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世富贵-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人血口喷人,我们不反也要被你逼反了!吃我一箭!”

    话声刚落,张弓搭箭,向徐平迎面射去。

    黄承祥正在烦恼,根本来不及阻挡,眼睁睁地看着那箭直奔徐平,被他身边的高大全一刀拍在地上。

    “完了,完了――”

    黄承祥喃喃自语,面如死灰,又加一条谋杀朝廷命官,不死也得死了。名义上是知州,规矩上他见了县令都得毕恭毕敬,何况对通判动武。

    徐平冷冷地看了看地上的箭枝,转身看向另一边的张荣,举起手臂,猛地一挥:“杀!”

    张荣吸一口气,提长枪在手,从口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全军听令,随我冲杀!”

    随着话声,他身旁的帅旗轻卷,缓缓指向黄承祥。

    令旗所指,兵马所向,二百多厢兵振奋精神,旗牌手随令旗指向,兵士紧跟旗牌手,押队在后紧握长刀,以并不快的速度向黄承祥一行人压了上去。

    随着全军发动,后面鼓声响了起来,不紧不慢,控制着全军行进的节奏。只是走出了十几步,军中的人已经听不见别的声音,只有鼓声伴着他们的脚步,甚至这鼓声已经控制了他们的心脏,甚至控制了他们的生命一般。

    黄承祥身后的家丁兵见厢军压上来,想摆开两翼伸张的阵势,却被徐平的大队人马挡在那里,不由自主地就慌乱起来。

    即使正常的两军对阵,黄承祥五六百家丁兵也对付不了二百多正规训练的厢军,此时又是被从斜向杀来,连正面迎敌都做不到,几乎是任人宰杀。

    黄承祥心思急转,对身旁的骑士道:“你带着手下精锐,去与过来的厢军冲杀一阵,我整齐人马在后面护你!”

    那骑士也反应过来,大概今天自己是闯了祸,不敢回嘴,带着平时追随自己的人马,大约五六十人,迎向张荣所部。

    两军相距五六十步,鼓声突然停住,骑士不明所以,急忙勒住坐骑。

    行进的厢军随着鼓声停止站住,一起蹲下身子,骑士还没明白过来,扑天盖地的箭雨已经到了头顶上。

    箭雨到半空中,鼓声再次大作,鼓点变得更加密集,厢军的速度一下快了起来,几个呼吸之间,就已经把冲上来的五六十人淹没。

    这个时候,高大全已经带了一百人在另一边整队完毕,要向黄承祥的阵后冲杀,截住这五六百人的退路。

    黄承祥在马上把形势看得明白,长叹一声,也不再说话,拨马向身后的山谷跑去。

    主帅一跑,众蛮兵一哄而散,乱糟糟地一起涌向山谷。

    徐平出了口气,让高大全带人随着张荣一起向山谷追杀。这个时候人数已经没有意义,纯粹是追杀上来的人数人头了。

    黄承祥打马跑进山谷,行不了多少距离,就被随后涌来的败兵塞住,再也动弹不得。

    黄承祥从马上下来,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挤到路边,转身钻进山林,高声叫道:“都进山里来,汉人不善于走山路,我们回到忠州再与他们计较!”

    有了这一句提醒,慌不择路的蛮人一哄钻进了山林,很快消失不见。

    徐平身边的段方神情有些惆怅,叹了口气:“可惜让黄承祥跑了,他在忠州经营多年,终究是个祸!”

