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武夫-第1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幕府当中出了名的辣手人物,一手制定了许多针对朝廷和各地大名的政策,可以说极受畏惧。在秀忠死后,为了表彰他多年的辅佐,德川家光特地将他的封地扩增到了十六万石。土井一家也因此成为了谱代大名当中的有力者。
坐在土井利胜旁边的是酒井忠世。酒井家是德川家(当时还是姓松平)麾下最早的家臣家族之一,甚至和松平家本身就是同支源,可以说是幕府家臣当中最为受信任重用的家族,有好几个支族都被列为了谱代大名。
酒井忠世因为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所以一直都备受幕府器重,老早就成为了幕府老中,到如今已经有二十年之久了,他的年纪比大老井伊直政还要大上十几岁。现在也可以说是首席的老中,同样是幕府的最高层官员。
在场的另一位老中酒井忠胜,是在十年前出任老中的,他也出身于酒井氏分家,算起来还是酒井忠世的堂弟(他们的父亲酒井重忠和酒井忠利是亲兄弟,都是德川武将酒井正规的儿子),一家人里面堂兄弟两个同时出任老中,可见幕府对这家人的倚重和信任。
不过,酒井忠世最近的身体不大好,一直多发病症,所以在场的人们当中,他的脸色最为难看,苍白没有血色,而且精神也十分不振,一直都半闭着眼睛。相比于年纪差不多大、野心勃勃的土井利胜,他要显得存在感薄弱许多。
松平信纲则是其余人当中最为地位优越的,他出身于松平氏的分家,可以说是老中当中的亲藩代表,地位十分超然。同时,他也是从小就跟在将军德川家光的身边作为侍从小姓长大的,和将军的关系非比寻常。不过他为人低调,一向不多话,所以并没有和他人造成过什么冲突。
相比于前面出身和地位极高的五个人,内藤忠重以及稻叶正胜两位老中地位要低得多,不过,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前面几位,他们与将军德川家光反而要更加亲近许多。
内藤忠重一直都是家光的亲信,还一直负责家光幼年时的教育,可以说是极受尊重和信任。
而稻叶正胜则更是不同寻常,他是家光的乳母春日局,他也一直从小就随侍在家光身边,在家光因为不受父母喜爱而岌岌可危的时候一直跟随着他,可以说和家光具有兄弟一般的情谊。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情谊,家光一上将军大位就开始着力培养提拔他,仅仅二十六岁的年纪,他就成为了幕府的老中,如今不过三十六岁,他就已经当了十年老中了,可见其受信用的程度。并且,德川家光还屡次给他增加封地,如今已经具有了八万五千石的领地,可以说借此成为了大名的一员。
因为家光对乳母的孺慕之情,春日局的影响力,并没有仅仅只限于大奥内而已,就连幕府的朝堂上都渗入了。
不过,虽然是在场的人们当中最为年轻的一个,但是稻叶正胜的身体最近却一直疾病缠身,甚至几次吐血,脸色甚至比酒井忠世还要难看几分,看上去寿命已经延续不了多长了。有传言说将军打算在他万一死去的情况下,让他的外甥堀田正盛来继续接任老中职位,可见将军对春日局一家人的信任和依赖。
这些人都是以领主的身份臣服于幕府将军,并且拥有着和将军家各种各样的亲缘关系,依靠血缘和亲信来统治日本,这是德川家康一手缔造的统治体系,如今还是行之有效地运行着。
在昏暗的烛光下,这些人的表情都晦暗不定,内敛而又深沉,几乎都不将喜怒表现出来,虽然面貌各自不同,但是简直是像戴着同样的一副面具一样。
就在这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当中,地位最高的井伊直孝终于开口了。
“柳生那边有回复了吗?”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许是为了追求威严感吧,他的语气不紧不慢,显得有些老气横秋。
“柳生元斋现在已经去了大汉的京城,和大汉的朝廷开始交涉了。”临时负责和大汉交涉事宜的老中内藤忠重也以几乎同样的语气低声回答。“不过,从他的回信来看,大汉的态度很强硬,要求我们尽快重开贸易,另外补上之前的缺额……”
听到了这样的答复之后,不光大老井伊直孝微微一怔,就连其他老中也是一阵惊愕。
“居然是这样的答复?”酒井忠世慢吞吞地看向了内藤忠重,“柳生还说了其他什么事情吗?”
“没有,柳生就是说大汉对他催逼很急,但是一直跟他只提这两条意见,没有其他意见。”内藤忠重表示自己并没有隐瞒,“另外,柳生报告说,大汉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不过待遇倒还是不错,一直都以使节的待遇来招待他。”
“看来大汉是着急了。可是如果大汉着急的话,为什么他们却还是在拖着谈判,一步不让呢?”另一位酒井家的老中酒井忠胜说出了大家心里的疑惑,“我们已经将立场摆得这么清楚了,如果他们真的觉得不可接受,那就不必再和柳生谈判;如果他们觉得需要铜、可以妥协的话,现在就应该在谈判中退让,提出新的条件了啊?”
