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时代-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陈华的穷兵黩武,南方的孙文和北方的袁世凯都在媒体上大肆大表反对言论,但这又起什么作用呢。袁世凯的部队早就扩充到80万人以上(包括地方部队)了,而孙文的总兵力也超过了10万,陈华有个50万的部队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陈华部队扩张并不会给民众带来更重的负担。
但是,陈华扩军的内容却再一次引起了列强的注意。陈华有飞机,而且其飞机在空中的表现似乎不比列强的飞机差,因为他们可以在成都郊外,偶尔看到飞机掠过头顶。但是,他们想进一步打听陈华飞机的研制情况却也十分困难。前世的顶尖特种兵,在反侦察、反间谍的技术上,有着比这个时代更见成效的方式,让列强的真领事假领事们十分恼火。因此,列强只得从字面上来理解陈华的所谓空军部队的价值。
“空中侦察中队”,作用在于敌情侦察。对于这一个作用,列强是很清楚的。他们的飞机也主要用于侦察,侦察敌人的位置、规模、路线等,为己方作战提供情报。
“轰炸机大队”,听名字也好像可以理解,就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对此,列强的看法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还不如一门大炮好用,因此,列强认为,陈华这是出风头,尽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如果说“轰炸机大队”列强还有一定想象力的话,对那个“歼击机大队”,列强驻成都的代表们就有如云山雾海了,“歼击”,展开就是“歼灭,打击”,意思是清楚的,可这不是陆军的事情吗?飞机怎么对陆军进行歼灭、打击?此时,列强的飞机上还没有加装机枪等重武器,飞行员是一手驾驶着飞机,一手用手枪在进行射击。这样的火力,有可能对陆军进行歼灭、打击吗?
飞机,列强驻成都的代表们大多见到过实物,或者听说过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装甲兵司令部”以及陈华主建的“坦克第一师”,驻蓉代表们一听就想笑,这陈华搞什么东东,竟然把古罗马战场的铠甲也拿到战场上来了,那东西,能挡子弹吗?如果真的能够达到挡子弹的程度,士兵还可以穿着“装甲”行走吗?再说,即便全选大力士能行走能挡子弹,可是能挡150MM的炮弹吗?
此时,英国也许开始研究最原始的坦克——“水柜”了,但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根本还没得到体现,而且,作为驻蓉领事,其级别似乎也不足以了解自己国家正在研究“水柜”的秘密,否则,就不会出如此的笑话了。
也因为如此,包括列强在内的各方势力,对陈华此次扩军的看法是:其主力部队的规模和火力配置值得注意,特别是“炮兵师”的组建似乎包含着一定的战略思想。但对于“空军”、“装甲兵”等概念,则一笑置之,有的报告里还说陈华是准备组建一支带有“复古风格”的部队。
PS:晚了点哈,周末,出去吃饭去鸟……
第182章 双股剑1(求推荐收藏)
更新时间2011…5…16 0:09:05 字数:3187
四川、西南与北洋中央的对抗进入了僵持状态。长江依然冷冷清清,北京、汉口、上海、南京等地依然在抓捕着说四川话的人。稍为高层的人士,感觉到了袁世凯的气愤和调兵遣将,而了解陈华风格的人,则知道这个一惯以来就喜欢“针尖对麦芒”的人,不可能没有动作,此刻清风雅静,极有可能预示着下一刻的惊天动地!
西元1913年4月16日,华夏民族独立军第四纵队包惠、龙鸣剑部,以华军第四师特战大队和师侦察营为开路先锋,第四纵队主力第5师、独立第10旅、独立第11旅共计38000人,秘密聚集于川鄂交界处的龙驹镇,随时准备突入鄂西,其战略目的直指鄂西重镇宜昌,此路的作战要决是隐蔽接敌!
同日,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五纵队蒋朝阳、周树勋部,以其第五师特战大队和师侦察营为尖兵,以华军第5师、独立第14旅共28000人为主力(装甲团及独立旅装甲营装备还未到位,未形成战力),秘密集结在湘黔边境的朱家场镇,准备对湘西重镇怀化进行闪电攻击,然后剑指湘西另一重镇常德。
三国演义中,刘玄德善使双股剑,陈华便将华军的这次行动命名为“双股剑”,更有甚者,陈华恶搞的刘打屁虫刘玄德,原华军警卫团副团长,此役正是第五纵队独立第14旅的旅长,这是否叫冥冥中自有天意?
此次战役,除了刘玄德这个战场之雏外,还有一个人也特别值得提起,那就是华军第四纵队独立第11旅的旅长刘明昭,不知道刘明昭是何人不要紧,只要记得他是前世共和国历史上著名的军神就可以了。在此次华军整编中,包惠报上来的名单里,刘明昭是作为主力团团长使用的,陈华大笔一挥,将刘明昭与拟任的旅长来了个对调。对于这位传奇军神,陈华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在历史上那么恶劣的情况下都能打胜仗,陈华不相信刘明昭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火力,更加精锐的士兵还会打不来仗?
其实,在历史同期,此时的刘明昭最多还是连长这一个层级,但谁让陈华的部队扩张得太厉害了呢。此次调整,原正团职全部进了纵队司令部担任领导,原副团职等多直接升任成旅长,原正营职干部直接升任为正团职主官。
这种坐火箭式的上升速度,让华军充满激情同时又显得幼稚,好在华军的新兵储备一直走在前头,华军的训练标准一直很高,否则的话,这样的部队真的很难说有多强的战斗力。
西元1913年4月16日晚10点,陈华从司令部巨大的沙盘前抬起头来,对参谋部作战处处长宋晓杰说道:“电令华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立即出击!”
