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东北军-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司令、司令,”蒋中将道,:我们不能慢慢地从长计议,因为我们现在每犹豫一小时,突袭成功的几率就会降低一分。考虑的时间越长,战争进行的时间也越长,美国本土的战争空气也越浓厚,美国人的准备工作也越充分,他们的警备心也越高。而我们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必须要当机立断!要下手,那就立即下手。”
  “你说的很对。”张学良点了点头,“美国人在磨刀霍霍,我们不能犹豫不决呀。是做好大战的充分准备,还是孤注一掷?沈总司令,您说。”
  “少帅,”沈上将慢慢地道,“我…不赞成突袭珍珠港。”
  “说说您的想法,我洗耳恭听”张学良认真地道。
  “少帅,我的意见是,首先,这个计划很难实施,美国人已经有防备了。另外更重要的是,美国没有理由进攻我们,我们也没有理由进攻美国。突袭珍珠港会获得暂时的先机,但是却让中美两国之间那层和平窗户纸被捅破,继而两国必然要拼尽全力地死战:不突袭珍珠港,这层和平就有机会继续保持下去,少一场战争对于我国和我国人民来说也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美国现在虽然参战,但是它庞大的战争机器并没有完全开动,它生产的武器物资也仅仅是为了本土防卫和支援苏联,中美两国之间并没有正面利益冲突,我们没有对美国的菲律宾下手,我想白宫也明白这其中的含义,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目前还是很高的。对德意开战,罗斯福已经是使劲浑身解数去说服国会和美国平民了,他要想以没有理由和我们开战,估计他的总统之位也要不保了。你想想,他要想说服美国国会对我们宣战,理由是什么?就因为我们是轴心国的一员?美国人关心的并不是所谓的世界和平,而是他们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以及美国人的认命,能避免的战争他们也会避免的。我们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或者侵犯到美国的国家利益,罗斯福一意孤行要和我们开战,那时候,和平派的竞争对手会以‘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理由乘机取代罗斯福的,而且上台后的新美国总统会立刻结束和我们之间莫名其妙的战争。其实客观上说,我们和美国都互相忌惮,都不希望对方是自己的对手,美国很强大,我们也不弱。美国不想两线开战,我们也不想。反过来想,少帅,我们不对美国直接下手,美国政府是根本没有理由对我们开战的,因为美洲距离我们毕竟太遥远,而亚洲距离美国也同样遥远,中美两国完全可以处在这种‘不战不和’的状态下,我们还可以派出特使出访美国,告诉他们我们的国家利益在亚、非、澳,对美洲没有兴趣,这样便堵住了美国鹰派政客的嘴巴,少将您想,假如我们在中美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努力维持和平的形象,而美国政府却撕碎和平条约悍然对我们开战,那么美国民众会骂死‘背信弃义、好战好杀’的美国政府的,美国一直自我标榜是民主国家,这一点可以为我们所用。反过来,让美国人全力和苏联人一起对付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说丑一点吧,我们的胃口也不能太大。张副参谋长说得对,‘国虽大,好战必亡’。我们目前的大部分军力都深陷辽阔的苏联战场,苏联才是我们仅次于日本的头号死敌,我们必须要集中全部力量打垮苏联,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我肯定,即使我们的陆军打到了乌拉尔山脉,也不能和美军交手,美国人帮助苏联人保住首都就不错了,不可能再慷慨无私地用大量的人命帮助苏联人光复全国的。美国人难道不打小九九吗?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轴心国集团和苏联拼的两败俱伤,双方都元气大损。瓦解苏联对于美国来说,也不是坏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况且,我们还有一个潜在威胁。”
  “什么威胁?”张学良紧紧地盯着沈上将。
  “日本。”沈上将一针见血地道,“日本的陆军主力虽然已经尽皆覆灭,但是这个国家并没有被我们彻底打垮,它的海军联盟舰队还是有很大的战斗力的,它们缺少的只是燃油和粮食。我们要是真的对珍珠港下手了,让本土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遭过袭击的美国人挨了痛打,那被逼急了的美国政府肯定会集中全力和我们死拼,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肯定会拉拢日本以充当他们咬我们的一条狗,日本本土那些因为缺乏燃油而停泊在港湾内的战舰很快便会得到美国援助的燃油而重新启动起来,对我们发动反扑!”沈上将目光如炬,“少帅,美国拥有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黄金储量,它的财富和经济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我们不过才有了十几年的现代化建设而已,而美国已经建国二百多年了。说句长他人志气的话,美国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我们只是半路发家的暴发户。综合而言,美国不是我们的朋友,但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和美军稳扎稳打一场太平洋战争,我们也不是会一定输掉,即使输掉了太平洋海战,我们也不会输掉整场战争。我们的海军以前对日本华东舰队和华南舰队突袭过,现在又计划对美国珍珠港进行突袭。说一句有点腐朽不堪的话吧,我们的海军也要经过艰苦实战的血火考验,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海疆的万里长城,如果靠着一场又一场的偷袭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未免…咳咳,少帅,即使迫不得已要对美国开战,也要等到陆军取得了新西伯利亚在苏联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我们不能同时陷入两个危险中。”
  沈上将的话推心置腹、入木三分,让张学良听得频频点头,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很多可以借鉴的实史实。当年德国就是“太讲义气”了才陷入两线作战,日本人没有为了德国而去进攻苏联或向苏联宣战,而德国人却为了日本而去进攻美国并向美国宣战;还有,属于同盟国的苏联却和属于轴心国的日本一直在整场世界大战中互相保持着“和平”,两个无耻的国家在背后还签订了一箩筐的《互不侵犯条约》,直到最后日本快玩完了,苏联为了分一杯羹才摆出一副反法西斯的正义形象对日本宣战;日本是为了进攻东南亚而不得不突袭珍珠港,但东北军根本没有那个必要。是的,现在自己的东北军也不能“太讲义气”为了德国和美国开战,中美两国现在也没有直接的尖锐矛盾和利益冲突,东北军完全没有必要“招惹”美国;况且,东北军正在掌握终极的震慑武器,用它对付美国足矣了。
  “让太平洋舰队进入二级戒备状态,新式战舰加快建造速度,突袭珍珠港的计划取消吧,全军做好战备工作就可以了。”张学良一锤定音道,“我们目前的重点还是苏联,是新西伯利亚,我们必须要立刻攻占新西伯利亚!”

