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东北军-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色逐渐明亮起来,双方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航空机枪的子弹和航空机炮的炮弹蝗虫蜂群般地飞舞着,密密麻麻的航空炸弹从轰炸机的机腹舱门内倾泻而出,像一片片乌鸦般落到交锋中的双方部队头上。
低空中也汹涌地刮起了一阵阵钢铁漪斓,一架架东北军的“黑鹰”武装直升机杀气腾腾地出现在了战场的上空,居高临下地给苏军迎头痛击。胆风般的“火神”机枪子弹像割草机般将苏军成片成片地扫得稀烂,流星般的“铁拳”机载空对地火箭炮弹呼啸着落到苏军坦克的头顶上,将一辆辆苏军坦克炸成面目全非的铁疙瘩。
苏军的防空机枪和37man防空炮猛烈还击,无数子弹和炮弹犹如漫天繁星般从地面刮向空中,打得“黑鹰”的钦合金外壳迸溅起万千火花。有的“黑鹰”驾驶舱的有机玻璃被苏军的炮弹炸穿,里面的东北军飞行员血肉模糊,失去控制的直升机像一颗特大号的航空炸弹般栽向地面
人数比起东北军毫不落下风的苏军前赴后继,在“鸟拉”口号声中迎着东北军的子弹和刺刀层层推进,战至临近中午的时候,由于缺少“东北虎”主战坦克因而损失严重的东北军开始后撤。伤亡人数同样惨重的苏军节节进逼着冲锋突击。
前线梯形坦克战壕里,第l03重装甲师师长李瑞波上校接到军长熊少将的命令后,立刻对着无线电话机高声大吼道:“全体冲锋!”
隐藏在梯形坦克战壕里的东北军坦克兵们从无线电装置里听到了李师长的命令后,立刻发动坦克,一股股青烟从坦克的排气管里喷涌而出。钢铁战兽的咆哮声中,两百多辆“东北虎”怒吼着从梯形战壕里一跃而起,势不可挡地冲杀向迎面扑来的苏军第23坦克军,一座座钢铁碉堡的后面,蓄势待发的东北军第二梯队官兵漫山遍野地扫射着,苏军立刻尸横遍野。
两百多门88mm滑膛炮和75mm坦克炮齐齐喷出火光,给了强弩之末的苏军第23坦克军进攻部队一记措手不及的猛击,一些筋疲力尽且基本耗光炮弹的苏军坦克成了活靶子。转退为攻的东北军继续奋勇厮杀,苦战一下午后终于顶住了苏军的进攻。
双方展开正面大厮杀的同时,一股股进行渗透或迁回穿插的部队不断地正面战场的边缘地区摔然相遇。夜幕降临后,苏军第23坦克军第12坦克师以及第49机械化旅试图迁回穿插向东北军左翼后方的图林斯基村;而与此同时,东北军第15军刘宇飞少将的第104重装甲师同样也奉命迁回突袭苏军右翼后方的奥比地区。第104师在摸黑行军中懵然不知地进入了苏军第12坦克师和第49机械化旅的中间地段,在荒原树林间狭路相逢的东北军第104装甲师立刻与苏军展开了猛烈激战。
第一百九十四节 刺刀战役(2)
“诸位,我拍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打得这么糟糕?为什么?原因就是——
我们大多数的高级将领在开战之前就抱着我们赢宝了的L;‘态I想问。是准告沂你们‘我们注定会赢的?又是谁告诉你们,我们东北军天下无敌不会吃败仗?你们现在的心态,就和当初日军妄图以区区两个师团的乓为入侵东北一样,目空一场!狂妄自大!”7月22日下午,在西疆
、自治区百府迪化(乌鲁木齐)城内召开的穿北军对苏作战前线军事汇报会议上,亲自赶到这里的张学良在会议上近乎勃然大怒地不断拍着桌乎严词训斤。荫谅的会议厅内,最高统帅的雷霆震怒使得在场的众东北军将领们都愧疚难安地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我知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对日作战、对法作战、对英作战、对荷作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从国内到国夕卜从亚洲到非洲,我们东北军几乎是屡战屡胜、从无败绩,这一点我们确买可以引以为豪。但是!谁要是夜郎日大、坐并观天地以为东北军百战百胜打遍天下无敌手,那真是大可笑了!大天真了!太愚蠢了!”张学良脸色前所未有得铁青,近乎声色但厉地道,“骄傲自大,我们会付出惨袁的代价’惨重的代价是什么?是鲜血!是人命!是战争的
失败!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希望的最终破灭!”
“那个在我力公室文件上名字土现的扶数已经多得让我懒得提及的城币里,我们已经有将近十万官兵阵亡或受伤!四百多辆坦克被苏军摧毁!只百多名大炮被苏军炸掉!这些数字是东北会战以来几乎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是血淋游的教训啊!”张学良激动地颇颇用手指关节敲打着桌子。“我们的军官和士乓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你们都给我收起对苏联的轻视之心”,他转身冷拎道,“张总参谋长,你来给我详细汇报一下前线的战局,以及我军在指挥战术上的诸多失误。”张学良怒火中烧地坐下去,此时他真恨不得要“御驾亲征”了。
刚刚从前线赶回来的西路集团军群J急参谋长张从云少将一身风尘仆仆浑身似乎还弥漫着战场硝烟的味道。处于权为巅峰的张学良的怒火让张少将微微有点紧张胆怯地报告着:“总司令,前线情况是,我军各部将士无一例外地都在浴血奋战,几乎没有友生过任何一起投降或成建制被俏灭的战例,但是一但是苏联人的抵抗十分顽强,他们将我们拖进了巷战、消耗战、持久战的泥潭中。整个城币已经被苏肤人构筑成了一个巷战的堡垒,我们不得不消耗大量兵力投入巷战。另外,从上个星期起,苏军的力量明显地得到了极大增强,超过600架的飞机和1000辆的坦克都陆续投入了战斗,而且还有三个新编集团军和一个近卫装甲集团军正在集结…”
“这些陈词滥调我已经听得耳朵长老茧了。”张学良皱着眉头不悦地打断道,“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一开始占有那么大优势的我军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还没有拿下那个城币?”
