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嘉不出声,他就是要耐心地听听刘冲说着,他们东渡,毕竟他只知道徐福东渡,像刘阿知的东渡,他是一点也不懂的。
刘冲便接着说:“我们到了倭国之后,我们才知晓,自秦灭六国之时,齐国是从青州徐州一带东渡至倭,而燕国的百姓也是从三韩等地东渡到倭地,始皇帝时也有徐福东渡。到了汉武帝之时,迁移民户,也有人是因此而东渡到了倭地。”
刘冲说到汉武帝之时,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怎么说汉武帝开疆扩土使得汉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告别一切广告。
第512章 刘冲到来对石嘉的震撼
刘冲接着说:“正是这些先前东渡之民,他们促使天皇派人进贡我光武帝,得赐以倭奴国王,从此以倭为姓!因为倭人大多矮小,以倭而命名。? ?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到了倭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然我们带去的先进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令得天皇十分器重我们!”
刘冲说到这里,他脸上的骄傲之色更显了,确实要没有以前大汉的辉煌,又怎么会有他们在倭国受到重视呢?
“我们与王仁不同的是,王仁是凭借着其对等古籍的了解而深受天皇尊敬,并且教导皇室,以学习我大汉的古籍,我大汉的文化!我们有的是技术,更有头脑,而且人数多,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在倭国任职了!”
“至于像秦始皇后裔啊,晋朝的司马氏后人啊都到了倭国,只是相对来说,司马氏并不出名,倒是那秦氏的弓月君之后,倒成了气候!他与王仁在应神天皇时东渡,是给倭国带来了汉字,带来了文明。我们大家都算是东渡之民,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大家是相安无事的,还能互帮互助,在异邦立稳脚跟!哼!这些化外之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成为贵族!谁叫他们笨!血脉里没有汉人的聪明?”
石嘉心中一动,真想不到啊,汉人东渡之后,居然混得这么久!而且是高马能骑,大官能当,美女能揽,让他们再记得祖先,再记得他们是汉人,这就难了!不过看得出刘冲心中还是有着对汉人聪明,血统好这一认知啊。
是啊!历史上就是这样,刘阿知等九姓,尤其是刘阿知的后人,在历代天皇中都是身居要职的,演变成了小日的贵族。号称“官人豪族”是小日古代不可轻视的一支强大力量。
由于战乱魏晋时期,很多汉人不得不东渡避难倭国,且仁德天皇等都是一直向东晋、刘宋等进贡,更是在朝鲜保持着自己的影响,也派去一些归化的汉人让他们牵引着因战乱而想求个保命的人到小日那里,从而让小日能全面的展起来。
秦汉,魏晋南北朝两个时期是东渡之民非常多之时,而到了隋唐相对来说就少一点,而唐朝的兴盛更让小日对汉人有了人种优秀论,这就是于史上有名的小日来求种的来历,直到宋朝时,人种优秀论盛行,小日依旧如唐朝时组织大量的妇女以求汉人++,从而怀上汉人的种,以改善他们大和民族人种的质量。
至于宋亡之后,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东渡者更多了,到了明末,满清的残忍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令得很多明朝遗民要么选择随永历帝南逃缅甸,随着缅王擒送永历帝与吴三桂,很多汉人留在了果敢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果敢有些人祖先是南京府人士,还能说几句南京话的原因,而沿海的汉人大多数是逃难到了小日,这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只是东渡的人都被大和民族给同化了,都没有再保留着自己的特色。
当然这些情况石嘉并不知道,石嘉可不是什么历史学家,也不可能记得了这么多,现在他听到了刘冲所说,是震惊的!
石嘉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真没想到除了徐福东渡之外,还有刘阿知等,这么多东渡到日本,还成为了小日贵族啊!
石嘉虽然心里很恨,可是按刘冲所说的,要是汉人也能如汉朝时那么强大,国民的生命都能保护得好,我们又何必背井离乡,背叛祖宗,而到夷邦,成为化外之人啊?为了保命,这是没有办法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虽说,这是刘冲等人怕死的托词,可却很有道理!人都是怕死的,又有谁心甘情愿地任由刀砍在脖子上啊?要是能活命,你跑到哪里都是可以做的。
石嘉在想着,真想让刘阿知,弓月君的后人回归,这是很难的,毕竟中华大地处处战火肆虐,他们以前东渡为的就是保命,就是想要躲避战火,现在你让他们放弃安逸,优异的生活回归?这怎么可能!
必须要让大汉更强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回归!要是时间拖得更久,他们完全地融合于小日的大和民族,永远不会有回归的一日了!
石嘉越痛恨这个五胡乱华的乱世了,他越想要结束乱世,要不是这个乱世的到来,又怎么会让小日从没有文明,通过一大群东渡的汉人难民而进到有文明的时代呢?
刘冲不由是笑了,说:“真是对不起啊!我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哈哈!我今天来是听说侯爷有意要与我们倭国贸易!不知怎么个贸易法?”
石嘉看着刘冲,他心里一颤,原本想法很好的,倭人很笨,可以耍他们,可现在进行贸易的都是汉人,倭王完全任用汉人来办,这就难办了,这利润看来是得不了太多的,不过也不用怕。
石嘉出声了:“我想交易的话最好是用粮食和黄金与白银!只是你们要知道现在战火连天,黄金和白银都比不上粮食啊!这些要谈,你就和王猛好好地谈谈吧!他全权代表我!”
