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提婆达多正是阿难罗汉的兄长,当时佛陀得道以后,在这蓝毗尼城带走了五百释迦族人,最后经过佛陀之感化,也都尽数得道,他们也都是五百族人中的一份子”玄空大师随即又解释到。

    听得他的这一番话语,众人也都连连点头;这边走边说,既讲得头头是道,也听得颇为透彻。

    只听这玄空大师,接着又说道:“因为这头大象的庞大,瞬间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去路,人越聚越多,很多人都想搬动他,让道路通畅起来,可惜的则是没有人能够搬动的了。后来,佛陀的一个儿时好友难陁就来了。观此一幕,就问到:“是谁杀死了这头大象”

    人们都异口同声的回到:“是提婆达多干的”难陁听他们这么一说,当下就把这大象拖到了路的一边。路随即通顺了很多,他也随着大部分围堵的百姓渐渐散去。

    这时候,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就回来了,看到这样的一幕,就向一些未曾散去的众人问到:“这是谁做的坏事,杀害了这头大象。”

    这些未曾散去的百姓,于是就谦恭的回复到:“这是提婆达多干的,是他残忍的杀害了这头大象,致使城门杜塞,后来难陁过来了,就把他拖到了这城门的旁边,让道路通畅了起来”

    听得围观百姓这样回复,当时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已经明了了一个事情的大概,他太了解这两位了,定是这提婆达多妒忌被父王这样的礼遇,就杀害了这头大象。于是微微一笑,随手就举起了这头大象,再接着又用力这么一抛,大象就飞过了城墙和壕沟,然后就坠落在地,同时就砸了一个巨大的深坑。这就是后来的象坠坑,这个坑至今犹存。”

    话语之间,众人就到了这城门之外。

    在玄空大师的指引之下,他们也都看到了这一巨大的象坠坑,不曾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坑依旧犹存,众人都无不骇然,虽说这个故事有一些神话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也足以说明当年正是因为佛陀的智慧,造人妒忌,才有了这样的结果……人生在世,智慧固然好,但是一定要有一颗容人之心,不要锋芒毕露,这就是为何在后来佛陀能够感化这一些人,最简单质朴的答案……

    接着这玄空大师,就将他们引到了这象坠坑旁边的一座小型精舍的前面,这座精舍的旧址原本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夫人耶输陀罗之寝宫。后来随着寝宫的荒废,和前面几座精舍一样,后来人为了纪念,就在这里建造了这样一个小型的精舍。

    这精舍之**奉的两尊神像,一尊就是耶输陀罗,耶输陀罗是一位非常善良、美丽的公主,她自从跟随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以来,都默默的支持着太子,在太子成佛以后,特意归国度化了这位善良的妻子。

    耶输陀罗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她的德行,她的善良,都在太子成道前后帮助了他,如果没有她,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就没办法四门出游,是耶输陀罗以她的真诚说服了净饭王让太子出城,才会有后来的太子四门出游。

    同时这耶输陀罗更是罗枯罗的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独立养育罗枯罗教导他,爱护他,才使罗枯罗得以健康成长。罗枯罗十五岁时母子同时剃度出家,所以说她也是第一位比丘尼,罗枯罗也是第一位小沙弥。自此以后,她这一生帮助佛陀,完成经典著作的装订、整理、修缮,在七十六岁左右的时候,涅槃土葬并与佛陀骨灰合葬,再后来,罗枯罗的骨灰也随父母土葬一起。

    后来人为了纪念他们母子,就在这里修建了这座精舍,里面的两尊塑像就是耶输陀罗和罗枯罗。而在这精舍旁边的这这座精舍,就是当时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学堂的旧址,而里面这尊塑像,正是他学习之时的场景。

    话说到这里,王玄策等人,就这样,又一次详细的观瞻礼佛,但见他轻轻拈起三炷清香,又一次诚心的做了这礼拜……

    求关注,求收藏~

    (本章完)


………………………………

第二十二回:带使团继续礼佛 禅堂之中聊佛事(上)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王玄策等人就在玄空大师和小菩提的一路指引下,先后观瞻了这太子逾城处和二古佛本胜处。

    在这太子逾城处,里面有一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乘坐白马凌空飞跃的塑像,并且在他的周围各撒布有一些精舍,里面有老人,病人,死人和沙门之像。这一场景,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城游览之时,看到世间的苦相而心生悲叹,从而厌恶世俗,顿生感悟,随即命令仆人驾车回城之处。所以,名唤太子逾城处。

    而这二古佛本生处,则是在这蓝毗尼城外五十里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处旧城,在这座旧城之中有一处佛塔。是迦罗迦陀村驮佛和这迦诺迦牟尼佛的诞生之地。这两处佛陀的遗迹,前后都有一根高三十多尺的石柱,石柱之上,均有佛陀涅槃之后的遗迹,而这都是无忧王时期建造的,一直遗留到如今。

    虽说这两处遗迹现如今均很是普通寻常,不过却因为一句话,随即就激起了王玄策的兴趣,只听玄空大师这样说道:“这两处佛陀遗迹之处,均有如来涅槃之后的舍利,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知所踪……”

    看着天色已晚,王玄策等人诚心的观瞻之后,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就与玄空大师一起返回到这蓝毗尼禅寺之中。

    王玄策为何对着舍利之事颇感兴趣呢,这事不言自明,因为他们此次出行之目的,就是为了礼敬佛陀,顺带寻找着佛陀遗留下来的遗迹。所以听闻玄空大师说道,这两尊佛像都曾经存放过陀佛的真身舍利之时,也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因为当时人多,所以就未曾直接严明罢了。

