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战国-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供妇人观看耻笑,齐国这是什么道理?”郄克说:“我们好意来修好,反被他们侮辱,如果不报此仇,就不是大丈夫了!”季孙行父等三人齐声说:“晋国如果兴师伐齐,我们都会奏知本国君主,倾国相助。”郄克说:“既然大家都有这心思,便歃血为盟。伐齐之日,有不竭力共事的,让神灵处死他!”四位使节聚在一起,商量一夜,直到天明,不辞齐君,竞自登车,命驭手驾车飞驰,各还本国去了。齐国上卿国佐叹道:“齐国忧患从现在开始了!”




人在大喜大怒的时候

回到晋国的郄克,实在无法忘记在齐国经受的奇耻大辱。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郄克的头上,他屡次向晋景公提出讨伐齐国,晋景公迟迟没有同意,一是因为晋国离齐国太远,二是因为想拉拢齐国,以使自己做上盟主。不过,自己派出的使节、晋国六卿之一,出使它国受辱,再怎么说也有损国体。晋景公心里七上八下,郄克又提出:“我带着我们郄氏家族亲兵,与齐国去做个了断。”晋景公也不同意,于是郄克终日闷闷不乐,做事也不按常理,完全丧失了先前的那种英明与睿智,甚至还汹酒滋事。晋国朝堂气氛非常紧张,中军将、六卿之首士会甚是担忧。

    与郄克共事多年,士会对郄克的性格、为人、气度了如指掌,心想:现在郄克的愤怒不发泄出去,他的身体和前途就会垮掉,而如果发泄在国内,晋国就遭殃,只有发泄到齐国,对晋国、对郄克才有好处。士会不忍心郄克沉沦下去,而要让他振作起来,就要让他了结心愿。要让他了结心愿,就要给他足够的话权。士会决定告老,让郄克成为六卿之首,这样他就有机会去攻齐国了,从而使他的愤怒得到发泄,挽回晋国的祸乱和郄克的沉沦。

    士会上朝请辞中军将,晋景公挽留不住,便拜郄克为中军将,由下军将赵朔接替郄克改任上军将,下军佐栾书担任下军将,同时让士会的儿子士燮到朝中担任大夫。

    士会卸下重任后,把儿子士燮叫到面前说:“燮儿啊,人在大喜大怒的时候,行为合乎礼法的少,离经叛道的多,但君子的喜怒可以制止祸端。你跟着各位前辈、大臣好好干吧!”士燮便到朝中供职。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士会十分关心士燮在朝中表现。一日,士燮很晚才退朝回来,士会问道:“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啊?”士燮答道:“有位秦国来的使节在朝中讲隐语,大臣中没有一个能够答出来,我晓得其中的三条,就说出来。”士会发怒道:“大臣们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出于对长辈父兄的谦让。你是个年轻的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锋芒。如果不是我在晋国积了点德行,你早就遭殃了!”说着士会就用手杖去打士燮,把他帽冠上的簪子都给打断了。

    这时鲁国东门遂、叔孙得臣等人都已故去,季孙行父执政当权。自使齐被笑而归后,季孙行父发誓报仇,但鲁宣公重视齐、鲁两国友谊,并不主张伐齐,季孙行父为此愤懑不平。




白雪铺平了地面,使人看不出虚实

此时,鲁国孟、叔、季三家,子孙兴旺,势力愈来愈大,鲁宣公常常忧虑此事。今见季孙行父常常口出怨言,忧虑之心更重。鲁宣公自感年老体弱、时日不多,预料自己去逝后,子孙必为“三桓”所欺,便秘密吩咐东门遂之子东门归父:“‘三桓’日见兴盛,公室日见衰弱,你是知道的。现在你秘密前去晋国,与晋国君臣商谈此事。如果能够借助他们兵力,为鲁国驱逐‘三桓’,寡人情愿每年进贡,以报晋国恩德。”东门归父点头答应。鲁宣公因东门遂而得国君之位,所以宠任东门家族,对东门归父更是高看一眼。鲁宣公嘱托道:“你要小心在意,不可泄漏机密!”东门归父领命,备齐厚礼前往晋国。

