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箭神-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氏一听,大喜:“当真?”

里正笑道:“官府的事,还能骗你?说真的,这公乘可是不易得,我也当过兵,还没见过几个凭军功得到公乘的。说起来也是可惜,公乘虽然是高爵,却不得食邑,换了高皇帝那年头,你家不仅不用交税,还有食邑可吃呢。”

施氏大喜过望,飞奔而去。里正和荼花儿打了个招呼,一面喊,一面追着去了。荼花儿愣了半晌,不禁笑出声来。梁啸封侯,弟弟肯定会有好处,可是她没想到好处来得这么快,牛儿居然是个公乘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公乘是能指望的最高爵位。不交赋税,不服徭役,不仅减轻的负担,以后也没人敢轻视荼家了。用不了多久,就有人上门提亲,就连她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一个指头,值了。

荼花儿心满意足,脚下生风,回到东厨,指挥着奴婢们准备酒席。梁啸封侯,少不得要办一个流水席。

和梁媌母子说了一会儿客气话,馆陶长公主起身告辞。梁媌起身相送,让梁啸送馆陶长公主出门,回过身来,对李蓉清发起了感慨。“蓉清,人怎么能不富贵呢。两年前,我们在长公主眼中如奴仆,拜见了两次,连一口水都没喝着。今天阿啸封了侯,长公主亲自登门祝贺,一天一地,相去甚远啊。”

李蓉清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脑子晕乎乎的,闻言连连点头。

梁啸送馆陶长公主出了门。馆陶长公主笑盈盈地看着梁啸:“梁君侯,我当日一见令堂便觉得亲切。你可知道,令堂还有个姊姊,曾是梁孝王宫里的人?”

梁啸眨眨眼睛。他从来没听老娘说过。

“孝景帝、梁孝王与我一奶同胞,对梁国故人,我也很有感情。你有什么事,以后可以来找我。太皇太后、孝景帝和梁孝王都弃世了,只剩下我这个老妇人,着实有些冷清,多和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往,也能让我感受到一点生气。”

梁啸客气地拱拱手,连连称谢。馆陶长公主又说了几句殷勤话,这才上了车,辚辚远去。

梁啸直起身来,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正准备转身入内,远处又有一行人快步走来,当中一人,正是右内史郑当时。梁啸苦笑一声,天子这是故意的吧,阵仗搞得这么大,这人情我还不起啊。

郑当时快步走到跟前,梁啸连忙上前行礼。“郑君,你这是……”

“你封侯了,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看看?”郑当时哈哈大笑,摆了摆手,几个随从拿出绳子和尺,四散而去。梁啸连忙拦住。“郑君,你这是……”

“君侯,难道你不知道?”郑当时很诧异。“按律,列侯不益田,宅院却是要增加的。我也不知道这一里的地方够不够,总得先派人量一量,若是不够,还请给你另划宅址。”

梁啸一拍脑门,恍然大悟。他读过相关的史料,但是临事而忘,根本没想起来。按照军功爵制,封侯不仅是政治身份提高,还可以享受到很多特殊待遇。不交赋税,不服劳役只是一方面,田亩和宅基地规格都会相应的提高。列侯有食邑,所以不赐田,但是宅基地却要增加。比起普通人家,好像有几十倍的差距。

换句话说,要么把这一里的人都搬走,要么给他另划地方,重建宅院。郑当时来就是干这事的。当然,一般来说,这种事用不着他这个右内史亲自出面,只要吩咐一声就行了。他亲自赶来,无非是宫里有命令,让他来捧个场,督促各级部门加快速度,以免刁难罢了。

“那些事以后再说。”梁啸不由分说,将郑当时拉进门,又让庞硕招待他的随从。梁啸将郑当时请到堂上,见过母亲,又请来桓远。“郑君,这就是我的师傅,射声士桓君远,这是牛儿的师傅钟离君期。师傅,钟离叔,这位是右内史郑君当时。”

听到桓、钟离这样的姓氏,郑当时心知肚明,桓远和钟离期也心领神会,双方上堂入座,攀谈起来。梁啸陪着坐了一会,脱身来到东院。枚皋、卫青等人正在观看佣兵、希腊少年们演武,几个郎官看得眼热,已经下场,和佣兵们试起了手。霍去病看得开心,拍着手,叫个不停。

梁啸把枚皋拉到一旁。“少孺,天子搞这么大阵仗,我如何承担得起?”

枚皋瞥了他一眼,笑了起来。“你放心吧,天子都知道。之所以搞出这么大阵仗,就是想立个典型,让天下人知道他要宠敢战之士,赏不次之功。你也不用心慌,到时候去谢恩,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梁啸松了一口气。“馆陶长公主来,天子也知道?”

“就算不知道,猜也能猜得出来。”枚皋不以为然。“天子准了你几天假,你就在家等着收礼吧。有窦太主立了规矩,想来那些人也不好意思太小气。天子说,他不能坏了规矩,只好让这些人来补偿你了。”

梁啸咂了咂嘴,有些头大。

第381章别来无恙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梁啸懂。

一直以来,他都不想太过招摇。他苦练箭术,想以军功出仕,一方面是因为军功是唯一能满足老娘封侯的办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军中是掩藏穿越者身份的最好场所。军中多粗汉,他就算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话,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最多说他聪明。读书人则不同,他们很可能从他的思维方式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端倪。

可是,天子现在却要将他树立成典型。

他能理解天子的良苦用心。要想驱逐匈奴,开疆拓土,就必须拥有大量的战士,民众有从军之心。可是用于奖励军功的军功爵已经沦为鸡肋,根本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为了再次激起民众从军立功的热情,他要树立一个以军功平步青云的典范。

