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兴大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皇上!您咋又把老臣给忽视了呢!”杨宗保又猛地站了起来,也不知道他都那么大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把自己腰给闪着。
赵祯心中咯噔一想,貌似自己还真把这个老人家给忽视了呢!不能怪自己大意,自己这也是尊重老人。对,就是这个样子滴!
赵祯换上一副笑脸:“杨老您这说哪的话!朕就是看你威望甚高,这么大的场子,肯定得要您老来居中坐镇嘛!”
杨宗保扑过来拉着赵祯的手,声情并茂地说道:“皇上,您这么安排老臣那可得有意见了,您说老臣杨家世世代代都是跟辽国死磕,今个好不容易碰到这种大场子,您不能够这么干呀!”
“淡定!淡定!”赵祯一边安慰他,一边朝晏殊几人使眼色。
接到老大的召唤,晏殊几人只好轮番上前劝导,最后杨宗保被逼无奈,撂下了一句话,那就是这事不能少了杨家的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再考虑的杨家现如今人才凋零的实际情况,最后赵祯被迫答应带杨金花一起北伐。
赵祯跟大臣谈妥之后,朝廷这个庞大机器也开始开动起来,宋辽交恶的情况随着时报和朝廷告示很快便传到了大江南北。期初,百姓们还对这种突然的变化感到有些惊慌失措,再加上对自己国家的军队没什么信心,甚至有些百姓都以为病灾又将降临,吩咐求神拜佛,倒是让道佛两家兴盛一把。
不过随着宣传攻势的加强,老百姓对待战事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从原来的忐忑不安慢慢变成对辽国暴行严厉谴责。尤其是那些老一辈活得久点的人,他们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宋辽战乱时期的苦难,也不知道谁把他们找出来现身说法,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简直就差把辽国描绘的十恶不赦了,可见这些文人耍起笔杆子来确实很有一套,赵祯都不得不佩服一把。
这次宣传战初见端倪之际,发生了两件让赵祯意外的事情。要说这第一件事,种世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了皇宫,硬是死缠烂打要参战。赵祯本来此次只想在陆地上面教训一下辽国,让辽国那瓜婆娘收敛一点,所以并没有把水军计划在内。毕竟人家辽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跟他们死掐有点不划算,可是架不住种世衡这人缠人功夫一流,赵祯最后被逼无赖答应了他的请战。
至于这第二件事嘛,赵祯确实没往那个方向想,他也没想过自己治下之民能够有这个觉悟。可是没想到,继思奇集团捐钱捐物高调支持朝廷北伐之事在皇家时报和金陵时报(金陵晚报改名而来)刊登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商贾和百姓纷纷效仿。
当然了,这其中并不是说全都一心为国,也有人是为了借用这两大时报给自己刷名气。但不管怎么着,这气氛倒是被他们给搅合起来了。
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到了晏殊他们捣鼓出来的黄道吉日,赵祯带着一帮大臣祭天拜祖之后,正式登台拜将,为了这个仪式,相关的主要将领也都提前赶了回来。
“终于还是要来啦!”赵祯站在刚筑起的点将台上,凝望北方默默感叹了一句,这才大声喊道:“原本我宋辽为兄弟之邦,两国和平共处,我朝也多有馈赠。然而,如今辽国恶妇背信弃义,占我大宋土地,杀我大宋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决议北伐辽国,替我大宋冤死百姓——复仇!”
“复仇!复仇!”参加北伐战役的捧日军自然是很给面子大声附和。
赵祯接着又吼了一句很提神的话:“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
……
待大家呼声过去,孙复站出来喊道:“奏乐,升国旗,唱国歌!”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炎黄,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中原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东有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宋有锐士,谁与争雄?
……
雷鸣般的鼓点声后,赵祯那山寨的所谓的国歌再次响彻京郊上空。还是原来码头表演那些些人,而且这个简单的军乐队也被训练得有声有色了。
一面红蓝两底色上绣着一条生龙活虎的五爪金龙的”国旗“,在歌声中随风飘扬,缓缓上升……
此刻的大宋百姓还不能领会赵祯的用意,但赵祯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因为这面旗帜的升起而充满激动的情怀,会因为这么旗帜而凝聚大宋之魂,而不只像现在一样看“笑话”。
不管别人怎样,赵祯自己冷静了一下情绪才说道:“朕命令,此次北伐之战,由麒麟卫统领折惟正担任总指挥,水军统领种世衡为副总指挥,枢密使张尧佐担任监军。”
折惟正:“臣遵旨!”
种世衡:“臣遵旨!”
张尧佐:“臣遵旨!”
赵祯待三人接过军令,他又说道:“朕将御驾亲征,并领参谋长一职,与尔等一同北伐!诸位臣工听令,点起各部军队,即日开拔!”
“臣等遵旨!”
赵祯打手一挥,所有军士即将开拔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飞速扑来。
传令兵飞身下马,气还未喘平,便举着一封奏折大声喊道:“启奏皇上,成都府路经略使高继宣大人转呈奏报,研究院吴仁大人在吐蕃发现‘天花’踪迹,请求关闭贸易通道,严防‘天花’传播至大宋境内。请圣上指示!”

第1章 天花来袭

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了赵祯当头一棒,也瞬间浇灭了他那激动的小心肝。
天花,一个听起来挺和谐的名字,却是伴随着死神降临人间!
