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帆战舰-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将军!”

    金声恒两人决心反正归明,自然要将江西的兵马掌控在手。金声桓、王得仁先发制人,将少数不愿追随反清的官员捕杀后,宣布反清复明。

    金声桓自称豫国公,王得仁称建武侯。派幕客装扮成和尚,携带佛经一部内藏给永历朝廷的奏疏,前往广西行在报告反正情况。

    同时派出几波信使前往福建、广东等地联系反清义师一同抗清。

 第四十一章 卢若腾

    郑成功去海澄慰问那些伤亡战士家属时,身处厦门的卢若腾却是正在烦恼着要不要去依附郑成功。

    卢若腾字闲之,号牧洲。福建同安县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中进士,后来官至浙江布政使左参议,驻宁波,兴利除弊,遣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

    1645年,南明隆武立,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驻温州,巡抚浙东温、处、宁、台四州;后加兵部尚书。

    六月,清兵进逼温州,卢若腾死守平阳,背中三箭,幸被水师营救,退往福州。

    隆武被虏绝食自杀,他闻讯跳水自杀,被人救起;

    死不了的卢若腾听闻鲁监国移驾厦门后亲征闽北,各地义军纷纷响应,使得福建反清形势一片大好。他便设法来到厦门,准备继续自己匡扶大明的理想。

    卢若腾抱着满腔热血来,但是去到厦门后,鲁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让他大失所望。

    鲁监国有雄心,敢于涉险去前线反清,但可惜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福建浙江纷纷响应起兵反清,在1647年底,收复的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的实际情况是:攻克建宁府的义军是郧西王朱常湖带领的;

    攻克福安、福宁县的是原隆武朝大学士刘中藻带领的;

    攻克兴化府的义军是原隆武朝大学士朱继祚带领的。

    这三支闽浙抗清主要兵马没有一支是鲁监国能调动的。

    闽浙各地的义军名义上都尊奉鲁监国,但实际上是自成一系,鲁监国真正能指挥的只有张名振、张煌言所率领的两三千兵马,而那些兵马的粮饷、文武官员的俸禄皆是由郑彩、郑联两兄弟提供的。

    鲁监国一开始就受制于他们两兄弟。

    郑彩、郑联对鲁监国任命的官员随意打骂侮辱,鲁监国都只能敢怒不敢言。

    闽浙各方反清势力没有同心合作,趁这个大好形势光复福建浙江,反而彼此相互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让满清得以喘息,有时间调动有限兵力去防守、乃至于出击攻打反清义军。

    看到这种情景,卢若腾对鲁监国的前景非常不看好。

    在厦门逗留了几个月,卢若腾想离开去广西永历帝那边去看看。

    虽然卢若腾对永历帝的前景也很不看好,但他毕竟算是现在大明的正统,身为忠臣的卢若腾心里已经准备好了,大不了一死殉国。

    卢若腾抱着死志收拾行李准备去广西时,却相继听到郑成功的消息。

    关于郑成功,卢若腾只是对他有些印象,那只限于他是那个叛臣郑芝龙的长子,以及年前的誓师反清。

    之前卢若腾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去投靠郑成功,一来是郑成功年纪太小,二来是郑成功毕竟是郑芝龙的儿子,做父亲的都投靠满清了,做儿子的又有多少反清的决心呢,怕是一看到形势不好,立马就投降了吧!

    直到郑成功在困难的局面下仍能聚众练军,攻克了海澄,纳了抗清的“投名状”。

    这才让卢若腾认同郑成功抗清的决心,并开始审视郑成功。

    兵微将寡,不是问题!

    在仔细搜集郑成功的经历后,卢若腾发现郑成功是个心性非常坚韧之人。

    古往今来,但凡心性坚韧之辈,日后都必能成就一凡大业。

    郑成功如今的手下也没什么人才,只要这个时候能加入帮忙,那郑成功绝对会对其信任无比。

    而且郑成功本身的潜力也是非同小可。

    郑成功被隆武帝赐国性,封忠孝伯。

    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爵位,在士人眼中那就是一个品质高上的人才能获得这个爵位。

    这一年来,郑成功白手起家打下了不小的地盘,那也证明他自身本事不俗。

    同时他在东南一带有着很高的仁义声望,这可比郑彩、郑联等人要好的多。

    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郑成功能得高人指点,统一闽浙地区,到时候联合云贵地区的永历势力,攻克湖广地区,朱家未尝没有复兴的时候!

    卢若腾思虑良久,最终决定需要亲眼去看看郑成功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卖命。

    卢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卢若腾为官却是清廉,积蓄不多,因此赶赴安平,也只是带着一仆从、一护卫就上路了。

    出厦门进入同安,即是清军的统治范围。

    卢若腾为避免麻烦,一路皆避开大道,只走小路,夜晚在村庄借宿。

    这日刚走到大乡镇所属的一个小村庄,春天正是回暖之时。

    南方中午日头毒辣,卢若腾三人就向一户农家讨要些井水解解渴。

    水井旁,卢若腾从老仆接过湿手巾插把汗时,那护卫却是把剑出鞘警惕着。

    卢若腾抬头看去,村口正走来两人。

    那两人四十岁左右,青布长衣,戴四方平定巾,本是平常文人着装,只是他们手中都带着一把剑,让护卫不敢掉以轻心。

    那两人也看到了卢若腾,见那护卫把剑警惕着自己,他们远远便高喊道:“三位请勿误会,我等二人只是路过此处,想讨些水解解渴。路上不太平,故才带剑防身。如果三位不放心,我自当解下佩剑,独自上前。装满水壶即走,还望各位行个方便。”

