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帆战舰-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有郑家水师在,并不惧怕清军的封锁打压。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除了安定秩序,郑成功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用于粮源和税源。

    郑成功委派了地头蛇蓝澄和刘国轩统兵三千,出兵铲除山贼,迫降那些山寨。

    一个多月下来,相继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收服了许多山寨。

    十二月十八日,郑成功正在和姚启圣商议郑家军接下来的行动时。

    突然,一名士兵飞奔到郑成功的面前,大声禀告道:“启禀大将军!有一人持蓝澄的书信,求见大将军!”

    蓝澄的书信?难道剿平山贼的不顺利?

    郑成功第一时间立刻便想到可能是蓝澄可能出兵不利。

    郑成功忙喝到:“人在哪里,快带上来?”

    “是,大将军!”

    不一会儿,那士兵就领着十几个大汉来到了郑成功面前。

    当头的一个大汉孔武有力,相貌堂堂,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六七年纪,一看就是一条好汉!

    看着他,郑成功问到:“你是什么人?”

    大汉忙躬身低首,双手奉上一份书信说道:“平和万礼,拜见大将军!”

    万礼!

    郑成功接过书信,打开迅速看了一遍。

    原来万礼是蓝澄推荐过来投靠我军的!信中卢若腾详细地介绍了万礼。

    万礼,1612年出生在平和县琯溪,母早亡,幼年时被诏安县二都官陂富商张子可收为养子,取名张礼。

    张礼生性倔强,机敏勇敢。少年时热心习武,喜欢打抱不平,得罪了不少富贵人家。

    乡里族长多次逼迫,张子可无可奈何地打发张礼外出谋生。于是,张礼年轻时便到处闯荡,在谋生糊口之余,继续练拳习武,广交朋友。

    明末崇祯期间,吏治**,乡绅肆虐,灾害频仍,民不聊生,不少地方燃起农民起义的烽火。为了反抗官府和乡绅的压迫,张礼同知心好友一共十八名,结拜为生死兄弟,合心为盟,同心聚义。为了表示“万人同心”,决心“以万为姓”,不论原来姓什么,都改姓为“万”。

    大家推举张礼为首领。张礼改名为万礼,又称万大、万一、万九泽,号春宇。

    他们揭竿起义,割据于诏安二都。后代的史学界称其为“以万为姓”集团。

    起义军首先在诏安二都的官陂、秀篆之间的犁壁石大山中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后设总部于乌山西坡的九甲社长林寺。九甲社处于诏安、平和、漳浦三县结合部,长林寺则在“万山深处”,十分偏僻、隐蔽。

    万礼为首的义军反抗官府,抗征抗捐,惩办乡绅,劫富济贫,几年之间,队伍从几百人发展到两千多人。还曾到一百多里外的广东饶平县夜袭黄冈城。在十几年时间里,诏安县牛皮径内的二都地区基本为其所控制。

    满清南下攻克福建后,万礼同他的兄弟们不甘受外族统治,在据守诏安二都时,积极同“反清复明”力量联合,以抗御清朝。在义军控制的地区,不用清朝的年号,而奉南明政权的正朔。

    蓝澄出兵剿平山贼、迫降山寨时,听闻他们的事迹后,派人传信给万礼,希望能招安他们。

    接到蓝澄的书信,万礼考虑再三,就带着自己的弟兄赶来投靠郑成功。

    看完书信,郑成功仔细瞧了瞧万礼以及他的部下,很是好奇。

    传闻天地会就是由万礼的马仔万五道宗创立的。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奉朱洪竺洪门真主,陈近南为军师,万云龙(一称郑成功化名)为大将。

    现代洪门即称就是由天地会演变来的,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郑成功,但绝对没有几个不知道天地会或者洪门的,华人社团很多都是从天地会洪门旁支发展起来的。

    鹿鼎记当中的那句——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也随着影视的传播被很多人熟知。

    只是令郑成功想破头脑也不明白的是,都说天地会是自己派人建立起来的。

    但是自己手下没有一个叫陈近南的人啊!

    现在看到天地会创始人的老大万礼就在眼前,郑成功环视着他的兄弟,希望能找出一点头绪。

    郑成功胡思乱想之际,仍然保持着不动声色,默默注视万礼。

    被郑成功这样盯着,万礼感到很大压力,心里非常紧张。

    虽说有蓝澄的推荐信,但眼前的这个大将军是否真的会像蓝澄说的那般信任重用自己这些山贼呢!

    万礼心中有些忐忑,做山贼只是看到乡亲被狗官剥削的活不下去,才会揭竿而起的。

    其实万礼并不愿意从事山贼这个行当的,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方不负此生!

    看出什么头绪,郑成功也懒得想了。

    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

    郑成功笑着说道:“万兄弟肯带人来投靠,真乃明严之荣幸。有万兄弟相助,我军如虎添翼!”

    万礼愣了下,一会儿反应过来时,忙拱手说道:“多谢大将军厚待,万礼定效犬马之劳!”

    “万兄弟,虽然你是个好汉。但初来匝道我只能暂且委任你为百户一职,待日后有功劳,再行升迁如何?”

    “将军安排甚好,末将并无异议。”万礼忙说道。

    “好,万将军,先下去歇息。”

    万礼带着他的兄弟在士兵的指引下,去到一处营帐歇息了。

    时光飞渐,一眨眼又快到年关了。郑家军的很多士兵这个时候都归心似箭了,郑成功看到于是带着大军回厦门修整。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机错失

    回到厦门,知道路振飞已经从广东朝见永历回来了,正在等候郑成功。

    郑成功在中堂接见了路振飞等人,询问了肇庆的事以及跟李成栋联军的事。

    路振飞摇摇头说道:“大将军,肇庆那边情形不太好?”

