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顺宗-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进洞房把张二公子滴溜了出来,一阵乱棍打了出去,张二公子几人慌不择路,质的找了背风的地方猫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张二公子愤愤不平,不明所以,去寻这人家,却遍寻不到,路上遇到一老农一问,张二公子两眼一黑翻了过去。
  老农说:
  “额们这大户人家倒是没有,往前走几步翻过那山倒是有个大墓,里面老闹狐狸精。”
  此事顿时轰动了长安,慕名前去寻找的人络绎不绝,当然去探望的张二公子的人也不比这些人少。力挺朝廷的藩镇出了如此大事,王权当然慌了手脚,只是王权本人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有点迷信,不知道如何是好,邀请张二公子的那纨绔又一问三不知,上面又催得紧,只好把详略报到了皇帝这里来。
  李诵自然一看就明白这是有人设计要让张二公子现宝,这个局设的也足够有想象力。李诵派人把李绛招来,李绛寻思说:
  “陛下,还是让万年县去查查这几日妓女应召的情况吧!”
  果然一下子答道了点子上,作为一个受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狄公案》《包公案》以及《XX微服私访记》熏陶的穿越者,李诵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补充道:
  “万一是某人用自家的姬妾仆妇设局怎么查呢?”
  于是在天色已黑的时候,李诵带着李绛和护卫若干,又一起出了宫。
  朝廷本来给藩镇使者们指定了住处,但是藩镇大都在长安有办事处,一点也不比朝廷安排的住处差,于是朝廷就默许了使者们自行居住。虽然是自行居住,但是在晚上有一个地方一定能够找齐小儿子们,这地方就是著名的红灯区――平康坊。
  在平康坊新建的最大风月场所秦楼里,李诵李绛找了张桌子坐下,李诵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逛妓院的皇帝,反正作为现代人他是从来没去过这些场合,乍到这儿明显心理有障碍,不适应。李绛就坦然地多。好在这地方后台大,档次高,不像电视剧里一进来就是多少个花枝招展的扑上来生拉硬拽,属于爱风月风月,爱看别人风月看别人风月的那一种。
  李诵和李绛要了几样酒菜就在大厅里装作欣赏歌舞,浅浅地喝了两杯,李绛就开始给皇帝指指点点了。
  “黄兄,坐在那边的是昭义节度使卢从史的妻舅。”
  “那儿,怀里搂一个,背上搭一个的是淮西大将吴少阳的儿子吴元济。”
  “一个人坐那儿自斟自饮看表演的是卢龙节度使刘济的小儿子刘总。”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五十四章 … ~甜 心

  (友情推荐檀弓虎《天下第一奸雄》,这厮压根就不需要章推!)
  李诵斜看了一眼,这小子跟其他二世祖果然不一样,中规中矩,目光澹定,不像其他几个那样松松垮垮,不愧是刘济调教出来的儿子,怎么看都像正人君子,很难想象这厮心肠怎么会那般歹毒,会在数年后毒父杀兄,生生夺了卢龙的权。
  和张二公子一样,刘总也是次子,但是看起来就是比张二公子舒服。李绛一边指点,一边解说,李诵很快把几个镇的人看了个遍,刘总怎么看都不像阴毒的人,吴元济也很近似花花公子,一点也看不出有和朝廷对抗三四年的才干。
  李诵正在打量吴元济,那边吴元济已经把自己背上的女子给摘了下来,站起来朝这边拱手道:
  “李兄,难得也有如此雅兴啊!”
  李诵吓了一跳,寻思吴元济就是认识他也不敢喊他“李兄”,朝李绛看了一眼,李绛也一脸不明所以的表情,正奇怪,从边上走过一人拱手道:
  “原来是吴公子,愚兄早就听说来到京师繁华之地,不来秦楼等于没来,拜会过邵王,就来开眼界,吴公子却也在这里,真巧,真巧!”
