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华时代-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晚上10点30分左右还有一更,朋友们,今天的收藏和推荐增长都不太好,还请多多支持。


第061章 发飙的邓虎
更新时间2011…3…28 22:32:33  字数:2139

 熊耳山攻防战的战术检讨,在庆功会开完后就召开了。由于这是陈华力量第一次正式向外展示,也是民团第一次真刀真枪地与敌方干上,所以其检讨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官检讨会,由陈华所辖各部队排级以上军官参与;二是士兵检讨会,由各班自己组织,副排长负责整理成材料。军官检讨会,陈华让猎豹特战队班长以上、磨盘岭基地教官、新兵排长以上的人全部列席。
  邓虎的一连在庆功会上获得了表彰,并获得了县府颁发的5000大洋奖金,但是,在民团内部军官战术检讨会上,陈华狠狠地批评了邓虎。勇气不够,贻误战机,战术呆板,战损过多!十六个字像十六把重锤狠狠地砸在邓虎及一众小军官的头上。
  看到邓虎有些不服气的样子,陈华毫不客气地说道,“勇气不够是整个行动过程中畏畏缩缩,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怕什么?贻误战机是磨磨蹭蹭一个小时,其中毫无建树,如果敌人有增援,如果敌人有手雷,一连早就被杀得片甲不留了;战术呆板不是我说的,你看看二连的张程是怎么打的,你想想就该知道。至于战损过多也不冤枉你,牺牲的战士里,一连占90%,负伤的战士里,一连占80%。你看看兄弟部队刘放和赵德勇他们,击毙了上百名敌人,自己无一伤亡。”
  检讨会上,陈华对整个攻防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从情报侦察敌方兵力火力开始,到敌方可能对策,以及我方兵力部署及战术安排等详细地作了说明。并强调,对方只是一群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土匪,如果对方是军队又该怎么办?如果对方有大炮,我们又该如何进攻?
  检讨会最后,陈华要求每个参会人员写出一份熊耳山攻防战的心得来。
  这次会议,让众人看到了教官的另一面,批评起人来毫不留情面。但众人也明白,这是教官爱惜手下的表现。
  战术检讨会,从此成为陈华手下部队的一个常规会议。以后,随着部队的扩大,这种会议更分成了战前检讨、战后检讨、战略检讨、战役检讨、情报检讨、战术检讨、保障检讨等多层次会议,与军事行动有关的每一个人员,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来。
  邓虎会后回到营房蒙头大睡,当钟平前来报告时,陈华告诉钟平不要理他,要等他冷一冷。果然,睡醒了的邓虎又跑到训练场亡命地训练,直到汗水把全身的衣服浸湿才回去洗澡换衣,然后,就到了陈华的家里。
  “吃吧。我知道你要来,所以让厨房给你煮了一碗面条。”看到邓虎进门,陈华推了推面前还冒着热气的面碗。
  “教官,我……错了!”邓虎哽咽道。
  “知道错了就对了!你要知道,士兵的生命只有一条,遇到一个英明的指挥官,这个士兵可能建立很大的功勋,甚至成为将军;但如果遇到一个平庸的指挥官,这个未来的将军很有可能就在其手下丧生。再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连的一个普通士兵,而换一个连长也如你这样指挥,你想想其战斗能够取胜吗,而你的生命会有保障吗?”
  “打仗是一门学问,而每一次战斗的地形、天气、敌情、我情及装备都有所不同,所以世界上就找不到两场完全相同的战斗。而这门学问,我能教你们的已经在磨盘岭教得差不多了,至于你们学到了多少,那就得看在战斗中的表现。只有通过亲自指挥和参加战斗,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次熊耳山攻防战,当时我给你打了一个60分,也就是及格。好在这次主要的目的是练兵,以后的路得靠你自己走。在连里面,要多听听班排长的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邓虎其实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轻敌,对战斗的残酷性估计不足。战前,他没有召开战术安排会,没有听取手下的任何建议,以为只要大家交替掩护冲锋,就能一鼓作气攻上峰顶,可敌人一个神枪手就将他的连队差不多困了一个小时。
  见这陈华后,邓虎回到了连队,立即召集班排长开会,并在会上承认了自己指挥失误,希望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将一连的战斗力提升上去。
  有班长便问邓虎当时团长是怎么样训练的,邓虎捡能说的说了。那班长说,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团长训练你们时那样训练全连。如果真的训练成功了,岂不是我们也像刘放他们一样厉害?
  邓虎一想,这样当然好。但也存在着问题:一是教官特别讲了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法不能普通到普通部队里;二是那种高强度的训练现在连队的伙食跟不上。
  一排长周明明是参加过磨盘岭基地训练的,他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些保密性要求较高的训练方式我们就不开展了,但诸如神枪手、投弹手及三角火力等完全可以在连队展开训练;此外,像俯卧撑、越野跑等我们也在搞,只是加大训练量就行了。
  “伙食怎么办?”这也是个难点。
  “如果连长愿意这么干,我愿意将我每月的薪水拿一半出来。当然,我们也就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了!”周明明说道。
  现在,陈华部队的薪水并不高,新兵月薪2元;二等兵4元,所谓二等兵就是训练结束的士兵或上过战场的士兵;班长8元(特战队士兵同);排长16元;连长32元;营长64元。现在,能拿64元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当然,这只是基本薪水收入。此外,民众的慰劳费,战斗缴获,赏银等,也是士兵收入的重要来源。譬如这次熊耳山攻防战,一连二连的士兵,每人拿到赏银30元,三连拿到20元;受轻伤的补助30元;重伤50-200元,牺牲的直接给200元抚恤。上级军官的赏银等比下级军官多50%。即这次熊耳山攻防战一连二连的班长可以拿45元,以此类推。
  PS:千殇说到做到,今日第三更到(实际是第四更了)。这对没有签约没有推荐的本书来说殊为不易,朋友们请以收藏、推荐支持一下,今天的成绩很不理想。


