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唐-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侗去纪国公主府上的时候,正准备和亲回纥的宁国公主也在她的府上。姐妹俩平日感情非常好,眼看宁国就要远嫁回纥塞外,自然是分外珍惜在一起相处的时光。

  这些日子,宁国公主干脆就住在了纪国府上,反正她的宁国公主府在她远嫁之后就要废弃了。当然,也未必会真正废弃,很快就会被皇帝赐给其他的皇子皇女甚至大臣。

  听说李侗到来,纪国笑了笑:“姐姐,十三弟很少出宫,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来本宫的府上——来人,请定王殿下进来。”

  李侗笑嘻嘻地走进纪国的寝殿,拱手道:“李侗见过两位姐姐!”

  纪国笑了:“十三弟,你来我府上,可是稀客。”

  李侗也笑笑,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不经意间表露出超越其年龄的成熟稳健看得宁国一怔:“纪国姐姐,小弟来是受母后之命,提前恭喜纪国姐姐了!”

  纪国柳眉一跳讶然道:“十三弟,你这话说的,好端端地,我喜从何来呢?”

  李侗嘴角略过一丝玩味的笑容,却是轻轻道:“纪国姐姐,长安城中,满朝上下,都在传闻姐姐跟长安候往来密切,颇有情愫,不知是真是假?”

  纪国公主俏脸当即涨红起来,忍不住羞怒道:“十三弟,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流言蜚语?你小小年纪,也学会在背后乱嚼舌头根子了?!本宫与长安候是至交好友,却并无苟且之事,你若再胡言乱语,小心姐姐收拾你!”

  宁国也在一旁笑着插话道:“十三弟,事关纪国名节,话可不能乱说。算了,纪国,十三弟年纪尚幼,不过是道听途说,无心之言,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了。”

  纪国哼了一声,瞪了李侗一眼。在她心里,李侗只不过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真正跟李侗置气。

  李侗不以为意,继续笑吟吟道:“纪国姐姐,如果你这样说的话,那么,小弟后面的话就不讲了。”

  纪国柳眉紧蹙着:“十三弟,你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有话就说,少在本宫面前卖关子!”

  李侗大笑:“恭喜纪国姐姐!不瞒姐姐说,母后感念纪国姐姐与长安候郎才女貌,实在是天作之合,特向父皇进言,请父皇将你赐婚给孔晟。据小弟所知,父皇已经传诏赐婚了——内侍省监朱辉光正在赶往长安侯府的路上。”

  纪国愕然,旋即俏脸绯红,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事对她来说太突然,急切间,接受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过,突然归突然,反正公主的婚姻总是不能自主,能嫁一个像孔晟这样品貌人才出众的男子,纪国公主心里的排斥感还是极低的。

  宁国公主眼眸中略过一丝复杂的神采。

  她迟疑了片刻,方向纪国笑道:“恭喜妹妹,长安候名门之后,才貌双全,文武兼备,乃是我大唐当世奇才,如今执掌禁军和神龙卫,更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名望、才学、权势俱佳,正是妹妹的良配。”

  宁国知道纪国对长安候孔晟很有些意思。只是这种意思过去也只能隐藏在心里,因为她的婚姻和命运不由自己做主。然而,皇帝突然要玉成此事,竟然将她赐婚给孔晟,少许的茫然之后,一股无与伦比的喜悦和羞涩泛起在纪国心头。

  “姐姐!”纪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两颊升腾起红云来。

  李侗大笑:“纪国姐姐,小弟恭喜姐姐心想事成,与长安候将来琴瑟相和、夫唱妇随,必是我大唐的一段佳话!”

  宁国也掩藏住深深的失落,笑着恭喜道:“恭喜妹妹得了如意郎君,姐姐实在是为你高兴!”

