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国色江山-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极其需要持续数年的庞大移民计划,甚至连台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在台湾岛西北角有个淡水港和一条叫淡水河的大河,因此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挂在墙壁上大幅手绘《台湾地图》,倾听朱道临的详细讲解。
  朱道临把台湾岛的位置、移民的原因、淡水港与上元港之间距离1080公里的航线、台湾在国家主权以及对外贸易上的战略意义说完,与会者才逐渐明白台湾的重要性,但仍然没有把移民淡水港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考虑。
  有些幕僚甚至觉得,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占领一个两千里之外远离大陆的岛屿得不偿失。
  朱道临将每个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他指着地图向大家深入解释:“诸位千万别小看台湾岛,北面这个没有开发基隆港,是个非常好的天然深水港,占据了基隆港和淡水港,就能遏制我大明东南沿海通往倭国和朝鲜的贸易线。”
  “根据我们秘密获得的情报,基隆港周围百里之内的这片山区,有两个储量超过500万吨的优质煤矿,还有一个硫磺矿区和两个埋藏很浅的金矿区。”
  话音未落惊呼四起,人类贪婪的**瞬间展现,大家终于明白朱道临为何要费这么大的力气移民荒岛了。(未完待续。。)


第二五〇章 步步为营

  虎山正院,后书房会议室。
  见屋子里议论声长时间间不绝于耳,朱道临示意大家安静,手指在台湾地图上,由北向南画了条直线:
  “大家看,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台湾岛的600里山脉,占去全岛近八成面积,山上山下都是生长千百年的红桧、扁柏、红松、樟树、漆树、榕树等几十种珍贵树种,哪怕砍伐两百年也砍不完,鹿群更是数不胜数。”
  “我们火枪兵、造船作坊和铁器作坊皮革分厂使用的12两银子1张的鹿皮,就是从台湾运来的!”
  “这片淡水河平原直到中部沿海300里区域,有千万亩荒地等待我们去开垦,只要在45天内送去3;000户农夫开垦肥沃的淡水平原,再加上几千新兵帮忙,半年后就不用送去一粒粮食,水稻亩产量很可能超过江南的两倍!”
  满堂惊呼再次响起,谁都不敢相信台湾的土地如此肥沃!
  江南地区水稻亩产量超过5石花去数百年时间改良稻种,淡水平原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怎么能够达到亩产10石?
  朱道临没有心情在这个重要会议上和大家详谈优质稻种和科学种田,回到座位上立即宣布:
  “后天凌晨,我将跟随首航船队前往台湾,只有明天一天的准备时间,我要求诸位放下手头工作,全力以赴为首航台湾做准备,等会儿叶师父会发给诸位一张纸,上面列出每需要做的事,军队这块我来负责。”
  “其次,我离开之后,需要诸位继续从灾民中挑选1;000户泥瓦匠和2;000户农夫。尽快送到宝山港,十天之内必须完成!”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本次会议均属于最高机密,决不能泄露出去,只能做不能说。而且要不动声色地去做!我的话讲完,请叶师父宣布具体事项。”
  最高机密会议直到深夜才结束,肩负各种重任的幕僚们快速离去,被任命为“淡水营”首任营长的杨大鼎和两位副手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返回家中,此次离家至少一年之内无法回来,他们需要和父母妻儿好好说说话。
  明天一早,杨大鼎和他的两位副手要从500亲兵中,挑选300名无牵无挂的弟兄为班底,然后到武库领取300把象征军官身份的唐刀、300支“天枢牌”燧发枪、3;000把“天枢牌”绣春刀、库存的20副天枢阁制造的钢弩。再从训练6;000水师新兵中挑选3;000人,正式组建扎根台湾的“淡水营”,乘坐魏国公徐弘基派遣的6艘沙船,以宝山卫扩编士卒的名义,先行前往长江口的宝山港待命。
  朱道临和留下的师爷叶良辰谈到半夜,才返回前面的正房,与集中在茶室里不愿睡去的妻妾们摆上一座酒席,边喝边谈情深意浓。直到凌晨三点才散席。
  ######
  崇祯五年,七月初七。西历1632年8月22日。
  初秋的太阳从一望无垠的海平面升起,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卫城在朝霞映照下显得格外陈旧狭小。
  朱道临和胡子拉碴的宝山卫千户史青阳登上江边三十多米高的土山,遥望下方环绕卫城整齐排列的三百余顶帐篷和袅袅炊烟,低声谈论台风刚过就要是否合适。
  他们脚下的土山,就是当年永乐皇帝建设宝山港时用泥土堆砌起来的宝山,宝山这个地名正是因此得来。
  史青阳遥望卫城周边因台风而休整三天的数千军民。非常担心地对朱道临说道:
  “连续六天六夜的大风大浪刚过去,江中的崇明中所和我们北面的南沙岛几乎被淹没一半,听说崇明中所损失了6条渔船,新建的两排砖瓦房倒塌近半,屋顶全没了。还死了不少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再起大风,唉!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有三到四次大风大浪,属下担心啊!”
  朱道临轻松地笑道:“这场刚过去的大风反而让我安心了,所以才决定今天。”
  “我判断至少半个月内不会再起风暴,到八月中旬就难说了,每年八月中下旬是西伯利亚冷高压南下的时候,这个时候冷热气流冲突交会,最容易酿成大风暴。”
  “进入九月海况又会好转,直到次年四月中旬,长达半年几乎都是风平浪静的季节,所以我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40天内再往返两次,明年四月之前完成移民20;000户的艰巨任务。”
  “宝山作为移民的出发港,还要你多费心!”
  “半个月内,定居宝山的30;000户灾民和800头牛马就会到来,宝山港的扩建、河道的疏浚河堤修整、初期50万亩水田开垦,都需要你和宝山卫的1;200弟兄严密配合,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史青阳郑重点头:“这是属下份内之事,绝不辜负将军期望……只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只需半年就能让宝山港变成繁荣之地,到时候别说50万亩水田,就是80万亩也能开出来。”
  “只是……属下有些不明白,为何将军不愿把开垦一半的田地种上棉花?开荒种棉要比全部开垦稻田简单多了,明年就能见效,而且收入比种稻子还要高得多……几十年来整个松江一府四县八成土地都种棉花,地主老财们富得流油啊!”
  “棉花能吃吗?”朱道临笑问。
  史青阳嘿嘿一笑:“这倒是,属下也觉得将军恐怕也是这么想的,还是忍不住要问问,哈哈!”
  朱道临再问:“我们缺银子吗?”
  史青阳立刻明白朱道临的言中真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确实不缺银子,我们最先进驻宝山的1;200弟兄虽然训练辛苦些,但衣食无缺,粮饷充足,天天大鱼大肉,附近几个卫所的弟兄羡慕死了。”
  “要不是属下严格遵照将军命令,严守宝山港和身后两百万亩沼泽地芦苇地,拒绝所有人投靠,如今至少有3000军户搬来了。”
  “这次将军又给我们送来3000套军装皮甲和1;200支燧发枪,恐怕周边卫所的弟兄更坐不住了,他们天天盼着将军尽快整顿宝山卫啊!”
  朱道临考虑片刻,把自己整顿宝山卫的计划,如实告诉史青阳:“我离开金陵前一天,任命书才下来,我如愿当上了宝山卫指挥使,明威将军封号也上调为三品昭毅将军,策划已久的宝山港扩建计划终于可以实施,整军方案也有了……”
  “宝山千户所和黄埔江口西岸的吴淞千户所保持不变,崇明中所和上游的崇明沙所合并为崇明千户所,魏国公把北岸废弃多年的狼山卫所划入我宝山卫,成立狼山千户所,还有那里,你看那边……”
  “横沙岛?上面全是芦苇和沼泽,涨潮的时候淹没大半,自古以来没人敢住上面,难道将军要在上面建个前哨?”史青阳疑惑地问道。
  “你说对了,不但要建前哨,还要修建灯塔、码头、炮台和军营,两年之内把它建成能容纳20;000官兵长期驻扎的水师训练基地,相信你能看出横沙岛的重要地位。”
  朱道临放下指向前方的手,凝望十公里外浮在茫茫水域中的两个互不相连的狭长小岛,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里侧那片狭长的小岛,就是数百年后赫赫有名的造船基地长兴岛,若不是担心泥沙堆积,又没有那个技术和本钱,朱道临肯定会把自己的造船基地放到上面去。
  如今朱道临只能先把外侧面临大海的横沙岛利用起来,用两年时间把横沙岛建成万里长江第一道闸门,否则单靠黄浦江口的宝山和吴淞两个千户所,实在难以保证长江口和附近海域的安全。
  此次西班牙船队不经过崇明水师护送,直接便抵达数百公里的上游金陵城,带给朱道临的不仅是急需的货物和名贵马种,也给朱道临带来了国土安全的忧虑,这也是朱道临悄然更改原计划,决心要把宝山港建设成为东方贸易大港的根本原因。
  可是,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路只能一步一步地走,眼前最重要的不是宝山港和横沙岛,而是要率领3艘战船和4艘货船组成的船队,运送4;200军民横渡大海前往台湾西北角的淡水港。
  ************
  ps:谢谢林鍠、燕南赵北、77白熊大大的月票鼓励!
  昨天家里有事耽误了更新,明天四更爆发,其中第一更会在凌晨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小火,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我都想要哦!(未完待续。。)