    徐平笑笑:“跑?他跑哪里去?忠州就在那里,经过了今天的事,朝廷岂会还容忍这个土州存在?没了忠州地盘,他不过是丧家之犬,跑到哪里都是被人打杀了吃肉的命!”
………………………………

第28章 竹筐里的少女

落山的太阳带走了白天的燥热,徐徐凉风跨过山峦,轻轻拂过碧绿的竹林,扫到小山坡上徐平的处住,带来了盼望已久的凉意。

    院子里人声鼎沸,留下来的在编乡兵正整理战利品。

    徐平站在门前,一只手叉着腰看着忙乱的人们。今天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打的第二仗,比第一次夜里偷袭柯五郎一伙盗贼还要轻松。这是应有之意,如果这都能吃亏,徐平就该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智商,到底合不合适参与打打杀杀的事情。如和县的人力比忠州强上一些,其他实力更是远胜,以有心算无心,还有二百多更戍厢军帮忙,就跟大人打小孩子一样,吃一点亏都不应该。

    “通判,一百五十贯钱,还有十口羊、五十瓶酒已经准备好了。”

    正在这里值勤的李孔目过来禀报。作为徐平的直接属下,段、郑、李三孔目分别在徐平身边轮值,另两人在邕州城里通判厅处理日常事务。

    徐平应了一声,对李孔目道:“唤陈都头过来。”

    李孔目领命去了,不大一会带了一个全身披挂的大汉回来,那大汉到了跟前向徐平叉手行礼:“下官巡检寨都头陈亮,见过通判!”

    “免礼吧。今天多亏了你们巡检寨里官兵用命,迎头痛击了出来作乱的忠州蛮人。我这里备了一些薄礼,你带回巡检寨里,让张巡检分给手下弟兄。日后我会上书转运使司,还有封赏。”

    陈亮满面喜色,急忙谢过。

    徐平道:“天色马上黑下来了,我这里不留你,带着东西快些回到巡检寨,张巡检只怕等得急了。路上小心一些,不要出了意外。”

    陈亮领命,兴冲冲地转身走了。

    徐平叹了口气,大宋的军队实在是,唉,时时刻刻都得拿钱喂着。今天这一仗下来,徐平装傻充愣不给赏钱也行,但必然会使官兵牢骚满腹,以后再想用也不要想顺手了。这个时代的风气如此,徐平不能免俗,仗一打完,他便主动通知张荣派人跟着回来领赏钱,陈都头带着二十多人一路眼巴巴地跟过来。

    今天下午一仗,打完的战利品不多,但生擒了一百五十多个蛮人,徐平全带回了住处,以后也不准备让他们回去了,全都打散了编到自己手下的生产队里,作为劳力用。他这里跟忠州比,对普通蛮人就如天堂一般,也不怕他们偷偷跑回去,这种事情还没发生过呢。

    秀秀没事,跟在高大全和谭虎身边在人群里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稀奇东西。可惜今天蛮人是出来抢东西的,实在没什么稀罕物。

    徐平看着夜色渐渐浸染大地,命李孔目去准备酒肉。巡检寨的厢兵打完仗有吃有喝还有钱领,他也不好亏待了自己的手下。

    “我的天哪,我的天哪,这筐里怎么有个人?!”

    人群里突然传来秀秀的声音,惊魂不定的感觉。

    徐平快步走上前,随手从人群里取了一枝火把,来到秀秀身边,举着火把向她面前的一个大竹筐里照去。

    这是山里人常用的大号背篓,盖子被掀开扔在一边,篓子里一个少女正好奇地看着周围。少女的头发蓬乱,脸上道道伤痕混着鲜血和泥土,看不出本来的面目,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徐平的火把照过来,少女的目光越过火把,与徐平四目相对,目光里有慌乱,更多的是好奇。

    “你是谁?”

    “我叫刘小妹,是忠州提陀。”

    刘小妹左右看看,又问徐平:“这里不是忠州吧?我听见下午在打仗,应该不是在忠州了。”

    “这里是如和县。”

    这个小姑娘有姓有名,就不是生蛮。普通的山里生蛮没有姓,名字随便取个阿三阿四,阿牛阿水,串着父名不会叫混就罢了。她又知道强调自己是提陀,也就是普通百姓的意思,不是谁家奴仆,应该很明白这之间的区别。理论上来说,私人奴仆官府不会管,普通百姓大宋朝廷还有插手的理由。当然这也是理论上,实际为了防止与蛮酋冲突,羁縻州的百姓官府也不闻不问。

