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顺宗-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洛阳方面需要的一小部分官员抵达,完成移驾。
整个过程需要五十天左右,而主体部分就是李诵抵达洛阳只要一个月不到。李诵离开长安后,太子李纯将兼任关内河中元帅,留守长安。
李诵还没有离开长安,好消息就接连传来。先是乌重胤奏报称魏博大将史宪诚率军偷袭泽州,被早有防范的官军发现,昭义、河阳两镇合力大破史宪诚部,斩首千人。接着刘昌裔又入宫见驾,声称聂隐娘夫妇愿意前往魏博劝说父亲归顺朝廷,并且表示,只要朝廷赦免其父,愿意为朝廷刺杀田季安。李诵闻言哈哈大笑,道:
“朕想用他们的时候百般不肯,现在却求上门来,把朕当成什么了呢?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劝说聂锋归降朝廷,朕可以不追究聂锋的罪责,也会褒奖他们。但是田季安还是留给朕的堂堂之师来解决吧!”
移驾洛阳的事情在武则天时代经常做,参照前朝经验制定的计划极为完备,整个计划的执行也有条不紊。李诵反倒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没什么做,基本上裴土自告诉他进行到哪一步了他“哦”一声就可以了。这让李诵有了机器上的零件的感觉,很是郁闷。好在没有让他等多久,裴土自就告诉他可以起驾了。
虽然是在古代,但是在大都市里待久了,出城还是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强烈的清新气息的。望着平原春色,不但李诵精神为之一振,随驾的文臣们诗作也多了起来,这个《XX抒怀赠陆相公》,那个《XXXX奉和裴相公》,这个《步刘学士二十韵》,那个《戏为绝句》,写完了还要上呈给李诵品鉴,幼宁对这些个事情兴致勃勃,整天价吵得李诵头昏脑胀。阳光明媚的午后,望着满眼翠绿,李诵很希望自己能在鸟鸣声中纵马驰骋,然后轻盈飘逸地从马背跌落,连翻几个跟头,把胸膛贴近大地高呼:
“我回来了!”
好几次这种冲动都在他心里膨胀起来,想要跃跃欲试,都被紧跟身后的李忠言弄没了情趣。李诵觉得皇家的仪仗使得春天也变得无味起来了。
车驾还没有到潼关,好消息就又传来了。张茂昭八百里加急奏报,称义武军奉旨暗中戒备魏博,接连击退魏博的劫掠部队,斩首数百。目前已经在易州聚集了四万精锐,将士士气高涨,随时可以出击魏博。就连王承宗获命担任魏州北面招讨后,都上表谢恩。自然在谢恩的同时少不了发一封书信给田季安和李师道安慰一下了。
同样是面对明媚春光,田季安觉得自己的雄心壮志受到了挑战。府内池塘边的垂柳上,柳条嫩绿,两只燕子跳来跳去,旋即跃下飞起,掠过池塘,惊起涟漪荡漾,如同田季安想心绪一样。
田季安的手中握着几份简报,正是这几份简报扰乱了他的心绪。
首先是踌躇满志的史宪诚,在泽州城下被乌重胤打了个落花流水春去也,狼狈地撤军回境内,接着,昭义和河阳两镇像是说好了一样,同时发重兵推进到魏博门户,将魏军压在境内。而后,劫掠易定的何进滔所部也灰头土脸的回来,还被易定军反击入境,反劫掠了一座粮仓。朝廷似乎是早有准备一般,处处占据先手。出师不利,出师不利啊!
接着,田季安收到了檄文。作为叛臣,他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谈笑自若,逗弄田怀谏,让董书记大声为自己读檄文,不必有所忌讳。
“且看看长安的病天子被本王气得怎么样了。”
这种混不以为意的架势让魏博的将领们对“魏王”很是钦佩,不过当听到“御驾东行,督师灭贼”时,田季安就笑不出来了。
皇帝坐镇洛阳,调朔方、河东强兵入易定,朝廷这个架势,是在宣誓要和淄青和魏博作战到底,不灭不还啊 。
好在后宅终于传出了侍妾有孕的好消息,让田季安的心不禁宽了一宽,也对气走张神医的行为深感后悔。如果张神医还在,开几副方子,自己也不至于现在每天都感觉气血不足吧?
