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奴唯有选择天寒地冻的冬天来袭击,在大河已经不是障碍的情况下,才可以迅速进兵,而这时忠明堡已经过了秋收,建奴来袭几乎没有损失了。

    建奴做好攻城准备需要多少天?黄家山岛离这里不过小半天海路,战船上的火炮会跟建奴客气吗?这就是黄胜特意选在近海修建堡垒的原因,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矣!

    因此黄胜认为有黄家人马在,此地固若金汤,建奴来了就是送几百首级后铩羽而归。

    这一种堡垒配合城池的防御手段,较好的杜绝了以往大明辽东的城池都是从内部被攻取的可能性,建奴应该不会傻兮兮来抢这个没有具体意义的地方,他们消耗不起。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马耕

    由于劳力很多,主管建造的顾山海又给大家吃得饱,为了激励大家努力工作,他宣布了黄家准备留下八百户在这里屯守,如果出现伤亡黄家负责到底。

    顾山海告诉大家,如果在忠明堡屯守时被建奴杀害了,黄家出抚恤银五十两每人无论男女老幼,屯田被毁了黄家免费提供口粮。

    家里的孩子黄家负责养到十五岁,老人黄家养老送终。

    黄家的信誉在辽东可是无可挑剔,来这里工作的所有人都相信黄家的承诺,他们还知道正在修建的城池以后就是自己的家园,人人都不遗余力的下死力气工作。

    工程进展顺利,不到一个月城墙就有了一丈高,有了这样的半成品已经不怕建奴骑兵突击了,后面的工程就会安全许多。

    为了节约造价,忠明堡设计的城墙不高,只不过两丈余,也就是七米的样子,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坚固的南北两个城门楼子是凸出城墙的,如同一个炮台,完全可以和西堡以及东堡的炮火配合打到任何妄图接近的敌人。

    黄家由于开始装备自家兵工厂生产重量大大减轻的钢质火炮,黄胜认为太笨重淘汰下来的六磅、四磅铜芯铁炮太多了。

    然而守城火炮笨重一些无伤大雅,只不过安装时麻烦一点点而已。

    忠明堡南北城门楼子炮台都装备十门火炮,黄家去年解救的许多人就是炮手和水手,已经把原觉华岛的炮手和他们混编了,安排八十人来驻守足以。

    黄胜刻意培养的知识青年炮兵可不想让他们驻守某地,因为万一敌人根本不来攻击他们守卫的堡垒,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经历实战的机会。

    计划分给驻防的炮手们良田五十亩每家,让他们的家眷住在东堡屯守,这样的条件已经不错了,驻守的军人有基本军饷每个月二两银子。

    五十亩土地理论上能够打超过六十石麦子,黄家只按照平均亩产收取三成作为保护费和所有的税费,按理说屯民可以得到四十二石麦子,抛去成本应该可以有三十石可以卖军粮。

    黄家以市场价收购辽东屯民的产出,保底价每石七钱银子,因此每家每户不算军饷年收入也应该超过二十两纹银。

    勤劳的汉民还会套种许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还会养家禽喂猪搞副业,因为这里有军民在生活,有购买力,他们只要勤劳完全能够达到小康。

    虽然三成的税费很高,远远大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纳粮标准,可是黄家不会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还索要农民的粮食,会经过实地考察后反哺屯户。

    其实大明的土地政策很悲催,朝廷收不到税费,大明的佃户也得不到实惠,都进了那些官僚地主的口袋。

    黄胜以后收田亩税订死了农民只要给土地收成的三成,而且不需要农民变卖成银子缴纳,直接交粮食,没有人可以加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鬼伎俩,这样就把许多盘剥的路子堵死了。

    明朝的那些官吏把聪明劲儿都用在了坑农上,就简简单单一个收粮收物就是花样百出。

    如沿纳、支移、折变、脚钱、加耗、义仓、大斗、大斛、斗面、斛面(纳税时税粮高出斗面斛面的堆尖部分)、呈样(以官员检查税物样品为名多收农民的粮食等出产)、踢斗等等不一而足。

    大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被地主奸商们歪楼了,张居正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要东西,让老百姓自己买了出产得了银子来交税,他很天真的认为这样既方便了朝廷,又让老百姓少了盘剥。

    谁知事与愿违,老百姓的苦难更加深重了,因为需要现银交税,老百姓没有银子只有农产品,没办法只好忍痛在粮食最便宜的时候贱卖拿了银子去交税。

    到了青黄不接农民饿肚子的时候,他们要买粮恐怕要花当初他们卖出粮价的双倍甚至几倍才能够买回。

    一条鞭法到了明朝后期不是方便农民而是坑害农民了,把农民付出所有的苛捐杂税摊薄到亩产,他们恐怕三成都得不到。

    而黄家确保每家每户净得七成,应该能够让农民慢慢的走向富裕。

    在辽东可以圈一些无主之地给农民耕种,明确土地所有权就是他们的,为了防止土地兼并,规定死了,十五年内不可以互相买卖,只能够自己耕种。

    黄家所有会农活的战士挑选了五万亩抛荒不久,靠近水源地的田地帮着播种了五万亩春小麦,黄家的马匹和庆格尔泰部落的马匹都不少。

    以后在北方大力发展马耕是必由之路,这也是因势利导,其实马耕是中国人的技术,最早记载在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在这本书里面就曾经提到过“却走马以粪”。

