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帆战舰-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天后,南苑一处新建的泥坛上,洪承畴恭敬地跪着。

    内务府总管太监吴良辅在一旁拿着圣旨大声念道:“兹以湖南江户地方底定已久,滇黔阻远,声教罕通,不逞之徒,未喻朕心,时复煽惑蠢动,渐及湖南,以致大兵屡出,百姓未获宁息。

    朕承天爱民,不忍勤兵黩武,困苦赤子,将以文德绥怀,归我乐宇。

    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抚剿,方可敉宁,遍察廷臣,惟尔克当斯任。

    前招抚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肃将朕命,绥靖南方。

    兹特命卿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节制,兵马粮饷悉听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从事。

    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

    广东贼势溃散,地方渐平,且去湖南辽远,应专任两王(指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及该督抚料理。

    江西切近湖南,一应用官调兵事宜时有关涉,袁州、吉安一带余贼未清,应抚辑剿御,著经略辅臣洪承畴兼理,敕印即与换给。尔内院传谕该部遵行。

    ……

    务使滇黔望风来归,官民怀德恐后,庶称朕诞敷文教至意。功成之日,优加爵赏。候地方既定善后有人,即命还朝,慰朕眷想。”

    太监吴良辅高唱完后,顺治将令剑递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恭敬地接过,大声喊道:“奴才不胜受恩感激,必将贼首献上。”

    赏赐了令剑,顺治还赐了一道敕谕和银方印一颗给洪承畴。

    拜将后,洪承畴正式以兵部尚书的名义总督军务,经略五省。

    这次统兵南下,满清可以说是决心孤注一掷,除了满族士兵外,所有精兵猛将几乎全部任洪承畴挑选。

    洪承畴派人传呼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籍几省的精锐兵马赶来汇合。

    又调选了将领张大元、马豹子、正黄旗下李本深、刘忠、各饶营总兵刘芳名、高弟、胡茂祯、副将王平、高谦、高万里、张鹏程、李荣、张洪德,张国勋、刘应杰、范绍祖等一起出征。

    这次抽调的兵将大体上是清军入关以后投降的明朝和大顺军旧部,如李本深是高杰的部将,刘忠在大顺政权中曾被封为平南伯。

    此外,西川方面还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人领军配合作战。

    为了能让洪承畴节制各将领,顺治帝将心腹大将鳌拜,以及固山额真谭泰也派出来做洪承畴的副将了。

    留守京师只剩下几万的满清八旗。

    洪承畴调兵遣将准备就绪后,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赶赴湖南。

 第五十二章 江阴战役

    1952年一月底,当李定国驻军衡阳的时候,孙可望亲自由从贵阳来到湖南沅州。

    二月初三,孙可望正式下令,顾念西宁王连月征战,两厥名王,劳苦功高,准许其率部驻守桂林,休整以及经略广西。

    二月初十,孙可望下令将旧属大将冯双礼、马进忠率部四万赶来沅州,配合自己攻打湖广。

    二月十二日,孙可望尤觉得不放心,调派原李定国旧属龙骧营总兵祁三升赴川配合刘文秀攻打四川。

    在孙可望多方面打压下,李定国统帅的兵马从原先的十二万,一下子就降到只有五万人马。

    三月初六日,孙可望率领十七万兵马攻打清定远大将军屯齐把守的宝庆。

    尼堪在荆州留下两万兵马,后来又率领三万八旗骑兵攻打李定国,虽然八旗骑兵几乎阵亡。

    但在宝庆还是立下了将近十万的汉八旗和绿营军。

    十日,孙可望向清军发起全面进攻,清军分路迎击,双方展开激战。

    清军阵亡两万,退回宝庆。正黄旗两名蒙古梅勒章京韦征、武京都在激战中阵亡。

    孙可望虽胜,但所统大西军伤亡颇众。

    看到清兵死守不出,孙可望派兵在宝庆城外砌筑十八座木寨,环树二层栅木,外挖两重沟濠,将宝庆城外弄得棋布星列,浑如铁桶。

    势必要将清兵逼得粮草断绝、山穷水尽的地步,攻克此城。

    ……

    林习山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岛一带沙洲。

    这里是“海道必由之路”,“南至定海,北至吴淞,皆一潮可到,盖江、浙之交界也”

    听到郑家军来了,沙洲当地百姓纷纷响应。

    上海的衙役甚至公然挟持上海县令竟欲开门迎接郑家军。

    郑家军来势汹汹,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根本不敢出战。

    林习山知道时间紧迫,没有理会崇明城,只是留下三千兵马屯驻于崇明岛一带的三尖沙、稗沙、平洋等处,安营扎寨,积极联络复明势力,围困崇明城。

    林习山统军乘船进入长江口,清苏淞提督马逢知没有派兵前来阻挠,郑家水师顺利冲过狼山、福山进入江阴。

    站在江边看着浩浩荡荡的舰队,马逢知松了一口气,暗思幸好自己没有拦截,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想到这,马逢知回想起前几天,下人拿着郑成功名帖说有使者要见自己。

    当时可是吓得半死,虽然马逢知还在为清朝效力。

    但自从满清接连大败,女真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后。

    马逢知清楚了解到,现在这个世局,谁也不敢说这天下谁就能坐地稳!

    听到有郑成功的使者拜访,马逢知那还是一点都不敢怠慢的,当即恭恭敬敬的把陈永华请了进来。

    陈永华见到马逢知,昂首挺胸,态度不卑不亢地说道:“马大人,我主近日会派大军经过江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莫阻拦!”