即便是在赵祯前世的时代,这玩意仍然被定义为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而且还没得治!简单点说,只要沾上这玩意,那就等于跟死神报道了,就看人家想不想收你。
要说这天花病毒本身倒是搞不死人,虽然这个发病的过程又是恶心、呕吐、便秘、失眠一大堆毛病,但只要能够熬过来,也就是在脸上和身上出现红色斑疹,最后化脓干缩成痂,也就是俗称的麻子。不过要是患者身体不好,或者运气不好,引发各种并发症的话,那就是大罗神仙也没法了!
可是,古人身体健康状态好吗?
对于这个平均年龄不到五十的时代,赵祯是不抱有任何奢望的。眼下看来,对付这波不期而遇的天花来袭,远比找萧家婆娘麻烦要重要的多呀!
想到这,赵祯朝台下望眼欲穿的大臣们说道:“传朕旨意,北伐计划暂时中止,北伐总指挥折惟正即刻带领青龙军团和白虎军团北上,于宋辽边境布防,严防辽国入侵。副总指挥种世衡领水军所部原地待命。所有大臣立刻与朕一同回宫,召开紧急朝会。”
“臣等遵旨!”不管是心花怒放的文官,还是郁闷无比武将。都无条件服从命令。
折惟正和其他朝中大臣都离赵祯比较近,也都听到了传令兵禀报的内容,对于赵祯的这个安排他们也都表示了认同。虽说眼前正要进行的北伐是件大事。不可轻易变更,但跟这个“天花来袭”的消息来说,那还是略有不及的。
此刻,能够站在赵祯周围的人,没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哪怕是折惟正和种世衡这样的武将也不例外。他们或许没有亲身经历过天花爆发,然而对于此物记载的古书并不在少数。
好比在八百年前的晋代一位叫葛洪的大牛。主张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以图儒道合一。他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化学实验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其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关于天花的流行情况和症状的描述尤为详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疮从西东流。遍于海内。…”
他这话啥意思呢?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个天花(他当时把这个叫疮)很牛逼,近年来时候爆发(可能和当时战乱频繁有关)。一旦感染便头顶生疮脚下流浓,快得很,还很恶心,沾哪哪长,一旦治疗跟不上,那就是一死一大堆。就算治好了,那也是麻子。而且这玩意爆发一次要持续个年把时间。
至于这玩意到底害死了多少人,没人统计过,也没人关心过。而真正让这些朝中大臣关心的是这玩意会不会传给自己,毕竟天花可是不认你高低贵贱的,管你是皇帝大臣还是平民百姓,谁惹它就跟谁死磕!
虽说大家还不能确定天花爆发的起因,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每次天花似乎都是伴随兵灾和旱灾而来。而此次也不例外,吐蕃打了几年的战就不说了,就这旱灾也是风头正胜。也就宋朝还比较好一点,毕竟有那么两大水域在那摆着,再加上赵祯前几年便以让农业司知道户部加紧农业水利建设,要不然就跟辽国一样倒大霉了。
“本来还想趁着辽国灾荒,国力不稳之际,恰好辽国人偷袭边界又给了好借口,便发动战争直接把辽国底气打没了,没想到,天花横空出世,打乱了我的整体部署呀!”赵祯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陆陆续续到来的大臣,在心中默默地感叹:“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呐!”
这时,晏殊带着群臣叩拜:“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诸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大臣按老规矩道完谢才慢慢爬起来。
赵祯:“今日之事,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听说了。研究院医药司吴仁研究员深陷吐蕃境内,时刻有可能面临天花袭击,然其仍能够为我大宋安慰着想,其情可勉,其志可嘉。天花的恐怖之处,无需朕多说,想必诸位都清楚,为此朕特意暂停北伐。数百年以来,自从天花从西域传入中原,吾辈一直没有好的办法对付天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肆虐人间。然,朕受上天传承之奇术,可绝天花于未然。不过朕需要一些时间,还有诸位大臣的鼎力相助!”
晏殊带头站出来:“请皇上吩咐!若能绝天花之患,换天下百姓安康,老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请皇上吩咐!”“请皇上吩咐!”……
其他大臣在晏殊的带头作用下,也纷纷躬身喊道。
赵祯:“晏相言重了,对付天花朕自有办法,不过需要诸位大臣做好百姓的安抚工作。可以告诉百姓实情,给他们讲清楚,天花不是什么瘟神在作祟,而是有些脏东西随着空气在传播。因此,你们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口的流动,尤其是每个城市的出入人员要详细盘查,对于有可疑症状者,必须隔离观察,若半月之后没有发病才可放心!另外,京成大道必须马上关闭,若非必要,不得通行。晏相,将此令即刻传檄各地,解除时间另行通知。”
晏殊:“臣遵旨!”
赵祯:“礼部官员、太医院以及各地方官员。必须耐心做好安抚宣传工作,告诉老百姓,朕此举实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他们。不得生出祸端。同时组织各地各大药房,安置隔离观察区,对疑是症状者进行隔离治疗,严防天花扩散。另外,朕已经吩咐皇后的纺织中心和酿酒厂加紧生产酒精和口罩,你们将它们分发给各地的郎中,尽量保护他们的安全。至于偏远地区。可令当地官府在其辖地小作坊采购口罩,若有敢贪污者。严惩不贷!”
“遵旨!”孙复以及太医院医官应道。
赵祯:“户部要做好药材收集以备不时之需,并与各大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