可是,梁啸自己清楚,不管天子如何努力,他都无法让军功爵再次担负起这样的使命。因为这时候的军功爵已经不是秦朝建立的军功爵,不管如何努力,普通人都很难通过积累军功走上人生巅峰,像他这样通过军功封侯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等狂热过后,人们反应过来,他将成为众矢之的。在此之前,他这个典型要不折不扣的配合天子表演,不说每战必前,至少也要参加绝大多数的战事,想退都不行。战场凶险,流矢又不管他是不是典型,是不是穿越者,谁知道什么时候,哪一枝流矢会要了他的命。

今天的荣耀,很可能要用他的生命来赎还。

可是梁啸根本不想这么干。实际上,封了侯之后,他已经想退休了。不愁吃,不愁穿,有钱有闲,醇酒美人,香车宝马,这人生多美好啊。何必再去拼命。再去忍受那种挣扎在生死之间的痛苦和磨难?

见梁啸眼神复杂,枚皋有些幸灾乐祸。“是不是想起老子的教诲了?”

梁啸翻了个白眼,昂着头,故作潇洒地扬长而去。

枚皋充满同情地长叹一声。

正如枚皋所说。接连几天,梁家宾客盈门,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了。每天都有人来祝贺,礼物堆满了后院的几个房间。开始的时候,梁啸母子还很兴奋的清点,到后来,他们连看的兴趣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不断增长的数字。

梁啸很快就拥了超过五千金的家资。现在,他不再愁如何养活那些人了,他愁的是自己要死多少次才能还掉这些债。当然不是还给送礼的人,而是还给天子。

五天后,梁啸陪着老娘赶往长安谢恩。

在未央宫门口。梁啸受到了往日同僚们的祝贺。郎官们围着他,七嘴八舌,眼光热烈。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知道李当户和李舒昀都封了侯,西行的郎官们几乎也都得到了赏赐。在他们看来,从军征战,立功封爵已经是一个捷径。那些曾经和梁啸一起出使东瓯,最后却未能随李当户西行的人眼中充满了后悔之意。

和同僚们说了一阵闲话,约定时间请他们喝酒,梁啸带着老娘进了宫。

天子很快接见了他们。

天子心情很好。勉慰了梁媌几句,便让人带她去拜见王太后和陈皇后。梁啸却被留下了。

“进宫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郎官们的心气不一样?”

梁啸点点头,却又说道:“臣只怕他们将来会失望。”

天子眉头一挑。笑了起来。“看来你还没有被富贵冲昏头嘛。居安思危,不错。”

梁啸苦笑。“陛下有解决之道了?”

“目前还没有,但是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你在收钱的这些天,我们一直在商讨这些问题。”天子话锋一转。“董夫子又来了几次,他说《公羊春秋》云:太平之世当治夷狄。使天下远近小大若一。你觉得如何?”

梁啸想了想。“他这是愿意支持陛下征伐的意思么?”

天子笑着点点头。“是的。他被你抢白之后有些变化。我原来还担心他和那些老夫子一样迂腐不化呢。”

梁啸撇了撇嘴,极其不屑。天子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怎么,你还是不喜欢他?”

“陛下,臣以为,他如此轻率的转变思想,正如他之前莫名其妙的坚持一样,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操行。如果他之前的理论真是深思熟虑所得,就不会轻易更改。如果他之前的理论并不成熟,他坚持得就毫无意义。这样一个朝三暮四的人,怎么能有真正的学问。”

“梁啸,你太愤世嫉俗了。”天子收起笑容,批评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董夫子毕竟是长者,你如此尖酸刻薄,不觉得太过份吗?”

梁啸暗自叹息,只好闭嘴不言。董仲舒说的道理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道理合了天子的胃口,仓促驳斥,只会适得其反。

“对了,太史令得了千里眼,极是欣喜,弘愿要重修星图。不过千里眼视物有些变形,放大得也有限,能不能再改进一些?”

梁啸心头一动。“陛下,何不与淮南翁主商量一下?千里眼是她发明出来的,她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找淮南翁主,你不行吗?那道题淮南翁主都解不开,是你解出来的。”

“陛下,臣也没解出那道题,是东方朔从西夷书籍里得到的灵感。再说了,解题与做千里眼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在这方面,恐怕没有人比淮南翁主更有经验。”

天子非常失望。他沉默了片刻,摇摇头。“那还是让考工室试制一下吧。”

梁啸很奇怪。“陛下,只是几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要让考工室费心费力的研究?”

天子反问道:“大战在即,我需要更多的千里眼,难道都要向淮南索取?这样的利器难道不该掌握在自己手中吗?”

梁啸无言以对。天子的考虑有道理,这种关键技术的确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特别是有敌意的淮南王。

“你通晓西夷文字,有空就多翻检那些书,看看里面有没有相关的记载。既然琉璃本是西夷所制,里面总该有一些线索吧。”天子想了想,又道:“我召月氏、大宛的质子与你一同研究,月氏质子巴图对你赞誉有加,你们应该能合作得来。”

梁啸暗自悲叹。这种具体的技术真不是我的长项啊。

谢完了恩,梁啸接回老娘,一起回家。一路上,梁媌沉默不语,梁啸问了几次,她都摇头不说。梁啸有些着急,生怕老娘又在宫里受了什么气,好事变成了坏事。他再三追问,梁媌熬不过,这才说道:“我看皇后面相,不像是不能生育之人,怎么会无子呢?”

梁啸松了一口气,“扑嗤”一声笑了。“阿母,你什么时候会看相了?皇后无子,不是她的问题,难道是天子的问题?如果是天子有问题,那卫子夫怎么能生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