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7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战乱减少,农业发达则能保证人们有足够的口粮,在这两方面,兰芳现在做得都不错。
民国因为正处于战乱中,秦致远不太清楚民国的人口出生率,但在兰芳,每一个适龄妇女现在生育的孩子是3。8个,其中华人的生育率是最高的,平均有4。2个,估计到二十年之后,兰芳的华人虽然达不到绝对的主体地位,达到主体地位还是没问题。
平均每个女人生4。2个孩子,这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不过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真的不稀罕,秦致远的父辈姐妹五、六个的都是正常,十几个兄弟姐妹的也不是没有,这还是一夫一妻的前提下,如果是一夫多妻,兄弟姐妹的数量会更多。
华人对于子女的感情是很特殊的,现在可没有“计划生育”作祟,多子多福才是主导思想,谁家要是没有两个儿子继承血统,出门和人打招呼都不好意思。
秦致远对生育当然是持鼓励态度,兰芳现在已经有婴幼儿产品出现,甚至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兰芳政府对于婴幼儿产品有严格要求,产品质量是首先要把控的基础,然后就是低廉的价格,秦致远甚至规定,所有的婴幼儿产品利润不准超过百分之十,这当然会让那些婴幼儿产品生产商有所不满,不过为了降低养育孩子的成本,秦致远顾不得那么多,不相干可以不干,连朱莉的私人产业“丑小鸭”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在运营,其他人还有什么资格要求更多?
至于教育和医疗,这在兰芳基本上是免费提供的,兰芳现在还没有私人医院和所谓的“贵族学校”,连秦德都是到童子军里去上学,其他人再贵还能贵到哪儿去呢——
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所以兰芳的华人生育起子女那叫一个全力以赴,可以说华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宽松的环境,国家没有名目繁多的徭役,没有令人怨声载道的农税,仓库里有吃不完的粮食,这所有的一切共同促成兰芳人口的大爆发。
秦致远不把工作重心放在生孩子上面,秦致远的任务是为兰芳国民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所以听到陈康健的解释后,秦致远稍加思索就马上拍板,和杨德山联系,从埃及雇用人手建设撒丁岛。
杨德山创建劳务输出局的初衷就是这个,西部省的需求也算是帮了杨德山的大忙,埃及人有了工作,生活有了希望,也确实没几个普通人把“苏丹”这个名称当成是一个多么事关生死的问题,于是当天埃及劳务输出局就给撒丁州回复:在一个星期之内,埃及可以为撒丁州提供超过三十万劳动力,一个月之后,这个数字可以增加到五十万。
五十万人,这相当于现在埃及国内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由此可见杨德山面临的困难有多大,这么多的人没有生活来源,确实是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
兰芳从埃及每雇佣一个人,要付给埃及政府五个英镑的中介费用,同时每个月埃及政府要从这些工人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管理费用。五个英镑虽然不多,但架不住人多,一下子就是几十万人,对于埃及政府来说也算是收入不菲,更何况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收入,这对于现在饥寒交迫的埃及政府来说很重要。
秦致远并不在乎这些费用,虽然折合成兰芳元,一次性就要付给埃及政府近千万元,但和节省的时间比起来,秦致远更愿意用金钱换取劳动力,这对于秦致远来说同样重要。
埃及政府和兰芳政府达成协议之后,这个协议还是吸引了大范围关注,其中主要关注的是民国政府和印度政府。
要说目前的全世界,人口最多的还是民国,然后就要数印度了,说到劳动力输出,怎么算也轮不到埃及人。
张雨亭听到这个消息后最迫切,马上和陆徵祥联系,表示民国也可以组织劳动力进行输出。
兰芳虽然在持续从民国移民,但对于很多华人来说,终究还是故土难离,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寄人篱下,虽然兰芳移民局组织了很多已经移民兰芳的华人回到家乡现身说法,还是有很多华人不愿意加入移民队伍。
不愿意移民,并不代表不愿意出门打工,说到底还是没有逼到份上,如果连饭都吃不起眼看就要饿死,也就顾不上什么离乡不离乡,民国国内从来都不乏流民,这些人都是祸乱的根源,必须要让他们安定下来,社会经济才能缓慢恢复。
张雨亭月前彻底击败南方军政府,名义上正式统一全国,恢复经济成了北洋政府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张雨亭也迫切需要“以工代赈”。
对于民国的要求,秦致远几乎不会拒绝,张雨亭表达了民国可以输出劳力的意愿后,秦致远马上命令陆徵祥和张雨亭联系,用和对埃及同样的条件,争取从民国获得更多的劳动力。
相对于埃及,在人力方面民国绝对是“财大气粗”,得到兰芳政府的回复后,张雨亭动作快,马上就表示北洋政府至少可以为兰芳提供上百万劳动力,如果要求标准进一步放宽,这个数字将会进一步增加。
南方军政府当初占据的地区是东南地区,这个地区恰恰是华人思想最开放的地区,大概从宋代开始,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就有“下西洋”的传统。
当初南方军政府占据东南沿海的时候,因为和兰芳关系不睦,兰芳想从民国东南沿海获得移民并不容易,现在不一样,现在等于是民国彻底向兰芳敞开了人力资源市场,所以张雨亭才一口气就能许诺上百万人。
足够了,最起码想要建设撒丁岛是已经足够了。
第1018章 变局
1924年2月5号,农历传统春节。
就在这一天,遥远的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高尔察克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红色革命的蔓延。
