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并虎-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昔日,汉家朝廷对商业本就采取扼制高压的政策,连汉人自己间的交易都无比受限,更何况与胡人进行贸易往来?

    因此,昔日汉胡的交易往来,除了一些特设的互市之外,其余的交易几乎全部都被禁止。

    而有了荀攸发布的这条羊马令,汉胡间的交易可谓彻底解除限制,对汉胡双方都是好处连连。

    (本章完)


第454章 公孙康



    昔日,每到严冬时节,寒冷与饥饿就会遍布草原,而草原上的乌丸部落,也会因此面临着牛羊大量死亡的情况。

    如果能在严冬到来之前,将牛羊交易给汉人,继而换取一些可保存过冬的粮食,这对每一个草原人而言,都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买卖。

    一些贫乏的部落,甚至可以借此渡过寒冬,避免因冰雪严寒而亡族的下场。

    同时,汉人对草原上的牛羊,也同样眼热无比。

    而且就算收购的牛羊数量太多,以至于喂养保存都成问题,那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虽然幽州不像并州有盐池、盐矿,但是幽州却临靠渤海,有着成片的海盐晒田,只要天气不算太恶劣,幽州每年的海盐生产数量,也是极为庞大惊人的。

    在充足的盐产供给之下,多余吃不完的牛羊肉,完全可以进行腌制,以方便长期保存,顺便还能运至其他地方交易呢!

    自此,有了军铁令和羊马令的双管齐下,幽州的情况瞬间彻底好转。

    一时间丁靖和并州军的威望,在幽州简直是如日中天,一些躁动不安的势力,也彻底平静下来。

    无论是幽州汉人,还是幽北乌丸人,对于丁靖势力的统治,尽皆表示彻底的心服口服。

    而在解决了幽州内部的各种问题之后,荀攸的目光便放到了幽州外部的威胁上。

    对于此时的幽州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远遁昌黎柳城的丘力居残党,也就是蹋顿和楼班二人。

    他们两个不但都是丘力居的亲生子侄,而且还是乌丸众中最出色的年轻头领,若是放任不管的话,来日必定卷土重来,危患极大。

    除了二人自身的本事之外,他二人麾下还有一两万的乌丸残军,尽皆是丘力居的旧部精锐,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觑。

    因此,荀攸必须想办法将蹋顿和楼班儿子解决才行,否则实在后患无穷,叫人心中难安。

    可是辽东实在遥远,且二人暂驻在昌黎柳城,如果荀攸派军前去进攻,可谓是长途跋涉的疲军之战,胜负实在难以预料。

    而且柳城乃乌丸人的王庭,如果荀攸派军前去进攻,难保刚刚臣服的乌丸部落,会不会生出其他的心思想法。

    若是因此让刚刚臣服的乌丸部落,产生并州军对他们有斩草除根之心的想法话,那将导致各个乌丸部落再次引发暴动反抗,那么之前好不容易维持的稳定局面,将被瞬间打破。

    届时,整个幽州地界,将再次陷入战火的涂炭。

    就在荀攸对蹋顿、楼班感到难以对付之时,徐荣却是突然前来找到荀攸,问道:“荀军师可是在忧虑辽东的乌丸叛逆?”

    “蹋顿、楼班皆是狼心蛇胆之辈,若是不提早铲除,必定后患无穷!”荀攸看着到来的徐荣,点头说道,“可是辽东偏远太甚,大军难以跋涉征讨二人,实在令我心中焦虑!”

    听到荀攸果然是为蹋顿、楼班二人而焦虑,徐荣顿时微微一笑,说道:“荀军师,我这儿有一良策,可兵不血刃的就把蹋顿、楼班铲除!”

    荀攸顿时一惊,急忙问道:“将军有何良策?!”

    “军师可知辽东太守公孙康?”徐荣突然问道。

    荀攸却是一愣,微微思索后,应道:“公孙康这人我也听过,不过我也只知道他是辽东太守罢了,将军为何突然提他?”

    徐荣连忙解释道:“荀军师,你只是其一、不知其二呀!我与公孙康乃是同乡,自幼便相互熟识,其为人豪迈勇武,又不乏胆略心计,有麒麟之才!”

    “其辽东太守之位,还是我昔日侍奉董卓之时,为其推举表荐的。”

    “而公孙康据领辽东之后,更是北吞玄菟,东打高句丽,西击乌丸,南取乐浪半岛等地。”

    “不但开疆扩土、威行海外,而且还广纳贤才、严刑峻法,在辽东的实力极为鼎盛,被胡人和高句丽称作辽东王!”

    听完徐荣的一番描述之后,荀攸整个人都有些惊呆了。

    他想不到偏远的辽东之地,竟然还藏着公孙康这样强大的势力。

    突然,荀攸哑然地看着徐荣,有些诧异地问道:“将军,难道你是想要请公孙康出兵柳城,去对付那楼班和蹋顿二人?”

    徐荣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我和公孙康乃是同乡,又对他有举荐之恩,若我修书一封前往辽东,料想他不会拒绝我们的请求!”徐荣自信说道。

    “好!若能让公孙康替我们解决遗患,自然是最好不过!”荀攸亦是拍手叫好道。

    ……

    一月之后,徐荣写给公孙康的请求信,终于抵达到了辽东郡襄平城。

    当公孙康拿到徐荣的信件之后,他的神色也是无比惊诧,忍不住喜悦地叹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我这同乡徐荣竟然没随董卓殉亡,反而投靠了并州军,并且还写信来向我嘘寒问暖,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突然,公孙康看到信件后半部分的内容后,神色却是慢慢变得冷淡无比,再没有刚刚的欣喜感动。

    “来人!传韩忠前来见我!”公孙康突然令道。

    这韩忠是公孙康手下第一大将,不但统兵能力不错,而且武艺也是十分过人。

    “主公召我何事?”韩忠来见公孙康后,连忙跪拜问道。

    公孙康微微摆手,指了指面前桌案上的徐荣书信,言道:“此乃并州军送来的书信!”

