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悠闲大地主-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相对小了许多。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只不过是行动不便罢了,又不是不能动弹。况且我请你过去也不是要做苦力的,怕什么?”孙辰安慰他。反正他现在就是迷了心窍,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这个小子收编到自己的阵营的。

  “那,我,我同意了。”少年有些羞赧,他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真的不嫌弃自己的不良于行。尽管刚刚他豪情万丈地说以后的日子自己会养活妹妹,可天知道,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成算。

  他都已经打算即使要饭,也要想办法养活妹妹和自己,也要让爹娘走的安心,不会挂念着他们了,没想到上天有眼,真的让他碰到了贵人。

  背井离乡算什么?爹娘已经不在了,他和妹妹两个人在哪儿,他们的家就在哪儿!

  反正东西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只等着三天之后,爹娘的尸体找到找不到的,都有了定论,他也就能放心地离开了。

  许勇拜托孙辰把妹妹先带回城里,他一个人留在了海边。约定好最多四天,就过来找他。

  小姑娘一开始舍不得离开哥哥,可在他的连哄带吓之后,只能抹着泪跟在二妞身后离开。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沉默,只有偶尔小春妮忍不住时发出的一两声啜泣。

  ……

  四天之后,许勇就依约回来了。

  爹娘的尸体到底没有找到,最后许勇只能用他们留下的旧衣做了一座衣冠冢。想到里面根本没有爹娘,他干脆也没有来喊妹妹送他们最后一程,自己一个人把丧事给办了。

  至于这段时间他是怎么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的,孙辰没有问,看他憔悴不堪的样子,肯定是跟着去了海里,即使没有下水,这三四天他也应该是不眠不休。

  父母忽然失去的痛,怎么会真的像他面上所表现的这么平静?可是做为妹妹以后唯一的依靠,做为一个男子汉,他又不能像是小姑娘那般哭哭啼啼,唯有狠狠地折磨自己的肉体,让自己没有一丝空隙去想念,去懦弱,去伤心难过。


第二百零八章成立

  孙辰他们过来临海郡的时候是五个人,等回去的时候,变成了七个。

  因为买了不少的东西,原有的两辆马车塞的太满,只能又买了一辆,以供许勇兄妹乘坐。

  回去的时候并没有走来时的同一条路,所以走走停停的,等他们回到海蛏子的时候,路也修的差不多了。

  路上许勇也见识了孙辰的搂钱能力,在他看来并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换个地方竟然能够卖出高价,即使明知道孙辰在其中赚了不少,人们还对是他热情似火,这让许勇对孙辰的尊敬和感激,也慢慢变成了崇拜。

  不过孙辰一向不喜欢跟人距离太远,尤其是许勇这样的,他打算培养起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的,所以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的妹妹春妮,他和二妞两个人都没有摆过东家的架子。

  回到海蛏子,孙辰发现县里的情况似乎比自己之前预料的还要好上不少。

  海蛏子县里还是有几家高门大户的,依着孙辰临走时偷偷跟微胖衙内提出的建议,这次由县衙出面动员,倒是真的从他们那里筹到了一大笔善款。

  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中,因为经费有限,主干道由青石板铺就,小路就只能用碎石子铺了。可没想到资金充裕了,最后竟然都能用青石板去铺。

  一路顺遂地走到自己所买的那一片沙滩,孙辰跟许勇道:“这里以后会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珠场,就交给你负责了。”

  “可是我之前并没有类似的经验,我只会出海捕鱼而已。”许勇无奈开口。

  “只要你真心想去学习,想要把这件事做好,那就一定能够做好,我相信你能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了。”

  “除非,你根本不想去做。”

  “怎么会?”许勇立马反驳,“等着看吧,我当然能做好!”

  “那样最好。”孙辰点点头。

  ……

  珠场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盖房,砌围墙,还有珠场里面要铺的几条小路,都是雇佣的当地人去做的。至于珠场的工人,孙辰从当地的牙婆那里买了四五十个人。男的身强力壮,女的看着也都是做活的一把好手。其中有两个人是夫妻,带着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孙辰安排她们婆媳负责珠场工人们的伙食。

  潘代宁派来的人是在珠场快要建好的时候来的,四男两女总共六个人,孙辰问了他们之后,知道他们负责的都是养珠流程中的每一步,心里对潘代宁的印象,又好了许多。

  许勇没有食言,他跟在六个外援的身后,学的很认真,一点都没有即将管理一个大珠场的负责人的傲气。他把姿态放的极低,态度谦恭又不耻下问,几个人教起他来,也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怕许勇一个人学这么多东西记不住,孙辰又从珠场的工人里头选了六个,每天跟在他们身边,不过贪多嚼不烂,孙辰要求他们每个人只需掌握其中一个人的技术就可以了。

  附近的百姓渐渐也知道,这片海滩已经被卖给了孙辰这个神秘的大老板,围墙外头还竖起了一个大大的招牌:金玉珠场。

  至于来这里闹事,他们却是不敢的。开玩笑,谁不知道他们来了县里才想着修路的?这人不是背景雄厚就是跟县里的某个大人物私下里有什么关系。来这里捣乱,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嫌日子过得太平静了么?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孙辰的珠场也渐渐运作得有模有样,天气也开始凉了。

  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再种珠了,珠场进入了休眠期,每日里只需要维护好现有的几个池塘就好了。

  也幸好海蛏子一年四季的划分不是那么分明,即使是冬天,也只需穿上一件夹袄就能挨过去了。孙辰给他们每个人都置办好了过冬的衣物,又放了足够这些人吃用一年有余的钱,才带着宋氏兄弟踏上归途。

  “我说东家,你这心也太大了,那么大的家业还有那么多银票,就那么交到别人手里,啧啧”宋碌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跟孙辰絮叨着。他们兄弟俩已经脱离了原先的镖局,正式被孙辰雇佣了。

  因为多了一个丫蛋,所以孙辰再跟二妞一辆马车就有些不方便了,所以他们兄弟俩各自赶了一辆马车,东西也分开放置了。

  “呵呵,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他们的卖身契都在我手里拿着呢,还怕他们会跑了不成?”