  宁国是真心为纪国公主高兴,尽管她心里微微有些酸涩。

  与远嫁回纥充当政治牺牲品的宁国公主相比,纪国公主能嫁给自己看中和喜欢的如意郎君,这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了。况且,宁国心里对孔晟也怀有浓烈的好感,而这种好感在即将转化为某种情愫的时候,皇帝突然命她和亲回纥,生生打断了宁国的这点念想。如今回想起来,宁国心里的悲苦酸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一个人的得意背后恰恰是一个人的失意,亲如姐妹若纪国和宁国两人,也难免会产生对比的心理冲击。好在宁国心胸开阔、气度大方,为皇室利益和国家利益牺牲的大局观很强,所以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纪国一时间沉浸在自己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中,良久才慢慢平静下来。冷静之后的纪国骤然意识到宁国的失落,赶紧抓住宁国公主的手,好言好语低低倍加安慰。

  其实再多的安慰话都是苍白无力的。

  朱辉光返回大明宫麟德殿。

  刚刚进殿,朱辉光就听到皇帝在丹墀之上哼着小曲,大抵是当年玉真公主麾下的乐工谱写在长安权贵中流行很广的歌舞名叫长安冷月的曲调,由此可见,皇帝的心情很好。

  朱辉光心头变得有些压抑。皇帝心情这么好,一旦自己将孔晟抗命不从的事儿汇报上去,皇帝岂能不暴跳如雷?

  龙颜震怒之下,不仅仅孔晟要遭殃,自己这个内侍省太监头子搞不好也要跟着倒霉。

  朱辉光心里非常想不通,明摆着是好事,孔晟为什么不接受皇帝的赐婚。纪国公主是出了名的大美人,在长安皇室贵族女子中,容貌品德均堪称上上之选,以孔晟如今的权势如果再有公主当老婆,那么,他在当朝的地位就变得非常稳固——然而,孔晟却枉顾皇帝的善意和笼络之心,这是赤果果的挑衅啊!

  更重要的是,朱辉光想不通,孔晟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抗旨拒婚!大唐开国以来,还没有一个臣下敢拒绝皇帝的赐婚!

  皇帝望着朱辉光,笑道:“朱辉光,去长安侯府传朕的赐婚诏命,孔晟表现如何?”

  包括皇帝在内,长安城贵族圈里都有传言,说孔晟与宁国纪国两位公主关系暧昧,事实上也是,尤其是纪国公主,三天两头就往孔晟府上跑,隔三差五地还与孔晟结伴出游,前番竟然冒着世人的流言蜚语,去孔晟的城外庄园小住了三五日。

  要说纪国跟孔晟没有私情,恐怕谁也不信。大唐民风开放,对于男女之防看得不是太重,既然之前皇帝都不曾说什么,他们更懒得管闲事。

  因此,皇帝认为此番赐婚纪国,对孔晟和纪国来说都是成人之美。皇帝很少能在政治目的和女儿终身幸福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如今却就是一个,皇帝焉能不喜?

  朱辉光尴尬地搓了搓手,噗通一声跪拜在地道:“陛下,奴婢有罪,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皱了皱眉:“你起来。朕派你去长安侯府宣诏,你有什么罪?”

  朱辉光咬了咬牙,轻轻道:“陛下,长安候抗旨不从!他说他早已与江南女子杨雪若定下婚姻盟约,不可背信弃义,无法婚配公主,请陛下见谅。”

  皇帝先是脸色一变,霍然起身。

  朱辉光吓得心惊胆战,立即垂首伏地不起,等待着皇帝发作的暴风骤雨。但等了片刻,却没有等到皇帝暴怒的声音,只好又试探着抬起头来。

  朱辉光没想到,皇帝竟然站在丹墀之下,轻笑起来:“好了,与你无关。孔晟不过是故作姿态,朕明白了。他所说的江南之女,无非是江南处置使杨奇的女儿罢了,藩镇之女岂能与朕的公主相提并论?罢了,你再去传诏,让孔晟进宫来,朕与他谈一谈。”

  皇帝又道:“你再跑一趟,说明朕的意思。其一,杨奇的女儿无论如何不能与朕的公主相提并论,如果他觉得与杨奇之女存有婚约,有所为难,那么,朕可以为他解决这个麻烦。朕可以传诏江南杨奇,命他尽快为其女择良人嫁之;其二,你还要告诉他,他与纪国往来密切,进进出出不拘小节,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如果他不娶了纪国,让纪国将来如何做人?”

