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执掌武唐-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长孙无忌的裴炎?

  心念及此,武后心念顿坚。

  不过,她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她倒要看看,对于裴炎这样逼宫的建议,其他大臣将会是何种态度,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有谁会站到她这一边。

  凤阁内史刘景先走出朝班,拱手禀告道:“殿下,老臣上奏。”

  武后知道刘景先与裴炎乃是儿女亲家,两人关系更是好得可以穿一条裤子,此番上奏,必定是为附议之言。

  故而,武后冷冰冰开口道:“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刘景先似乎对武后的冷然浑然未觉,径直高声言道:“太后,微臣以为裴相所言不错,此计也可谓是釜底抽薪之举,只要太后让权归政,那些叛军还有什么理由北上神都勤王匡复?而失去了如此名号,那乱臣贼子李敬业也会成为秋日之蚂蚱,蹦达不了几天,所以还请太后能够以社稷为重,同意裴相之请。”

  武后俏脸一沉,双手紧握长长的指甲深深楔入了掌心之内,竟是渗出了丝丝血迹来。

  她满怀希望的望向同为宰相,也是她侄儿的武承嗣,希望他能够在如此危局之中挺身而出,反驳裴炎之言,为她武媚争得喘息之机。

  然而武后却是失望了。

  身为太常卿、同凤阁鸾台三品的武承嗣面对这样的局面,却是露出了惶恐不安,犹豫不定的神色,他显然被宰相们突如其来所展现的强硬,以及李敬业将欲北上勤王的匡复军吓得没了主意,傻乎乎站在那里恍若木雕石俑。

  “此人……实乃草包一个。”

  武后失望至极的闭上了眼睛,心内沉沉叹息不止。

  朝堂内气氛剑拔弩张,难堪至际,满朝文武全都是哑口无言,默默观望,偌大的朝堂成为了一个沉浸在冰天雪地中的孤独世界,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往外面冒着寒气。

  便在这个时候,一个浑厚而又高亢的嗓音突然打破了寂静,恰如霹雳雷火陡然掠过,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大胆裴炎,尔受先帝临终托付受命辅佐新君,当此国家危难,反贼甚嚣尘上之际,你不思忠君报国,扫灭叛乱,反倒心怀诡计逼迫太后交出权力,你究竟是安的什么心!”

  此话一出,武后如沐甘露,精神瞬间为之振奋,她陡然睁开了眼睛,朝着发声处望去,却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乃正谏大夫崔詧。

  崔詧出身清河崔氏支房,在朝中是出了名的骨鲠老臣,性格也是火爆如同惊雷,即便是当年先帝在的时候,也没少被他劝诫,今番突兀出言相助,实乃令孤立无援的武后暗生感激。

  崔詧话音刚落,又是一员大臣醒悟了过来,是为侍御史鱼承晔,他出班拱手道:“崔大夫此言不错,今日之议题乃是商讨如何剿灭叛乱,裴相岂能长他人志气当先示软?倘若答应李敬业的要求,那么圣人和太后还有何颜面统御九州?”

  这鱼承晔长期与裴炎有隙,也一直备受裴炎的打压,最近完全是依靠着武后的关系,才在朝堂上勉强站住脚跟,眼下出言,自然是为报武后恩情以及抨击裴炎来了。


第九七八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

 也不待裴炎反驳,武后已是颔首言道:“崔爱卿和鱼爱卿说得不错,咱们大唐立国数十年来,经历的叛乱不知几多,何曾向乱臣贼子低过头?裴爱卿之言当真迂阔不堪!朕决定兴兵扫平叛乱,还请诸君推荐适合将才。”此话之意,竟是直接绕过了裴炎抛出的还政李旦的话题,转向了扫平叛乱。

  裴炎心头冷笑不止,却是不敢操之过急。

  毕竟现在朝廷大军与匡复军还未交战分出胜负,武后与这些墙头草一般的大臣们岂会惧怕?只要匡复军能够取得一场了不得的大胜,庙堂上的风向必定会大是转变,到时候也容不得武后擅权不放。

  很快,一个又一个的武将名字被大臣们提了出来。

  不过却又一个又一个的被武后所否决。

  大臣们推荐的这些武将全都是长年累月身在军中,或多或少都与昔日的英国公李勣有所关系,人脉盘根错落十分复杂,而且不少人还与程务挺交厚,这程务挺正是贼子唐之奇的好友,如何能够任用?

