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大哥,你有什么话说?”

  两个人在壕堤上走了一阵,夏浔忍不住问道。唐姚举突然站定身子,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杨兄弟,你现在并不是在经商做生意吧?”

  夏浔心中一惊,暗暗提高了警觉:“唐大哥,这是甚么意思?”

  “刚才我娘子与苏姑娘在外屋聊天,苏姑娘曾失口称你夏大哥,又称你掌柜的,而她本来是在德州城里一处浑堂做事的,那么,你到底姓夏还是姓杨,是行商还是坐贾呢?”

  夏浔听了苦笑不已,让一个小姑娘替他掩饰身份,还真是够难的,临行前已经再三嘱咐她该如何称呼自己,如何介绍身份,想不到看着挺聪明的一个小姑娘,还是三言两语就漏了马脚。

  唐姚举又道:“昨日见过杨兄弟之后,晚上与几位一同来自蒲台的朋友过除夕,我曾提过兄弟你的名字,有一个人告诉我,朝廷似乎有一名钦犯就叫杨旭,我多问了几句,似乎那人年岁相貌,都与兄弟你相仿?”

  夏浔不笑了,正容道:“不错,那个朝廷钦犯就是我,杨旭是我,夏掌柜的也是我,因为钦犯的身份,所以有些事情,小弟没有告诉哥哥,小弟不想牵累唐大哥,相信唐大哥也不会揭举小弟的身份。这位苏姑娘,与小弟并没有甚么关系,不会连累唐大哥,如果……你还是有所担心,我把她带走……”

  唐姚举注视他半晌,问道:“当初我只知道你是一个秀才,却不知道你几时做了官,怎么又成了钦犯。钦犯,恐怕不是贪脏枉法一类的罪名了,你做了什么事,好端端的就成了朝廷钦犯?”

  因为夏浔所做的事,涉及的人和事都太过机密,一旦公开他所谓的“罪行”,皇上仁慈,主动释还燕王三子的举动就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官府的榜文只说此人是十恶不赦的钦犯,至于具体罪名,那是莫须有的,一句“有罪”足矣,反正朱允炆搞掉几个叔父时,罪名都是莫须有的,区区一个夏浔又算甚么,这就弄得唐姚举也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了。

  夏浔摇摇头道:“一言难尽,唐大哥知道我的为人,总之,不会伤天害理就是了。”

  唐姚举微笑起来:“那么你在这里做浑堂掌柜,就是为了逃避官府的缉拿了?”

  夏浔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唐姚举会意地笑起来,连连摆手道:“杨兄弟,你不要误会,我没有拿你举报入宫的意思。”

  “那么,唐大哥就不要问这么多了,德州兵马越聚越多,恐怕这里早晚要变成战场,小弟选择这里藏身是大错特错,不日,我就想把生意盘出去,隐姓埋名,另觅去处,唐大哥若是念着你我兄弟情义,请妥善照顾好苏姑娘就是了,至于小弟么,却不必担心。”

  唐姚举向他翘了翘大拇哥儿:“杨老弟,你是条汉子。年轻俊俏的小姑娘,主动投怀送抱,兄弟你坐怀不乱,不欺暗室,光明磊落,我当然不信你能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来……”

  夏浔大吃一惊:“唐大哥一直在盯着我?这些事你怎么知道?”

  唐姚举得意一笑:“杨兄弟别担心,我照顾老婆孩子还没时间呢,哪有闲功夫去盯着你,这是苏姑娘说的。”

  夏浔气得差点一头跌进壕沟里去:“我怎么不知道……她这么大嘴巴,什么都可以对人说的?来之前我还特意嘱咐过……”

  唐姚举笑道:“杨兄弟,这你可是冤枉她了,不是她想说,而是我娘子想问。”

  唐姚举傲然道:“嘿,不要说她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就算她是个见多识广油滑刁钻的媒婆子,也休想在我夫妻面前,保得住甚么秘密。”

  夏浔的双眼微微地眯了起来,这个唐姚举,似乎不只是蒲台地方一位豪杰好汉那么简单吧?