    马逢知底气难免有些不足,呐呐而言道:“某受朝廷所遣,恐不得已而为之。”

    陈永华语重心长的说道:“马大人,识时务为俊杰!现在你为满清效力,胜则好说。一旦战败,不但是你,只怕你家人也难保!马大人,可有信心战胜我主二十多万大军?”

    马逢知激灵灵打一哆嗦,满清十几万大军那可是败过郑家军手上。

    十几万都不是对手,就自己那一万多的杂兵,哪里会是对手啊!

    马逢知连忙心虚地说道:“不敢、不敢,先生请息怒。在下虽愚钝,也万万不敢与贵军为敌。只是,却如先生所言,家有老小,还望先生也能给在下指点一条出路!”

    陈永华闻听此言笑道:“如此甚是容易,不听不闻不见。虽无大功,但宜无大错!”

    马逢知听到顿时明白过来,连忙拱手喝到:“谢先生指点,进宝明白了!”

    陈永华看到马逢知不会阻拦郑家舰队,跟他告别,再次启程去见下一个目标了。

    看到郑家舰队的庞大规模,马逢知的副将李自春也是惊叹不已。

    “大人,看这样子,郑家军是要攻打应天府了。一旦攻下应天府,郑成功只怕不会再容忍大人这样的清将了?大人当早作打算!”

    马逢知微微一笑道:“这事我早已经心中有数,明和不用担忧!”

    看这样子,这鞑子是没有这个天数能坐稳江山了!

    只是这天下最后到底会落入谁的手中呢?

    郑成功?孙可望?李定国?

    如果郑家军能顺利攻克应天府的话,郑成功到是有几分明太祖气运。

    只要郑成功他能占领应天府,到也可以赌上一把投靠他!

    清苏淞提督马逢知按兵不动,心怀观望时。

    三月初一日,七百多艘郑家船舰、六余万兵力,行驶至江阴时。

    前军都统许龙忙打旗号向中军禀告:“前方有清军扼守!”

    清游击将军左云龙为了阻拦郑家舰队,用铁链、船只连结而成的锁江防线“滚江龙”,同时江上浮营(又称木城)三座。

    林习山听到禀报时,厉声喝道:“竟然有人不知死活,那就给老大狠狠地打!一定要被人明白,敢抵抗我军的下场是什么!”

    随着旗号挥舞,林习山的军令一层层传开。

    郑家舰队前锋向浮营发起攻击,炮弹不要钱似的,拼命开炮,炮弹铺盖了整个江面,烟雾、火光将江面照的通红。

    不到半个小时,郑家水师就发射了将近四百发炮弹。

    清军浮营还没有来得及反击,就直接被焚毁。

    清兵死伤了四百多,落水被俘虏的清兵有三十多人。

    铁索、船只也被炮火截断,许龙率领九艘闸船冲过防线,派遣小舟搭载三千多藤甲兵在岸滩上登岸,向清军江阴要塞发起攻击。

    清军江阴要塞正处在江流要隘边,用横石覆土修建,里面放有火炮四十门,火药火罐不可计数,可藏兵五百。

    郑家军藤甲兵从小舟上跳下,举着大刀,拼命地往岸上冲去。

    在齐腰的水中,许龙怒吼道:“快,快,再快。不想死的话,就快点爬上岸去!”

    看到郑家军正准备登岸,左云龙下令把炮口对准岸边,亲自发炮,打死郑家军五六个人。

    看到这个时候清兵还敢抵抗,林习山大喊,“反击,快反击,狠狠给老子打!”

    舰队上消停了一会儿的火炮又开火了,五百多门火炮的怒吼,将要塞都扫了一边。

    刚打了几发炮弹的江阴要塞哑火了。

    在大炮的掩护下,藤甲军分成两个纵队强行登陆。

    第一纵队约2000人,向要塞发起猛攻。

    另一纵队约1000人,绕过正面迂回到后面,发起进攻。

    炮火连接不断,清兵根本无法发起反击。

    看到郑家军已经靠近要塞,左云龙喝令士兵冲出去展开肉搏战。

    看到没有取胜可能性的汉人清兵可不想陪左云龙一起为满清卖命,一个人喝令投降,顿时有上百个人齐声呼应。

    汉人清兵冲上前将左云龙生擒,押解到许龙前面投降了。

    夺取要塞大炮数十门,满清苦心经营的江防工事全部瓦解。

 第五十三章 钱谦益(上)

    苏州府常熟县钱府,陈永华上前叩响了大门。

    很快就有一个老仆打开门,探头问道:“先生,有何贵干?”

    陈永华微笑着提上了自己的名帖,钱府老仆接过来一看贴上名字,顿时双眼睁大,忙说道:“先生请稍等,我去去就来!”

    陈永华点了点头,耐心地再门外等待着。

    钱府老仆一转身就飞快地往内堂跑去,禀告主人。

    不一会儿,老仆就飞奔回来,大开中门,说道:“先生,我家主人有请,请跟我来!”

    “请带路!”

    陈永华一路走向内堂,看到盛夏时分,但庭院的花木却闲的有些凋零,落败,不由得心生感叹。

    钱谦益曾经可是江南文坛领袖钱,家庭又充实,平日府中往来无白丁,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投靠清朝后,这一切都改变了,门前冷清,也不再有学子来上门请教了!

    钱谦益投降后,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名声,必然受重用。

    没想到满清也只是想借用他的名声,给了一个礼部右侍郎职业,打发去修编《明史》。

    修编《明史》时还受到满清多方面篡改,虽然降清,但到底有些文人气节的钱谦益愤而称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