  武后想要的,是履历清白,与军中将领们牵连甚少的将帅。

  她现在能用的名将唯有两人,一是刘仁轨,二为王方翼。

  然可惜刘仁轨向来反对她临朝称制,加之垂垂老矣,实非何合适人选。

  而王方翼出身七宗五姓之一的太原王氏,与山东世家颇有渊源,加之昔日她为了夺取后位,曾暗算陷害过王方翼的堂妹王皇后,故而此人也不能任用,否者就临阵倒戈了。

  就这么嗡嗡议论数个时辰,武后这才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开口定策道:“这样,就让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左卫将军李孝逸担任平叛军主帅,鄯州都督府长史、河源军军使黑齿常之副之,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监理军事,讨伐扬州叛乱。”

  话音方落,不少群臣已是瞬间明白了武后的用意。

  李孝逸乃淮安王李神通之子,也为李唐宗室,在朝中属于领军作战的将帅之才。

  在李唐皇室中人普遍厌恶武后的情况下,李孝逸却在私下中甚是敬重武后,他也得到武后礼遇,想来武后也是看中了李孝逸皇室的身份,才任命他成为平叛军的主帅。

  以李孝逸为将,更是可以安抚有可能异动的皇亲宗室,显然武后是准备拉拢宗亲支持了。

  而鄯州都督府长史、河源军军使黑齿常之乃是百济降将,素来与大唐军中将领瓜葛牵连深少,而且从其多次击败吐蕃大军的情况来看,也算颇有战功,以其为平叛军之副,实乃非常合适不过了。


第九七九章 用与不用

 正在悠悠思忖间,武后突然转过身来,沉声发问道:“婉儿,你觉得当初先帝留给庐陵王的那封密诏,庐陵王究竟是不是交给了陆瑾!”

  上官婉儿心头一跳,顿时知道了武后并未任用陆瑾为帅的原因,她不动神色的想了想,回答道:“婉儿觉得若是光凭那位身负密旨的老内侍前去太平公主府徘徊,就认定庐陵王将密旨交给了陆侍郎,似乎有失公道,疑心太过了。”

  武后沉着俏脸思忖半响,不自禁的点了点头,叹息道:“说的也对,但是陆瑾的嫌疑毕竟最大,而且那天晚上他也出现在了洛河,若是让他为将……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啊!”

  上官婉儿一脸奇怪的询问道:“太后你不是已经决定让李孝逸和黑齿常之领军么?为何还在为选将一事发愁?”

  武后微笑解释道:“婉儿你有所不知,李孝逸与黑齿常之所率领的乃是平叛主力,朕欲再设立一支偏军,率荆州水师策应平叛之事。”

  上官婉儿顿时醒悟了过来,蹙眉道:“既然如此,那为何太后你时才却不在朝会上与大臣们商议此事?”

  武后摇着头笑了笑,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上官婉儿恍然醒悟了过来,暗暗责怪自己的愚笨。

  叛军将欲拥护的庐陵王就在离荆州不远的房州境内,荆州自然是防备的重中之重,太后岂会不为之牵挂?