  想到这儿,他几乎抽自己一个大嘴巴:“真他娘的昏了头了,他的宝贝女儿唐赛儿长大以后可是山东白莲教教首,什么山中偶得石匣,内藏无上道法,从此学得撒豆成兵、神通广大,那传说也能信么,莫不成……她老子唐姚举,就是白莲教中人?”

  夏浔还没问出口,唐姚举已漫声吟道:“白莲肇生,元尊始创,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有难相死,有难相救。杨兄弟,既然叛了朝廷,走投无路,何不投入白莲座下,受我无生老母庇佑?”


第325章 一箭三雕

 “白莲教?”

  虽然心中已经想到,夏浔脸上还是掠过一丝讶异。

  唐姚举微笑道:“不错,正是白莲教。如果不是杨兄弟如今已是这般身份,你我虽有过命交情,哥哥也不会把这件事透露给你,更不会拉你入伙。哥哥不图你什么,只是想帮你。可是唯有让你成为我教中兄弟,我才可以请动教中几位护法助你一臂之力,让你改头换面,从此活得逍遥自在,再不怕被朝廷通缉。”

  夏浔如今已经明白护法是怎么回事儿了,护法并不像武侠小说里的所谓护法,都是武功杰出了得的英雄人物,平时又不担任教派或帮会中的行政职务,这才给个只有尊号的护法。其实所谓的护法就是对教会帮派贡献较多、所以威望地位高人一等的信徒。

  唐姚举敢包庇他,并且自信能包庇他,那么唐姚举所在的教坛在地方上必然已经拥有相当大的潜势力,当地至少有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乡绅和官府中人,已经成了他们教中弟子。不过如今的夏浔可不是朝廷的缉匪专使,闻此消息只能推却道:“多谢哥哥美意,不过兄弟并不想入教……”

  唐姚举脸色一变,不悦地道:“怎么,难道杨兄弟信不过我,你真认为,我白莲教像朝廷宣扬的那样,是什么男盗女娼无恶不作的邪教么?”

  夏浔忙道:“不不不,唐大哥误会了,兄弟有家有业,有了家眷,如今早已安排在妥当的地方,过不了多久,兄弟就得去见她们,不可能再此久留的。”

  唐姚举一听大失所望,夏浔想了想,又提醒道:“唐大哥,只是在教也没甚么,我知道,自南宋时候至今,白莲教在天下各地开枝散叶,代代相传,也未见得就一定搞出什么事端,不过自陕西白莲教造反之后,朝廷缉拿白莲教徒甚严,唐大哥若只是传教授徒,香火相继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学那陕西田九成、济南牛不野,不然,必定惹祸上身。”

  唐姚举脸上热切的神情冷淡下来,轻轻叹息一声道:“杨兄弟文武双全,我本有心接纳。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辈英雄大展身手之际,想不到杨兄弟却要归隐了,罢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于你。”

  夏浔脸色微微一变,急问道:“大展身手?唐大哥想做甚么?听兄弟良言相劝,唐大哥万勿有所图谋,白莲教一旦想趁乱起兵,不只朝廷方面要严厉围剿,就是燕军到了,也必然是绝不相饶,如今的乱象只是朱明皇室内部之争,不管哪一方,他们都绝不会容许白莲教趁火打动,动大明江山的主意,尤其是此刻,朝廷兵马大量集结于山东府,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就是灭顶之灾啊。”

  唐姚举哈哈一笑:“兄弟,你多虑了,我说大展身手,只是趁着天下混乱多吸纳些教众,结众自保罢了,哪里是想要造反了?你没见我把老婆孩子都带来了,有这样造反的么?”

