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替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宽听了不由得楞了下,他没想到二弟会这么问。不过既然二弟问了,他稍微一想后,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特别啊!”

“那大哥觉得王嘉胤这个人怎么样,和大哥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么?”胡广换了个方式,再次提问道。

胡宽感觉二弟问得有点奇怪,他坐了下来,隔着桌子,看着胡广,还是耐心地回答道:“大哥很好啊,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侠名在我们秦地很有名!”

说到这里,他微微有点脸红。不过在亲弟弟面前,他倒还能直言道:“过去我和他割袍断义,没想到最终有事求到大哥头上,原本已经洗手的他,却甘冒天大的风险来帮我,我每每想起来,便惭愧万分……”

“大哥,你听我说!”胡广皱着眉头,大声说了句,打断了胡宽的自责。

在他诧异的目光中,胡广严肃了脸,认真地问道:“大哥,王嘉胤答应帮你,派人来府谷县城救人的事,根本就没有那么高尚。其实,他也只是在利用你而已……”

“二弟,不准这么说!”胡宽听了,脸一下沉了下来,低声训道。

胡广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因此虽然被大哥训了,却也毫不示弱,仍然回视着胡宽的眼睛,真挚地说道:“大哥,我不是胡言乱语!不管如何,我们是亲兄弟,你先听我把理由说给你听!”

感受着胡广那真挚地话语,胡宽压下了心中的不满,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看着胡广不说话。

“大哥,王嘉胤说他已洗手不干,这话明显就是骗人的。你想,如果他真不干了,养那么多家丁干嘛?别和我说世道不太平,要用这么多人来护宅子!”

“这是其一,其二,王嘉胤已经不止一次透露过,他还有弟兄在其他地方起事,并要过来汇合。如果你去求他的时候,他才决定重操旧业,这时间上就不对!”

“第三,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吴廷贵说的一些话,之前已被我揭穿。其实王嘉胤派人来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掩护他在清水的事情而已……”

听着胡广一条条地说出来,胡宽的脸色慢慢地变了。他又不是傻子,如果之前还一厢情愿地沉迷在结义之情中,现在被胡广这么指点,他又怎么可能还分辨不出好坏呢!

他的表情变化被盯着的胡广看在眼里,心中松一口气的同时,继续说道:“大哥,如果你还是感激王嘉胤到底也算是帮了忙的话,你也可以这么想,当初我们从保德州何家得的那些钱财都已给了他。”

“最为关键的是,府谷县城里,不管是威望还是影响,都可以以你为首,但你还是奉了他为主。甚至把尤家的财富也都归了他,让他来分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其实是王嘉胤欠你的更多,而不是你欠王嘉胤的。”

胡宽听着听着,忽然发出了一声沉重的长叹,低着头,呆呆地看着桌面的那些财物不说话。

胡广能明白,对于重感情的大哥来说,之前以为过命的交情,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浓厚;认为如同兄弟般的情谊,却也隐含了欺骗和利用,心中肯定不大好受。

因此,胡广没有继续往下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大哥,等他消化承受了这一切再说。

过了好大一会后,胡宽才缓缓地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亲弟弟,意志消沉地问道:“二弟,你今天突然给大哥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胡广咧嘴一笑,缓和了下压抑的气氛,然后才回答道:“大哥,其实我明白后,早就想告诉你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大哥,之所以要和你说明,只是想让你明白一点,我们是走在造反的不归路上。这一条路会非常的艰巨,不但是推翻明朝统治的过程会很艰苦,而且还要提防同伴在背后捅刀子。有史以来,这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

“哈哈哈……”胡宽突然笑了起来,好像听到非常好笑的事情。开始还有点压抑着,慢慢地到后来,已经完全放开了大声笑着,仿佛可笑之极。

这动静有点大,房门又一次被推开,是乌兰过来了。惊讶地看到哥两个面对面地坐着,弟弟无奈地看着哥哥,哥哥在仰天大笑,气氛很是诡异。

她有点担心,关好了门,走近桌边,拍了拍胡宽的肩膀,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胡宽的笑声终于慢慢地越来越弱,最终再也笑不出来。

他盯着胡广,眼角不知道是不是笑出的眼泪挂着,带着一点张狂,低声问道:“这条路是艰苦么?根本就是绝路,我们是走在绝路上!”

作为明朝的土著,又没有读过书,没有行万里路,对于他来说,明帝国就是府谷边上的黄河,他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明帝国就是府谷境内最高的黄龙山,他只是山脚下的一只蚂蚁而已。

推翻明帝国?真是比见到神仙还不可思议!

之所以走到这条不归路上,只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

乌兰从胡宽的短短一句话中,已经明白他为什么大笑了。说实话,乌兰也一样对前途感到绝望。只是她没说,平时都埋在心底而已。

现在听到丈夫的这番话,她默不做声,双手搭在丈夫的肩膀上,仿佛要与之合为一体,生死与共。

82信心

胡广看在眼里,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不同于胡宽因为绝望而近乎歇斯底里的大笑,他是那种自信地微笑。

“大哥,大嫂,如果我告诉你们,这明王朝撑不过二十年,必然会灭亡。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在发神经?”