第1568章老中们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附和。大汉这种举动确实让他们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没错,幕府暂停对大汉的铜出口,并不是临时的决定,而是这群幕府高级官员们私下里的共同决策。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多重考虑的。
在前明时代,幕府就十分渴望和大明通商,德川家康在世的时候就曾授权自己的亲信家臣本多正纯和当时的长崎奉行长谷川广智分别致书当时的福建总督陈子贞请求通商。
本多正纯的言辞十分恳切,一开始就是“弊国与中华,通问久矣,内外史籍,历历可征,台下所知也……”然后将之前的两国矛盾都推到了已经死亡了的丰臣秀吉头上,告诉大明朝廷现在的德川幕府绝对没有敌意,只想与大明通商,最后还以“弊邑僻处海隅,所谓蕞尔国也。中华以大字小之意,幸有熟图!”作为结尾,姿态可以说是放到了极低的地方。
然而,当时刚刚还与丰臣秀吉打过仗的大明朝廷,并没有信任德川幕府的诚意,仍旧实行着对日本的海禁政策,官方的贸易一直禁绝。幕府无奈之下,只好吸引各种海上的走私商人来于日本贸易,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
与相貌大有异常的西洋人相比,幕府对看上去和日本人无异的中国商人要宽容得多,幕府给了中国商人们朱印状(这是一般只给日本商人的特许状),还规定在长崎贸易的大明商人可以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为了禁绝天主教排除西洋影响,幕府规定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只许在长崎港活动、荷兰和英国商人只允许在平户港活动,但是中国商人可以随便探访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选择客栈住所投诉、交易时也较为自由,而不必交给官方统一收购。
在这种种优惠条件的刺激下,日本与大明的贸易往来也很快就发展起来,还培养了一批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郑芝龙家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甚至还能够在长崎定居,娶妻生子。
自从大明灭亡、大汉取而代之以后,新的中原王朝一改之前大明对海外贸易的排斥态度,积极地寻求扩张海贸,主动寻求日本幕府来建立外交往来,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都希望和中国扩大通商的幕府当然求之不得,在两边的努力之下,几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量都在稳步扩张,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贸易量扩大,幕府能够从中抽取更多税收,上下官员们也能够从长崎得到更多正规以外的好处,看上去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在持续了几年之后,却又给幕府带来了一桩极大的烦恼。
原因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实在太过于不对等了。幕府对中国的贸易渴望极大,这时代的日本,手工业完全不如大陆发达,以至于许多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都需要从中国进行输入。从糖果、青衣、麻葛、生丝、绸缎、药材,都极其仰赖进口。
自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日本本土并没有再遭受大规模的持续战乱,关原之战和幕府两次征伐大阪都是快速了解,没有造成全国的祸乱,已经承平了好几十年,百业兴盛。同时,包括幕府在内,各地的大名都在积极地开放金银矿和其他金属矿藏,结果在日本已经成为了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产银国。
天下安定,手头上又有了钱,于是日本就开始追求奢侈了,哪怕是底层的农人也开始使用原本为奢侈品的丝织品。根据西班牙人的记录“来自中国几千万的纯色或带刺绣的天鹅绒、纯色的琥珀织、绸缎、薄罗纱以及其他各种布料,每年都可以销售一空,不分男女,都穿着各种各样带色彩的衣服,无论是少女还是未婚姑娘,即使老妇人也是如此”。
原本日本的本土是产丝织品的,比如京都就有不少作坊,然而日本人一直都青睐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丝帛,甚至各地的作坊还从中国进口优质生丝来扩大自己的产量,一年当中要要从中国进口三五千担的生丝。
在大汉主动和日本通商之后,各种大陆产品的进口量越发激增,虽然满足了国内对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但是也给日本带来了巨量的贸易逆差。
日本现在并没有多少商品能够出口到中国来,只有一点点的手工艺品而已,其他的只能用铜和金银来填补。这样的贸易结果,当然就会带来贵金属大量流失的后果,最初的时候贸易量并不太大,这种流失还能被幕府所容忍,但是经过了几年的贸易扩大之后,如今的贵金属外流形势已经到了令幕府难以忍受的地步。
为了缓解这种贸易危机,幕府上下已经多次商讨,可谓伤透了脑筋。
之所以觉得头疼,是因为他们并不想要完全终止掉和中国的贸易,因为日本需要中国的商品,幕府也需要贸易当中的财政收入。可是完全放任金银外流更加不行,必须要想办法来限制金银的过度外流,维护日本经济的稳定和幕府的统治。
开了几次会议之后,经过了多次讨论,在这些老中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要以一定的方式来限制对中国的贸易出口,同时也要努力控制力度,以便不要触怒中国,使得大汉和大明一样再度选择对日本进行贸易封锁。
在经过了缜密的部署之后,幕府终于在今年年初,以荷兰人的需要为借口,暂停了对中国的铜出口。
荷兰人确实需要大量的铜,跟幕府提出了加大进口的要求,不过这个要求日本是可以以其他方式满足的,并不是一定必须要停止对大汉铜出口不可。
然而幕府还是这么做了,其一,这是一种试探,看看大汉对和日本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幕府看来,与金银相比,铜对大汉的重要性要小得多,因此不至于完全触怒大汉,但是又可以从中看到大汉的态度。
其二,通过铜的禁止出口,也可以向大汉展示日本对贸易控制的决心和力度,为之后进一步收紧贸易打好基础。
他们在最初的时候就判断,大汉在接到了消息之后,会来找到幕府驻日本的代表来询问此事,所以他们决定先不跟驻中国的代表柳生元斋说请一切情况,只是在送过去的公文当中要求他向中国朝廷解释幕府这边的苦衷,要求他尽量维护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还要求他要保持和国内的联系,每隔几日都要写一封详细的文书,描述自己同大汉朝廷交涉的具体细节。
柳生元斋不明就里,接到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