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世富贵-第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到这里,便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没有禁军花费的预算决算,徐平财政改革的动作哪怕弄得山响,其实都是小打小闹。赚再多的钱,还是落到了禁军的统兵官手里。而且军费本来是养兵,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钱都落到了各级军官的手里,真正缺钱的底层兵士依然是衣食无着,甚至卖妻卖女的都有,各种乱象。

    是收买各级军官,换来禁军的稳定,不惜以战斗力下降为代价,还是把军费直接拿来真正养兵,赢得军心,从而保证战斗力。赵祯作为皇帝,要作出一个选择。

    西北战乱将起,在徐平看来,这个选择赵祯不能拖下去了。
………………………………

第215章 妥协

    见殿里的气氛有些沉重,赵祯朗声道:“军中钱粮如何开销,自有惯例,非一时半刻能够讲清楚。就是将来要改,也需从长计议,急切间哪里定得下来?此事容后再议!”

    徐平心中叹气,不被逼到无路可走,看来军费是难动了。军中身居高位的将领,不是太宗真宗时的藩邸旧臣,就是外戚,很多还两种身份合一。这些人又互相联姻,关系盘根错节,除非皇帝痛下决心,不然别人根本就动他们不得。赵祯现在显然没有心思改变这种局面,而且不但不改,待遇优厚的管军职位还被他拿来直接送给亲近的人。

    见大臣们都不说话,徐平道:“容后再议也未尝不可,只是养军之费总得有个数额,不然三司着实难做。怎么花的可以先不去管,军费的总数要定下来,这事枢密院总能够做得了主。今年的军费总数便由枢密院按去年花费报上来,来年在此基础上是增是减,增多少减多少,总是能够定下来的。定下来之后,三司便就按照这数额逐月给付。”

    张士逊道:“其实此事也难办。日常花销是可以给出数目,但年节赏赐,或者国家有大事赏赐,这数目却不好定。再者军队开拔,也有赏钱,杂七杂八谁能理得清楚?”

    “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花钱出去,枢密院总要理出个军费数目,不然三司难道就常年备着钱在库里,让你们随用随取?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三司收天下钱粮,用于天下之事,怎么可以专一用于养军!不拘是多是少,枢密院必须给出个数目来!”

    见徐平的神色有些不好看,张士逊不为所动,只是摇头:“难,难,难!”

    禁军除了按着人头领的钱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说不清楚的花销。平时训练要给赏钱吧,军队移防要给赏钱吧,天阴下雨道路泥泞要给鞋钱吧,天热了要给买冰的钱吧,天冷了要给买炭的钱吧,更不要说一旦打仗,动刀动枪开弓射箭还得先发辛苦钱再动手,零零碎碎,还超出正常发的钱粮呢。这些花销不可预计,枢密院定下个数来,多了还好说,到时一旦不够,张士逊自己掏钱去补窟窿啊。

    李迪脾气火爆,看着张士逊的样子再也忍不住,厉声道:“徐平说的有道理,国家出钱养兵是不错,现在不计较你枢密院花多少,总得有个数额出来!枢密,你这也不行,那也艰难,是个什么道理?在西府数年,难道一年花多少钱还心中没数?!”

    张士逊低眉敛目,没听到一样,一言不发。

    赵祯道:“军国大事变幻无常,养军之费确实难有一定之规,枢密院给不出个具体数额也怨不得他们。当然,没有具体数额三司难做事,此话确实有道理。不如这样,就按照去年的数额定下来,为防意外,多加一成,三司来年就按照此数拨付。如果有意料不到的地方用钱,从内藏库出好了。――当然,如果有战事,又另当别论。”

    张士逊捧笏:“陛下英明,臣谨奉旨。”

    徐平也只好与李迪等人一起领旨,准备就这样定下来。多一成就多一成吧,只要有确切的数字,徐平就好安排。综合算起来,多给这一成对徐平不是什么难事。

    张士逊却又道:“去年养军之费,诸多赏赐,好多是出自内库,这些钱怎么算?”

    “一起加总报到三司,以后就由左藏库出钱。养兵本来是国事,左藏库空虚,不得已才用内藏库的钱。徐平是理财能臣,想来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再有了。”

    赵祯这话一出口,李迪就有些急,按照这算法,下年的军费岂不是要涨两成不止。军费占得多了,其他事情就无钱可用,碰到水旱天灾,难道到时候再到内藏库去借贷?刚要反对,见到徐平轻轻摇了摇头,把到口的话强行咽了下去。

    赵祯这样做,当然是要保证内藏库的财力,确保自己的天子私财有足够的影响国家财政的能力。从太宗时候把内藏库与国库彻底割裂开来,由皇帝完全掌握起,这一条就成了祖宗家法,皇帝轻易不肯放弃。用枢密院控制禁军的财政和人事,再用内藏库影响国家的财政,关键时刻发到禁军手里的赏钱是天子私财,从而让官兵对皇帝感恩。祖宗家法的核心,就是让政权支柱的禁军知道他们是谁的人,谁能给他们发钱,应该为谁效力。

    徐平懒得跟赵祯计较这些,他需要的是把现在的财政格局固定下来,不要三司赚出钱来各方看着眼红,皇帝要往内藏库里划,军队要多加赏钱,最后成一笔烂账。以前再是善于理财的三司使,不谈陈恕,就说丁谓,能做到的也无非是用度不缺,支撑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之后还是出现巨大亏空。徐平要在自己任上,把三司一直欠钱的这个传统给改过来。

    这个局面未必是赵祯想看到的,但却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只是缝缝补补,社会经济如何向前发展?

