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婿-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给,反正我俩又不熟,凭什么要将这么贵重的东西交给你。”
    见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瑶瑶心头不禁一笑,俏脸上却绷得紧紧的:“再怎么说,得到这残壁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你现在不交给我,至少也要给我说说你的住处,以后才能找到你。”
    “啊,原来这妖女是绕着弯儿来探听我的住处,我还以为她真的不为所动。”余长宁心头暗喜,瞬间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咳嗽一声矜持开口道:“在下住在长安城,你若要来,便到东市宾满楼去,直接报我宁哥的名字,必定好酒好肉好招待,记清楚了吗?”
    瑶瑶轻笑着点点头,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走了……”
    “嗯,我会想你的。”
    小妖女秀眉一蹙,正想教训他,终还是化为了无奈一笑,转身一个纵跃,便已飘然离去。
    余长宁呆呆地望着那一抹绿色的身影越走越远,又渐渐地湮没在了远方的树林里。
    喟然一声长叹,余长宁收回了视线,心头莫名涌起了一股失落,然而他毕竟天性乐观,继续打马前行,目标正是天际尽头那座宏伟的城市。
    城市看起来虽近,然则走起来却是很远,快到中午时分,终于来到了城门之下。
    城楼高耸而宽阔,上面飘动着飞扬的红色“唐”字旗,嘹亮的牛角号呜咽响起,划破了长空四野。
    余长宁牵着马顺着密集的人流走到城门洞口,见旁边正立着一个顶盔贯甲的带剑军士,便上前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军爷,襄阳城离此地还有多远?”
    带剑军士闻言脸膛一黑,怒道:“你这小子是在寻我开心吗?抬头看看,这里便是襄阳县!”
    余长宁愕然抬头,只见城门口之上正有一面青石大砖,上面“襄阳”两个大字清晰可见。
    带剑军士不耐烦地对他连连挥手道:“快走快走,再来捣乱便送你去衙门。”
    余长宁吐了吐舌头,进入了襄阳城内,只见里面街面宽阔,马车人流竞相争道,一片热闹的喧嚣鼓荡着耳膜。
    寻来一间客栈饱餐一顿,又开了一间上房美美地泡上一个热水澡,十余日的劳累奔波顿时消去了大半。
    经过这一番功夫,天色已是黄昏,余长宁坐在桌前用厚布拭擦着湿润的长发,心里却是转个不停。
    那晚无奈丢了封着五十两银子的红包,如今他身上只剩下了十两银子,除去回去必须开销,最多只能凑上个八两用来包红包。
    想想终是无奈,余长宁只得让店小二找来一个红色绸袋,装入了八两碎银子,心头安慰自己道:我这千里迢迢送来八两银子,也算是礼轻仁义重,叔父应该不会计较才是。
    襄阳城西有一条幽深的街巷,平日里虽是冷冷清清,然则每当到了秋粮丰收之时,这里便会挤满前来售粮的人群,因为襄阳最大的粮商——余满仓就住在此处。
    辰时刚至,一阵喜庆的鞭炮轰鸣打破了街巷的宁静。
    余府朱门石狮前,一名身着黑色衣裳的家丁正笑嘻嘻地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竹竿另一端挂着一串“噼里啪啦”闪动着火花的鞭炮,弥漫而起的青烟朦朦胧胧地盖住了门匾下写着“寿”字的两盏灯笼,飘飘绕绕地飞上了蓝天。
    一身大红吉服的余满仓正坐在大厅正中的八仙椅上,他身材矮小微胖,一双细长的小眼在圆脸上几近眯成了一条缝,予人一种既精于算计,又吝啬小气的感觉。
    此时他正捋着颔下三寸飘拂的长须,聆听门外家丁此起彼伏的恭贺报号,不断微笑点头。
    “城东周府周员外送来白银百两,玉璧一对,恭祝老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江陵县陈老板送来黄金五十两,寿面、寿桃一担,恭祝老爷五福临门,儿孙满堂!”