  夏浔一听也是道理,这才释然一笑……

  ※※※※※※※※※※

  “本王收到确切消息,李九江预定于明年四月再攻北平,目前,他正在德州修筑十二连城,看起来,他已经不再抱着一战功成的打算,这是要与我们长期对峙了。”

  张玉听了朱棣所言,有些担心地道:“朝廷富拥有四海,兵员、物资源源不断,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一旦长期对耗,与我们大大不利。”

  “本王自然知道。”

  朱棣冷冷一笑:“李景隆没有这样的见识,这定是……嘿”

  他知道,这定是他的大舅子徐辉祖给李景隆出谋画策,恨得牙根痒痒的,却又不愿当众说出来,虽然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明明白白地讲自己的亲大舅子坚定地站在皇帝一边与他为难,终究是一件泄气的事情。

  朱能道:“这样的话,殿下,咱们也该抓紧时间,加固北平城防,同时,应该趁着他们还没有出兵,尽快平定后方,免得与李景隆交战之际,后方不断受到袭扰。”

  朱棣颔首道:“本王正有此意,欲巩固后方,那就有两个选择,一是攻打辽东,二是攻打宣府。一个东北、一个西北,都可以在关键时刻,在本王腹背插上一刀,此乃心腹大患,本王欲与诸位计议一番,看看,攻打哪里妥当。”

  众将一听,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抒己见,争论的十分热闹,朱棣和道衍和尚坐在上首,只是听着,并不言语。

  宁王朱权自恃身份,一开始也未发言,到后来见众将相持不下,难有定论,这才对朱棣拱手言道:“四哥,我以为,咱们可以攻打辽东。辽东兵马随时可以出山海关,直逼北平,疾患最大。山海关虽然险不可破,但是松亭关现在却在咱们手中,只要咱们自松亭关出塞,到了关外再东向攻打辽东,山海关移不得动不得,纵然险要,又有何用?”

  张玉想了想,却道:“宁王殿下,臣以为,还是攻打宣府最有妥当。”

  宁王对辽东方面比较熟悉,有把握把辽东打下来,所以对张玉所言很不服气,睨了他一眼,问道:“何以见得?”

  张玉道:“原因很简单,辽东兵马的给养主要依赖关内运送,殿下起兵靖难之后,已经切断了中原与辽东的联系,辽东现在完全是靠以前积蓄的粮米和从女真诸部那里盘剥来的物资维持,无力南下攻我北平,他们只有守的力量,并无攻的力量,不是当务之急。”

  宁王道:“那么,宣府大同一带,就是咱们的强大威胁了?须知辽东与宣府不同。辽王是主动投向朝廷的,他的旧部兵马自然听从朝廷调遣。宣府却不然,如今如果代王在,由他领兵攻我北平,那才是咱们的心腹大患,可惜呀,代王在我和四哥之前就已遭了皇帝的毒手,现在一家老少都囚居在四川呢。

  代王在宣府的旧部,皇帝不敢用;朝廷在宣府的兵马,又得用来制衡监视代王旧部,这种情况下,西北出兵攻我北平腹心的可能,并不比辽东大多少。”

  张玉微微一笑,颔首道:“宁王殿下所言甚是,单从威胁上来说,打辽东亦或打西北,对咱们来说,都是一样的,臣之所以认为该打西北,是因为,打西北,好处更多。”

  宁王奇道:“打西北有什么特别的……啊,是了。”

  宁王并非平庸之辈,实际上智颖绝顶,比起张玉,他所欠缺的是实战的磨炼而已,话刚说到一半,他就明白过来,东北当时是贫瘠之地,驻防官兵的粮草辎重主要来自关内供应,宣府则不然,山西一带少经战事,中原诸雄争霸死伤惨重的时候,西北一带就一直太平无事,后来之所以从山西大量向山东移民,就是因为山西人口繁衍旺盛,没有受到兵灾影响的缘故。

  西北地区农耕业也比较发达,虽然不及苏湖鱼米之乡,但是长期的太平和农耕业的发展,再加上朝廷在那边减免租税、屯田垦荒、救灾复业,边军屯田,因此在粮米方面绝无问题,而制约北平方面的最严重问题正是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