石嘉看着王猛,可以说怪王猛是充满了无限的信任之情。
刘冲看着年幼的王猛,他冷笑连连了,这么一个黄毛小子,你石嘉派来与我谈?在生意上我宰猪般地宰死你!我非得占天大的好处不可!
现在的刘冲由于东渡了几十年,他们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倭国的一分子,只是汉人的血脉还是有一些依稀存于他们的身体和意识之中罢了。
石嘉自然是把一切交给了王猛了,王猛是个猛人,连你刘冲都收拾不了,怎么可能?只是让他大材小用了。
石嘉的心乱如麻,要是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子民都保护不了,自己的子民逃出去,还逃到了外邦,在多年之后,百年或千年之后,反而对这个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啊?8
第513章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你要责怪那些逃出去的人,以道德来责备他们,这是多么地苍白无力啊。? 为了保命,人做出什么事情都是正常的。其实他们何尝不想留在国内啊?可是人们是不可能傻傻地等死,逃出去又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
你国家要是强大,我能在祖国过得更好,我又怎么会想出去呢?所以想要责备这些流亡,流落到海外的人,还真是责备不了。
或许更多的人是身于这个痛苦的祖国之中,而见到别人出去过得好了,在不断地横加指责。可真正到了自己有机会出去的时候,谁不会出去啊?
汉人必须强!一定要变得强大,只有强大了,就能吸引别人前来,凡是离开的人,让他们后悔去吧!只是当他们要回来的时候,还是能让他们回来的。
这该死的战争,一定要尽快地结束,从而让整个汉人的王朝变得强大。
石嘉虽然想是这样想,可是他很明白,想要让战争结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刘媛来到了石嘉的身边,她紧紧地拥着石嘉,她知道石嘉内心中的痛苦和难受,她唯有用这个方法来告诉石嘉,作为他的妻子不管生什么,她都会陪伴在石嘉的身边,支持石嘉,一起走下去。
别人常说,男人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此话是有道理的,这不,石嘉躺在刘媛的怀中,他可以安详,他能有什么就说什么了。
“媛,你知道吗?当我和刘冲接触的时候,他说到了中原混战不休,汉人被充当两脚羊,他那一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还有庆幸的样子,就让人心疼!要知道他是汉人啊!更是汉宗室之后啊!可是现在呢?他为刘阿知东渡的明智而庆幸!他们这一族人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其代价却是数典忘祖!”
“第二代人就这样了,汉文化的保留就很少了,可是等第三代呢?第四代呢?他们将完全地融合于倭人之中,成为真正的倭人。可能在汉人的王朝崛起,如唐王朝时,他们会觉得要是汉人还好,并且推动国内自认为汉人血统。可一旦……”
石嘉话锋一转:“可一旦,汉人势危,倭人势强,他们就会欺凌汉人,就会举起屠刀,忘记了祖宗来攻打祖宗之地,来攻打具有同样血脉的兄弟姐妹!甚至于残忍地杀害,祸害兄弟姐妹!他们以倭人而自豪,却忘记了,他们的祖先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身上也流着他们所杀的人的血!”
石嘉说到这,是很痛心的,他不由念出了一诗:“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这是一后世唐朝司空图所做的诗,萧关自秦时开始就是重要的关卡,一直到了唐朝也是汉人引以为傲的关卡。
这是在吐蕃乘唐朝衰落攻占了河湟之地,唐人百万陷于吐蕃,一百年之后,生活在此地的汉人却忘记了母语,全部学的是吐蕃语,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吐蕃人,一点对汉人的认同感也没有,反而充满的是对唐朝,对汉人的仇视。
他们用吐蕃语来骂汉人,把兄弟当成了仇人,怎么不让人心里在滴血,痛苦万分啊?
石嘉就是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才用了后世司空图的诗来抒内心中的苦闷和痛苦。
刘媛则是一傻,她经常觉得夫君有些话是听不懂的,唐朝?哪有这个年代,要说有,那是远古时期的唐国,不过是一个国,当时的一个国连一个县都不到,可听其所说,必是非常强大的皇朝,绝非一县不到的春秋时的小国可比。
倒是那一诗让刘媛听到了意义深重的一面,她看着石嘉,她能明白石嘉的心思,石嘉一定是想要对倭国有了吞并之心,从而让那些东渡的人,能不至于如他诗中读的情况出现,也不会出现如他痛苦诉说中的情况出现。
刘媛不由问了:“夫君,倭人真有这么强大的时刻吗?他们真能对我们汉人构成威胁?”
石嘉苦笑了一下,回答:“他们真的有可以强大的时刻!不止对我们构成威胁,而且也会对许多的国家构成很大的威胁!他们是一个能隐忍,善于学习的民族!更何况如他们自己说,他们之中是有很多归化人的,是一个容纳朝鲜和中国大6的人再加上本岛的人而成的一个民族!自王仁等东渡开启了倭人文明,倭人从此见到了好处,便开始了学习!”
石嘉说到这,黯然了,毕竟倭人的崛起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积极向上进取的民族,他们能有成就完完全全是正常的。
“你知道吗?由于倭人的善于学习,他们曾经把长安的样子原原本本地搬到了他们的京都,所以后世就有种说法,要想见识唐都长安最原始的样貌就应该到倭国去,你就会见到!有不少化,可却在倭人那里得已保存,包括不少的古籍!这是不是很讽刺的一件事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