    卢若腾远远瞧着那喊话的人,身形有点熟悉,只是想不起是谁,听到他言辞着装似个文人。

    卢若腾心中有些好感,便说道:“不敢,我们等也是路过此处,向农家讨些水解渴。既然兄台口渴,自然可让那位台兄一同前来。”

    那人看卢若腾也有些熟悉,只是不敢确定。

    听到卢若腾说两人同上前,那人且有些犹豫,这个时节,好人坏人,谁能分得清。

    也许这刻还是良人,下一刻即成为歹徒强盗了。

    为安全起见,那人拱手道:“多谢兄台好意,只是我等正要赶路,不便久留,装满水即走。”

    卢若腾拱手道:“既然如此,兄台可前来。”

    说完,卢如腾为了能消除对方的误会,他准备带着随从顶着太阳就上路。

    那人上前几步,看清卢若腾的面容时,却喊道:“敢问可是闲之兄!”

    卢若腾听到有人喊自己的表字,立即回身望去,正走前的那人,卢若腾却是熟悉,同榜进士叶翼云。

    叶翼云,字敬甫,厦门莲坂侯乡人,吴江知县擢吏部主事,故事狱钥掌于县丞,多有贤名。

    更重要的是叶翼云和他都是崇祯十三年明经科的同榜进士,虽然中进士后,叶翼云没有机遇,只能委身于县衙。

    自己却是一路升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两人任官地方相继甚远,多年没有相见,才会有些生疏,没有立即认出。

    但大明一直有着同榜进士互相帮助,好在朝廷上立足的传统。

    因此两人虽久没见面,却也时常有书信往来,现在见面自然有一番感慨。

    既然是好友,自然不必再疑心。

    同叶翼云作伴的另一个人也走上前了,经叶翼云介绍。

    卢若腾知道和叶翼云同伴的是福建龙海陈鼎,字重器,崇祯十四年进士。相互见面一番,卢若腾问道,“敬莆兄、重器兄去往何处。”

    崇祯十三年同榜进士当中可是有很多甘心做满清走狗的,比如那个黄锡衮。

    叶翼云知道卢若腾在隆武时一心抵抗清军,但不知道他现在是何想法。

    叶翼云谨慎地说话留三分,道:“我跟重器兄正准备去往海澄拜访一位友人。”

    去安平拜访朋友,需要走小道,而且是走水头这条路?

    卢若腾疑惑道,把眼揪看叶翼云的后脑。虽然他们皆是带着四方平定巾,但仍可见后脖上的挽髻,并不是满清那令人恶心的金钱鼠尾发型。

    也是,如果两人若是归降满清,就不需要再带着明式头巾了,而且也不用跑山路去海澄了。

    卢若腾笑着将自己的头巾摘下,一个标准的明朝发型。

    看到卢若腾的发型,叶翼云和陈鼎相视一笑,也随之解下自己的头巾。

    互相观看,皆大笑。

    卢若腾笑道:“看来两位要去的地方跟我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如此正好大家有个伴!”

 第四十二章 战机

    新春已经过去了,郑家军又恢复了正常训练,郑成功也正在为新一年的计划筹划着。

    正当郑成功在海澄府衙看着地图思虑着下一步该往哪里发展时,警卫进来轻声说道:“将军,江西那边来了一个人,说有要事禀告!”

    江西!郑成功听到思索了下说道:“招他进来!”

    “是!”

    很快,一个普通百姓打扮的壮汉走进来,一看到郑成功单膝跪下说道,“小的是江西总兵金声恒的手下,有要事禀告!”

    说完,他把眼环视了下郑成功身边的警卫。

    郑成功看到说道:“他们都是我的心腹,你可放心!”

    “郑将军,我家主子决心反正归明,期望能与郑家联手抵抗清军。这是我家主子亲笔写的书信,将军请过目!”

    什么!江西总兵金声恒要反正!

    郑成功听到大吃一惊,忙喝到:“快将书信拿来给我!”

    警卫从那壮汉的手中接过书信,双手提给了郑成功。

    郑成功检查了一遍,看到那书信完整,封口上的朱印也完好,忙拆开迅速浏览一遍。

    看玩后,郑成功开口说道:“这位壮士也应该累了,先下去休息,有事我会召唤你的!大山,请这位壮士去偏厢歇息,好生伺候!”

    “是,大将军!”

    壮汉听到,也忙拱手说道:“谢,郑将军!”

    郑成功点了点头,看到那壮汉下去了,忙喝到:“来人,传令各将军前来议事!”

    等到自己的手下都来齐了,郑成功将金声恒的书信递给了他们传看。

    等他们看完,郑成功在营帐中看着手下说道,“江西金声恒反正,满清必然要调大军围剿。正是我军用兵大好时机,我意出兵攻打同安,各位意下如何?”

    甘辉心急,忙站起来回答道,“大将军要打同安,我愿做先锋。”

    洪旭说道,“同安背靠厦门。北上可攻泉州,南下可攻漳州,是个紧要之处。我赞同大将军之意。”

    陈辉站起说道,“同安守备乃无谋之人,其知县又是贪生怕死之辈,大将军此时攻打同安乃上策,我亦赞同!”

    看到有这么多人都赞同,郑成功准备下令时,施琅站出来喝到:“慢,明严。我觉得攻打同安不是个好主意!”

    郑成功听到问道:“尊候,你有何意见?”

    “金声恒反正,大清势必要调广东、福建等地的守兵围剿。我军攻打漳州,满清一时抽调不出兵马来援助漳州。反倒是同安身处四战之地,满清能调动各地的守兵增援同安。如果我军急切攻不下同安的话,势必陷入敌军包围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