  原来不是和他们打招呼的,李诵李绛一脸释然,却听那姓李的对身边的人说道:
  “这是淮西吴少诚大帅之弟吴少阳将军的公子,快快见礼。”
  李绛低声道:
  “这人是李公度,淄青节度判官。”
  这两家正是盟友,怪不得如此亲热。李诵点点头,目光却被李公度身后一人吸引过去,此人年纪和吴元济相仿,虽然施的是敬礼,举手投足间却有不输人下之气,李公度对他似乎也很是客气。这人口里说道“久仰,久仰”,吴元济也不客气,一把扶住道:
  “咱们也是承吴大帅瞧得起,各位兄弟不要客气,我吴某人最爱交朋友,若是客气了就是瞧不起我吴某。”
  原来这吴少阳不是吴少诚的亲弟弟,而是吴少诚认的干弟弟,所以吴元济有这么一说。李诵嗤地一笑,怎么古往今来拉关系全是这一套?李绛不解,李诵道:
  “这吴元济生得好样子,却不知才干怎样。”
  李绛道:
  “此人倒是不清楚,倒是吴少诚之子不如其父远矣。”
  “”
  那边两帮人已经合到了一起,李诵指着刚刚注意的那人道:
  “这人是何人?”
  李绛道:
  “是李公度的随从官员,叫什么却是不知道。他们到长安后,没有到部报到,昨日才将名单礼单送到,我马上去查。”
  李诵摆摆手,李绛听去,原来一段歌舞结束,吴元济正带着李公度逐一拜会各地来的使者,李公度调笑道:
  “各位翩翩佳少年,在此勾留晚了,莫要像张二公子一样啊!”
  听的人一阵哄笑,吴元济道:
  “我倒盼着能像张二公子一样有此艳福呢,那地方咱也去过,只是狐狸精嫌咱脸黑皮糙,不肯出来。”
  他爹本是河北人,现在一口河南话说得倒是不赖。回到位置上仍在和李公度讨论张二公子的艳遇,各桌都是议论纷纷,只有刘总仍然自斟自饮,漠不关心,不过倒也难怪如此,河北山东各镇中只有易定和他们卢龙对朝廷最恭顺,只是他家不肯学张茂昭入朝罢了,自然不肯附和别人嘲笑张二公子。
  到底不专业,李诵看了半天,听了半天,理不出什么头绪来,明知是其中一个,却不知是谁,心里郁闷。这时檀板一响,表演又开始了,这回出来的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妙龄女子,上来摆了一个敦煌壁画里的造型,引来叫好声一片。随着音乐渐渐奏响,这女子由慢到快,由轻柔到舒张,边舞边唱:
  〃朝来户前照镜。
  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安。
  秪疑落花慢去。
  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
  饮酒那得留残。〃
  这是南朝遗曲,才子庾信的作品《舞媚娘》,古装版的《舞女泪》,这女子唱来,喜悦处如春日黄雀,伤悲处如秋雨连绵,舞得也是恰到好处,充满了阴性之美,又自然活泼,满座人看得听得都痴了,李诵目不转睛地看,心里似乎有一种柔柔的暖暖的东西被触动,眼看皇帝又要现出眼歪口斜的样子,李绛轻声道:
  “这女子叫庞三娘,是京中名伎,今年只怕已经五十七了。”
  李诵赶紧收回眼神装作左右扫视,正看到吴元济,李公度那一桌上,刚刚注意的那个青年人正跟被踩到了尾巴的狐狸一样坐立不安,眼光在舞娘和乐师之间逡巡,似是要喷出火来。看得李诵一阵恶寒,对自己看人的眼光失去了信心,忙起身往外走了,李绛等人忙起身跟上。秦楼座位难寻,李绛早早派人来预订才得到,这边一走,马上有好几伙人同时冲上来。
  大雪虽然除尽,天气依然寒冷,走出秦楼,华灯已上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充斥,平康坊里的热闹氛围更真切地扑面而来。李诵无心回去,道:
  “时间尚早,我等随便走走吧。”
  李绛等自然答应。于是数人就顺着人流随意走走看来,温馨的人间烟火气使得李诵的心情舒畅了不少,如果耳边不时传来热情乃至妖媚的自我推销的话:
  “恩客,好久没来了,想死三娘了。”
  “你个没良心的,上回怎么说的?”