    因为这众人都劳累了一天,用过晚膳之后,这天已经黑了下去。看着玄空法师的禅房之中,依旧亮着依稀的灯光。王玄策就决定前去问个明白,了解个清楚。

    于是,就伸出手叩响了这玄空大师的清静典雅的禅房之门。当大师推开这房门之时,发现是王玄策,也是微微一笑,就颇为有礼的将他里让进了这禅房之中。

    这大师在这蓝毗尼禅寺已经坚守了甚多年头,虽说这禅寺的僧人也不是很多,但是正是因为这禅寺周围的百姓都信奉佛教,所以,这多多少少能够供养得了佛陀的荣光。大师这禅堂也是颇为简陋,除了这中间有一张桌子,靠墙有一张床榻之外,已经别无他物。

    待落座之后,只听这玄空大师这样说道:“不知上国使节,这深夜造访,所谓何事?”

    “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夜已深,突然就睡不着,就想和大师来闲聊一番”王玄策随口就回过了玄空大师的话语,顺带观察这他的神情。看着玄空大师依旧如先前一样,慈祥而端庄,丝毫看不出异常之色。于是就接着说道:“今日有劳大师了,带着我们对着佛陀的圣地,彻底观瞻了一番,的确是让人感触良久呀,物是人非用在这里也恰当了很多。”

    “是呀,不知如今在你们大唐,这佛教如何,当初和玄奘法师畅谈过一次,当时听他说起,佛教自他离开中土之时,也是杂乱无章,议论纷纷。并且在你们大唐武德四年的时候,还有强制僧人还俗的事件,佛教也突然就出现了断层。”玄空大师以玄奘法师当年对他说起的话语对王玄策说道。

    这些事情,王玄策在以后的历史之中,也了解了不少。正是因为在北魏时期,佛教的大力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种惯例:百姓如果出家,就可以免除兵役,免除赋税。再加上隋朝末年,全国战乱频发,各地群雄并起,百姓为了躲避兵灾,不得已而大量出家为僧,一方面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暂时的求得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来到了这武德四年,当时经过多方征战与兼并,这国家也日渐安定了下来,为了休养生息,当时的武德皇帝李渊,就传下令去,每个州郡仅保留一所寺院,其他寺院尽数拆除,并且只保留一部分有名望的僧人,所以,在当时诏令的指导之下,不少僧众就此还俗。

    政策有利有弊,利的地方则是对国家的安定,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毕竟这些僧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力。自从还俗之后,国家的赋税也是提升了不少,国库也充盈了很多。而弊端的一方面,就是不论好坏,只要是年轻的僧侣,超过了编制,就只能被迫还俗,如此一来,不少想在这佛法上面有更深层次造诣的僧人,就这样被彻底断了念想,断送了这佛教强有力的新生种子。虽说这种子被断绝,但是毕竟这火种还在,于是在这玄奘法师归唐之后,这佛教就在这大唐再次兴盛起来了。

    因此,这王玄策就将这武德灭佛的前因后果对玄空大师细说了一番。只听这玄空大师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任何一个宗教都是这样,起起伏伏,低低落落,这佛教传入你们大唐才五百来年,应该已经有了三次灭佛事件了,这也说明了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少问题。”玄空大师一边说着,也是一边带着一丝忧虑的感觉。

    其实玄空大师说的很对,这在五百年来,加上这武德皇帝的灭佛事件,在中华大地之上的确是发生了三次灭佛事件,一次正是这北魏太武帝灭佛,一次是北周武帝灭佛。这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基本原因,不仅仅只是盛极必衰的道理,更多的则是因为这寺院里面占用了大量的田产和劳动力,危害了国家之统治,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结果。因此,说到这里的时候,这玄空大师也多多少少的带着一丝隐忧。

    “是呀,主要是这沙门急于扩张的结果罢了”王玄策也随着玄空大师的话语,继续说道。

    “这次王长史,前往我们五印度各地,礼佛,听说是奉了你们大唐皇帝和皇后的旨意?”

    “正是如此,因为我陛下和皇后自从玄奘法师归唐以后,诸信佛教,佛教也在我大唐日渐兴盛了起来,所以,陛下为感念这佛陀的恩德,就让我代替他们二位,寻访这佛教遗迹,诚心礼佛。”王玄策谦卑的回复到……


………………………………

第二十二回:带使团继续礼佛 禅堂之中聊佛事(下)

    “据老僧所知,在你们大唐,佛教的兴盛,都离不开这君王的支持;正是因为每次君王的大力支持之后,佛教才会达到顶点;再后来,威胁到王权安危之时,又被摔碎的一文不值。这次派遣使节前往五印度礼佛,王长史可是你们大唐的开天辟地的头一人呀。面对如此之荣宠,我想佛教也必会大兴,不过如若这样无节制,任其肆意膨胀下去,对佛教的传播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最多也就一百来年,必定还会再次出现这佛灭之事呀。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循序渐进,有序发展!”玄空大师,面带笑意的对王玄策说出了这样的话语。

    按照如此之分析,玄空大师的话语丝毫没有错。正是因为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恩宠,赏赐了太多的东西给予寺院,而寺院如果不知道节制的情况下,自然会汲取的越来越多,到最后达到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当普天之下大部分良田都成为寺院之田产,当年轻人都以出家为荣的时候,寺院也都到了这最危险的时候。

    想至此,王玄策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虽说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