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替明-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52良心都给狗吃了
洪承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道:“无妨,且让他去便是!”
说完之后,便不再理吴自勉,自个走了。
在他的心中,虽然把吴自勉等几个有点本事的武将当心腹用,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几把刀子好用。至于他们的智商,他是不屑的。
武夫就是武夫,他们也不想想,就算做得再周密,可难道会有泄露的时候。原本只是一件打嘴仗的事情,要是上升道谋杀同僚的罪名上,那事情就大了,前途也会因此毁了,怎么都是不划算的事情,也只有这些武夫,才会想到这等下策。
事情果然如同洪承畴所料,当三边总督杨鹤得知延绥那边的真实情况后,先是勃然大怒,可随后又是无可奈何。
思绪良久,他确定向朝廷请旨,要钱要粮,也只有如此,才能勒令洪承畴的杀戮,才能彻底稳定秦地的局势。否则正如洪承畴所说,招抚之后,放回去还是得剿灭。
他没想到的是,送出信使后,等来的不是朝廷有关此事的答复,而是另外一件惊天大事。而这件惊天大事的推动者之一,乃是张家口的晋商们。
在范永斗的书房中,他坐在椅子上看着大管事出门而去,眉头皱成了一个结。
刚才大管事所说,大汗亲率大金国的大军已经从辽东出发,汇合草原各蒙古附属部落后便会到达蓟镇外侧的草原,要求自己要按约定时间把军需物资送到指定地点。
范永斗的目光无意识地看着书架上的一排排书籍,心中考虑着这件期盼已久的大事。
大汗亲率大军前来,在京畿之地的战事应该是有把握。除非全国大军云集,靠数量堆,否则不可能打赢大金国的军队。可全国大军云集?
范永斗想到这里,轻蔑地哼了一声,就凭那能跑老鼠的国库,来了只能添乱。
他作为商人,从这物资供需的角度想想,就对全国军队勤王一事嗤之以鼻。
不过自己这边,倒也有麻烦事。不是说军需物资收集的不够。有自己和其他七大家全力收购,只是花得本钱多了点,东西还是足够的。让自己烦心的是,人手不足。
都怪上次那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马贼,又消失无踪不知道哪里去了,就犹如一枚剑悬在头顶,随时可能掉下来。
看到那么多光头回来,事情过去也没几个月,如今还影响着张家口这边,以致不少人在关内帮工可以,但一说要出关,就有许多人不肯干了。
至目前为止,倒是可以确认,那伙马贼就是马贼,不是周边什么蒙古部落的人假扮。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抢了东西也就罢了,竟然还说出一番什么良心不良心的说词。
范永斗想到这里,又是露出一丝轻蔑。这年代,还讲什么良心?真是笑话!
朝堂上的皇帝、高官讲良心么?学堂上的孔子门生讲良心么?一切都是扯淡,一个个男盗女娼,什么事情没在做的?骗骗普通老百姓也就算了,想瞒过自家的眼睛,哼!良心都给狗吃了,还要良心干嘛,能值几个钱?
虽然范永斗的想法偏激,但明末的社会中,却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物资的丰富,或者换句话说,财富创造出来,并大量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后,思想开始堕落,风气开始糜烂。
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明朝开始流行的一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了明末之后,这七件事已经变成了谈谐、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
所有人都追求享受,特别是上层官员的一举一动,更是影响着大明朝的风气。那些官员带着大明朝,一步步滑向深渊,最终沦为了被野蛮统治的黑暗之中。
范永斗想着人手一事,想得有点烦了,按理来说,去晋西的二管事应该回来了才对。他如此想着便站起来走到门口,也不打开房门,只是声音稍微高点,吩咐一句道:“派人去找二管事,让他尽快回来!”
“是,老爷。”外面的一个小厮答应一声后,脚步声响起,由近及远而去。
范永斗吩咐完之后,便被抄着手在书房内踱着步,继续想着事情。
虽然那马贼的一番言论多少影响了一些人,也用光头威胁着一些人。可自己也早已想出了法子,破解这些易如反掌。
什么良心,什么光头,这些东西,对于目前在张家口能活命的这些人可能会介意,但晋西那些灾民会介意么?
哼,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就不信他们还会讲什么良心,怕什么可能存在的马贼。对于这点,范永斗很是自信。
他正想着,忽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就在他眉头一皱的时候,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道:“老爷,小人回来了!”