  大唐帝国的皇帝不禁一阵尴尬,原来不小心走进了红灯区。眼看站街的唐朝小姐们要像寒风一样扑面而来,几名侍卫忙上前架住李诵李绛突围,直到走进了偏僻的后巷几人才把心放下来。
  君臣二人不禁相视一笑,李诵在前,准备回去找马车,李绛道:
  “我刚刚看见了王建孟郊他们。难怪《春明外史》上了秦楼楚馆多了起来。”
  李诵随口道:
  “只要不办成《太阳报》就好。”
  “《太阳报》?”
  “呃??????刚刚那几个河北山东来的客户,从掌柜到伙计都要仔细了解,说不定哪天掌柜不在了,伙计就成掌柜的了。”
  “是。”
  说着说着就又要到大街了,这里已经属于红灯区的边缘地区,几人倒也不像刚刚那么紧张,前面依然有女子充满诱惑的声音响起,媚音在耳,李诵刚要说话,就听到李绛喊了一声:
  “甜心!”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五十五章 … ~甜心?田兴!

  (全天赠送七百字,求订阅!)
  李绛一声“甜心”差点把李绛震晕过去,不过周围的几个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李诵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特定的环境里犯了特定的错误,“甜心”这么暧昧的词语现在还没出现呢,既然不是喊“甜心”,那么李绛喊的就另有其人了。
  果然,李绛的声音虽然很小,从靠街一家羊汤店里出来的一个魁梧汉子还是诧异地转过头来,见几人气宇不凡,抱拳道:
  “适才是哪位兄台喊俺?几位兄台面生得紧,田某记不得在哪里见过,请几位兄台恕罪则个。”
  一听就是山东口音,李绛没想到被对方听到,亏他反应快,回了一礼道:
  “在下李江,只是一介河北商贾,田将军哪里会认得在下?俺是河北人,前两年曾跟随东家去魏州做生意,在人群里远远见过将军一面,不想在长安又看见,故而冒犯了将军名讳,将军端的好耳力,请将军恕罪则个。”
  看来此人就是魏博使者田兴了,田兴,好熟悉的名字啊,好像在哪儿看过,离开学校久了,许多东西都忘记了。李诵正在发呆,田兴说道:
  “兄台哪里话,名字起来正是让人叫的。”
  又转向李诵道:
  “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一股羊汤味扑面而来(今天用了几次了?),李诵拱手道:
  “某姓黄单名一个尚字,河北商贾。”
  李绛补充道:
  “这是俺东家。”
  李绛一愣,心里想“陛下的幽州口音虽然怪异,却怎生如此地道?”那边田兴“哦”了一声道:
  “兄台的幽州口音比刘二公子的还要地道。不知兄台是做什么生意的,还去魏州吗?”
  李诵答道:
  “我们是做绸??????”
  “缎”字还没出口,李绛抢过话头道:
  “筹钱贩粮食的,魏州我们东家是老让我去的,秋天还去过。”
  李诵才醒悟过来,不管是幽州还是魏州都不产绸缎。田兴微微一笑,道:
  “那魏州的景福粮行二位一定很熟悉了,田某现在不住魏州,不知景福赵老板可好?”
  李绛吃不准,心一横,道:
  “赵老板富态的很呢。”
  田兴道:
  “二位气宇轩昂,非福即贵,怎生看也不像商贾。顺便说一下,魏州的景福是大粮行,但是老板不姓赵。二位姓名既然不便相告,想必有难言之隐,田兴也不好让人为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