    徐平见她听见自己离了忠州,眼睛明亮起来,转身对秀秀道:“你去找两个健壮些的妇人,把篓子抬到屋里,给这位姑娘换身衣服再出来说话。”

    刘小妹不但满脸是伤,身上也是血肉模糊,显然受了重刑,一群大男人面前扶出来有些不雅。

    秀秀看着刘小妹满脸惊慌,徐平说了两遍才她才听清楚,飞跑着出了门。

    蛮人的风俗是女人干活,徐平这里虽然用集体组织强行改掉了属下男人的懒病,女人的勤快却还保留着,与男人编在一起做些纺织一类的工作,这里周围一样有女人的住所。

    篓子里的刘小妹一直看着徐平,并不怎么惊慌,目光有些好奇,更有一种热切,一种对生命的渴望。

    “你是州里的官人?”刘小妹问徐平。

    “我是邕州通判。”

    刘小妹有些疑惑:“通判是个什么官人?”

    徐平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太祖设立通判本来是监视知州的,现在虽然知通关系没有那么尖锐了,监州的意思仍然在,宋人并不避讳,蛮人却未必理解。

    黄天彪见这里围了人,也挤了过来,便对刘小妹道:“通判是我们邕州城里的另一位知州,比知州官小一些的官人。”

    这话他这位蛮人补的县尉可以说,徐平手下的人却不好说这么直白。

    刘小妹看着徐平,目光更加明亮了:“原来是位大官人,那你会不会把我送回忠州去?——我不回去的!”

    徐平不知道她事情的前因后果,只好含混答道:“你是提陀,一样是朝廷属下百姓,只要没有作奸犯科,没有人逼你。”

    秀秀带了三个妇人一路飞奔回来,跑到筐前弯着腰喘了口气道:“官人吩咐把筐子抬到屋里,给这位小娘子换身衣服。——小娘子,我们带你去换衣服,把身上也洗一洗,我那里有药给你敷上。”

    刘小妹张嘴想说什么,终是闭上了嘴什么都没有说,由着秀秀带人把篓子连她一起抬到了屋里。

    徐平招手让黄天彪跟上来,到了屋子前面问他:“忠州有姓刘的吗?”

    “有,据说是在唐朝时候,这附近流行瘟疫,有位医官采药医治百姓,救活了很多人。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医官离去之后,跟着他行医的人便给自己取了刘姓。这姓附近几州都有,不过都不是大姓。”

    蛮人的姓氏来源复杂,有的自古传承久远,比如黄姓,有的是壮话转成汉话,比如韦壮话原义为水牛,侬姓原义是森林。还有很多是来自汉姓,这种就更加无从考究,有的是来自老师,有的来自官员,来自医生的也不少。而且最后一种来源不是一时一地,有的刚好是同一个姓罢了,并没什么关系。

    徐平问黄天彪的意思,是怕这个刘小妹的祖上本来是汉人,因为各种原因辗转进入蛮区,时间长了变成汉蛮。自秦汉时候中原王朝经营西南,流落在各蛮区的汉人也有不少,时间久远,有的已经被蛮人同化,宋朝时称这些人为汉蛮,规模最大的在西南蕃,聚落不小。

    西南有汉蛮,西北有汉胡,蛮胡的意思部分是未蒙教化的意思,并不单单指民族。对这些汉蛮和汉胡宋朝的政策与原生的蛮胡是有区别的,同样归于朝廷治下一种是归正人,一种是归明人,有不一样的政治待遇。如果刘小妹是汉蛮,有天大的麻烦徐平也会替她担下来,中原王朝的这点威严现在还有。如果是本生蛮族,那就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要受民族政策的制约。

    天彻底黑下来了,战利品整理完毕,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徐平让李孔目指挥着收到库里,日后再慢慢处理。

    院子里燃起了十几枝火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