田季安揉了揉太阳穴,闭上了眼睛。
瞧这症状,该用张神医的第三副药方了吧?
出了潼关,李诵就遇到了一件乐事,以至于把这些天的不快都给忘了。事情其实不大,就是武元衡的奏章里夹杂了这么几句话:
“自圣驾东行,士子自四方云集洛阳,虽欲寻一立锥之地亦不可得。人皆道:‘东都虽大,居处不易也。’洛阳房价,几至一日数变。”
李诵一瞧就乐了,想不到自己即使穿越,也躲不了房价暴涨啊!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八十二章 … ~曹 州(求订阅!)
(奉送二百字!)
房地产涨价的事情对于李诵而言只能是一个乐子,笑完了就算。作为一个皇帝,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其实这也要怪李诵一步到位,直接做了皇帝,对赚钱的事情缺乏敏感,这要是让他白手起家,他保准得两眼冒光,投身到房地产开发的大计中去。
车驾终于赶到了洛阳,尽管入城的时候极为低调,但是影响依然是巨大的。毕竟帝国最高统治者已经大几十年没有驾临东都洛阳了。历经兵火的洛阳以盛大的形式来欢迎皇帝的到来,许多百姓看到皇帝的车驾居然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大唐,真是要中兴了!”
尽管李诵再三嘱咐不得扰民,不要发动百姓上街,到洛阳南面外郭城门定鼎门的时候,他依然震撼了。
从城外到城内,从定鼎门到天津桥到皇城正门端门,沿街十余里都是自发前来欢迎的洛阳市民。如果说长安百姓对他尊崇他还能理解觉得理所当然的话,洛阳百姓对他的欢迎让他有一种被承认的感觉。这个时候,就算洛阳百姓是抱着看大猩猩的心思来欢迎他,他也认了。
洛阳耆老摆下香案接驾,李诵突然停下了车驾,在武元衡和郑馀庆的陪同下接见了领头的几位耆老,接过耆老奉上的米酒,李诵不顾身边人担忧的目光一饮而尽。这不禁让某些混在百姓里看热闹的人后悔了:
“早知道皇帝如此好接近,就也弄个香案下毒了。”
李诵本来是打算像后世一样坐着敞篷车入洛阳,但是在陆贽和郑馀庆的坚决劝阻下,只得乖乖坐在了车上,改派随驾的莒王李纾和宋王李结沿街答谢洛阳父老。一路的场景不用再提,到了洛阳宫时,李吉甫已经在宫门守候(情节需要,我决定延续李吉甫的生命,毕竟这么个杰出人才就这么淡出历史舞台,怎么也让人很遗憾的。)
慰勉了几句后,李诵下令李吉甫和自己同乘,直到洛阳宫明堂。明堂之后就是天堂,武则天专门建了供奉佛像的地方,想到自己和李吉甫一心打算限制佛教,如今却要在佛像的注视下处理国家大事,李诵自己都觉得有些尴尬。好在想来佛祖宽宏大量,佛门弟子的言行不一也不是佛祖本意,李诵心下才稍有些安稳。
甫到洛阳宫,李诵就在武元衡陪同下前往宫城内视察各部工作情况,这也是当年当班主任落下的毛病,总是对学生不肯放心。武元衡做事,还能让他不放心吗?没什么可说的李诵转了一大圈后,呼吸了新鲜空气,也就顾不得旅途劳累,要听最新的报告了。
恭维了皇帝几句后,武元衡就开讲了。经过年后的猛攻,李愬所部已经拿下了沂州,和李听胜利会师,之后大军调头北上,经过一番“恶战”之后,拿下了兖州城,生俘郭日户以下淄青文武官员一百余人。李诵和宰相们听得都是乐呵呵的,瞧咱们大唐这军队,不但打仗打得棒,演戏也是一流啊!
