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国色江山-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尾大不掉的关宁军。”
  “如此一来。顶多就是保不住凤阳而已,哪怕没有我的几万兵力其实你们也能顶得住,几十万暴民怎么也不可能打过长江祸害江南,我说的对吧?”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唉声叹息四起,每个人都沮丧不已。
  谁都知道朱道临说的没错,即便是自己,其实也是吞噬民脂民膏的官僚富绅中的一员,根本就没办法面对越来越多的暴民,更没能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顶多到时候举家携口跟随朱道临逃亡海外罢了。
  会谈再次陷入一片痛苦的沉默,朱道临没心思再搭理这群患得患失无比矛盾的人,默默回到圆桌旁坐下喝茶。
  良久,徐弘基靠近张拱薇一阵耳语,张拱薇皱着眉头考虑片刻无奈点头,两人一起来到朱道临对面坐下,吴景贤和一群子侄见状,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座位上,唯独一群将领仍在盯着墙上的大幅地图低声商议,似乎他们根本不用为自己的前程和命运操心。
  张拱薇轻咳一声,顺了顺发涩的嗓门儿,诚恳说道:“道临,你的驱虎吞狼之计确实恶毒,不过细细权衡之后,我发现确实是个好办法,如果皇上能点头的话,哪怕昧着良心我能横下心来跟你干。”
  “可如此险恶的计策,危害实在太大,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控制时局,谁也看不到把数十万暴民赶到江南之后产生何等后果!对吧?恐怕你心里也没底啊!”
  朱道临如实点了点头:“我确实心里没底,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把局势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么吧……如果我能劝说皇上答应,你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干?”
  众人惊愕不已,打死都不相信皇上会同意这个险到极点的毒计,哪怕太祖降临成祖再生,恐怕也没有这份魄力。
  大家不敢反驳看似决心已定的朱道临,只能面面相觑等待下文,绝不相信皇上同意的徐弘基却嘿嘿一笑:“要是你真能让皇上答应,我拼掉这把老骨头和你一起干又有何妨?”
  “真心话?”
  朱道临斜眼望向自恃身份的徐弘基。
  徐弘基哈哈大笑:“要不,天一亮我就跟你赶赴京城叩见圣上?”
  朱道临非常严肃地挺直身子:“世叔,国公爷,还有张叔,你们是不是都这么想?”
  “没错,皇上绝不敢同意你的计策。”吴景贤和张拱薇齐声说道。
  朱道临再问:“既然这样,我们一起进京如何?趁现在几十万暴民被洪承畴拖在中原一代,我们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做决定,立刻从八卦洲调来一艘蒸汽货船,七天之内定能赶到京城面见皇上,几位前辈既然都是同样的想法,就和小侄一起走一趟吧。”
  “你来真的?”
  “真敢去啊?”
  满堂一阵惊呼,全都不可思议地望着神色严肃的朱道临。
  眼珠急转脸色瞬间通红的徐弘基猛然站起:“去就去,反正我也盼着快点叩请皇上定下拒敌之计,否则,若是有个好歹,我老徐家两百多年的荣耀,恐怕就要断送在我手里了!”
  吴景贤也站了起来:“一起去!值此危急时刻,请示一下更保险,至少脖子上的脑袋更稳当些。”
  “那就一起去吧,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定下誓死守卫凤阳的大计……道临,凤阳的安危不但关乎江山社稷,也关系到我们这些人的生死,所以不管怎么样你也要帮我一把,否则我这心里没底啊!”张拱薇郑重提出请求。
  朱道临想了想:“这样吧,等会儿我就下令,让龙潭军新编第三师跟随德义的留守右卫一同赶赴凤阳,有四个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全火器师近三万将士守卫凤阳,完全可以放心了。”
  张拱薇感激不已,不由得向朱道临拱手致意。
  朱道临连忙屈身回礼,丝毫不敢在这位值得他尊敬和信任、也能够原意为他驱使的前辈面前摆架子。
  在朱道临心目中,张拱薇才是唯一值得他敬重、能够真正帮助他的人,否则朱道临绝不会自掏腰包为张拱薇的两个师装备15,000支燧发枪和60余门火炮。
  众目睽睽之下,朱道临果断向副官肖哲下达命令:“我这就书写命令,还有一份信函,你亲自率领亲卫小队连夜策马赶赴金陵,信函送到虎山大院之后,夫人就会带着我儿子跟随蒸汽船赶来宝山,你要留在夫人身边,不能有任何差池。”
  “遵命!”