    定下军费预算的标准,其他就再无大事。天下钱粮本来就掌握在三司手里,从太祖时候收兵权削藩,核心实际上是把地方的财权收到中央来了。地方州县基本没有财权,收到的税绝大部分是系省财物,所有权在三司,地方要用必须三司同意才可以。州县能够支配的钱粮其实就那几项,三司拨下去的公使钱,官营酒库的醋息钱,其他就是各种巧立名目收的苛捐杂税,徐平要一步一步取消掉的。转运使可以调配本路的系省钱物,是因为转运使司理论上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行三司的职权。

    提出预算制度,徐平理想的情况是把军费一起理清楚,列出人员费用,训练费用,装备费用,办公费用等等,用预算决算制度控制住军队的花销,把钱用到有用的地方。当年在邕州徐平也带过兵,那时候是做得到的,不然即使有蔗糖务,一州之地怎么可能打起那种大仗?如果还按历史的轨迹,军费年年增加,一有战事就爆增,然而钱却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历史上的庆历宋夏战争,花费之巨几乎让宋朝无法负担,后期更是直接激起陕西南部的农民起义。最后双方不明不白地言和,财政困难和陕西民变是重要的原因。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这道理人人都知道。但花钱没有效率,用了一千万贯的钱,只做成了一百万贯的事,这种仗谁能够打得起?

    达不到理想状况,也要把军事的数额固定下来,即使年年增长徐平也认了。但决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没有计划,找出个理由就把左藏库里的钱发出去了。
………………………………

第216章 新的货币

    讲过预算,徐平才道:“为今三司面临的棘手事,首先一件便就是京西路的飞票无法兑付。此事如何解决,朝里已经议过数次,只是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先前所说,一个是稳定绢价之后由三司铺子发行购物券,冲抵京西路的飞票,再一个使用钱庄,从民间收钱到手中为朝廷所用。这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也都有不足,到了这个时候,最好是两者合一。”

    此时的《富国安民策》已经上到朝廷,殿里坐着的人大多都已经看过,两位宰又是从京西路来的,对新政都不陌生。徐平到三司之后会如何改革,大家心里基本有数,并没有人感到徐平说的有什么奇怪。

    已经升为参知政事的陈执中道:“谏议,合一怎么个合法,你还是一气说清楚。说起来钱粮的事大家都不陌生,但去年京西路怎么做的,在座的却很多都没有头绪。你把事情说完,大家再参详,到底可行不可不行。”

    徐平点头,站起身来,向赵祯捧笏行礼:“先前之所以要定下来年的预算,跟后面要做的事情有关。从数年之前,三司铺子印制了购物券,以补充铜钱不足,后来汝州又行小铁钱,几年试用下来,官私两便。去年京西路设钱庄,开始只是收集民间铜钱,用于需要大笔铜钱的交易,后来向新设的分司发放贷款,收取利息。林林总总这些措施统合起来,我取了一个名字,称为银行。银自然是银钱之意,行取总天下钱币之意。”

    见大家都在认真听,并没有人插嘴,徐平又道:“去年京西路一年,仅棉花一项,把棉布、棉絮、棉油等等都加起来,约有数千万贯之数。多吗?其实不多,这才只是一路的几个州而已。以后棉花自然推向全国,一年亿万贯是稀松平常,只是麻布会少就是。这产业做起来之后,有个难处,便就是天下没有那么多钱来进行买卖。现在飞票的难题,说到底还是缺钱,才不得不挂在那里不兑。天下贸易,常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民间有多少交易便就应该有多少钱在用,这才是国家铸钱的本意。”

    陈尧佐点了点头:“你这话说的是不错,但现在天下到底需要多少钱,实有多少钱在使用,有多少缺口,你有大致数字吗?”

    徐平道:“回相公,大略的数字还是有的。通算各路,在民间用于贸易的钱数,约在五六千万贯之间,当还有与此差不多的钱被民间藏起来,没有使用。自去年京西路棉布被贩运到各处,飞票被留在京西路,棉布却运到其他地方去卖了。因为绢价不稳,民间贸易不再使用绢帛,又多了这么多的棉布要卖,自然铜钱就缺了。据三司收到的各地公文,京东路开封府,以及两淮荆湖路,都出现钱贵货贱,实际就是民间的钱已经不够用了。一直有人奇怪京西路说是多收了那么多钱粮,怎么就只有飞票,钱到哪里去了,实际就是到这些地方去了。只是贸易和铜钱的流通有个过程,还没有显现出来罢了。”

    李迪问道:“那民间缺多少铜钱,有没有个大概的数字?”

    “回相公,这个数字现在还不好说的。货泉,其藏曰泉,其流曰布,且不说有多少藏起来有多少在使用,就是流通中在用的钱,还有流的速度一样不一样。同样一贯钱,一年被使用十次,跟一年被使用一次,效果可是千差万别,用十次的一贯钱,跟只用一次的十贯钱,在贸易中的用处,其实是一样的。正常来说,钱一年被用几次,应该是有一个大致固定的数。但现在,还不是正常来说的时候。”

    货币的需求量不但是跟发行量有关,还跟流通速度有关,流通速度越快,需要的货币实际越少,商业却越发达。当社会经济稳定,这些数据都应当是有大致定数。但现在正是经济剧烈变化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徐平也说不出大概数字。

    见众人不再提问,徐平又道:“惟今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民间缺钱使用,最明显缺的一个数额,就是京西路未兑付的飞票。这个钱民间贸易是要用的,但是没有,便就成了空账挂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