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革兴大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他之所以想把自己的新学纳入科举,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归根结底也是想借用科举的影响力。
否则,赵祯完全可以利用科举制度的“漏洞”来挑选自己需要的人才。前面说了,科举其实还包含“制科”,“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制科考试的范围虽然不大,应试者的资格却放得很宽,不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朝中重臣举荐参加考试。已经中过进士的人也可以参加制科考试。
由此可见,赵祯如果想自己一个人玩,而不带那些朝中的老顽固一起玩的话,那些个人除了整天干吼,完全影响不到赵祯玩耍的节奏。
一个完整的科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是有皇帝任命主考官负责海选,排出大体排名顺序。其后,皇帝再根据自己的想法,问些个问题,顺便定下最后的排名。还得提一点,在此前的科举考试中,所有试卷审核的时候是不糊名字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娃运气不好,或者名声不好,甚至是长得不好,那都有可能被主考官知道了,进而不让你录取。所以,哪怕是在宋朝,也都是一个靠脸吃饭的时代呀!
科举眼见就要开始了,赵祯一直雪藏的考官名单也终于被公布出来了,这本该是在一年前都该干的事,赵祯则故意一直悬而未决。无他,只是他当时还有些问题没有考虑清楚罢了。别看就一个考官任命的小事,却有重大的影响。因为考官不仅负责出题,还负责改题,权利重大,以至于考官的任命就意味着皇帝的一种政策导向。甚至在某些时候,所有的学子都会提前拜访考官,这也就是刷脸的过程,说得不好听一点,或许考官在这个时候就把某些个看不顺眼的从名单上划去了。
大家好不容易等到皇上公布考官名单,都兴冲冲地准备去拜访一番,以便留下个好印象。可惜,他们都扑了个空,这些个考官都被皇上请到了皇家学院,正在埋头出题,直到考试结束也离不开考场。
在京城的学子们,不管是有信心还是没信心,都在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图以最佳的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唯独,有三个家伙凑在一起垂头丧气,哀叹不已。这三人,正是富弼、文彦博和韩琦。之所以会如此,完全是这个考官闹得,因为这次科举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富弼的岳父大人——当朝宰相晏殊。按照惯例,为了避嫌,富弼是不能参与此次科举的,所以他才很郁闷,他的两个兄弟伙正是在安慰他。
说到这个考官,赵祯此次一共任命了四名考官,除了晏殊作为主考官外,还有李迪、孔道辅和范仲淹作为副考官。旁的不说,就这考官的配置,大多数人就闹不懂了。让晏殊当主考官,大家觉得没啥,宰相干这活也很合适,可这三个副考官那就值得推敲推敲了。
李迪,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真宗景德二年,举进士第一,历通判。如果没有赵祯的到来,他还将两度为相,名副其实的老资格,关键是前些年也曾上书反对过皇上“乱搞”。再说这个孔道辅,读圣贤书的应该就没有不知道他的,作为儒家学说师祖孔圣人的后代,也是当年跟皇上唱反调的核心力量,只不过后来被皇上招到京城就没怎么闹腾了,没想到现在居然混到了副考官的位置。
那么,众多学子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皇上被这些个能人驯服了,重新开始遵从圣人圣学了,不再闹腾啥新学了呢?
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没看到还有副考官叫范仲淹么!
范仲淹是谁?如果宋朝也言论自由的话,想必有不少人会说他是当今圣上的头号狗腿子,也是新学的主要带头者。
这么看来,学子们的内心是必须要忐忑一下了!
而处于舆论风暴之中的四位考官,此刻却没有经历去关注外面的议论,一个个正在苦思冥想如何出一份让皇帝满意的考卷。他们一边想,一边写,时不时翻翻眼前堆积如山的书,赵祯却很悠闲地端着杯茶,优哉游哉地在他们身旁晃悠,东瞅瞅西看看,时不时还发出点声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赵祯借鉴自己那时候高考的玩法,让四位考官各出一套题,自己在从中随机选择题目组成最终的考卷。四位考官终于在即将崩溃的情况下,完成了圣上交代的命令,一个个捧着自己沉甸甸的的试卷放在赵祯面前。
赵祯笑呵呵地看着四人:“诸位爱卿辛啦!来,都来尝尝朕亲自泡的好茶!”
小顺子闻言,立马给四位考官没人到了一杯,送到他们面前。
“谢皇上恩赐!”四位考官也不客气,道了声谢,便接过茶杯细细品尝。
赵祯把四分试卷都仔细看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在书海中遨游出来的人,好多东西朕都没看明白。管他的,反正又不是朕来考试,也用不着朕来改卷,看不懂就看不懂呗!
“朕也知道,几位爱卿这几天都很操劳,但科举抡才对我朝江山十分重要,不可懈怠!后面几日还得劳烦诸位爱卿多多操心,今日大家就好好休息吧!”
“谢皇上!承蒙皇上信任,臣等自当尽力而为,为我朝挑选栋梁之才!”晏殊带头表态道。
“晏相精神可嘉!朕深感欣慰!对了,朕记得爱卿有个好女婿,好像是叫富弼吧!朕听说他才高八斗,这次是否也来参加科举呢?”
晏殊还以为皇上是在试探自己,赶忙否认道:“回皇上!臣胥虽然可以参加科举,但因臣为主考官,按照历代规矩,为了避嫌,他没有参加科举。”
“喔……还有这事?”赵祯又看了看另外几个人,见他们都朝自己点了点头,这让他不得不皱了皱眉头,自己都还不知道下次科举啥时候在开一把,不能因为这耽误了人才嘛!