  皇帝清了清嗓子,淡淡一笑道:“去吧,朕等你回音。”

第四百六十五章 抗婚(2)

  第四百六十五章抗婚

  朱辉光呆了呆。

  他万万没想到,孔晟抗旨不从,皇帝竟然没有发怒,反而还要平心静气地跟孔晟谈一谈,又让他去百般安抚,这是何等的让步和恩宠啊?!

  我的天!

  朱辉光心头凛然,对于孔晟的定位和评价陡然间又深了一层。

  皇帝的这种反应,至少说明皇帝与孔晟之间的关系不是常人所能揣度的。甚至可以说,这已经超越了普通君臣之间的关系,外人很难理解。

  实际上这也没有错。

  孔晟对于皇帝来说,不仅是年少有为才华横溢的大臣,还是赖以稳固朝局和皇帝权力统治的具体执行者,更是掌握了神秘火炮铸造技术足以颠覆李唐统治根基的天降奇才,隐隐还有天命的庇护,如此种种,皇帝对孔晟的宽容度和重视程度自然是超常规的。

  否则,此番抗旨拒婚的若是其他人,皇帝早就一道旨意下去,推出城外斩首示众了。

  朱辉光躬身下去:“奴婢遵旨!”

  朱辉光匆忙下去再次出宫召孔晟进宫,望着朱辉光匆忙离去的背影,皇帝脸上的笑容骤然收敛起来,眉头紧促。

  孔晟的拒绝让皇帝突然意识到,所谓孔晟与纪国关系暧昧颇有感情的传言肯定不实。如果两人真的有私,孔晟肯定不会拒婚。

  这让他多少有些后悔,觉得不该听了皇后的话,一时心血来潮就赐了婚。但皇帝的话,金口玉言,既然开了口,那就是圣旨,再无更改,也不可能收回来。

  孔晟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总之必须要遵旨与纪国公主成婚,否则就是抗旨不从,犯下死罪——要不然,皇帝的颜面何在?

  然而孔晟的臭脾气和倔脾气,皇帝多少有些了解,这让皇帝有些莫名的烦躁——如果孔晟坚持抗旨不婚,难道还能真的杀了他?

  对于皇帝来说,杀了孔晟不过是上下嘴唇碰碰的事儿。但杀了孔晟,就是自毁根基,同时还放弃了百般求之不得的神秘火炮铸造术。皇帝万万不会这么做的。

  皇帝从孔晟那里弄回来的那门大火炮,至今还藏放在只有皇帝一人才能进去的密室里。皇帝费尽心机秘密召集能工巧匠进宫钻研,试图破解火炮的机密,但却总是无果。

  皇帝甚至在宫内一处不起眼的宫苑内,命工匠设立作坊,模仿着这门火炮开始了铸造试验。炮身或许并不难,难点在于炮管,如此宽度、长度、厚度、硬度和密度都很惊人的炮管,对于炮膛的光弧度要求又极高,皇帝苦心召进宫来的能工巧匠穷尽所能也无法完成。

  无论是用铜铸,还是用铁铸,都无法达到炮管的要求。

  这个年月的工匠根本就想不到,孔晟铸造采用的是铜铁合金,如果没有相应的配方,光凭工匠的尝试摸索,几十年都未必有结果。

  所以,皇帝不得不放弃。

  皇帝虽然放弃了无谓的努力,但每隔一两日都要进密室围着火炮转上两圈,摸摸冰冷的炮管,想象一下火炮一出地动山摇上天震怒的惊人场景,心头倍觉凝重。

  这绝对是国之重器,皇帝掌握此器,那就跟掌控了凡人命运的神有些相似——而大唐军队,将由此所向披靡横扫一切蛮夷。

  有了这个玩意,安庆绪和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