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技大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出手了,可是那些年那些手段却是透露出大哥是杀伐果断的人,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可是自己却是不知道的。自己反复琢磨了多少日子才打算出手的,却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情就退缩,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算了,不管这么多了,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办吧!

  

第十七章分家

  第十七章分家

  张家要分家了,这事是自流井镇最近最的的新闻。

  有扼腕叹息的,这二十年,张文富带领张家从一个普通的殷实之家,地不过三百亩,桑不过五十亩,发展成为光桑田就有五百亩的大户,绸缎生意遍布整个巴蜀地区,就因为这么个小坎就要分家了,果然是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啊;有暗自偷笑的,这几年这绸缎生意确是不好做啊,这张家这一次必定元气大伤,有机会了啊;当然,更多人的态度是没有态度,这张家分不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今天中午的饭还没有着落了。

  不理会这些纷乱的消息,此时我们的主角长孙澹正坐在张家的一棵大桑树下悠闲的品着茶,看着书,几次都有鱼上钩,可是长孙澹愣是没有发现。

  这张家的桑田确实不错,不仅桑树的长势不错,而且水利设施高的也很好,从远处引来的河水依靠自己的重力势能流过所有的地块,这连片的几百亩桑田里还有好几处鱼塘,桑基鱼塘的想法居然在唐代都成为了现实,我们的老祖宗却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不过也许这天气不大对,夏日炎炎正好眠,长孙澹躺在椅子上不久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这书也滑落到了胸膛上,太阳撒下的光辉经过浓密的桑叶之剩下了大大小小的光斑,正是适合午休的光景。

  “你还能睡着啊!”匆匆而来的张少康一把拉起了长孙澹。

  “扰人清梦的家伙,你要赔偿我的损失啊!”长孙澹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行,我陪,我陪!明儿个咱哥俩就出发去益州,找几个姑娘好好陪你,问题是你行吗?”这却是有典故的,在长安求学时,这三个可谓是狐朋狗友,张少康和葛成泽两人没了家里的管束,自然是要干些寻花问柳的事情,二人拉着长孙澹同去,可是二世为人的长孙澹却是没了这些兴致,长孙澹需要的平平淡淡的找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子混完这辈子,顺便干点有用的事,而且两人找的尽是些小学生级别的,长孙澹实在是下不去这个牙口,这也就成了二人嘲笑长孙澹的例子。

  “滚犊子!”每当与二人谈话时,这种没有利害关系的关系,这种纯纯的不掺杂其他因素的关系让长孙澹很是享受,一些话也就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

  “哎,哥,我的亲哥,这都火烧屁股了,我能不急吗?你以前搞这些的时候都要提前搞个实验的,这会这么没见动静啊,我这心里实在没底啊!”实验这个词自然也是长孙澹搞出来的。

  “火烧屁股算神马,把你烧得浑身没一根毛的时候就可以下锅了。”长孙澹却是不吃这一套。

  “爷,你是我爷,行吗?我这实在没底啊!”这几年稳重的张少康知道这里的干系,也不在如往日那样的稳重。

  “至于吗?不就是一千五百贯吗?不成的话我先借你,用你大房分到的桑田抵押不久行了嘛!”

  “哦,也到是啊。”张少康一听这话也开始耍宝了,有些时候我们披上的伪装也需要偶尔的释放一下。“不对啊,你的意思是你的把握不大?”张少康差点被忽悠过去。

  “哎,这凡是都有意外啊,比如说借你钱的人突然回来了,二房和四房觉得需要和你换一下打算要盐田了,这些不都是意外嘛!”

  “哎,你还是那样,没怎么变,我这几年却是变了很多啊!”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们总是会变得,只是你的压力更大些,变得也就不像个人了。”这个转折有些大,让听了前半句感慨颇多的张少康同学憋到内出血。

  张少康其实也明白,这一切都已不在是当初的那个单纯的自己了,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层层披上伪装戴上面具将自己裹进套子的过程,有几个损友,可以暂时的抛下这一切,无所畏惧的暴露自己。

  “哎……”一声长长的叹息,两个人都没有了损对方的心情。

  “说说你们分家的结果是什么?”

  “还能怎么样?这次二叔和四叔联起手来对付我们,张少鹏就是个打酱油的,我们是双拳难敌四手,处处受人擎肘。这次他们两家铁了心的要分家,而且要把这次借出的款子全算在我家头上。他们最开始提出的主意是四房按照三成三成一成三成的比例分配,我家需要用分配后的家财来冲抵这一千五百贯,合着我和父亲这几十年白干了。”张少康开始还能控制住,越说越是愤怒。

  “好了打住,你激动个什么劲,把最后结果告诉我就可以了。”长孙澹还是无动于衷,张少康家是这样,自己家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我们占三成五,张少鹏占一成五,二叔和四叔各占二成五,不过我们必须要把我借出去的钱给填上。”说完,抓起了长孙澹的茶壶一饮而尽。

  “嗯,结果还可以,那张少鹏是不是和你们联手?”