第062章 某一张脸悄悄在改变
更新时间2011…3…29 7:59:24  字数:2281

 “那好,我就把这次领的赏金和每月一半的月薪拿出来。”邓虎见周明明支持他,也很感动。
  “我们也拿出一半。”另外三个排长和十多个班长也表态道。
  “这个……我看班长们的收入也不高,每月就拿两元出来吧。另外,我很赞同周排长的意见,与士兵同一锅吃饭。”邓虎一锤定音。
  “好。”众人均没有意见。在坐的人通过熊耳山攻防战明显感觉到,团长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只要仗打得好,还愁没钱拿?
  邓虎给民团定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月1元,班长与士兵同吃;但对于排长及以上军官,民团专门开设有军官伙食团,伙食标准略为高一些,但绝不会超过2元。
  不要小看这一元,其购买力相当于前世的500或600元RMB甚至更高,一斤大米11文(华夏粮油公司出品),一斤猪肉50文,而大多数蔬菜是1文钱一大把,至少有两、三斤,银元兑铜子的比例是1:1800。
  邓虎发飙了,民国一连顿时像一只疯狗。其他两个连看到一连动了起来,也悄悄地发力,谁也不甘落后。于是,在清末四川这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支弱小的民团诞生了很多新的练兵方法。其战斗力更是如坐火箭一般向上提升着。
  民团的改变陈华自然看在眼里,特别是邓华率先搞出来的官兵同灶同桌吃饭的制度,有过前世部队经历的陈华怎么会不知道这简直就是战斗力的“核武器”,所以,陈华要求自己手下各部门迅速推广邓虎一连的经验。
  至于军官自掏腰包一事,陈华一边从道义上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制止了这种行为。陈华不想搞平均主义,一个士兵之所以能够成为军官,这说明他付出了很多,有当军官的能力,在薪水上自然也要体现出这种差别来。
  考虑到士兵营养与训练之间的关系,陈华让王实与各部队长官一起,制定了一个比较严格的伙食补助标准。其补助金的来源为总部拨一部分,各部队拨一部分,各连(排)自筹一部分(作战缴获的自留部分或战功赏金)。
  老马山下的李家村近一年来的变化很大。以前,李家村的村民除了农忙种种粮食,秋季打打猎之外,几乎就没其他正事可做,自然,其收入也就很差了。但是,自从武刚派人来采购给养后,村民们竟然发现,原来自己种的那些供自己食用并不值钱的小菜竟然变得值钱了,因为磨盘岭的那些人,隔三差五地就要来采购一批,一两个季度下来,他们发现,种菜竟然比种粮更容易变成钱。于是,很多农户便开始种起菜来,破天荒地,这些种菜的农民年终时竟然也落下了三、五元的存款,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凯江城里。由于华夏工业园的出现,特别是民团成立之后,凯江城农贸市场的蔬菜不但开始好卖了,价格上涨了,似乎还供不应求。一些县城附近的农民看到有利可图,也开始弃粮种菜,胆子大而且脑子好用的农户,甚至只种蔬菜。这些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土地如果只种粮食的话,每年的收益最多不过3元甚至更少,但如果种菜,一年则可至少收获四季,按新的价格算的话,至少可以收获10元。
  行动得早的农户去年已经赚了钱,没有种菜的农户也开始有些动心了。看到春节后华夏工业园又在大量招收工人,这些动了心的农户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种菜,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地里的其他庄稼拔掉也要种上蔬菜。
  种菜可以挣钱只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要说对凯江影响有多大还真算不上。南渡口码头,原来只能停放载重量几吨的小船,随着码头扩建工程的推进,新的上百吨的机械化泊位不断投入使用,渐渐呈现出水陆运输两旺,客货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穿越其中的,不只是华夏实业公司的客货,更多的是远道而来的客商。他们从远处送来华夏公司需要的煤矿、铁矿、稻谷、小麦、玉米、蔗糖等资源和原料,又从华夏公司拉走机器、大米、面粉、食品、糖果、洗涤用品等各种工业及生活用品。
  随着华夏工业园的兴起,各地客商从中看到了凯江城的商机,有的客商已经在华夏工业园附近圈地投资,连凯江城的几名地主都开始建厂,主动成为华夏工业园的上游供货企业,虽然这些企业整体上还不成气候,但陈华却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刘金元是凯江本地的一个大地主,家有近千亩土地,曾中过举人,属于凯江有名的开明士绅,当他从刘原那儿听说华夏工业园可以生产火/药时,便想在凯江投资建设一家专门生产火柴的工厂。火柴,这个时候虽然国内已经有了厂家,但国内的火柴市场却依然由洋货占领。本来,陈华也是有意建设一个火柴厂的,但事务头绪太多,根本忙不过来,听说刘金元有意建火柴厂时,陈华特别请来刘金元进行了一番详谈,除了主动提供火柴所需火/药配方,专门为火柴厂生产一批机器设备外,还投入5万元入股火柴厂,当然,火柴厂的具体经营则由刘金元负责,陈华只是要求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