兵伐许,齐桓公闻许被围,便离开郑国去救许国,郑围遂解,许国也得救。

    郑国大夫申侯归郑,自以为有不世之功,洋洋得意,指望加封受赏。不料,郑文公认为虎牢之赏,已经过分,便不再加赏。申侯因此心里不高兴,嘴上牢骚满腹。

    第二年,齐桓公率领同盟诸侯大军又一次讨伐郑国。郑文公抓紧派大夫申侯去向楚国求救。这时的申侯照样一肚子意见,还没到楚国,就以突患急病为由返回郑国都城新郑。这一次,郑国吃不消了。齐桓公所率盟国大军攻到了新郑城下。

    此时正是春天,杨树刚刚吐出嫩黄的树叶,非常好看。大夫孔叔进谏道:“狂风刮来,一年生的杨树不会折断,因为它柔软;五年以上的杨树也不会折断,因为它足够坚硬;那些折腰的都是三四年龄的树,因为它既不服输又不够坚强。国家也是如此,因为既不强大,又不低头服软,所以就会被强国灭亡。现在郑国危险了,因此请君上向齐国请罪,以救郑国。”听了孔叔的话,又看到盟国大军在自家门口,郑文公心里恐慌极了。

    此时,远在百里之外的陈国大夫辕涂涛异常兴奋。相当年,他被不讲信义的郑国大夫申侯所害,为了报复申侯,辕涂涛预先埋下了“干柴”,如今,辕涂涛可以把这“干柴”点燃了。辕涂涛就给郑文公去信说——

    申侯此前以国媚齐,独擅虎牢之赏。他把虎牢城墙筑得高大美观,不是为别,而是为将来叛乱作打算。虎牢,地势险要。当年郑庄公不将虎牢封给公子姬叔段,正是因为此。今申侯又以国媚楚,使郑国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社稷。如果郑国灭亡了,申侯就会在虎牢自立为君。请杀申侯,则齐兵可不战而退。




把预先埋下的“干柴”点燃了

郑文公此时也为首止逃盟引起各路诸侯两度入侵而后悔,看完陈国大夫辕涂涛信后,便将称病的大夫申侯叫来说:“以前你劝说寡人背齐投楚,还说齐国进攻,楚国会来救郑国。现在齐国已经攻到郑国都城下了,楚国援兵在哪儿?”申侯想申辩,郑文公不由分说,立刻下令将其杀掉。申侯以投机取巧发家,结果以投机取巧败身。申侯被杀后,郑文公命人砍下他的头,派大夫孔叔为使向齐桓公求和。

    在路上,孔叔不由叹道:“这些年来,郑国就像个陀螺,齐国攻打,就向楚国求救;如果楚国攻打,就会向齐国求救。转来转去,非把国力消耗尽不可。”

    郑国大夫孔叔拜见了齐桓公,一番和好言辞,加上孔叔素有贤名,齐桓公答应了郑国的和好请求,并决定各国诸侯在鲁国的宁母碰个面。郑文公因为擅离首止盟约,内心发虚,不敢前往,就派郑国世子姬华出席。

    郑国世子姬华在去宁母的路上,想起了郑国宫廷往事——

    郑文公与夫人成姜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立为世子的姬华,另一个是姬华的弟弟姬臧。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夫人成姜不久去世了。却说郑宫里有一个燕国来的陪嫁女燕姞,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位伟岸男子,手持一株兰花,对她说:“我是你的先祖,我会赐给你一个儿子,他将成为郑国未来的国君。”说完,把兰花一掷,就不见了。燕姞梦醒后,满屋皆香。这位女子的奇异之梦迅速在郑宫里传开,同伴忙不迭地道喜,贺她早生贵子,其实是嘲弄燕姞。无巧不成书,当晚,郑文公入宫,眼光不偏不倚恰恰落在了燕姞身上,觉得她满可爱。很快,郑文公觉得气氛不对,婢女们暗自哂笑。郑文公忙问何故,她们就把燕姞的梦讲述了一遍。郑文公听完,开口就说:“这是好事呀,大吉之梦,寡人就来成全此等美事。”给燕姞一支兰花而让她侍寝。燕姞告诉郑文公:“我的地位低贱,如果侥幸怀了孩子,兰花将为信物。”郑文公说:“好。”此后十个月,燕姞果真生了个男孩,取名叫姬兰。燕姞得宠,最难过的就是姬华。自己母亲已死,父亲又宠爱燕姞,难免将来自己的父亲不会改变主意,受燕姞梦的预示,立姬兰为世子。觉得自己的地位不保后,姬华就和上卿叔詹商议,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叔詹劝解姬华,做好本份之事,尽心尽孝。姬华不听,又去找大夫孔叔商议,孔叔以同样的话回答。碰了两个钉子,姬华很是不爽。却说姬臧好玩,他用鹬鸟羽毛织成帽子,四处招摇。郑国大夫师叔看见了,对他说:“公子您戴这种帽子有失礼仪,还是不戴为好。”姬臧哪能听得进去?心里暗骂师叔管得也太宽了。姬臧跑到姬华那儿骂了师叔一通。这样,姬华对郑人称为“三良”的叔詹、孔叔和师叔都不满,以为他们支持姬兰。