    “襄阳县令王大人,送来笔墨纸砚各一副,恭祝老爷十全十美,万事如意!”
    话音刚落,余满仓细长双眼猛然一闪,突对身旁矗立的高挑青年低声道:“瑞儿,王大人能来送礼实属不易,实在给足了我们余家的面子,你立即安排人给他送去白银千两,聊表谢意。”
    高挑青年闻言略有不满,然而还是恭敬地应声道:“是,爹爹。”说罢,便要离开。
    “哎,等等……”余满仓突然又开口叫住了他,沉吟有倾,叹息笑道:“算了,还是你亲自去跑一趟,怎么说也是一个快做官的人了,要和官场人士多多结识,方能有所作为。”
    “爹……”高挑男子不满地皱了皱眉头,像是不耐烦他的唠叨,叹息了一声,终于还是去了。
    余满仓见儿子远去,慢慢收回了视线,此刻门外又响起了家丁高亢的报号声:“长安余府罗凝,送来白银……”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余满仓愣了愣,正想询问,家丁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送来白银八两,恭祝老爷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八……八两?!”
    此话如同秋风掠林,整个大厅的客人不由全惊呆了,在这个土豪乡绅聚集的场面,八两银子简直是如同打发叫花子一般,腰缠万贯的余老爷怎会请这般穷亲戚?
    余老爷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气的说不出话来。。
    便在此时,一个年约双十的青年大步跨入大厅,一身白色锦袍,一把风流折扇,还算英俊的脸膛上挂着轻佻浮夸的笑意,刚进大厅便扯开嗓门高声报号:“小侄余长宁,代表长安余家,恭祝洪教主……哦,错了,是恭祝叔父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余长宁?”余老爷终于回过了神来,打量着矗立在厅中已多年未见的侄儿,一时膛目结舌。
    余长宁嘻嘻一笑,手中折扇合拢猛然一击掌心,望向余老爷恍然大悟道:“啊,不用问,这位油光满面,慈眉善目,长得如一尊弥勒佛似的仙翁,便是叔父了,小侄长宁,奉姨娘罗凝之命送来白银八两以示祝贺,区区薄礼还望笑纳。”
    闻言,余满仓顿时哭笑不得,人家口中的薄礼多为谦虚之词,只有这八两银子当真算是名副其实。
    然而今天毕竟是自己的大喜之日,何况伸手不打笑脸客,余满仓心头虽是不满,然则还是礼数周到地微笑道:“贤侄不必多礼,你能来叔父便很高兴了,何须如此麻烦送什么银子。”
    余长宁笑嘻嘻地拱手道:“哎,虽说咱们两家血浓于水,但礼多人不怪,叔父又何必客气。”
    “这也叫礼多人不怪?”余满仓听完差点吐血,区区八两银子也好意思说出此话,这小子是当真不懂,还是脸皮厚得惊人?

第50章 突生变故
    心念及此,余满仓抚须淡淡道:“既然如此,那便谢谢你姨娘的好意,咱们两家许多年已没有往来,不知宾满楼生意可好?”
    说到宾满楼时,余满仓心头不由一痛,在他看来,自从那死鬼大哥过世之后,宾满楼的一切原本应当是他的,可是罗凝这臭女人仗着自己的小妾身份,竟死死不肯放手,最后还弄得对薄公堂,实在令他大跌颜面。
    这几年听说宾满楼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后,他既感叹又幸灾乐祸,今日见到余长宁,自然要好生教育他一番,让他不要再相信那个贪婪的女人。
    “好!怎么不好!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客似云来,数钱都数得双手发软。”在这个有些势利眼的叔父面前,余长宁自然不能弱了自家的声势。
    话音刚落,宾客中立即有人奇道:“咦,怪了,长安宾满楼我也去过,但是你们却门可罗雀,经营惨淡,一副要倒闭关门的样子。”
    余长宁闻言顿显不悦,高声道:“阁下此言,刻舟求剑!我宾满楼乃是长安最有名的酒肆,当年连高祖皇帝也是赞不绝口,这几月更是隆重推出了改良版黄金鸭、叫化鸡等多种名菜,每天生意好得忙不过来,何来倒闭关门之说!”
