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国色江山-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而至的目的。
  分成两段行进之后,数十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只需向偏东直航两天时间,就能抵达距离200公里左右的白翎岛。
  虽然白翎岛距离皮岛还有180公里,但借助洋流沿岸而上会轻松许多,安全方面也得到最大保障,还能根据需要随时做出停泊和行进的调整。进而达到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强行登陆皮岛的目的。
  这里介绍下皮岛,它位于鸭绿江口东南方,也称东江,其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岛上基本不生草木,面积并不算大。但是,皮岛位于辽东、朝鲜、后金之间。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后金界,其东北海即朝鲜。关联三方,位置冲要。
  皮岛与朝鲜半岛的陆地仅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后世朝鲜的宣川和铁山。
  此时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皮岛横约八十里。当年毛文龙将其作为根据地后,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朝廷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并升毛文龙为总兵。
  毛文龙在时,东江镇成为屹立在敌人后方的坚固堡垒,使得后金无法对辽西和大明本土展开有效进攻,即便有所行动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内撤走,牵制之功无比明显。而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后,后金欣喜异常,弹冠相庆,史载“清主大喜,置酒高会”,随后黄台吉立刻起倾国之兵入关直扑北京,史称“己巳之变”。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一直到明朝灭亡,后金时常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保定、济南、兖州、高阳、固安、良乡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人们终于意识到毛文龙的作用,但为时已晚。
  正月二十九日,深夜十点。
  运送7000官兵和大批装备给养的舰队顺利抵达白翎岛,遭到岛上的韩军水师拒绝停靠码头的警告。
  朱道临毫不犹豫命令乘坐的300吨级双桅战舰“红松号”强行靠泊,命令郭中骏亲率50名全副武装的侍卫跳上码头威逼利诱,迫使仅有300驻军和十几艘小船的白翎岛水军做出让步,全军将士得以登岸休整,生火做饭。
  次日上午八点,白翎岛朝鲜水师派出告警的小船还没抵达水师大寨江华岛,朱道临便已吩咐郭中骏付给主人100两银子,在白翎朝鲜水师300官兵心惊胆跳的注视下,扬帆北上。
  崇祯六年,二月初二,凌晨六点三十分。
  一艘五米长的小船借助晨曦,划向皮岛北部码头东侧的石岗,很快越过起起伏伏的潮头冲上海滩。
  船上12名精锐把船拖上海岸,沿着光秃秃的山岗边沿缓缓靠近停泊十几艘大小船只却没有人影的木质码头,悄然进入码头上方的砖瓦房,成功地控制了20余名惊醒过来的码头守军。
  码头上很快燃起一堆篝火。
  远在正北方向三里之外海面上的4艘运兵船迅速升起船帆驶向码头,朱道临和徐文涛指挥的两艘300吨级新式战舰一东一西高速前行,在距离码头200余米的水域调转船头落帆抛锚。
  船舷上的炮手揭开炮衣,露出一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岸上延绵两里、杂乱无章的营房,迅速做好发动炮击的准备。
  十分钟不到,4艘满载兵员的200吨级运输船挤开码头上的小船强行靠岸,十余名船员跳下码头,麻利地拉紧缆绳搭上跳板。
  船上的600余名手持装上刺刀和弹药的燧发枪,鱼贯而下,很快分成6个百人队,冲向前方寂静的军营。
  没过多久,纵深处传来一片狗叫声和惊呼声,紧接着就是 “投降不杀”的怒吼声和噼噼啪啪的零星枪声。
  后续的运输船源源不断靠上码头,越来越多东江军将士越过跳板顺利登陆,在各自长官率领下冲向码头两侧的营房和民居。
  严阵以待的“红松号”战舰上,朱道临收起望远镜,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年轻的参谋长胡安和两名海军参谋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向码头上高高竖立的龙潭军战旗竖起大拇指。
  ***********
  ps:谢谢还没发现、山青盈、sunrose大大的打赏!谢谢山青盈、ququ大大的月票鼓励!
  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三九〇章 神兵天降