  肖哲虽然不解,但还是坚决服从。
  周围众人震惊不已,把朱道临的嫡子当成自己嫡孙看待的吴景贤吓得脸色苍白,冲过去一把将提笔书写的朱道临拽起来大声质问:“你要干什么?不行!我绝不答应!”
  朱道临也不挣扎,任由吴景贤把自己拽起来,微微一叹低声说道:“叔,想必你猜到我的心思了,没错!我是要把老婆孩子送到皇上身边做人质……”
  “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朱道临忠君爱国之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皇上彻底放下心来,让皇上看到我这位从海外归来的朱姓子弟没有半点不轨之心,愿意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舍生忘死。”
  “值此为难关头,再大的恶名我愿意背在身上,哪怕留下千年骂名,我也会义无反顾去做,这么做不是为了我自己,也不是为了身上流淌着的所谓的朱家血脉,而是为了大汉民族的繁衍传承,为了大明皇朝的千秋万代!”
  ************
  ps:谢谢山青盈大大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〇五章 亮家底

  五百吨级蒸汽机帆货船载着朱道临、张拱薇、徐弘基、吴景贤及数百侍卫随从,劈波斩浪,日夜兼程。
  耸立在船楼后方的两个大烟囱,浓烟滚滚,随风蒸腾,远在十里之外的近岸渔船都能看到这个顺风扬帆高速北上的怪物。
  临时抽调到船上的二十余名高级技师,轮番待在底舱的机房之内,以三班倒的方式轮番呵护隆隆作响、持续工作了两天一夜的蒸汽机。
  八名年轻力壮、汗流浃背的炉工不停将精心洗选后的精煤铲入四台熊熊燃烧的锅炉之中,没有一个人露出半点儿懈怠之色,反而因为接到此次艰巨任务而深感光荣。
  通红的斜阳徐徐西坠,漫天霞光将浩瀚的海面染成一片金黄,围坐在前甲板上品茶的徐弘基、张拱薇等人再也没有了前一天的惊恐担忧,也不再一惊一乍感叹科学技术带来的震撼力和颠覆性,不过仍旧担心连续航行一天一夜毫不停歇的机器会突然出毛病,导致所有人无依无助地漂浮在远离海岸的这艘大船上。
  “贤侄,青岛快到了吧?”张拱薇的询问已经是第三次了。
  朱道临只好把怀中睡熟的儿子递给亲卫,吩咐送入船楼交给夫人和几个家眷,然后耐心向大家解释:
  “快到了,一个小时内就能看到竖立在港外小岛上的灯塔,天黑之前我们就能住进浮山卫城,休息一夜,维护一下机器设备,再添加些燃煤和胶州湾本地的蔬菜水果,明天一早继续赶路。”
  “刚才咱家又下去看了一遍,机舱里如蒸笼一般热得不行啊!两侧煤仓里的精煤倒是还剩大半。可那几座红彤彤的锅炉和轰隆隆的机器已经不停运转两天了,扛得住吗?”吴景贤边擦汗边关切地询问。
  在朱道临的示意下,坐在左边的长江造船厂副总管兼船舶研究院主管张祥龄笑着解释:“公公不用担心,这艘500吨级的机帆船是我们经过大半年实验和总结之后,正式量产的第三艘军用远洋货船……”
  “这条船远比去年那两艘蒸汽渡轮强多了,无论龙骨还是船壳厚度。无论船型还是船体结构,都严格按照战舰标准建造,还用去14吨的精钢骨架加强船体,安装的是产自天枢阁的两台450匹马力蒸汽机和四台配套锅炉,而不是我们长江造船厂附属机器厂仿制的民用船舶蒸汽机,所以这船能以每小时16节的正常航速……”
  “等等,你说的每小时16节是多少里?”素来缺乏航海知识的吴景贤好奇地问道。
  张祥龄耐心解释:“时速16节换算过来,就是每半个时辰行驶近30公里,不过如今的航速已经超过这个数。因为是顺风,扯起三根桅杆上的船帆后速度更快,达到了每半个时辰75里的速度。”
  张拱薇连连感叹:“确实快,虽然我不知道怎么换算的,但感觉要比江南水师的快船至少快五倍,真是不可思议啊!”