其实从一个月前,大规模罢工就已经开始。
最初时的罢工仅仅出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等一些个大城市,然后罢工迅速蔓延,遍及俄罗斯每一个角落。
现在看斯大林进攻波兰,这只是一个障眼法,用来转移高尔察克联合政府的注意力。斯大林率军攻入波兰境内之后,高尔察克果然放松了警惕,这让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很快蔓延,直到不可收拾。
这也怪不得别人,世界大战后,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俄罗斯民众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本来指望高尔察克上台后能带来一些改变,但没想到这已经过了一两年,经济还是没有复苏的迹象,这让俄罗斯人失望透顶,对高尔察克的不满也终于累积到了极致。
不能说高尔察克不民主,罢工刚开始的时候,高尔察克也和罢工运动的领导者进行联系,双方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不过这无济于事,民主也要看对谁,经过数年的生死搏杀,俄罗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高尔察克居然还不接受教训,这也是活该。
因为劳资双方之间要求的差距过大,这让谈判无法调和,就在高尔察克积极回应工人们的要求时,罢工正在以一个极快的速度蔓延,等到高尔察克意识到不妙,想要变得强硬一点时,在圣彼得堡,这个曾经的布尔什维克的大本营,终于爆发了武装起义。
有起义就要镇压,但祸不单行,就在俄罗斯最需要高尔察克的时候,高尔察克本人却病倒了。
具体的病因已经无从查证,有人说是积劳成疾,有人说是旧伤复发,更多人相信这是斯大林的阴谋,高尔察克生病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暗杀。
高尔察克也没有机会再指挥军队镇压暴乱了,仅仅是一个星期,就在普天下华人共庆春节的这天,高尔察克不治身亡。
得到高尔察克身亡的报告后,秦致远马上给秦致胜、陆徵祥致电,要求秦致胜和陆徵祥制定相关策略,防备苏维埃有可能向北疆区的进攻。
就在高尔察克病逝当天,斯大林宣布在俄罗斯成立苏维埃联合政府,简称“苏联”。
知道这个消息的秦致远有点担心,苏联的成立过程虽然有点波折,但和原有的历史一样,苏联终究还是成立,既然历史的惯性无法逆转,那么如果德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会不会和原本的历史一样一败涂地?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即逝,随机秦致远就哑然失笑,历史已经面目全非,原来不该出现的兰芳现在屹立在世界东方,原本应该已经失去权力的霍亨索伦家族现在还掌控着德国,历史已经不再是那个历史,就算是有惯性,也会按照现在的惯性向前发展。
想明白了这一点,秦致远就不再纠结,既然历史已经面目全非,那就不妨“非”的更大点。
春节第二天,秦致远致电威廉三世,让威廉三世警惕小胡子,警告威廉三世德国政局有失控的危险。
秦致远并不是危言耸听,威廉三世现在确实面临着大麻烦。
去年圣诞节之后,德国按照“道威斯计划”的约定开始进入理赔程序,这让原本就在低迷中徘徊的德国经济雪上加霜,目前的德国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百姓怨声载道,仇视英、法的情绪正在不断累积,这时候如果有野心家登高一呼,说不定就会闹出大乱子。
威廉三世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收到秦致远的电报后,威廉三世和马克思亲王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御前会议,然后一份马克思亲王的手令就送达慕尼黑的兰茨贝格监狱,小胡子就在这里服刑。
必须要说,威廉三世对待小胡子还是不错的,虽然小胡子发动了啤酒馆暴动,但那并不是针对威廉三世,小胡子拥护皇室,反对的只是德国当局,小胡子的政治诉求并不是推翻皇室,而是要自己上台领导德国重塑辉煌。
对于威廉三世来说,小胡子还有利用价值,所以小胡子居住在一间有两扇窗户、阳光充足的单人牢房,而且被获准享受开小灶,也可以接待宾客,自由对外通信。
小胡子就是在这里完成了《我的奋斗》。
当然了,因为威廉三世对德国的掌控力还是很不错的,《我的奋斗》虽然已经出版,但远没有另一个时空那样的影响力。
小胡子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管这种信心是来源于内心的强大还是狂妄,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这方面,小胡子确实很执着,待在兰茨贝格监狱里的这两年,小胡子不仅结交了更多朋友,出版了个人传记,成果扩大了影响力,甚至连狱警都成为小胡子的追随者。
小胡子在蛊惑人心方面确实是个人才。
不过也仅此而已,马克思亲王的手令抵达兰茨贝格监狱之后,当天晚上,小胡子因病身故。
不能说小胡子没有影响力,但小胡子的身故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甚至报纸上连一个讣告都没有,小胡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追根究底,小胡子虽然在监狱里受到优待,但终究就是个政治犯,而且又有前科,因“病”身故实在是最正常不过。
知道小胡子的死讯后,秦致远心中有恶作剧成功的快感,或许德国还是会有某位类似小胡子的人物出现,甚至是某几位,但那又怎么样呢?如果再有战争,兰芳将会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一方,德国有一定实力,但没有改变战局的实力,秦致远有足够的自信。
正月十五,北疆军区总司令徐盛致电秦致远,斯大林派特使抵达海参崴,要求和兰芳谈判,签订《兰苏互不侵犯条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