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田园志-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那个关于用麦秸纤维当做棉花,从而达到保暖的目的的那个计划,更是一点一点的详细到了极致。甚至于仝大明还想到了用麦秸纤维纺织成线,然后织布,做衣服……这个并不是没有先例。
麻布,很多人都知道。
只是因为麻很容易被打成纤维状态,所以容易的,就先出现。
只是这里没有麻!
条件简陋,原料缺乏,这个时候仝大明只能百分之一千的开动自己的大脑,利用他那一颗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脑袋瓜子思考一个可行的对策,然后准备好过冬的事情——其余的事情,应该可以靠后了。
因为秋天过去就是冬天。
冬天实际上并不遥远,而且现在已经就是秋天了。
一场雨,下到了这个时候。
仝大明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想起杜甫了,想起了哪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应时,应景,却不应人。
要说房屋破旧,杜甫也不见得就比仝大明现在还要可怜,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童家村的人也都是一个情况,谁比谁更可怜?而且仝大明也不是老而无力,只会空发牢骚,仝大明又发现了杜甫的又一个好处——
出气,排遣抑郁。
原来所有的诗人都是一样的,他们受人欢迎不是因为人品好,而是因为他们都非常会自我安慰,读了他们的诗词,至少心里头平衡了。
杜甫,李白……
谁又不是一样的诗人呢?
仝大明会背的诗句不多,要不是这首诗是当年强烈被要求一遍又一遍的背诵的话,他一定是不会记住的。磨盘上放着的是仝大明这些日子以来的劳动成果,他脑海中构想的如何打纤维,如何织布,如何做棉被……
那是一份详细的计划,大纲,一二三四列的清清楚楚!
现在,雨停了。
仝大明出了已经憋屈了三天三夜的磨坊,外面的空气是冷的,脚下也是泥泞的,仝大明微微的摇了一下头,心说干什么也都要趁早啊,如果不趁早在冬天来临之前搞定的话,这一年就要彻底的荒废了!
光着脚丫子踩在泥水中,冰凉,柔软。
一群小孩子则是带着飞溅的泥点子四散,一溜烟儿朝着仝大明跑了过来,嘴里头大声的叫嚷着:“叔——”
“叔,你看!”
一种土名儿叫做“宝盖儿”的浮游生物被几个孩子从水里抓了出来。
这个东西很奇怪,头顶上是一个硬壳,颜色是有绿的,蓝的,灰的,黄的四种,但是这些颜色却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纯粹。尾巴是长长的,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两排密密麻麻的好像扇叶形状的麒已经沾在了一起。
这种东西在农村的以后很常见,学名叫什么仝大明不知道——因为在生物书上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物,仅仅是在老家的时候见过一些。
一到雨后,它们就会出现。
等一下,还没有说完,这种动物的脑袋是长在脑袋顶儿上的,尾巴分开两叉。
好了,这种动物交代完毕。
几个小孩子给仝大明看的就是这种东西。
还有几个孩子则是抓住了蝌蚪,小青蛙在仝大明的跟前晃悠。仝大明这个家伙也不忘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孩子们进行一下生物学教育,详细的给孩子们剖析了一下这三种小家伙。
锋利的陶瓷碎片鲜血淋漓。
仝大明残忍的残害了三个小生灵,几个小孩子在一边详细的记录。
“叔,都记上了!”
“很不错。”
仝大明细细的看了一下他们记录的东西。
随后,他将孩子们召回了自己的磨坊之中,开始给孩子们讲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系的东西,什么云雨的形成,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等等……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通过了一系列的现象证明了一个答案!
为什么水汽会蒸发?
为什么天空会形成云?
为什么会下雨?
……
听起来大家都明白的东西,其实实际上仅仅是现代人明白。你和古人说的时候,能够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不告诉他们这个规律是为什么吗?
一阵口干舌燥之后,仝大明就让一群孩子们自己出去晃悠了。
仝大明继续闷骚。
只是这一次闷骚还没有闷出味道的时候,一个孩子又回来了……“叔,你快来啊,我们发现好东西了。老村正说那个是死人东西,不能动,叔你快过去看看究竟能不能动啊,对了,那里好像还有一本画着人儿的书,还有……”
“去看看!”
去看,不是因为仝大明知道机遇是自己创造的。
去看,仅仅是因为仝大明闲的蛋疼。
但是这一次他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他即将看到的东西,却是一件可以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东西,也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一个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
今天二更了,一上线,愕然发现上了强推,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也没啥说的了,俺只有努力码字来报答大家,现在只求红票,推荐,将俺给推上新书榜吧,咱不能辜负了编辑一片心意,再说要是推了成绩还不好,以后推就难了。



第三十九章 大水冲出来的宝贝,过冬准备
就在村外挖胶泥,沙土的地方,这个时候围满了一圈子的人,仝大明跟着那个小孩子挤到了里面。就见那里已经被大雨冲的塌陷了,到处都是乱石,坑里面都能让人游泳了都。但是这个却并不是仝大明要看的重点——
重点的东西已经被人捞出来了。
几块并不完整的骨头,有胸骨,手骨,头盖骨,还有脊柱。
一本书。
那本书看起来是线装的,但是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材料,竟然是在地下埋藏了不知道多久以后,被暴雨冲刷了一通,也依旧硬挺挺的,仝大明拿起来翻了翻,里面的内容也非常的清晰,一目了然啊。
一个不知道用什么材料作出的塑像。
那个塑像光溜溜的,上面还有一些深深浅浅的线条,点,密密麻麻……仝大明扔下书,张大了嘴巴……妈妈呀,这个不就是穴道经络图吗?而且还是真正在一个和真人一样大的比例的雕塑上出现的。
吞了一口唾沫……“那个,再挖挖,看看还有没有!”