    听说屠岸贾以谀佞得到晋景公宠幸,官拜司寇,东门归父便贿赂屠岸贾,请其告诉晋景公欲逐鲁国“三桓”之意。屠岸贾因为与赵氏家族有隙,便一心结交栾、郄二族,与他们交往密切。屠岸贾把鲁国东门归父的想法告诉了栾书,栾书说:“当政者是中军将郄克,他与鲁国‘三桓’之首季孙行父对齐国有同样的仇恨,恐怕未必同意这个计谋,不过我可试探一下。”栾书找机会和郄克讲了,果然郄克说:“东门归父这个人要乱鲁国,不能听他的。”郄克私下写信简一封,派人星夜去鲁,飞报季孙行父。

    季孙行父接信后,愤怒地说:“当年杀公子姬恶及姬视,都是东门遂主谋。我为国家安宁,隐瞒了这事,还为他庇护。现在他的儿子东门归父又要追随他搞内乱呢,这不是养虎遗患吗?”十分恼怒的季孙行父派人去请叔孙侨如前来。这叔孙侨如是“三桓”之一、叔氏宗主。此时,季孙行父想起了叔孙侨如的得名来历——

    鲁文公十一年,北狄伐鲁,首领侨如铜头铁额,能力举千斤。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带兵抗敌。这时正值冬季,寒冷的雾气,弥天遮地。大夫富父终甥知道要下雪了,就向叔孙得臣献上一条计策:“北狄无比勇猛,我们不能死拼,只能智取。”就在要道上,挖了许多深坑用草蓐遮住,上面再洒上浮土。这天夜里,天上降下大雪,白雪铺平了地面,使人看不出虚实。富父终甥领着一支人马,去洗劫侨如的营寨。侨如冲出来迎战,富父终甥假装失败逃走,侨如奋勇追杀。富父终甥按照事先留下的暗号辨认道路,沿着坑边跑。侨如紧追不舍,结果跌落进深坑里。叔孙得臣埋伏在这里的军士一齐涌出来,杀散北狄兵勇,俘获了侨如。这时正赶上叔孙得臣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叔孙得臣就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叔孙侨如,以彰己功。




有错能改,是可塑之人

季孙行父与叔孙侨如关系好,有事便找他商议。此时的季孙行父心中默默祈祷道:“希望‘三桓’先人保佑‘三桓’家族无恙,保佑我季孙行父像叔孙得臣那样获得奇功!”正祈祷着,叔孙侨如来了。

    季孙行父便把郄克的密信,交给叔孙侨如观看。叔孙侨如看后说:“君上自东门归父前去晋国,就不上朝了,是重病无疑,估计是年老体弱加上心惊胆战导致的。”季孙行父说:“不知道这个对我们‘三桓’家族有着恶毒用心的君上能活多久。”就在二人计议的时候,鲁宣公病逝了。

    闻报后,季孙行父、叔孙侨如等拥立世子姬黑肱继位,他只有十三岁,这就是鲁成公。

    鲁成公年幼,凡事都取决于季孙行父。季孙行父在朝堂召集诸位大臣说:“君幼国弱,非明确刑罚不可。当初杀嫡立庶,都是东门遂做的事。东门遂有误国大罪,虽然已经死去,但也应该追罚他的家族。”众臣不敢不听。

    季孙行父便派司寇臧孙许,驱赶东门遂家族。却说东门归父去晋国碰了一鼻子灰,闷闷归来,没进国境,就听鲁宣公已死、季孙行父正在处治自己先人之罪。东门归父无奈之下,只好出奔齐国,族人都跟从了他。

    季孙行父积极备战,意在讨伐齐国,去报讥笑之仇。身为百官之首,他的妻子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仲孙它劝他说:“您是鲁国的上卿,辅佐过数朝国君,妻子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国人恐怕会说您吝啬,而且国家也有失体面呀!”季孙行父说:“我也愿意华贵一些啊,但是我看国人中,父兄吃粗粮、穿陋衣的还很多,所以我不敢。别人的父兄衣食不丰,而我却优待妻子和马匹,这难道是辅佐国君的人该做的吗?况且我只听说高尚的德行可以为国增光,没有听说过以妻和马匹来夸耀的。”这天,恰巧仲孙它的父亲仲孙蔑来访,季孙行父就把这事说了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仲孙蔑很惭愧,回家后就对仲孙它严厉训斥,把他关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妻子只穿粗布,喂马饲料也只是稗草。季孙行父闻听后高兴地说:“有错能改,是可塑之人啊。”便推荐仲孙它担任大夫。