胡宽和乌兰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一起转头看向这位从小抚养大的亲人,眼中就如同看到一个疯子一样担心。

胡广自然也料到了,他还是用微笑感染着他们,同时继续说道:“我不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哥,大嫂,你们觉得我们活不下去,起来造反是个案,或者说只是极个别而已么?”

胡宽和乌兰都没有去过多远的地方,凡他们所知道的,都和府谷这边差不多。每过一个冬天,必然会有一批熟面孔再也见不到了。

胡广问得是他们认知内的事情,因此胡宽摇了摇头,算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那不就得了,你活不下去,我活不下去,只要有人带了头,起来造反,那么其他活不下去的人,也必然会跟从。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拼他娘的,不是么?”

“我们府谷起来造反了,安塞也要造反,还有米脂等其他地方。再说大点,我们陕西起来造反了,那山西,宁夏,河南那些省份呢?”

“这么多地方造反,朝廷要出兵镇压吧。既然出兵,就要有粮饷吧?可大哥,我问你,朝廷的军饷多久没发了,什么时候发过足额的了?”

听到胡广的再一次问话,胡宽哑口无言。要能发军饷的话,自己也不会从军中出来。那天晚上暴乱的时候,自己也鼓动不了府谷驻军跟着一起反了。

至于足额?胡宽心中一声冷笑,从来没听过还有发足额军饷的!

“俗话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要是不发下粮饷,有多少军队会愿意卖命?”

听胡广说着自己熟悉的事情,一条条分析出来。不知为何,胡宽忽然觉得,好像造反也并不是那么绝望的事情。

“还有,地方官员的腐败和无能,这点相信不用我说,大哥也应该有认识吧!”

胡广说着,胡宽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这个不用说,自然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胡广说到这里,察觉到了大哥大嫂情绪上的积极变化。他稍微停了下,又接着说道:“还有一些事情,大哥大嫂你们可能不知道,但那些事情也是要明王朝命的。”

一听这个,胡宽和乌兰就有点好奇了,盯着胡广,静待他的下文。

“明王朝的地方官腐败,朝中大臣绝对好不到那里去,否则绝对不至于让地方上糜烂如此。也就是说,明王朝上下已经腐败透顶,没救了。”

胡广只能这么说,从地方上往朝中推演。否则直接把后世听说的朝中什么东林党咋咋咋地说出来,会让他们惊讶,难以置信。

“其二,东北的建虏,都已打的明军没有还手之力,把整个东北都丢了。现在只能龟缩在城里,靠着山海关这些险地防守,早已丧失了和建虏野战的勇气和能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建虏绕道蒙古,避开山海关,攻击关内会如何?”

“什么?建虏绕道?不可能吧?”胡宽大惊失色,想象着建虏要拥入关内的话,就算他久经战场,生死已看得多了,也不得不为之色变。

“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有熟悉关内地理情况的内奸带路,早晚会发生这种事情!”胡广记得明年底好像就发生这事了,但他不能直接说出来,毕竟一是还存在变数,二是直说出来太骇人听闻了。

胡宽也是军中老手,脑中按照二弟的说法一细想,就默然了。

“东北战事不止,辽饷是会增多还是减少?这辽饷又会是谁来出,最终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胡广的问题一个个问出来,问得胡宽后背直出冷汗,仿佛他就是那个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崇祯皇帝。

倒是乌兰没有这个觉悟,听到小叔这些话后,惊喜地问道:“那就是说,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

如果真的这样,乌兰想着说不定造反也能有出路了,也就是有希望能活下去。

胡广微笑,稍微点了点头。

乌兰还没来及有反应,胡宽却突然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天下大乱,苦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啊!”

大哥有悲天悯人之心,这点不错!胡广心中想着便开口说道:“大哥,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为了让你心中有个底。不要盲目悲观,要做好准备,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只要我们够强了,怜惜老百姓的时候,我们也才有能力救他们。”

胡宽神情凝重,看着弟弟的眼睛,用力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理解了胡广的用意。

“大哥,话说回来,眼下努力提升自己实力的时候,也要提防一点王嘉胤他们。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胡宽听了,稍微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好!”

听到大哥答应,胡广觉得自己这番话没有白费。他欣慰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不在府谷的这段时间,大哥一点要…”

“等等,二弟,你不是说大哥让你去延安府,很可能是另有目的么?要不,干脆别去了!”胡宽打断了胡广的话,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小叔,你变得这么厉害,刚好可以帮你哥。”乌兰站胡宽的身后,伸着脖子探过来跟着说道。

胡广一听,笑了下解释道:“王嘉胤是否别有用心?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不过有一点他说得没错,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府谷这边起事了,其他地方都跟着起事,只有这样,府谷这边才能安全不少。”

“我只是做了个梦,看似长了见识,但现实中到底如何,心中其实没底。出去看看,帮高迎祥起事,查看下以后该怎么走,也还是有必要的。而且,只有我出去了,王嘉胤到底有没有别的用心,也才能知道。”

胡广知道明军全力反扑的话,农民军肯定是抵挡不住,至少是要挪窝的。但到什么地方去建立根据地这事,他却一点把握都没有。

这件事情虽然看似不急,但对于一心谋大业的他来说,也是越早定下来越好。

83岳和声

陕北重镇榆林,延绥巡抚府驻地门口,一骑夹尘飞奔而至门口,滚鞍落马,从身上解下一个长筒子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八百里加急!”

巡抚门口的校尉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