    余老爷冷冷一笑,也不戳破他的牛皮,伸手作请道:“侄儿先去旁边落座,待会你堂兄回来,我再介绍你俩认识。”
    余长宁点头叫好,此刻已有家丁前来替他引路,便坐入了大厅东厢之内。
    前来恭贺的宾客渐渐多了起来,朝贺恭喜之声不绝于耳,大厅中顿时一片喜气洋洋。
    快到午时,余满仓轻咳一声站起,环顾一圈抱拳拱手笑道:“多谢诸位朋友给我余某人的面子,在下已在前院备足酒菜宴席,恭请诸位移步落座。”
    不多时来到前院,只见偌大的院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圆桌,十余个侍女端着食盘如轻盈的蝴蝶般来回穿梭,醇厚的酒香四处弥漫。
    余长宁东张西望正准备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落座,谁料余满仓却对他招手道:“长宁,你过来,和叔父坐一起。”
    既然是长辈相邀,他自是不能拒绝,不情不愿地走了过去,坐在了余满仓的那一桌。
    桌上的菜肴很丰富,飞禽走兽、珍馐美味应有尽有,酒是闻名遐迩的越州女儿红,色浓味醇,光一闻上便让人觉得胃口大开。
    余满仓频频举杯邀人共饮,还不断地替余长宁介绍道:“长宁,这些都是叔父生意场上的好友,你要多向他们请教学习,这样才对你们宾满楼的生意有所帮助。”
    内心虽是不愿,然他也不好拂了叔父的面子,只得端起酒杯不断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席上的气氛渐渐热络了起来。
    此刻,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大步而入,走至余满仓身边轻声禀告道:“爹爹,事情已办妥。”
    余满仓捻须点头,正要说话,同桌已有人惊呼道:“余老板,莫非这位就是令公子?”
    闻言,余满仓沟壑纵横的脸膛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点头道:“不错,这便是犬子余瑞。瑞儿,还不快拜见诸位客人。”
    高挑青年微笑躬身,一股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迎面扑来。
    余满仓笑容满面地说道:“犬子二十有三,前不久已通过乡贡成为了一名举人,今春便要进京参加春闱,求取功名。”
    话音落点,立即有人惊叹出声。
    余长宁知道春闱乃是唐朝遴选官员的重要手段,一般于春夏之交时在礼部贡院内举行,春闱通过了便可成为一名正式官吏,或留守中央,或外放地方,是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必须过程。
    余满仓招呼儿子落座,正巧便是余长宁旁边的那个位置,显然是早为他准备着。
    余瑞与余长宁年龄相差不大,加之两人又是堂兄弟的关系,虽从未见过,然而没聊上几句便已熟络,便相约饭后一道去后园吃茶听戏。
    酒酣耳热之际,突听门外传来家丁慌张的惊叫声,一队腰胯长刀的官差已是闯了进来,惊得宾客们人人色变,相顾而视错愕愣怔。
    余满仓心头正在莫名当儿,突见官差带队者正与自己熟识,便起身拱手笑道:“张大人来此意欲何为啊?莫非也是来给小弟祝寿的?”
    为首那人高马大的官差目光正在四下巡睃,听余满仓此言,不由抱拳冷声道:“本官来此是因公务,不知令公子余瑞现在何处?”
    余满仓闻言心头一凉,正欲说话,余瑞已起身拱手道:“大人,我便是余瑞,你找我何事?”
    高大官差脸膛一黑,挥手高声道:“将他抓起来,押到县衙去。”
    话音落点,众官差齐齐应命,在宾客们一片惊呼错愕之中将余瑞五花大绑,便要押走。
    余满仓见状脸色大变,急忙上前噗通一声跪在那张姓官差面前,语带哭腔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