    鲁成公继位第二年,齐顷公听说鲁国对齐政策改变,意与晋国合谋伐齐,便一面派使节与楚国结好,作为齐国危急时的帮手;一面整顿兵车,先行讨伐鲁国。正在征伐中,国内紧急来报卫国上卿孙良夫统兵袭击齐国。齐顷公说:“卫国见寡人国内空虚,便前来进犯,我军应当掉头迎击他们。”便班师往南进发。




仇人就在面前,怎么能躲避呢

行到新界口,正遇到卫军前部兵马,两下都建了营垒。卫国大夫石稷告诉孙良夫:“我们接受命令攻击齐国,是想乘虚而入。现在齐军已回来了,齐君亲自率军,我们不可轻敌,不如退兵,让给他们归去的路。等到晋、鲁等国合力并举时,才会万无一失。”孙良夫说:“本来想报齐国讥笑之仇,现在仇人就在面前,怎么能躲避呢?”便不听石稷的话,夜里率领卫军主力去劫齐营。

    齐军料到卫军会来偷袭,已有准备。卫国孙良夫率军杀入营门,正中齐军埋伏。齐顷公亲自来到,大叫:“跛子,留下头来!”孙良夫死命抵抗,正在危急时,石稷率军杀来,救出孙良夫往北逃奔,卫军大败。

    孙良夫收拾败军,进入卫国新筑城中。歇息数日,众人请示回去日期,孙良夫说:“我本想报复齐国,如今反为齐国所败,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君上?应当去晋国求兵,活捉齐君,方出我胸中之气!”便留石稷等屯兵在新筑,自己亲自去晋国借兵,正遇上鲁国司寇臧孙许也在晋国求兵。

    二人先和晋国中军将郄克通话,然后一起去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此唱合,由不得晋景公不依从。郄克考虑到齐国强大,请求兵车八百乘,晋景公也答应了。于是,郄克统率中军,解张为驭手,郑邱缓为车右,士燮统率上军,栾书统率下军,韩厥为司马。赵朔本为上军将,但有病卧床不起,便由士燮统率上军。

    晋国三军选定良辰吉日,从绛城出兵,向东进发。臧孙许先回鲁国报告,季孙行父和叔孙侨如率兵一同到新筑。孙良夫又去约会曹国公子曹首。各军都在新筑聚齐,排列队伍,按次序前进,连接三十多里,旌旗不绝,气势浩大。

    话说齐顷公得知四国联军来攻,便说道:“如果等待四国兵马入境,百姓就会震惊,我们应当把他们挡在边境之外。”便率兵车五百乘,一路急行军,赶到鞍地迎敌。

    齐国上卿高固对齐顷公奏道:“不知晋人是勇是怯,臣请求前去探试一下。”于是驾驶单车,到晋营来挑战。晋国有辆兵车从营门出来,高固拿块大石头打过去,正中车上一人脑袋,当即死去,该车驭手慌忙弃车逃跑。高固腾身一跃,就跳到晋军这辆兵车上,手挽辔索,飞驰齐营,转了一圈,大喊道:“晋军的兵车不错!”齐军将士哈哈大笑。




解张的话对呀!死生由命吧

晋国司马韩厥命人抓住逃跑驭手,要按军法斩首。众人求情,韩厥不准。中军将郄克驾车前往,想去营救,但等他赶到时,那人已被斩了。郄克见此,立即调转方向,不但不埋怨韩厥,反而命人陈尸示众。驭手解张不解地问:“将军您原先不是要救他吗?”郄克说:“是呀!既然已成事实,我岂敢不分担对司马韩厥的谤言呢?”韩厥闻听后,对郄克甚是感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