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云梦烟-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烦乱的心情将让我东一头西一头地理不清自己的思绪,以致于变了天气都不曾注意到。直到有人告诉我山雨将来,才睁开眼睛。我习惯性地揉了揉太阳穴,又抬头望了望长空,刚才的烈日已然悄悄躲进了乌云后面没了踪迹,明亮的碧空被黑压压的云层抹成了灰色,天边处隐隐传来隆隆的雷声,风渐起,转瞬间已卷起满地的尘土呼啸而来!
  一场猛烈的山雨正呼之欲出!
  

第二百一十八章 巧遇
更新时间2011…10…19 17:59:29  字数:2356

 山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回城,我们无疑会被浇成落汤鸡,不如先找个避雨之处,躲过雨头再说。我如是盘算着,忙与众人登上近处的高岗四处张望,这一带的树木不多,对于视线倒是没什么遮挡,不过这么光的山,似乎连个可以躲雨的山洞都没有。正在踌躇间,忽听身边亲兵喊了一声:“参军,那边有烟起!”
  我顺着他的手指之处看过去,山梁那边果然有隐隐的烟气,看上去不像山霭倒像人家生火做饭的炊烟,心中不由纳罕:这么偏僻的山沟居然有人居住。
  不过来不及多想,我们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炊烟起处,即便这样也赶不过山雨来的急促,未待翻过山梁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地砸在了身上。边埋怨自己粗心,忘记了“晴带雨伞”的道理,边止不住地张望可避雨之处,发现过了山梁不远处的山坳里真有零零散散的几户房屋。
  我们敲开了最近处的一户房门,引我们进屋的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有着山里人特有的热情,他拿了两块干净的布子让我们擦干湿发,又在屋里支起几根挂衣服的木棍,以便我们晾一晾湿漉漉的外衣,然后便出去了。
  我远望的视线被茫茫雨帘挡了,渐渐转到这间房子上来,这是间很普通的草房,低沉的天气使原本就不太明亮的房屋显得更加昏暗,屋里的陈设不多,破旧而有些简陋,透着和山里人一样的质朴气息。
  屋里很安静,我们都沉默着,原本不佳的心绪随着暴雨打在地上、房上发出的肆虐狂响而越加烦乱。
  忽觉门口一黑,出现了一个身影,定睛看时,原来是刚才出去的男子一手举着一把油伞,一手端着一口粗瓷碗进了来。
  他将油伞放在一边,看了看我们道:“几位客人为山雨所袭,母亲恐诸位着了凉,特熬了些米汤驱驱寒气!”
  我心里不免暗叹一声他们的朴实与善良,对我们这样素昧平生的人都那么关怀,相比起来二十一世纪那种撞倒人还要故意碾压致死的司机,此时的人们心底不知要纯净多少。这偶得的感叹却像一剂良药让我刚才还烦乱不已的心绪平静不少,随即拱手客气道:“多谢美意!敢劳令堂大人熬汤,我等心中实在难安!”
  “不妨,不妨,几位客人来的也巧,正值饭时,熬些粥水也不费事”,房主憨憨一笑,随即又打量打量我们,道,“公子等可曾用饭?若不嫌舍下饭食简陋,在下即刻取来。”
  不待我说什么,简越忙摆了摆手:“我等在路上已用过干粮,不劳小哥了。”
  我开始注意眼前这位男子,一身洗得发白的短打,因劳作而显得黝黑的肌肤与我平日所见的山里人没什么区别,只是结实的身材隐隐透着一股与之不相符的气息,这种气息驱动了我的好奇心。
  “叨扰这么久还不知您高姓大名?”我拱手道。
  男子依然很厚道地一笑,“山村野人哪有甚么高姓大名,但凡有个姓氏多以行几称呼。在下姓黄,因先父早年在城里做事,认得几个大字,幸得名翔,字云飞。”
  “黄大哥好名好字呀”,当听到云飞两个字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这倒像赵云张飞的简称,不由地拍手笑了起来。
  “公子谬赞了”,黄翔有些不好意思,略带局促地看了看我,忽问道,“观公子气度不俗,想必是打城里来的,却因何到在这荒山之处?”
  “我等是前来寻宝的!”快嘴的简越带着几分玩笑道。
  “寻宝?这荒山之中有何宝物?”
  见黄翔的眼里堆了个大大的问号,我急忙摆了摆手,“寻宝乃简先生说笑之词,不过,我等欲寻之物平常人家用不上,对我们却有莫大之功用。”
  “在下久居在此,对此地甚为熟悉,但不知公子所寻为何物,或许在下可以帮上一二。”
  山里人最质朴的热情让我难以拒绝,再说多打听打听对我们来说总没什么坏处,于是道,“我们要找硫。”
  “硫?”
  “哦,就是硫磺。”看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我解释道,“就是在山石中可以找到的那种能燃烧之物。”
  不知无何,黄翔听了之后竟笑了,他淳厚的笑容中带着一种让人宽慰的元素。而这笑容没来由地让我为之一振,带着一丝希冀紧接着问道:“黄大哥莫不是知晓何处多硫磺?”
  “不瞒公子,此处几户人家与在下均以采石为生。此山虽多不生草木,却有的是石头,石中又多铁,我等将铁煅出之后卖到城里铁匠处,而每每取铁之后便有些硫磺,因我等无甚之用便弃在一旁,偶有方士来寻或赠与或换几文小钱。前段时日在离此三十里处煅了鞋铁,正有硫磺,若是公子用时”,他说着指了指房外,“待雨住了,在下与公子引路。”
  “如此甚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没想到这场雨避得还有不小的收获,我心下一喜,转头看了看简越和郑清,三人会意一笑,简越插言道,“若当真有硫磺,我等并不白拿,愿以三倍薪资奉上。”
  黄翔却摇头,憨直的脸上依然带着朴实的微笑,“钱财乃身为之物,山里人家不求富贵,但求个能度日便知足了。客人若要,拿去便是。”
  又一次被心灵的纯净感动了,如果人们都保留着原始的质朴,哪里还会需要打打杀杀、用尽心机地谋划。心思一转,我笑道:“黄大哥真乃好人。不过,恐这些硫磺一星半点并不够我等之用,若需大量硫磺何处可得?”
  黄翔有些错愕,不假思索问道:“公子要这许多硫磺作甚?”
  我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道:“黄大哥既然久居此处又以采石为生,必然识得有硫磺的矿石,不若随了我等,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你。如此一来,你既可养家,我这里也不用大费周章四处寻宝。不知尊意如何?”
  “这……”,黄翔黝黑的面上露出了些许惊讶与喜悦,不过旋即又摇头,似自言自语,“不可,不可……”
  “尚有顾虑?”
  “并非在下不愿,家中母亲年迈,发妻已故,女儿年幼,实实走不开。”
  “若黄大哥愿随我等做事,令堂与令嫒我自养之。”
  “……,公子在说笑不成?”
  我淡淡而自信的语气让黄翔错愕不已,也难怪,在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顾全的年代,别说养活别人的儿女就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被卖掉已不是易事。
  “难道黄大哥以为在下在说笑?”
  我端正了自己的语气,或许是多年的高位生涯自然形成了一种气势,可以看得出黄翔忍不住一惊,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只忙乱地摇手道,“不,不,不……”
  “既如此,黄大哥便是应了。”
  既然抓住头绪,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放过。但愿这是个好的开始!
  