得罪一个人可以,得罪一大群人不可以

郑国世子姬华在去宁母的路上想,人人都说盟主齐桓公乐善好施,远的不说,当前就刻意帮助周太子姬郑,自己见了他一定请他帮忙,除掉眼中钉。

    到了宁母,郑国世子姬华拜见了齐桓公,摒退左右后说:“盟主您有所不知,郑国名义上是国君掌政,实际上由叔詹、孔叔和师叔三人把持朝政。上次首止父君逃盟,就是他们三人搞的鬼。要是盟主您能帮我除去三人,郑国会一心一意臣服齐国。”

    齐桓公之所以为盟主,自有他过人的地方,这过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他一般不敢独断专行,而是一心一意信赖管仲等大臣。他知道上卿管仲看问题比自己强,所以对于政事,齐桓公一般都是先和管仲商量在行实施。齐桓公哼哈一阵,敷衍郑国世子姬华,送走他后,就将姬华所请之事咨询管仲。

    上卿管仲把头摆得像拨浪鼓,连说不可。管仲奏道:“得罪一个人、一小帮人可以,但得罪一大群人、一个国家的人不可以。叔詹、孔叔和师叔三人,在郑国被称为‘三良’,如此社会威信的人,齐国怎么可以去杀呢?郑国世子姬华心思不正,齐国不可与之为谋,毁坏霸主匡扶正义的名声。”齐桓公恍然大悟,派人以郑国内政不便干涉为由婉言谢绝了郑国世子姬华。姬华心胸狭窄,对齐桓公又有了成见。

    齐国上卿管仲很是讨厌心怀不轨的阴谋之人,就故意把郑国世子姬华的所作所为大肆散布。很快,这些对姬华不利的话语就传到了郑文公的耳朵里。

    此时的郑国世子姬华还蒙在鼓里,见到父君郑文公,编织了弥天大谎,殷殷相劝郑文公改亲齐为亲楚。听完姬华讲述,郑文公勃然大怒,一顿痛骂,把姬华幽禁起来让他好好反省。

    世子姬华诚惶诚恐,预感大事不妙,心里道:“这样在幽室中长居下去,说不定国君之位就泡汤了。”于是开始挖墙,想打开一个洞逃遁。但还没挖几下,就被小吏报告给郑文公。

    郑文公很生气,当即赐毒酒让世子姬华自尽。姬华弟弟姬臧得知哥哥被杀,心里胆怯,带着鹬鸟羽毛帽子疯疯癫癫,被郑文公看到了,大声喝斥。吓破胆的姬臧赶紧往宋国跑,在半道上被愤怒的郑文公派人击杀。经过这么一折腾,郑文公下定依附齐国的决心,写信给齐桓公,表达了拥戴盟主的意愿。

    就是在这一年冬天,周惠王病入膏肓。太子姬郑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心,虽然自己被天下诸侯“公认”,但并没得到父王的赏识,弟弟姬带才是父王首选接班人。太子姬郑赶紧派人向齐桓公告难。

    就在这等待齐国相助的时候,周惠王驾崩,太子姬郑派人严守王室内宫,密不发丧,以防有变,同时再派人星夜疾弛齐国,请齐桓公前来救急。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桓公不忘前约,在洮地大合诸侯。在齐桓公的安排下,齐、宋、鲁、卫、陈、曹、许八国,派遣使节和大军前往洛阳。这八国大军,旌旗烈烈,以朝见天子之名,阵列洛阳城外。

    周太子姬郑赶紧派人出城慰劳八路大军,随后将周惠王驾崩的消息昭告天下。天下诸侯使节来的正好,旧王已逝,新王即将继位。吊旧王贺新王,八路诸侯使节一次全做了。这下可就害苦了王子姬带,眼睁睁地看着各诸侯国拥着太子姬郑风风光光地登上王位。一切皆成事实,姬带也就打消了当王的念头。姬郑顺利成为周朝的新天子,即周襄王。

    周襄王即位后,派太宰孔赐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和诸侯朝服之车——大路,以表彰其功。

    齐桓公召集各国诸侯大会于葵丘,举行受赐典礼。在典礼上,太宰孔依周襄王之命,说齐桓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赐。齐桓公想听从王命,上卿管仲从旁进谏道:“周王虽然谦让,臣子却不可不敬。”齐桓公于是答道:“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王命而废臣职吗?”说罢,齐桓公疾走下阶,再拜稽首,然后登堂受胙。众诸侯见此,皆叹服齐桓公之有礼。齐桓公又重申盟好,订立了新盟——葵丘之盟。盟约规定:凡同盟诸侯都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世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让妇人参与政事,不要擅杀大臣。这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加上其它的会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周王室一次,故世人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葵丘会盟后,卫开方等势利小人日日予以盛赞,齐桓公越来越骄傲。他戴高帽,穿紫衣,着狐裘,系大带,甚至连喝水都不喝普通白开水,而喝桂花汁。

    这日朝会,齐桓公对众臣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向北打到令支、孤竹。这些年来,寡人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并定当今天子之位。世人说祖先尧、舜、禹伟大,现在寡人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寡人想在泰山封禅。”




这便是座右铭的由来

大司谏鲍叔牙劝谏道:“所谓封禅,其实应该分开来讲,封泰山、禅梁父。五岳之中,泰山为首。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