赵祯又跟他们简单了解了一下这个规矩的缘由,稍加思索便计上心来:“朕想到了一个办法,朕决定今年乃至以后的科举都采用糊名制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科举更加公平,也能够让诸位爱卿拜托避嫌的困扰,诸位爱卿如果有合适的亲人,大可以一样来参加科举。”
“皇上,何为糊名制度呢?”晏殊问道。
“糊名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所有考生的名字都得糊上,即便是你们阅卷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手上的试卷是何人所做。这样,不就没人说你们徇私舞弊了么!待朕回去便发布圣旨,公告天下!”
“等一等……”范仲淹急忙叫住赵祯,说道:“皇上,您说把名字糊上,可还有笔迹啊!”
“皇上,范大人说得对,就算臣的女婿把名字糊上,臣还是能认出来他的笔迹,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晏殊也赶忙劝道,他可不想因为这事被全天下学子取笑,那就没得混了。
赵祯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轻松地对几位考官说道:“这都不是个事!朕自有妙计,诸位爱卿就安心主持考试就行了,其他的交给朕来办!”
赵祯回宫没多久,一份紧急公告便贴到了学子们聚集的几个地方,同时还有许多开封府的衙役敲着锣在大街上大声宣读,他们身前身后都围满了不少赶考的考生……
第37章 送行引发的后果
京城一家客栈里面,文彦博和韩琦两人这大半年就旅居在此,富弼则住到了他岳父家里面,也就是晏殊府上。
明日就要进入考场了,一个人的命运也会在此出现重大转折。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富弼虽然为自己的命运感到难过,但他还是打起精神来给自己的两位好朋友打气。
本来富弼三人正在客栈中小酌,三人抛开心中的不快,畅饮正酣之际,却发现酒菜均已不多。于是,年纪最小的韩琦,自告奋勇地跑去买点下酒菜和好酒,准备回来在大干三百回合。
“这稚圭老弟今个咋这么墨迹,老半天了还不回来!”韩琦为了活跃气氛,同样也为了转移视线,避免引起富弼的不快。
富弼何尝不明白朋友的苦心,可自己苦读十余载,却连博一次的机会都没有……唯有强颜欢笑:“是啊!酒尽菜稀……”
“砰”一声巨响,房门应声而开,也转移了富弼两人的注意力,只见韩琦气喘吁吁地来站在门口,看着两人傻笑,手上空空如也!
“稚圭,你买的酒菜呢?”文彦博问道。
“哈哈哈……”韩琦没有答话,自顾冲到富弼跟前,抱着他狂喜不已:“彦国兄,你也可以参加科举啦!”
“说什么傻话!愚兄看你是喝醉了吧!”富弼费了老大的劲才从韩琦手底下钻出来。
“稚圭,你这是怎么回事?不会真喝醉了吧?”文彦博也很好奇地看着韩琦。
“淡定,淡定,都淡定!且听我细细道来!”韩琦舒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才对两人说道:“小弟刚才出去买酒菜,恰好看到了圣上张贴的告示,上面说了,从本次科举开始,一律采用糊名制度。所有考生进场填好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籍贯之后,便要把试卷此处密封起来。待答题完毕,圣上会派人重新誊写每个人的试卷,以防阅卷之人通过笔迹认出考生为何人。圣上希望以此来避免考官的主观臆断,提升科举的公平性,因此,所有满足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无须避嫌。并且从本次科举开始,长相也不在是问题,圣上保证不再靠看脸来揣度一个人的能力,所有检验就一个标准——实践能力!”
“真的?”富弼跟文彦博两人一同问道。
韩琦拍着胸脯保证道:“真的!不信你们可以去看嘛!”
于是,三人也顾不着吃酒,一起赶到了张贴告示的地方,没想到那里已经围满了考生,三人挤都挤不进去……
翌日,众考生带着无比向往和忐忑的心情,终于如愿踏入了皇家学院大门。经过严苛检查之后,每人穿着朝廷准备的统一服装,拿着朝廷颁发的准考证,走进了自己的考场。他们比历届考生都要幸运得多,坐在宽敞的教师里面,虽然每个考生的位置都被用布帘隔开,这也比以往那些在贡院的小黑屋里面一呆就是三天要舒适得多。
皇家学院的外围被杨知信带着人围得水泄不通,内部则是些保安在来回巡逻,出了这些安保措施,还有不少锦衣卫隐蔽在各个角落,严密监视这整个学院的一举一动,甚至连皇家保卫队也抽调了不少人手参与此次大考。
不仅如此,在考生们进场的时候,赵祯还在一个操场上给四千多名禁军士兵训话:“全体都有!立正……稍息!”
看着底下数千人整齐的动作,满意地点点头,旁边跟着的军官也大松了一口气。
赵祯朝着底下的士兵大声喊道:“你们都是朕最信赖的人,朕今天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们去办!”
“请皇上吩咐!属下万死不辞!”在军官的带领下,数千士兵们齐刷刷地举起手臂,一边敬礼一边大声喊道。
赵祯平摊双手:“为了保证本次科举公平,防止有人舞弊,朕让你们每人负责监视一个考生,这三天时间里面,你们要跟自己的目标同吃同睡,哪怕是上茅房都得跟着。但是,你们不得影响考生正常答题。你们能够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这些士兵便放下武器,领着自己的编号,一队队地朝着各自的考场开去。
虽然也有考生对于这种贴身监视的做法表示反对,但是人家考官就一句话:不喜欢,你可以不考!
不考?可能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不就为了今天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来日的辉煌,今天就忍了。
等开始考试了,大家反而觉得这些个监考的士兵没那么讨厌了。只要自己不乱搞动作,人家就坐在旁边数手指头,偶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