第二五一章 走向海洋

  火辣辣的秋阳逐渐偏西,一望无际的海面全是层叠翻涌似乎永不停息的波浪,7艘呈“人”字形前行的风帆木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显得无比的渺小。
  最前面的那艘450级战舰上,130名大明水师官兵在 25名西班牙海军教官指挥下熟练地变换航向,巧妙避开迎面吹来的东南风曲折前进,身后6艘战舰和运输船在200余名欧洲各国雇佣教官的协助下,很好地保持队形紧紧跟随。
  每艘船上的教官和水师官兵都异常忙碌,船上1;300淡水营官兵和3;721男女移民却已吐得昏天黑地,就连每艘船上配备的两名医官同样吐得一塌糊涂。
  重达30余吨的各种工具、2吨药材和60吨粮食取代了船上的压舱石,均匀分布在每艘船上,得益于先进舵轮系统和改良型船帆的灵活稳固的性能,在长达七个半小时的航行中,整个船队很好地保持队形,没有一艘船只出故障,也没有一艘船只被抛下。
  先锋战船高高耸立的桅杆上,年轻的信号兵正在挥动红黄两色信号旗与后方船只联系,三名戴着墨镜的水师军官正在用精密的六分仪进行观测、定位和记录,甲板上数十水兵根据西班牙教官的口令拉动数十根绳索,有条不紊地调整桅杆上的风帆角度。
  船艉船长室里,朱道临根据最新报来的测绘数据,用炭笔在崭新的海图上延续一段航线,身高1米85的西班牙教官队副队长兼代理船长弗朗西斯。巴加斯、25岁的大副邝永健、新组建的淡水营首任营长杨大鼎围住四周,盯着桌面海图上航线右前方标注的嵊山岛,默默计算船队此时的位置和航行的里程。
  素来话语不多作风踏实稳健的代理船长巴加斯非常佩服朱道临渊博的航海知识,朱道临不但绘制出精确的《大明帝国东海地图》和详尽的航线。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