  不与诸位大臣商量,是因为在偏军主帅的任用上,太后想要圣心独断。

  武后步履轻轻的在凉亭内来回踱步,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带给了上官婉儿心惊肉跳的感觉:“陆瑾这个人啊,怎么说,他虽则为太平之夫,朕之爱婿,但为人为事太过刚正了,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想来这也应该与他那腐儒老师孔志亮的教导有关,这样一个人,他总认为黑白分明,对错清晰,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打算,不会为别人所左右,也不会被别人所拉拢,当年朕想让他帮忙对付李贤,他毫不犹豫的就开口拒绝了,根本就不贪恋朕的赏识,以及平步青云的机会,就如他的父亲一般,不通权变。”

  上官婉儿知道此乃武后对陆瑾的评判之语,一时之间默然无语。

  目前她虽则与陆瑾有着很大的矛盾,但是心内那份深深的感情却非常真挚,自然也要为陆瑾说几句好话,小心翼翼的出言道:“太后,你说陆瑾本就忠君爱国,若他为帅,相信也不会背叛朝廷,背叛圣人以及太后你……”

  “但是,陆瑾忠于的总归是圣人,而非朕呐!”武后轻叹一声,说出了最让她不放心的事情。


第九八零章 船只到来

  在藏书府邸内寻得许多干净整洁的衣裳,崔若颜容光焕发丝毫没有了前些日的狼狈。

  她走到溪水边拾起系在水中的鱼篓,一瞄里面活拨乱跳的鲜鱼,止不住失笑道:“这些日郎君所钓之鱼的数量似乎越来越少了,今日只能勉勉强强熬制一锅鲜汤。”

  陆瑾哑然失笑,悠然开口道:“消磨时间而已,岂能当真?有鱼吃就很不错了。”

  崔若颜无奈的摇了摇头,正欲提着鱼篓返回海边的木屋,却不料见到树林中人影闪动,李长乐已是急急慌慌的跑了过来。

  瞧见她如此模样,崔若颜倒是有些惊奇,未等她走近就笑问道:“乐乐,你跑这么快作甚?等着吃鱼么?”

  “阿姐、陆郎君……”李长乐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稍事缓过气来之后,这才惊喜言道,“船,乐乐看到大海的尽头有一艘船。”

  闻言,陆瑾和崔若颜同时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很快,崔若颜就被巨大的狂喜所笼罩,丢掉鱼篓提着长裙快步上前,兴奋问道:“真的有船,你确定没有看错?”

  李长乐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拉着崔若颜的胳膊道:“阿姐,快快,跟着我一起去看看。”

  崔若颜欣喜颔首,回眸望了陆瑾一眼,止不住笑道:“马上就能够逃出生天,难道陆郎君还痴迷于垂钓乎?”

  陆瑾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将鱼竿毫不眷恋的丢入了溪水当中,仍由鱼竿顺流而下,他的脚步已是随着崔若颜与李长乐远去了。

  来到岸边远远瞭望,果然看见了一艘船只正在海天相交之处缓缓行进着。

  见状,陆瑾止不住精神大振,与崔若颜、李长乐两人一并动手,点燃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然后再在火堆上铺以湿润的树枝,滚滚浓烟顿时翻滚而起,直上云天。

  也不知是否是那艘船舶看到了荒岛上所升起的浓烟,竟是朝着岛上笔直驶来,不消一个时辰,船只离岛屿已是越来越近了。

  陆瑾这才开清楚所来船只的模样。

  他无比惊讶的发现,这艘船舶并非是往来商贾的商船,以及渔夫打渔的渔船,而为一艘高大坚固的五牙战舰。

  这种战舰起楼五层,长度足足有三十丈,在江湖中航行如履平地,即便是来到近海也不遑多让,昔年隋朝平定南陈,就是靠在这种五牙战舰在长江天堑上击败了南陈水师,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

  在陆瑾等人的激动等待中,这艘五牙战舰愈行愈近,已是清晰可见船头上迎风飘飞着的“唐”字战旗。

  待到驶入浅海,五牙战舰徐徐停了下来,并从船侧放下了几艘登陆小船,划动船桨朝着岸边飞快醒来。

  “七郎……”

  小船人还未至,一声熟悉的呼唤已是随着海风清晰的传入了陆瑾的耳朵。

  “表兄?”陆瑾疑惑的皱起了眉头,大步赳赳的步入了海水当中,涉水走得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