第一百八十四节 较量(1)

“…(没有投降的)苏联人的抵抗意志非常顽强,堪比侵华日军;并且他们还有当地一百多万新西伯利亚平民的支持。苏联人对其领袖斯大林以及共产主义者的狂热信仰不亚于日本人对天皇的疯狂崇拜。况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确实是入侵者。”――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第五装甲集团总指挥官 龙云峰中将
  “最高统帅部交给我们的攻占新西伯利亚的任务,此时已经基本等同于要彻底地摧毁这座城市,因为这个城市的每个地方都在抵抗,每栋建筑、每条街道、每个废墟…都会射出反抗的子弹,并且我们不得不要消灭掉城里的每个苏联人,因为不管是苏联军队还是苏联平民,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我们作战。新西伯利亚,这是一个规模扩大了十倍的辽阳。”――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总司令 苏炳文上将
  苏联的“东方大门”――新西伯利亚城,横跨着鄂毕河而建,呈“S”形蜿蜒流淌而过的河流将城市分成了了东西两部分。河西的北部为列宁斯基地区,区域内工厂林立,成千上百根粗大的烟囱不停地向天空喷吐着滚滚黑烟,这里为一片重工业区,原先的一座座拖拉机厂被迅速地改装成了临时的坦克工厂和弹药工厂,当地的工人们在东北军雨点般的炸弹中仍然前赴后继、通宵达旦地拼死工作着,一辆辆T…34坦克轰隆隆地开下生产线后直接便开向了战场,在这里还建有新西伯利亚西火车站,但火车站的建筑早已经在铺天盖地而落的炮弹和炸弹中被夷为了平地,附近大段大段炸成了麻花状的铁轨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苏联士兵和苏联平民的尸体;而往南则为基罗夫斯基区,基本为平民居住区,也是保卫列宁基斯工业区的最后防线,星罗棋布的碉堡战壕以及密如蛛丝的铁丝网在这里四通八达;河东区的最北部为扎耶利措夫斯基区,这里已经成为了新西伯利亚与苏联后方接连的唯一通道,因为这里有着唯一还在苏联军手里的渡口码头;而往南的几片居民区和工业区都差不多都已经被东北军的重炮群和轰炸机给炸平了,南部的新西伯利亚南火车站已经被东北军攻取,成为了东北军从后方通往这里的交通线的终点站,两军阵地之间的以十月革命广场和列宁广场为中心的大片城区内,犬牙交错的巷战和激烈的阵地拉锯争夺战正在进行中;而坐落在附近的村庄小镇间,数不清的苏联游击队和东北军的搜索队也在不断地开展着遭遇战。
  厮杀了半月有余,参战的东北军第一,第五,第十集团军已经成功地突破苏军城郊防线并冲入了城内,被血火硝烟笼罩着的新西伯利亚城内,有一半被战火覆盖的城区犹如遭受了一场大地震般几乎被夷为了平地,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原本一栋栋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变成了一座座断壁残垣,一排排房屋被炸成了齑粉碎末;化为废墟的城市之间,滚滚的黑烟让天空终日阴沉昏暗,残存的那一栋栋千疮百孔的房屋在血火烟幕中犹如一个个孤魂野鬼般。浓腥的血水和泥泞的泥水混杂在一起,灰黄色军服的苏军和少数身着迷彩野战服冬装东北军的尸体堆积如山,保持着千奇百怪死状或残缺不全的尸体与枪支弹药一起散落在每一条大街小巷。很多尸体都被拔得精光,陷入物资极度匮乏的恶劣环境内的苏联人不得不冒着冷枪的危险从死人身上扒下衣服以继续使用。赤条条被扔在泥浆何血水之间的尸体上,黑压压的乌鸦或其他各种食腐肉的鸟类群结队地在尸堆间跳跃着,啄食着。黑红色的火苗四处乱窜,坠毁在城内的飞机残骸和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一起在烈火中燃烧着;广场中心,斯大林和列宁的巨石雕像齐齐在东北军的炮弹中轰倒在地,刺鼻的硫磺味和令人窒息的尸臭味充斥着全城。日出之后,双方几十万军队犬牙交错地绞杀在城内,而当夜幕降临后,双方成千上万的狙击手便犹如幽灵般地在破败不堪的城市之间活跃着。
  深入苏联境内一路凯歌高奏的东北军在这里遭遇到了对苏开战以来最大的阻力,但是各部仍然保持着凌厉的攻势;而苏军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摇摇欲坠,阵亡的苏军人数是东北军的五倍多,而损失的重武器更加是不计其数。
  1942年6月22日时,新西伯利亚战场上的双方兵力和兵器数量对比如下:
  东北军“2个整编集团军和1个装甲集团军,总共8个军以及3个独立狙击步兵师,共计36个装甲师或机械化、摩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