第二百一十九章 火药研究所
更新时间2011…10…27 14:21:03  字数:2175

 第二百一十九章火药研究所
  有黄翔的指引,我们很快找到了硫,只是眼前这些原料远远满足不了后续的需求,而且如果正式投入研制火药的话,光我们这几个人也是远远不够的。我很快做出了一个初步计划,就是让黄翔做勘探工作,更确切地说,不仅是黄翔,还要把以前与他一起煅铁的那些人都召集起来为我所用,当然这中间我也会将他们的家人做相应的安排,一则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二则,也算是我对他们的一种掌控;郑清与简越则负责将生硫磺提炼纯度。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所在,就是一定要建立一处专门的研究所,因其保密性和特殊性,要严格控制人员的出入,而这个地址必须选择又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
  因是机密之事,首先要考虑远离人烟,这样一来,如果建在环山的开阔山谷,周围山峦可当天然屏障,只是若四面环山道路难行的话,研究所人员的给养又是一个难题,所以选址之地既要隐秘又要便于运输,还不能离原料产地远了。于是我先让黄翔找出几个这样的备选地点,自己又一一做了考察。经过三番五次的甄选,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叫颍谷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只有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各又一个小豁口,谷里地势西高东低,虽说是山谷是块盆地,但这里却比周围的地势高出不少,整个谷底面积不大,像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这里大约有四五万平方米,而山谷的东北面不远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机湖,据黄翔和农户讲,这里每年降水虽然不多,但气候温润,只有冬夏两季风大一些。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研究所,一是因为气候温润,不干燥又不过份潮湿,有利于火药的存放;二是处于人烟稀少之地,便于行事;三是,地势有利,即便有暴雨之类,山谷内因地势稍倾斜也不会出现积水现象;四是,取材便利,这里硫矿石丰富;五是,面临湖泊,生活方便。
  当最终确定选地之后,我便与张飞联系,请他协助征集劳工。以前自汉寿通往颍谷是有路的,却极其不好走,而今要在哪里建立研究所,自然先要修路。等这些前期工作做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接下来便是修建房屋了。我们不需要用大批的木材,只就地取材便是最好的,山里到处都是石头,用石头盖起的房子既解释又具有抗火性,对于火药这种易爆易燃物品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早在修路之时,我就请教了不少的匠人关于修建房屋的要术,又加上了些能回忆起来的21世纪建筑,于是便绘制了一张看上去不专业的房屋图纸。这个时候专业不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把想法传达给匠人,而他们能领会我的意思就够了。其实,这里的构造也不复杂,一个大大的建筑物,其中有很多隔间,每个隔间之中工作的人都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而并不清楚其他人所作何事;因为是封闭式的管理,研究所的人平日不得外出吃住都在这里,所以,宿舍是少不了的,而每个工作间对应的二层则是这些人的住所,之所以设计成这样就是为了“幽禁”工作人员,即便他们在同一个所里工作,也难有见面的机会,以方知不同环节的人员之间的交流。因火药的强爆发性可导致突然事故,紧急疏散口自然是少不了的,我想到的预警之法便是在每个房间的高墙上安装上铜铃,铜铃的一端系在细绳上,每个房间出来的细绳汇集在中央大厅,有情况时只要拽动大厅里的绳子,各个房间的铜铃就会被带动,人员也就可以迅速从这个安全口撤离开,在施工过程中又请能工巧匠们做了些修正和改进。既然时封闭式的,驻防的军队自然少不了,张飞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听说派来此处当值的兵士都是经过严密甄选的。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汉营中的第一个火药研究所正式投入使用了!所里的人都有明确分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