……#……
船头。是湖北境内距四川龙驹镇最近的一个村庄,由于其“边境”意义,冯国璋到湖北后在此驻有北洋“国防军”的一个排,同时还驻有一个连的地方警备部队,总兵力约150人。此等布置,可谓是“如临大敌!”
早在当日下午四时,华军第四师特战大队大队长杨学军与第四师侦察营长方国礼两人一合计,就派出了20名特战大队战士和100名侦察营战士,隐入龙驹镇附近的山林,沿着无人的森林区向着船头潜伏而去。晚7时许,潜伏士兵到达指定位置,并对船头敌人的人数、火力、阵地布置等进行侦察。
通过侦察,这支华军尖兵中的尖兵的长官杨学军意识到,北洋的“国防军”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村头靠近四川方向,国防军只设了一个路障,用原木搭建了两间木屋,平时驻点就警备部队的一个班12人,相当于警戒哨;在退后约百米的村中心,有几间大石屋,这里是地方警备部队的连部所在地,其主力部队也驻扎在这里。但是,这个连在石屋前用巨石垒就了两排工事,东西对进的客商,必须从工事留下的专用通道通过,其宽度只够过一辆马车。这些警备部队,这个连的主力装备就是汉阳造,连一挺机枪也没有,这个情况让进攻方稍为好受一点。
但是,国防军的一个排却没有驻在村里,而是在村外一处悬崖上的洞窟处建立了一处阵地,阵地前摆放了一挺华夏仿制的马克沁重机枪,其火力刚好可以覆盖整个村庄,从村里到悬崖上,有一条可供人攀爬的险道,平时是供送给养的人上下之用。
“要攻下这个村庄,难!”杨学军汇总情报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因为,这个村庄的地形决定了进攻方只能从一个方向进入,而且是悬崖峡谷,根本摆不开队伍,一个连的进攻部队都要拖好长好长的队形。如果想要从悬崖峡谷之上突入村子,一般的部队根本就不可能,何况还要遭到机枪的封锁。
对于别的部队也许非大代价不足以攻下船头,但杨学军是干什么的?他带到船头来的20人以及师侦察营的100人,可不是普通的部队,而是超前于这个时代的精锐力量。
杨学军的120人,由于是轻装突进,山林潜行,只带了1门60迫,2挺轻机枪,但是,队伍中却有4名专职狙击手,而且每个士兵都随身携带有4枚手榴弹。
所以,拿下船头村,虽然可能有点麻烦,但并不表示不可能,甚至牺牲都不会有多大。其麻烦在于敌人重机枪所在的位置,比船头村的位置要高约20米,敌人是居高临下。
杨学军估计,只要布置充分、恰当,拿下船头最多半个小时,但是,更大的麻烦却不是拿下船头,而是如何保证悄悄地打掉冯国璋的这个前哨据点。
根据华军情报部的调查,国防军目前的电台只装备到团一级部队,也就是说船头这个排的敌人应该没有电台,但是,谁知道冯国璋会不会脑袋发热,在与四川接壤的前沿阵地来一电台?
至于让敌人沿山路向利川方向撤退,这样低级的错误杨学军肯定不会犯,当他们刚到达船头时,其中一支小队28人已经前出5公里外的谋道镇阻击,船头镇的敌人,要么战死,要么投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晚八点过,夜幕降临。20名特种兵战士开始向船头村里潜去,其中10名特战士兵的目标就是抵近悬崖上的洞窟。
晚10点10分,进攻命令下达。长长的夜枭声鸣响山谷。藏在洞窟下的特战士兵迅速向洞口的重机枪掩去。在距机枪阵地二十五米的地方,投弹能手孙少先伏下身子,将4枚手榴弹的保险盖全部拧开摆放在自己的脚边,然后只见其身子一挺,两枚手榴弹脱手而出,准确地落在重机枪阵地的围子里。
“邦!邦!”两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落在两名值班的国防军士兵身边。
“什么?”一个国防军士兵感觉到那东西就在自己脚边,想伸手捡起来。
“轰——”手榴弹爆炸了!其爆炸声就是华军进攻的命令!
“出击!”带队的特战小队长龚长河立即跃身在前面开路,25米的距离,在洞窟里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龚长河就可跑完。
“哒,哒,哒哒……”船头村,两挺轻机枪开路,华军以四人纵队,沿着进村的小道向村内突去。
“轰,轰,轰——”洞窟内的敌军听到爆炸声就向外抢,想重新占领洞口的机枪阵地,但是,在洞口迎接他们的是孙少先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的手榴弹盛宴。
“叭,叭,叭……”木屋的鄂军警戒哨位开始向着华军突击的方向还击,但是,效果实在太差,在这几乎一个呼吸之间,华军就已经抢占了村头的警戒阵地,一个班的鄂军,在华军两挺机枪扫射之下,做了枪下之鬼。
“周长安,你带一个班迅速向利川突围,说船头遭到川军大部队攻击!其他人,进入工事,抵抗川军!”村中心石屋中的敌军连长很快就判断清楚了形势,并且做出了此时最为正确的安排。
“兵勾——”就在一个敌人想从石屋内突入屋外的巨石工事时,致命的枪声敲碎了他们的梦想。
华军的4名狙击手,包括另6名特战士兵,早就突进了村子,在相邻的屋顶上潜伏下来,封锁了那几间巨大的石屋,只等进攻的枪声响起。
敌人,被全部关在屋内。
“兵勾——”有敌人不信邪,向外冲,结果身子一露出来便遭到无情狙杀。
几分钟后,华军机枪手冲上来,对着石屋的门就是“哒哒哒……”一梭子,然后数十名华军士兵一齐大喊:“缴枪不杀!华军优待俘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