就在张总参谋长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总司令,”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众人惊讶地遁声望去。说话者是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兼第三十五军军长舒国生少将,舒少将声色平淡地望着张学良,“请恕我冒昧,虽然我现往还没有直接去参加第一线的战斗。但是我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战事。如果您允许,我希望能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张学良静静地看著谊个几将,点头道:“说吧。”
“是。”舒少将敬个礼,不卑不亢地道,“诸位,开战最初的一个多月来,我军基本上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和装甲力量、炮乓力量上的优势卜但是我们却犯下了一系列的重大战术错误。首先就是,我军对苏军后勤补给线的打击力度严重不足,我军早该派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过河掐断苏军通往后方的公路以及鄂毕河水路通道,但是执行任务的第25军和第33军都没有成功完成,当然了,这也并不全是文盛军长和寿超军长的责任,因为深知最后生命线重要性的苏军自然决死抵抗,但是我们却没有继续增强兵力去绞杀苏军的补给线,使得城内的苏军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兵员和军械的补充,与我军展开持久战。而造成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军在开战后急不可待地便将大量的乓力深陷在了巷战的泥潭中,极大地浪费了我们拥有宝贵制空权的这段时间。苏军是在保家卫国,他们不可能我们一打就跑。我们大大地低估了苏联人寸土不让、拼死血战的精神和意志了。而且,我们装甲力量的优势也投有全部展现出来,在会战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也不甚理想。而现在,苏联人的拖延战术已经基本取得了成功,他们已经熬到了援兵和恶劣天气的到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而且一开始,我军的战略目标重心就十分模糊,在‘攻取战略要地’和‘尽全力消灭苏军有生力量’的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而且战术较为僵硬,没有积极实施‘围点打援’或‘大胆迁回穿插’等战术。我们也不可否认,苏军的鸟博列维奇、朱可夫、科涅夫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有些我军惯用战术确实也很难在他们面前瞒天过海。还有,巷战固然是个难题,但是我们却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出我们新式武器的威力,比如‘黑鹰’直升机。直升机这种新生兵器是对付苏军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以及参加巷战攻坚战的利器,而苏军也想当地缺乏反直升机的武器和经验,可我们只在炮兵部队遭到苏军骑兵突袭后才亡羊补牢地增强了直升机的使用,浪费了大多时间。还有,以前我们和日军、英军的诸多战役中,武装直升机仅仅是单个或数个地当做‘空中坦克’使用,却没有得当地大规模地使用。我们在使用直升机上犯下了和日军使用坦克一样的错误,日军当初没有成立专门的坦克部队,而是把坦克分散在步兵部队中当做移动堡垒使用。我们也一样,把直升机分散在各个部队中当做空中火力支援堡垒使用,却役有组建陆航兵团以使用大规模的直升机群去对付苏军的炮兵部队或装甲部队。
其实我们一开始,就可以趁着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时候,三面围困城市并集中优势兵力全力地进攻苏军在后方的补给运输线,彻底地将这个城币变成一座孤城,然后用重炮群、直升机群、轰炸机群以地毯式的饱和轰炸和炮火覆盖,杀伤面积以平方米为计算,将这个城市以及里面的几十万苏军部队全面彻底地摧毁掉。这样,我军既占领了战略要地,也有效地歼灭了苏军的有生力量。这和霍守义将军在华东战场上使用的‘拆房子’战术其实如出一辙,不过他那时候,‘拆’的是我们自己的城市,所以战术饱受争议,但是现在并非当初。反正我们是在异国领土上作战,打烂的也是苏联的城市,炸死的也是苏联的士兵和平民,所以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使用‘拆房子’战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使用终极暴力手段解决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利益冲突。我们的目的就是胜利,至于手段,则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痛心地看到,我们已经丧失了那个最佳时机。”
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张学良点起根烟,认真地听着。
“总司令,新西伯利亚战役已经由一场单纯的攻坚战变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我们必须要像苏军那样倾尽全力,决一死战。”舒少将总结道。
张学良身边的东北军副总参谋长蒋方震中将微笑着看着舒少将,为东北军又一名青年将领的成熟而欣悦。蒋中将补充道:“苏联的人口基数确实庞大,确实可以做到源源不断地组建新部队补充前线损失,但是在仓促之间混编起来的部队肯定在战斗力上大大逊于已经损失的第一线部队。我军前线部队可以大规模地从战斗力较弱的苏军部队间穿插过去,实现大兵团的包围,一口一口地吃掉苏军的部队。”
“另外,目前苏军已经取得了一连串的小规模‘胜利’,西线的恶化让斯大林迫切地需要东线的胜利。斯大林对前线苏军指挥官的浮躁干涉以及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也值得我军去利用。”陆军副总参谋长孙乾上校道。
张学良沉默了一小会,问道:“北路集团军群以及新式的重装备还有多久要抵达前线?”
“大约十天。”陆军情报局局长蔡文治少将回答道。
“我们的后勤补给线是否畅通无阻?新组建的‘北亚解放军’和‘中亚解放军’等工作进行怎么样了?”
第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