    韩忠微微一愣,不懂并州军为何会不远万里的送信来此,顿时诧异问道:“主公,并州军在信上写了些什么?”

    “如今并州军已经占据幽州右北平以西,并且将反抗的乌丸全部驱赶到了昌黎柳城一代。”公孙康继续说道,“因此,并州军想请我们辽东出兵柳城,将残余的乌丸军全部清理掉!”

    “韩忠,你觉得我该不该答应此事?”公孙康继续问道。

    韩忠闻言之后,顿时思虑不止,片刻之后,才说道:“主公,虽然我辽东势大强悍,击破柳城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此事对我们辽东而言,有弊而无益!”

    “哦,此言何意?”公孙康立即问道。

    (本章完)


第455章 震惊的刘晔



    韩忠立刻解释道:“主公,如果并州军占据了燕幽的话,那么我们岂知他们并州军会不会得陇望蜀,再来窥觑我们辽东?”

    “说句不好听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辽东说不定也会成为并州军侵攻的下一个目标。”

    “因此,如果我们听从并州军的请求,帮他们将乌丸残军彻底铲除的话,相当于是自毁了我们辽东和燕幽之间的一道屏障。”

    “来日他们并州军,若是真的引兵杀来辽东,那我们就只能与之直接进入正面的硬战之中了。”

    “而并州军骁勇善战,更是天下皆知,我辽东军与之搏杀,胜负难料呀!”

    “可若是柳城的乌丸残军尚存的话,就算并州军将来杀到我们辽东,也必须击败这帮乌丸残军才行!”

    “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借他们两军交战的时机,加紧召集兵马、构建防御,而且还能坐山观虎斗,从中渔翁得利。”

    “要是机会成熟,我们甚至还可以顺势攻入燕幽,纵横河北也不一定!”韩忠有些激动地说道,“所以这柳城的乌丸残军,我们绝不能帮并州军清除了,反而要暗中扶持他们,将他们留在辽西、昌黎,来做我辽东和燕幽的屏障!”

    听完韩忠的分析,公孙康亦是连连点头,在他的想法里,其实也不想这么白白的去帮并州军铲除遗患,哪怕是他的好友徐荣写信来求。

    能做到辽东之王的位置,公孙康可谓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如今的他,早就不是曾经那个恩怨分明的公孙康了,如果只讲恩义情面,他公孙康也站不到今天这个地位。

    于是,公孙康直接采纳了韩忠的建议,派人暗中联系柳城的蹋顿、楼班二人,为二人送来大量粮草支援,帮助二人渡过面前的难关。

    得到公孙康的救济之后,蹋顿、楼班二人亦是惊喜感激万分。

    而在惊喜之余,聪明的蹋顿、楼班二人,立刻明白了公孙康救济自己的目的。

    当即,二人直接遣使前往辽东襄平城,向公孙康纳拜称臣。

    见蹋顿、楼班二人如此知趣,公孙康亦是心中喜悦,对二人的资助更加优渥。

    不过,公孙康也不想此时就得罪了并州军,毕竟他们辽东明年还要征讨高句丽,实在不该再妄生事端。

    因此,在暗中扶持蹋顿、楼班二人之时,公孙康也派出人马到辽西装装样子,假作正在征讨柳城的样子。

    同时,公孙康又遣使者前往燕幽蓟城,向荀攸表达他们辽东的态度。

    公孙康直接告诉荀攸,言明乌丸也是他们辽东的隐患,对并州军驱逐歼灭乌丸军主力,表示十分的感激和佩服。

    并且,公孙康还向荀攸郑重保证,承诺辽东将出兵昌黎,竭力剿灭柳城的乌丸残军。

    果然,得到公孙康的答复之后,荀攸对远遁柳城的乌丸残军,也立即放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投身到幽州的治理之中。

    如此又过了数月,等到幽州春种时节过后,幽州的事务也进入到了稳定阶段。

    于是,荀攸留下徐荣和张济二将,与田豫、公孙越共同掌管幽州事务,他自己则领着其余并州军将士,班师返回太原。

    ……

    此时,丁靖看着荀攸传回太原的信报,顿时对幽州的情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有徐荣、张济二人留在幽州,丁靖心里也比较放心。

    毕竟二人同样是出身西凉边军,对于幽州这等苦寒边疆,也能够快速适应,做起事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而且徐荣本身就是幽州人,再加上其文武双全,让他为首来统辖节度整个燕幽之地,却是完全足够了。

    在知道荀攸即将领大军返回之后,丁靖心中更是欣喜无比,连忙传令下去,让贾诩早点做好准备,一定要为荀攸等征战在外的将士们,举行一场隆重的接风洗尘盛会。

    就在丁靖为荀攸的返回而欣喜欢呼之时,蔡邕却是突然领着一人前来面见丁靖,此人竟是丁靖在淮南见过的刘晔刘子扬。

    见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刘晔,丁靖也是震然一惊,咋舌问道:“子扬,你为何会在太原?”

    原来,早在半年之前,也就是史阿、郝昭护送华佗的车队经过阳泉之时,刘晔就悬印于堂,跟随着车队一起来了这并州。

    只是当时刘晔声称是来北方游历,因此史阿、郝昭二人也没将此事禀告给丁靖,故而丁靖见到刘晔出现在这里,才会如此哑然错愕。

    来到并州之后,刘晔才发现自己此前对并州的印象,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在淮南之时,刘晔一直以为并州作为边塞苦寒之地,一定是人烟稀少、荒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