    路振飞向郑成功讲述了他朝见永历帝的情景。

    永历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广东肇庆。

    赣州大败,南昌被困,鞑子时刻能攻克南昌,再次南下攻打广东,战争阴云笼罩全城。

    城中百姓也兴不起外出的念头,街市之上冷冷清清,除却巡逻的兵卒外,难见行人。

    经年累月的战乱,已让百姓对杀戮、流血感到麻木。

    大殿中。

    “启奏陛下,据细作回报,南昌方面有较大规模兵马调动……”

    “什么?”还未等李成栋禀报完毕,永历帝面现惊恐之色,急忙说道,“李爱卿,南昌还能不能守住的?”

    赣州之战失利,南昌又被清军大军重兵围剿,令永历帝成惊弓之鸟。

    李成栋知道永历帝胆小怕死,这个时候为了安抚他,只能睁着眼说假话道:“陛下勿忧,南昌乃江西重镇,城高墙厚,再加上金声恒能征善战,清军绝对无法攻克南昌的!”

    “嗬~~!”永历帝放下了心,长出口气问道,“那李爱卿又何时准备再次北上救援南昌?”

    李成栋趁机说道:“陛下!赣州大败,而今无论信丰,还是南雄,兵力仅够守卫,想出击力有不怠,微臣想恳请陛下调派肇庆的兵马支援两地。”

    “惠国公之言,不敢芶同!”大学士瞿式耜反对说道,“若行宫的守卫都调走了,谁来保卫陛下的安危!”

    李成栋叹了一口气说道:“广东还在微臣的掌控之中。肇庆周边并无贼兵,众位大人不必担心自身安危。再说各家谁没个百来名家丁壮汉,组织一下就能有三五千兵马保卫肇庆,护卫圣上!”

    瞿式耜反驳道“那些家丁怎么能跟正规军相比,而且赣州还在清军手中。如果清军派一只偏师偷肇庆,没有护卫的圣上怎么办?老臣绝对不同意将调遣肇庆的护卫。”

    没有兵马,怎么救援南昌?

    李成栋据理力争,可惜胆小的永历帝自己都不同意将肇庆的护卫调走。

    一时间朝廷上陷入了争吵中。

    自反正归明后,李成栋既要为战事操劳,又要提防应付瞿式耜等人不识时务的内斗。以至于李成栋时常为当初自己反正归明的做法感到后悔。

    自从投靠满清以来,战无不胜的部下,都忙着建豪宅,忙着加官晋爵。沉醉于烟花之地的他们现在没有多少战力了,让清军一败再败。

    同时在内耗下,李成栋当年为清廷从北打到南无敌手的威风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开弓的箭就没有回头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自己是不可能再投靠满清的了。

    正当朝廷上还在为从哪里调兵救援南昌争吵时,突然大堂外传来侍卫的喊声。

    “报,漳国公郑成功遣派使者朝见圣上!”

    永历帝听到忙喊道:“快将使者迎上来!”

    路振飞步入大厅,朝坐在正位的永历帝三叩九拜,喊道:“微臣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历虚扶一下说道:“路爱卿请起,不知道漳国公派遣你来,是何事?”

    路振飞站起,拱手说道:“启奏陛下,漳国公听闻江西战事不顺,特遣微臣来,希望能与惠国公李成栋联手救援南昌。”

    永历帝听到郑成功愿意出兵一同救援江西,顿时大喜道:“漳国公果然不愧为忠义之臣,我正忧心该如何救援江西,想不到漳国公就来为朕排忧解难来了,好!李爱卿,有了漳国公的支援,现在你不用担心兵马不够了。”

    李成栋听到忙拱手说道:“多依仗圣上洪福!”

    永历帝摆摆手说道:“朕也累了,先行回宫。李卿家就与路卿家商议出兵救援江西的事吧!”

    殿下的人听到忙拱手喝到:“恭送陛下!”

    等永历帝走后,李成栋将路振飞请到自己的府上商议出兵的事。

    书房中,分主客坐下,茶罢。

    事态紧急,李成栋也没有再客道,直接问道:“救援南昌,漳国公能出多少兵马?”

    路振飞回答道:“我军可出兵三万!”

    才三万兵马!

    李成栋感觉有点少?此次清军围攻南昌,出动了两万的八旗骑兵,十三万的绿营军。

    刚赣州大败,再加上永历帝不肯调动护卫肇庆的四万兵马,广东这边最多也就是能出动八万大军,两军加起来也只是十一万。

    李成栋说道:“漳国公就不能再多派遣一些来?”

    路振飞摇了摇头说道:“福建北部还有上万清军,漳国公治下各县也需要留下必要的守兵,三万是我主能出动的最大兵马了。但请惠国公放心,这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

    听到路振飞是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李成栋根本就不相信。

    当初攻打福建,跟郑家军也打过几场战,那些郑家军表现是怎么样的,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在郑成功手上,郑家军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只占领沿海一个府了。

    郑家军里面也就是水师还像样点,能入得了李成栋眼!

    如果人数再多一些,救援南昌的事,李成栋还抱有希望。

    但听到郑成功只能出兵三万以后,李成栋就根本不抱希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