  “他啊,就是个书呆子,读了很多的书,打算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打算今年就去国子监或者弘文馆进学,这产业到底如何却是没有说。”

  “找你说的样子,这张少鹏八成和你叔叔他们达成协议了,这样也好,这眼盐井所能带来的收益会让你家上好几个台阶的,你这次这个便宜赚大发了啊,到时候给我分红啊。”

  “行,只要你能顺利的把这次的事情给我解决了,我们家盐井的股份分你一成,别嫌少啊,你自己说的顶我家现在家产的好几倍的啊!”这张少康的“啊”字腔调有些怪怪的。

  “少来,你这是给我打白条,你以为我这么好打发啊。”打白条这事长孙澹在算学时没少坑张少康。

  两人就这样说说笑笑的说完了分家的事宜,剩下的时光却是在怀念。

  不知不觉中,这太阳却是西斜了,阳光照了过来,这鱼却是钓不成了。其实,两人连一尾鱼都没有钓上。

  长孙澹在想,我最近总是喜欢回忆了,有人说当人喜欢回忆时就说明他开始老了,也许自己真的开始老了吧。

  

第十八章 盐和豆腐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第十八章盐和豆腐

  “哥哥,这你要的东西我可是全部给你弄齐了啊,你可别在关键时刻给哥们掉链子啊。”在下人们怪异的目光中,张少康勾着长孙澹的肩膀,完全不像平时的样子。

  “关键时刻我一直都很给力的好不?”这些现代词语,张少康却是免疫了,也基本能搞清楚什么意思。

  两人就站在新搭建的棚子门前,看着下人门一麻袋一麻袋的将大豆扛了进去,有一搭没一搭的先聊着,有时候看别人干活是很惬意的,长孙澹却是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了万恶的剥削阶级的一员了。

  这是一栋刚刚用巨大的圆木和竹子搭建起来的棚子,按照长孙澹的要求,这里被分为了几个巨大的区域,一个用来存放黄豆和生产的盐,另一个地方却是支起了十几口巨大的铁锅,还有一个区域却是不在这里,而是在另外一个棚子里。

  长孙澹是打算利用现有的条件将盐里的杂质除掉。

  这盐的杂质却是分好多种,有些盐颜色不好,有些盐的味道不多,上文已经说了,这盐带苦味却是因为盐里还有较多的镁造成的。

  这些杂质的来源比较复杂,对于盐井的盐来说,这是因为地下有盐矿,一般都是缘故时巨大的湖泊干涸后形成的,而地下水流经盐矿,就形成了溶液,也就是卤水,蒸发掉卤水里的水盐就析出来了。可是有些杂质,比如硫酸镁或氯化镁却是很难和盐分离,这就使得制得的盐带有苦味,而且还会致人腹泻。

  一般提纯的方法却很难作用于氯化镁,因为它和食盐的成分氯化钠太接近了。所以长孙澹打算用豆浆来络合卤水里的镁。

  长孙澹让人先将黄豆发胀,在一个棚子里用石磨磨成豆浆,利用竹子将豆浆直接输送到另外一个棚子里的大锅里,这算是最原始的工业管道了吧。

  豆浆进入锅里后先烧开,本来这里烧豆浆是用的是打盐井打出来的天然气,可是这个时代盐井还是以自流井为主,天然气自然还没有出现了,只好用木柴来烧豆浆。

  等豆浆快烧开的时候,加到煮开的盐锅里,豆浆就慢慢的变成了豆腐。

  现场的人都被惊住了,这豆浆怎么就变成了豆腐。张少康就站在大锅面前,看着这雪白的豆腐,他是吃过豆腐的,这口感实在不怎么样,有些迟疑的看着长孙澹,不知在豆腐到底怎么样?

  “想吃就吃,试试口感怎么样。”长孙澹看都没有看张少康。

  “唔,不错。和我吃过的豆腐相比太好吃了。”张少康不顾豆腐的高热,嘴里呜呜的还不肯放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点没人和你抢。”

  “这算不算我们另外一个赚钱的法子?”

  其实,此时豆腐却是已经流行开来了,都是豆浆都没有烧开就制作豆腐了。只不过豆浆的口感却是不怎么样,而烧开的豆浆用盐卤水点的豆腐口感却也是不错的。

  这苦盐的问题确实解决了,当真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长孙澹用点豆腐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他的用意却不止这一个,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他暗暗的想着。

  这豆腐和大豆在中国的食物体系和农业种植方面的意义却是要大的多。

  豆腐由于富含蛋白质,与肉类相比是一种廉价的蛋白质来源,后世的辣条很多用大豆来制造就是因为富含蛋白质可以获得和肉类类似的口感和营养。

  直到建国初,国人的平均寿命都没有超过四十岁,这里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小时候的营养不良而夭折的太多。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大多数人能在过年的时候吃点肉就不错了,而大豆则是一种极其廉价的蛋白质原料。很多时候,我们看电视剧里出征的战马的草料就是混有各种豆子的干草料。

  大豆是一种很好的食材不假,可是对人来说却不是这样的,由于人消化系统的问题,豆子吃多了是不好消化的,所以我们智慧的人民发明了豆腐和豆芽。

  虽然史书记载豆腐是被汉淮南王发明的,但是鉴于四川都有乾隆下江南时吃过的小吃,所以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但是豆腐发明于汉却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制作方法的问题,这个口感不敢恭维,甚至还有其他的毒副作用。

  所以,有些在我们史书上并没有被大写特写的毫不起眼的东西也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功用,就像豆腐一样尽管没有几个人说得出来他的功用,可是他的意义却是非凡的,就像螺丝钉和他的发明者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螺丝钉之一。

  除了豆腐和豆芽可以改善我们的体质而外,大豆却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改良土质。黑土地之所以肥沃就是因为里面富含了大量的有机质,后世我们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