仝大明不相信有男的,没有女的。
要知道男女搭配才能干活儿不累呢,少了一个雕塑,那就是不完整的,于是就有人拿了铁锹,吭哧吭哧的挖掘了起来。被雨水浸透了的泥土非常的好挖,几铁锹下去,就听“当”的一声,然后有一个雕塑出来了。
第二个雕塑在水里洗了洗,果然是一个女的,光溜溜的,身材几乎就是完美的黄金比例,奈何上面的一条条的线破坏了气氛。
但仝大明心里头仅仅剩下的只有高兴,没有其他的情绪!
这个可是瑰宝啊。
正心里头得意呢,就听有人说,“咋是这种东西捏?伤风败俗,咱们赶紧的埋了吧,而且死人也不吉利!”
“滚犊子,少给老子胡扯!”
仝大明恶狠狠的瞪了那个多嘴的家伙一眼,心说也许以前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好东西,都是因为这些人的某些想法给断送了的。直接让狗蛋*子和狗剩子俩人一人一个雕塑扛起来,送回了磨坊。
仝大明一脚将那些骨架踢水里……
“成了,这里已经没啥事儿了,大家伙儿回吧!”
打发了这些人,仝大明揣起了那本质地特殊的书,施施然的朝着自己的磨坊走。
回了磨坊,打发俩兄弟离开。
仝大明围着两个标注经脉的男女雕塑转圈圈,心里头的想法也越来越古怪,丫的真不会因为自己是穿越的,老天爷想要补偿一下吧?取出了怀里的书,仝大明愣了一下——书里面果然全是图,一个字都没有。
书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女,一部分是男。
那些男男女女的身上都有一条细细的黑线,似乎是什么动物的毛弄上去的,线上有点,正好和人的经脉都对应了上去。有了这么一个发现的仝大明顾不得别的了,趴在了那个男的的雕塑上,开始狂啃……
经络,穴道,运行路线!
神神啊,你告诉仝大明,不,是虎子,这个不是武功秘籍是啥?仝大明的小心肝儿跳动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一百八十迈,真他妈的是老天有眼啊,用一场穿越混一部武功秘籍,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当有一份武功秘籍放在你的眼前,你会怎样?
如果是以前的仝大明一定会不屑一顾的以为是骗人的玩意儿。
但是现在,仝大明穿越了!
既然穿越都出现了,那么武功秘籍为什么不能出现?
秘籍,武功秘籍。
当机的仝大明脑袋里只有这么一个念头再来回的游弋……武侠小说看多了,别人都是跳崖的秘籍,他仝大明运气好,一场雨直接冲出来一个秘籍,要不是因为这场雨,还不知道要挖多久,才能挖出东西来呢。
感谢苍天。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仝大明就好像是眼红了的狼一样,狂啃了一天,终于是将那第一幅图上面的真气运行的线路记忆了清楚,保证没有任何的差错以后,才是放下心来。晚上睡觉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那个姿势……
一晚上,没有感觉。
仝大明并没有气馁,心说这个才是刚刚开始,想要天下无敌,就一定要有信心,勇气和坚持的。收拾一下心情,既然这个没有结果,那么还是继续自己的锻炼大计吧……跑步,军体拳,棒子炖肉……
仝大明舒舒服服的呻吟了一声。
“狗蛋*子,给老子叫人过来,咱们再说个事情!”
“好咧。”
现在村民都闲着呢,也不知道仝大明叫人干啥,不过既然有事情,就出来说说呗。等人一到,仝大明就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已经眼看着要冬天了,村子里应该进行预防过冬的一些事宜了,这个就包括……
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除了吃的不用担心,行的方面现在不用考虑外。穿什么过冬,住什么地方取暖,成了现在的重中之重。
“冬天冷的能冻死人,咱们不能等着挨冻,所以我想啊,咱们还是早些想个法子,解决了过冬的问题。一个住上面,这个咱们交给村里的男人,咱们房子盖一排,大炕一堆,热乎乎的过年没啥问题,啥是炕?等下和你们说……”
“穿的方面,咱们交给女人,大家分工合作,冬天有棉袄,有火炕,那个舒服的很……去去去,着急啥,棉袄是啥,等下告诉你们……”
仝大明将任务分配了下去,一群小屁孩儿也过来凑热闹,问他们干啥,仝大明直接大手一挥:“你们去给我捣蛋去。”
村民哄笑。
然后,仝大明就具体的介绍了一下火炕,棉被,棉袄……
火炕,就是土炕,中间有一个火道,冬天一烧火都烫屁股,是北方必备的一个东西。而炕这个东西,在北方非常常见,不过悲剧的是这个年代无论南北,大家都是席地而睡的,天气冷也没办法。
棉被……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棉袄,这个就是塞着棉花的袄呗……说说,毕竟看书的还有南方朋友。
呼……
终于又忽悠过去了。
虽然仝大明并不想去忽悠这些村民,可惜冬天太紧迫了,他已经没有时间细细的给他们讲原理,讲讲怎么弄纤维了。为了过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