    汉武帝时冶铁铸造业发达,铁制农具的传播更为迅速。马耕和牛耕,在中原地区已很普遍。其中便有关于马耕地的描写。

    而中国无论统一还是分裂,每一个时期的政权都在为战争作准备,骑兵又是一把必不可少的利刃,正因如此大量的马匹被用于战争。

    既使农民有了马,一旦战争爆发,也会被国家征用,牛被征用的机会就会少许多,因此牛作为动力来耕地,就一直持续下来,马耕就被过分精明的汉人渐渐地抛弃了。

    黄胜大力倡导马耕不仅仅使犁田的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藏马与民,农民哪里是怕国家征用马匹,而是怕政府变成强盗,抢他们辛辛苦苦饲养的马匹。

    只要政府给足钱粮收购就没有任何问题,而每一个朝代的君主都比较贱骨头,他们可以规规矩矩花钱粮向异族高价进口马匹,但是对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就巧取豪夺了。

    黄家生产的钢铁打制了一种只有犁铧而无犁壁的铧式犁。是根据觉华岛上屯田的几位精于农耕的辽民和顾山海带着铁匠师傅共同研制的。

    两匹马拉着带着三个无壁犁的钢铁犁具,不翻转垡片只深松土壤的耕作法使效率大为提高,这样的方法不适合南方的精工细作,太适合北方这一种粗放式耕种。

    马耕根本不适合南方的水稻种植,因为马匹不适应成天如牛那样在烂泥里跋涉,会生病的。

    在辽东推广马耕的好处就是耕种的时候,军人、工匠可以牵着战马、挽马来帮忙耕地播种,只要三两天就行了,后期的田间管理就由一家一户的屯守农民来完成,秋收时再次所有劳力都来帮忙抢农时。

    黄胜先在这里搞五万亩屯田试试效果,取得经验后可以逐步蚕食附近靠着大海三十里内的土地,东北在后世是‘北大荒’改造成的‘北大仓’。

    那里的纬度更加靠近北极,而辽西走廊的气候被北大荒温暖多了,小冰河的极寒也不会让这里连一熟麦子的收成都做不到。

    汉人农民太会伺候田地,他们的技术是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比西方人不知道强多少倍呢,轮种肥田的技术人人都懂,只不过他们不会写只会做而已。

    所有军民都乐意种粮食,这就是汉人与生俱来的习惯,家家户户都知道必须拥有土地才能够保证不饿肚子,如今有了到手的田亩,自然小心伺候。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久别重逢

    黄胜在此地盯着,就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怕忠明堡正在打基础的时候被建奴突然袭击了,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防御力,他也就放心了。

    虽然知道此时奴酋八小跟袁大忽悠在抛媚眼,傻傻的袁崇焕在流着哈喇子等天上掉馅儿饼,龟缩在宁远等和平的到来。

    知道红歹是亲自稳住了大明主力,派出后金主力狂揍毛文龙和朝鲜,打破大明苦心布置的囚笼政策,黄胜人微言轻无可奈何。

    选择这个机会来忠明堡便宜一把,在辽西走廊安下自己的钉子,算走一步闲棋吧!

    他让黄明理带着麾下暂时就在忠明堡附近训练,黄明道的战船也在附近的海面上演练,一直等忠明堡工程完成以后才能够离开。

    黄明理很认真,他布置了几处暗哨用望远镜窥视宁远方向,又让庆格尔泰的骑兵保护几组黄家斥候延伸出五十里,用望远镜旗语互相联络,这里安全无忧矣!

    黄胜从火枪手中挑选一百八十老兵,其余老兵全部留在未完成的忠明堡附近训练,新收留的一个千总的营兵也归属于黄明理训练冷兵器,自己带着新兵三百二十人和这些老兵以及亲兵队出发去京师求医问药去也。

    跟着的女人还是荷香和她的两个侍俾,白牡丹她们现在不缠着要求跟路了,因为她们毕竟是文艺青年,实在割舍不下心仪的演出,现在都在家里排戏或者演出呢。

    演出团队的所有人都知道不久就会去京师上演‘血火辽东’大戏,人人都在完善自我争取在京师一鸣惊人。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三月里,黄胜来到了京师外城手帕胡同的宅院。

    在京师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易发财和钱猛早就得到了消息,保护着主母在家里候着了,快一年没有见面小萝莉长高了不少,亭亭玉立般,许久不见也羞涩了许多。

    看着含羞带笑的小姑娘,黄胜心神一荡,赞叹道:“清水出芙蓉,美人可是从广寒宫而来?”

    公子一见面就不正经把笑点低的楚儿立马逗乐了,荷香见俩人久别重逢好似有千言万语要说,连忙带着大家闪了。

    楚儿已经踉踉跄跄奔入情郎怀抱,粉拳抽打着心上人道:“奴家今年都满十七了,公子还不来家里提亲,可是要把奴家老死闺阁?”

    “你才十七岁着什么急?二十七也不老啊?”

    “公子,奴家天天盼着您来可不是想听这些,奴家不要这样,奴家想着公子早日来迎亲呢。”

    “要不咱们这就选择良辰吉日,咱们的婚礼和王恭厂商业大街开张营业一起大操大办一下如何?”

    “这么快,公子不是跟奴家说笑吧?”

    “当然不是说笑,明天我就去请高第老大人和王之臣大人上门提亲,当朝阁老和兵部尚书做媒,份量足够了吧?”

    美人已经羞得不好意思说话,一个劲儿点头。

    俩人已经没有机会再拥在一起说知心话了,因为荷香跑了进来道:“老爷,外面来了许多客人闹着要见您呢,他们威胁您,要是再不出现他们就自己进来了。”

    荷香知道规矩,自己私下里称呼黄胜公子,只能是跟公子的小秘密,当着主母可不能坏了规矩,她已经改了口称呼黄胜为老爷。

    这时外面已经听见张之极和朱大成嚣张的大嗓门。

    原来勋贵们早知道今天黄胜来京师,知道他不喜欢迎来送往,都约好了去王恭厂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