  “那些人当然不会跑,我说的是临海郡的那位”

  天启王朝对逃奴有什么样严厉的惩罚,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所以只要但凡还有一点办法,他们都是不会那么轻易就同意卖身为奴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一确定了奴仆的身份,包括自己的子孙后代,想要再翻身获得自由就是难上加难了。

  这也是许勇当初死活不同意帮孙辰干活的原因,因为他以为孙辰的意思就是想要自己卖身给他。

  宋碌的话声音不大,但孙辰还是听了个一清二楚。

  “我信他。”如果自己真的不幸看走了眼,也活该最后损失惨重,孙辰的语气很坚定。

  虽然只有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宋碌羡慕起了许勇,同时他也为自己两兄弟庆幸,能够遇到这样开明的东家。

  路上依旧是走走停停,孙辰觉得自己对于自己‘倒爷’的身份越来越投入其中了。要是来到一个地方,他不能从海量的商品之中选出一样或者几样东西带走倒卖,他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

  宁愿多停留一两天的时间,他也要选出东西去贩卖,这几乎成了他固有的习惯。

  二妞对此也是乐在其中,不过她所看中的,在孙辰看来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比如用当地绣法做的手帕,丝巾,绢花,还有特殊香味的胭脂水粉之类的,完全跟孙辰所选择最多的日用品和当地特产不沾边。

  兄妹两个干脆各自为政,比试起了这一路上谁可以赚取更多的银钱来。

  别看二妞选的东西繁琐,可它们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所以就能够以数量取胜,最后算下来,竟然和孙辰弄了个旗鼓相当。


第二百零九章汇报

  在这一年的十月中一天的下午,孙辰带着二妞,结束了长达十个月的游历,回到了青明县境内。

  再次看到熟悉的景色,二妞感到一阵恍惚。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觉得已经被放下的东西,竟然仍旧藏在那么深的心底。

  不过肖景天此刻应该已经与景家二小姐成就美好姻缘,她也实在不应该一直惦念着了,是时候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重新开始了。

  他们只在蒹葭阁停留了半个时辰,听了留守的掌柜汇报这段时间的经营情况,知道所赚得的银票都已经让杨树平给帮着收了起来。

  蒹葭阁这段时间的收入算是稳中有升,并没有被肖家新开的店铺给抢走多少份额,反而出乎意料的好。对孙辰他们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看来肖家也不过如此嘛!

  “也不知道肖家是怎么回事,铺子新开了才有多久,就又改成客栈了,有钱人的想法,真的弄不懂呦”二妞刚把心里的想法说出口,就听到掌柜的感慨道。听他的口气,并没有因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沾沾自喜,反而还有些惋惜的意味。

  那意思就是,肖家主动放弃了跟蒹葭阁的竞争?二妞有些诧异。

  孙辰不动声色地看着二妞的反应,适时出声:“我们回去青明山吃饭吧,正好能多陪陪师傅,以后你忙起来,就没那么多空闲了。”

  “嗯。”二妞回过神来,点头同意。

  杨树平看到孙辰他们回来,特别的高兴,吩咐厨房做了一桌丰富的晚餐,为他们接风洗尘。

  “给你,这段时间青明山的收入,再加上蒹葭阁的收益,去掉所有的开支我手里还剩下这些。”杨树平首先递给孙辰一摞银票,还有一个记载了各项开支收益的账本。

  “呦,还真的不少!”孙辰接过账本,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看上面的数字。

  “那是当然,光是鸡蛋和公鸡这两样就立了大功,每天都有超过二百两银子的进项呢。山上的果树虽然大都没有结果,不过我们在果树的缝隙里种的那些地瓜土豆的,让刘公子给买去了不少,我都没有跟他开口说价钱呢,直接扔下一沓银票就跑了。”

  说起收获,杨树平侃侃而谈,“不过我觉得有些太多了,就把工人们挖了野菜晒成的菜干让他捎去了。”

  孙辰点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他有钱,不用替他觉得吃亏”

  刘明轩一直奉行的就是亲兄弟明算账,所以在他丢下银票之前肯定是在心里核算过的。所以这些东西由他买了去,绝对不会亏本就是了。可老实的师傅不知道呀,总会觉得这孩子太实在了,连账目都不算,丢下银子就走。

  “我看着咱们春天买的鸡苗都长到二三斤了吧?”能够这么生硬地转移话题,孙辰若论第二,估计也没人敢认第一了。

  “嗯,长得快吧?工人们不是按照你的说法弄了那个什么养蚯蚓的地方吗?每天都让他们挑出大个儿的煮了掺在粮食里喂它们吃,不光长得快,连粮食都省了不少呢!”转换话题生硬不要紧,关键是杨树平就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