一听这话,范永斗便知道是二管事回来了,心中一喜,当即吩咐他进了书房。
那二管事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刚到就直接奔书房来了。他脸上堆着笑,向范永斗禀告道:“老爷,小人不辱命,人手已招足够,个个都是壮年汉子,身手都还过得去。”
“可都是灾民?”范永斗紧追一句问道。
二管事点点头,马上回答道:“老爷放心,都是灾民来的。他们虽表面不说,可小人能知道,他们对朝廷都是恨之入骨。灾荒之年,不但不赈灾,还要他们交赋税,害得他们家破人亡。”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讨好的笑容继续道:“这次人手可是随意挑,小人都是选了好的。特别是其中有一人叫赵云轩的,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一路过来,小人观察了。聪明、能干、说话讨人喜欢、特别是精通算数之术,是个不错的苗子。”
范永斗听到人手问题解决,心情一下好了不少。又听到二管事推荐人才,不由得颇为感兴趣,当即吩咐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你带人过来看看。要是可以,来历又没问题,倒是可以重用。”
453株连之罪
这赵云轩其实就是叫天军的孙云轩,他奉胡广之命,来为范永斗效命,进而接触建虏,获取有关建虏的情报。
这个任务是众多特局情报人员所领取的任务中最为凶险的一个,同时也是价值最大的一个。这也是他当初给赵月雅保证,要是他能平安回去,必然是立下大功的原因。
以他的聪明才智,在来的路上展露出才华,巴结上二管事来说,并不是难事。至于范永斗这关,他又是有备而来,事先胡广又针对八大晋商和辽东建虏的一些情况,有过一番介绍,他要获取范永斗的信任而重用,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能活着回去,堂堂正正、风风光光地迎娶赵月雅,是孙云轩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最大的动力。
而他所一直牵肠挂肚的赵月雅,此时也在根据地内,终于把她几个月的成果呈现到了胡广的面前。
就在胡广的办公房内,赵月雅和塔娜两人分坐在胡广的对面,她们都有点惶恐地注视着在看初稿的胡广。毕竟这是明文律法,一国之根本,自己起草的如何,还真是心中没底。
这根据地内的人文习惯、首领作风等等,全都于关内不同。甚至可以说,与史书有记载的任何一个国家、教派等等都不同。这就让赵月雅根据上次会议总结出来的律法建议和结合《大明律》定出来的这个初稿,心中没有一点底。
虽然有塔娜这个首长的妻子参与,会好一些。想到这个,赵月雅的心中就浮现出一个词:后宫干政。
但是,这根据地内后宫干政的事儿不要太多,妇女全都出来做事,这……这……
赵月雅想着,脑中就有点乱。她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从小的教育,有很多在这里都被抵触、被推翻。
他正想着,胡广忽然有了动静。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稿子,抬头看着两人,笑着道:“都还可以,有一些细节,我想再给你们一点意见,然后修订后再开会讨论定稿。”
这也就是说,这个初稿基本上就这么定了。赵月雅和塔娜听了,都不由得惊喜。要知道这律法一旦定了,要是叫天军以后真成了气候,她们两人必定名垂青史。
两人之中,特别是赵月雅,内心更是激动。因为塔娜相比她而言,是胡广的正妻,又是掌握着留守部队,这种身份和权力就注定了叫天军如果成了气候,她是必然能史上留名的。
而赵月雅自己则不同,她只是官宦家的一位普通千金。原本的命运中,她最好的结局就是才子佳人式的那种。可没想到,叫天军攻打保德州城,自己为护家人而由此改变了命运。
如果将来叫天军要真成了气候,不说像太祖一样统一天下,就是占据草原自成一国,自己也会如同开国的李善长、刘伯温般的存在而留名青史。想起这个,赵月雅就有点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胡广见自己说完之后,她们两人面显激动之色,却都不说话,便自己接着往下说道:“总纲这部分,最好是单独列为一册,是最基础的律法。其他所有律法,都必须符合总纲的要求。当然,这个总纲的内容还需要完善,我们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慢慢一步步完善便是。”
塔娜和赵月雅听了,都是点点头,没有说话。
总纲这部分,其实没什么好讲的,大部分都是会议当天胡广的建议。他拿起有一部分稿子又看了下,然后就用着指着那些道:“这个刑法的具体细节,我建议改这几处。”
这部律法,主要是赵月雅主编,塔娜只是从盘建议,在定稿之后又由塔娜翻译为简体字,并按照叫天军内的规则进行书写。
从倾注的心血上来说,赵月雅是最多的。听到胡广说要改一些细节,她当即抿着嘴,集中精神听着。
“你看这谋逆大罪,不要写我,要改为叫天军。而且我们不兴搞株连,没必要搞株连九族……”
胡广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两人吃了一惊。对于塔娜来说,反应还小了点。毕竟在她看来,叫天军就是胡广,胡广就是叫天军,没什么区别。
可对于赵月雅来说,胡广和叫天军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如同大明朝和崇祯皇帝,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对于谋逆这一条,针对的是皇帝,也就是皇权。首长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赵月雅稍微一想,倒是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她认为,眼下叫天军还只是蜗居草原一隅,直接称王称霸还为时尚早。这恐怕也是首长不想让人知道他的雄心,倒也符合太祖皇帝当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想到这里,她就把这个疑惑抛之脑后。
但她还是有问题想不通,当即建言道:“如若不株连九族,何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
胡广一听,微微一笑反问道:“难道株连九族,就能让人不造反谋逆了么?”
“但这不一样,要是……”赵月雅不服气,还想辩解。
胡广伸手摇了摇,阻止了她道:“你想说什么我知道。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人命最重要。不能因为族中有人干坏事,就要连同其他人都一起杀掉。毕竟每个人的出身,都是他自己无法掌握的。我们的原则,做了坏事一定要严惩,但没做坏事,就不得无故牵连!”
胡广说到后面那句话时,脸上已没了笑容,而是非常地认真。
也正是这份认真,让赵月雅知道了胡广的对于这事的决心。她想了想,便住口不言了。
因为她不是皇帝,想着要是八杠子之外的一个亲戚造反,然后要被牵连,自己和所有的家人都要被株连。对她来说,还真不如没有这诛九族的惩罚。
对于这个实行了几千年的刑罚,到底是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