  皮岛是由大致呈东西向排列的五座石山组成的不规则岛屿,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放眼望去,全是起起伏伏的山岗和乱石滩,可耕面积不到10%。
  这10%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岛屿北部马蹄形的谷地,一排排杂乱无章的木头房子沿山而建,周围山岗早已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在朝阳映照下灰蒙蒙一片,毫无生气。
  谷底北面的码头和西北角的简易码头已被北海舰队所占据,东江军两个炮兵营的将士正在把36门野炮和24门臼炮从船上卸下,包括两个骑兵营在内的3;800将士尽数投入缴械与镇压行动中。
  居住在岛上各处的散兵游勇被陆续押解到码头后方空地上,东南方两座不慎着火的木房子仍在燃烧,黑色的烟雾在东北风吹送下不断升腾。
  姜玉龙不舍地看了一眼从船上卸下的火炮,在炮兵弟兄恭敬的目光中加快脚步,赶上身披大氅、昂首前行的朱道临,与晋升北海舰队副司令兼军法部长的师兄郭中骏一起护卫在朱道临左右。
  由于没有获得最为关键的战略要地金州卫,朱道临麾下最精锐的6;500新军将士也就无法获得金州军的编制。
  身为新军副将的姜玉龙被朱道临重新调回身边,担任八字还没一撇的总司令部训练处长,他所在的新军继续由猛将吴季诚和副将张义轸率领,更名为东江军进驻皮岛,同门师弟李玉鸣调入东江军取代了他的位置,这让没能率领麾下弟兄和满清军队狠狠打几仗的姜玉龙深感遗憾。
  朱道临来到数千名衣衫不整、神色惊恐的人群前方停下,遥望南面和东西两面光秃秃的延绵山峦,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全身披挂的吴季诚似乎知道朱道临哀叹什么。紧了紧腰间皮带,低声笑道:“半山腰全是数不清的树桩子,一看就知道岛上的房子大多是用砍下的木头搭建,细细一想,当年毛大帅也不容易啊!”
  “山脚下的树桩大多被挖出来烧火取暖,弄得到处坑坑洼洼的。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水源。”
  朱道临的一句感叹,顿时引发众将校的担忧。
  数日前朱道临在刘公岛下达了封山育林、禁止砍伐的命令,还给全军将校好好上了一堂课,逼迫北海舰队司令徐文涛派人出去购买煤炭和木料,目的就是保住刘公岛上极为有限的水源。
  眼下的皮岛到处是光秃秃一片,怎能不让深知林木与水源重要关系的将校们感到忧虑?这可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驻扎地,是进攻辽东腹地的重要基地啊!
  一阵骂骂咧咧的辽东话从远方传来,引发前方黑压压的人群一片骚动,四周上千名东江军将士立刻端起刺刀。连声呵斥,迅速将惊恐万状的人群压制住。
  人群西南角的道路上,东江军副将张义轸亲率百余精锐,把五花大绑的20余名原东江将校押解过来,从俘虏脸上的血渍和破口大骂的话语中,看得出这群被俘将校吃了不少苦头。
  张义轸率先赶到朱道临面前汇报:“警备营和两个枪兵营在突袭中军大营的行动中,射杀42名负隅顽抗的叛军,俘虏520余名叛军精锐。缴获400余匹战马和驮马,我军伤亡11人。”
  “经过审问和甄别。从俘虏中揪出27名叛军将校,其中有皮岛副将沈世奎父子和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他们的家眷均已搜出,集中到中军大营看管,其他各营还在搜索残敌,五营弟兄在海军战船配合下已经占领西南角小码头。俘虏的百余叛军和百姓正在押送途中。”
  “干得好!完成所有处置之前还不能放松。”
  朱道临吩咐完毕,望向押到前方五米仍在不断挣扎谩骂的叛军将校:“谁是沈世奎?”
  “我是兵部任命的东江镇副将沈世奎,你是谁?为何偷袭我军?”
  俘虏中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短胡子的中年人挣扎向前,死死盯着朱道临大声质问。
  朱道临冷冷注视这位看起来勇猛粗犷实则极为狡猾的东江镇副将:“我叫朱道临,钦命东江镇总兵官。”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
  机灵的人立刻知道大事不妙。自从毛大帅冤死之后,朝廷再也没有任命东江总兵,如今竟然来了个皇帝钦命的东江镇总兵官,还带来这么多装备精良的精锐官兵,显然是来清剿镇压的,而不是所有人期望中的安抚整编。
  沈世奎和身后五花大绑的将校则更为震惊。
  朱道临的大名和凌厉手段早已传遍辽东各军,固若金汤的登州被此人指挥的江南新军半天攻下,纵横渤海数十年的登州水师一个照面就他麾下水师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赫赫有名的东江猛将孔有德和耿仲明也被他砍下脑袋送到京城,如此凶狠之人忽然率部到来,二话不说就突袭缴械,怎能不让人深感恐惧?
  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当即瘫倒在地,所有被俘将校瞬间失去对抗的勇气,惊恐万状地望着满脸冷酷的朱道临,再也不敢动弹半分。
  狡猾的沈世奎仗着自己的深厚资历,没有参加登州叛乱,仍旧壮着胆子大声质问朱道临:
  “咱们这些驻扎皮岛的人从未接到任何关于东江镇主将任命的通报,也没有任何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的地方,朱将军凭什么袭击我军?”
  朱道临冷哼一声:“沈将军果然和外界传说的一样,貌似忠勇,实则奸诈,怪不得这么多年来没立下任何战功,却能不断升官左右逢源,竟然狂妄到屡屡违抗朝廷命令、连当今皇上的谕令也置之不理的地步!”
  “实话告诉你,要不是你与登州叛贼联系紧密,相互呼应,看到登州叛军被剿灭立刻首鼠两端,拥兵自重,割据皮岛,不遵号令,我哪里用得着费这么大的劲儿累死累活赶来皮岛?”
  朱道临说完不再理会沈世奎等人,大步走到人群正前方大声宣布:
  “原东江军弟兄们,父老乡亲们,我叫朱道临,是皇帝钦命的东江镇总兵官,登州平叛之后,奉命接管东江镇的军队和防务。”
  “今天这事儿纯属迫不得已,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为了给所有大明军人敬重的毛大帅留下些种子,我朱道临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对岛上所有官兵进行缴械,希望大家不要惊慌。”
  数千人群立刻松了口气,议论声辩解声嗡嗡响起。
  不少隐藏在人群中的官兵终于敢壮着胆子,大声询问自己的归宿。(未完待续。)


第三九一章 恩威并济

  看到人群再次骚动,周围的新军将士立即端起长枪,紧张戒备,大声呵斥保持安静。
  喧闹的人群很快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都紧张地注视着朱道临的一举一动。
  朱道临环视一圈,大声宣布处置办法:“大家都听好了,原东江镇将士只要没有参与叛乱,没有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恶行,都可以选择继续当兵或者解甲归田。”
  “滞留岛上的所有百姓有两个选择,一是携带自己的物品,离开皮岛自谋生路;二是听从我军安排,前往南方开垦土地,由我军免费提供耕牛、种子和农具,帮助每家每户修建房子。”
  “新开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