  众人哈哈一笑,大家都有张拱薇这样的感叹,这半年多来见惯了整天来回行驶在上元港、下关码头和北岸浦口码头之间的蒸汽大渡轮。还有那五艘隶属龙潭钢铁厂往来于长江上下游运送铁矿石的蒸汽拖轮,当初的惊诧震撼感觉逐渐远去。基本适应了蒸汽船的存在。
  唯一不同的是,此次乘坐的军用蒸汽机帆货船体型更大,速度更快,因为保密的原因出现在大众眼皮底下的次数不多,更没几个人有幸乘坐,所以也就没几个人能够联想到由此带来的巨大变革。
  看到大家笑得开心。张祥龄也乐了:“通过这两天的统计测算,我们乘坐的这艘船平均时速已达38公里,即每半个时辰航行72里,要不是为了安全刻意控制速度,一直以正常的中等速度航行。这个时候已抵达青岛港多时了!”
  “在此之前的四个月里,我们定型量产的两艘同级机帆船曾三次逆流而上直抵宜昌,五次横渡东海,直航瀛洲的淡水港,除了一些能够很快排除的小问题之外都很顺利,其中两次是在五级风浪的海况中航行,机器和船体都没有出现大问题。”
  “如今我们乘坐的这艘船,就是在此前两艘远洋级帆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来的,要不是没有完成试航就被大帅征调北上,运送的又是主母、大公子和诸位勋贵,在下和二十几个大匠师根本不用随船跑一趟,哈哈!”
  谈笑间,时间分秒流逝。
  青岛港外的高耸灯塔和模糊的海岸线,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吴景贤和几位勋贵禁不住走到船舷前方,极目眺望规模雄大、如同横空出世的青岛港,朱道临则悄悄返回后面的船楼,温存问候爱妻小影和坚持要陪伴而来的爱妾徐佛。
  在青岛港停留的当夜,以基地历易良和副司令诺曼西亚。德。卡利斯为首的三十余名将校齐聚一堂,用完晚饭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两个月前从江南武学院副总教官任上调来担任浮山军第二师少将玉虎更为激动,紧紧跟在师兄朱道临身边,不愿远离半步。
  为了争取徐弘基父子和张拱薇尽快进入自己的阵营,也为了坚定将校们的必胜信心,朱道临不但邀请徐弘基、张拱薇和吴景贤等人参加会议,而且毫不隐瞒自己的实力,示意麾下将校尽管汇报,无需任何顾忌。
  听完历易良、卡利斯、韩玉虎等将领的扩军进度和训练汇报,徐弘基、张拱薇和吴景贤等人惊得心神巨震,目瞪口呆,怎么都不敢相信小小一个新编浮山卫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实力:
  已完成训练尽数装备火枪火炮的三个师22,000官兵,即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战演练,拥有7,000名骑兵和15,000匹战马的两个独立骑兵团参与其中;
  三个月前再次大规模招募正在展开紧张训练的15,000齐鲁新兵,再有三个月即可分期分批开赴各个战场,为浮山军和东江新军补充新鲜血液;
  由5,500名各部抽调老兵、450名拥有实战经验的教官组成的青岛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