武元衡眼带笑意道:
“臣以为郭日户是官军俘获的第一个刺史级淄青要员,理当押解来东都,听候陛下发落。就像那夏侯澄一样,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诵自然道“准奏”了。
边上李吉甫道:
“陛下,淄青南部四州兖海沂密朝廷已经拿下其三,正当析分,臣请陛下设兖海沂密为一镇。”
李吉甫的话正好提醒了李诵,淄青庞大,即使平定淄青也不能再让它独立成镇,也不能像对待西川一样把其中某些军州划分入其他镇,只能拆分了。当下问道:
“是谁先拿下了沂州?”
裴土自道:
“回陛下,是李听,不过??????”
李诵却不等他说完,道:
“李听这小子么?海州也是他拿下的吧?三州他拿了两个,就用他做兖州刺史吧!让他再去把密州给拿了。”
陆贽提醒道:
“陛下,取金乡、兖州、沂州王智兴也颇立下大功。”
陆贽和裴土自的意思李诵很明白,李听的两位兄长,岐国公李愿和凉国公李愬都是重镇节度使,如果李听再做了节度使,李家未免有些太昌盛了,何况兖海沂密四州紧靠李愬的武宁军呢?不过李诵也知道,他们的意思与其说是为了限制李家,不如说是为了保护李家。有道是“盛极必衰”啊。
不过李诵有自己的想法,道:
“那就升王智兴为御史中丞、武宁军节度副大使。改均王李纬为鲁王,领兖海沂密节度大使,着李听加御史大夫,为副大使。众卿若无疑义,就草诏吧。”
接着扫视众人一眼,道:
“若无其他事的话,各位请各去安顿吧。朕乏了,想回宫歇息。”
皇帝既然这么说,大家自然明白这是最终决定,纷纷起身告退。唯有陆贽道:
“臣冒昧,有密事启奏陛下,请陛下恕罪。”
这不禁让李诵一愣。武元衡和裴土自都明白,陆相公要抗辩了。自打流放了一回,陆相公就很少在公共场合让皇帝难看了,不过依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老脾气。李诵无奈,只好道:
“陆相公留下说话。”
君臣二人在密室里说得是什么其他人都不知道,反正知制诰韦贯之草诏的时候任命依然是原来的任命,只是加了一道以崔群为淄青宣抚使的任命。还有一道命令是将关在长安大牢里的夏侯澄等四十七名原淄青军将领押解到洛阳来。韦贯之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谈,闷声把诏书草好请李诵和陆贽用印,然后送到门下省去了。
满眼望去,田野里是一片碧绿,树木上也都是稀疏的新绿。不过仔细看来,田野里却是杂草多,庄稼少。本该是一片生机的土地却是一片荒芜,这不禁让行走在道路两边的士兵们心疼不已。
“瞧瞧,多好的地啊!庄稼种成这个样子;这要是在俺们老家,还不得被俺爹骂死。”
“可不是吗?俺们那里哪儿有这么肥的地啊,可惜啊,尽长的荒秧子。”
“出发的时候教化参军还讲什么不要践踏农田,法曹参军也讲如有违反要军法从事,看看,这儿有农田吗?放羊倒是合适。”
“都是打仗闹的啊!”
“不得喧哗!”
眼见军中嗡嗡的声音有点大,队正不由得生起气来。训斥道:
“少说两句话,省点力气到曹州打仗吧!谁再讲话,把他嘴巴封起来,扣军饷!”
赤裸裸的威胁立刻起到了效果,士兵们立刻闭上了嘴巴,紧张赶路。望着远远走过来的都尉,队正很满意自己这一队的军容。
“弟兄们,瞧这么一大片土地,荒芜了多可惜啊!这都是李师道造的孽。不过等到灭了李师道,这里的土地就有人耕种了!”
教化参军站在路口,不停地对过往的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