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秀才-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烨苦笑了一下,“朕也不愿意开玩笑,只是事实的确如此,说起来这作者你们都应该有印象,他就是苏州学子秦飞,上次那赈灾条例也是出自他之手。”
“圣上说的可是真的?”户部尚书许仕奇一声惊呼,“上次赈灾条例也出自他的手?就是那个号称‘谪仙’的秦飞?”
“嗯,不错,七星聚会也是他捣弄出来的。”
御书房众人再次一惊,阁老杭祯疑问道:
“圣上,如此博学多才之人,为何落榜乡试?”
赵烨实在不想在这件让他伤神的事情上过多纠缠,转过话题。
“众位爱卿,今天让你们来此,就是要大家议论一番此书所讲的可行性,你们有什么意见现在都可以提出来大家议一议。”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道圣旨
御书房众人皆点头称是。
户部尚书许仕奇语气一转,继续道:
“只是,如果按秦飞书中所述,要完全按照那样办理此事,所耗财力物力和人力,怕会是一个惊天的数字,这实非我大夏目前的国力所能承受的,此事只怕还得仔细斟酌才是。”
阁老杭祯则表示不同意见。
“许尚书,你的意见老夫不敢苟同,虽然目前看要玉成此事确实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太湖每次大小水患那次不是让苏州松江二府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虽然朝廷对此也有不少治理措施,但都无一例外的收效甚微,这种长期不间断的劳民伤财计算下来,也是不小的数目啊!”
“而按照秦飞设想,治理过后太湖流域几可抵御百年一遇水患,这种短痛换长安的生意我看是大大的划得来,说不得苏州松江二府还真会出现以前江南粮仓的盛况。”
内阁次辅候道玄开口道,“杭阁老,话虽如此,但眼下大夏国力实在是难以为继呀!”
赵烨颔首道:
“嗯,几位爱卿所言都不错,这事是值得考虑,居正怎么看?”
萧天锐抚了一下颌下短须,朗声道:
“圣上,依微臣看来,此事怎么算来都是利大于弊,朝廷一年半载没有这个能力,三五年总行吧,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来操作此事,况且,秦飞书中也说了,据他实地考察了解,苏州松江的受灾百姓还是希望朝廷下恒心下决心来治理太湖水患的,他说可以以这次受灾的难民为主力,以工代赈来实施这个计划。”
“毕竟,治理过后的太湖最终受益的还是他们,我想只要朝廷宣传得当,实施方法正确给力,老百姓应该是积极拥护的,所以微臣赞成实施这个计划。”
“那样经过三五年后,效果必然显现,朝廷再查漏补缺,完善这个规划,那时苏州松江二府必然会受益无穷,杭阁老所说的江南粮仓的美景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规划实施过程中,官员腐败,行事懈怠是个问题,这就要靠温大人和马公公鼎力相助了。”
赵烨再次颔首道:
“居正言之有理,能使一方安宁千百年受益无异开疆拓土,朕也认为可行,只是此事还需明天朝会集思广益才行!”
众大臣齐声道:
“圣上圣明!圣上此举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乃苏松二府黎民百姓之福!”
赵烨呵呵一笑,又道:
“张诚,你速速着人去把吴中水利书抄印百份,送到各位大臣手中,让他们利用沐休的时间给出一些意见来,特别是工部人员都要给朕整理一份包括财力,物力的大概数据来,明天再在早朝上详细议论此事。”
张诚躬身道,“奴婢遵旨,奴婢马上着人去办!”
翌日,大早朝,文武百官齐聚乾清宫。
赵烨在龙椅上坐定,殿下众位大臣齐身道:
“微臣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礼小太监尖叫了一声,“平身!”
待到众大臣起身后,赵烨开口道:
“众位爱卿,昨天朕给你们送去的吴中水利书,你们看了没有?你们有什么意见?”
说起秦飞的吴中水利书,就不得不说后世时空的宋代单锷和明代张国维,他们二人都曾写过《吴中水利书》,也都得到了当时朝廷上下和有识之士的赞赏,并在苏州松江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使得苏松二府水患大为减少,两本书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而流传千古。
而秦飞的吴中水利书也基本上是参照那两本所写,只不过在书中他还增加了一些后世更为现代化的规划。
所以,此时大夏的众位大臣读来,当然感觉惊艳非常,说是一本天书也不为过,要让他们提意见?他们能提什么意见?
最多不过是围绕怎么实施这个巨大的规划加以细化而已。
所以,工部一众官员基本都赞成秦飞这份规划,而只有户部少数官员和其他担心大夏财力了大臣稍显犹豫,不过赞成的还是占到了参加早朝官员的八成以上。
其中,苏松二府出身的官员更是力挺此事。
最后,赵烨见群臣皆无异议,便定下了此事:以工部要员为主,户部为副协同办理此事,锦衣卫出人监督实施,地方全力配合争取三年完工。
殿下群臣见赵烨定下此事,均躬身道:
“圣上圣明,圣上此举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随后,司礼太监宣读了赵烨三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左侍郎纪允良,应天府尹姜宪,身为主副考官在南直隶乡试期间监督松懈,御下不严,现贬纪允良为承天府知府,贬姜宪为建宁府知府,望尔今后诚心悔过,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苏州秀才秦飞,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因进献《赈灾条例》《吴中水利书》拯黎民百姓无数,其功堪比开疆拓土,封开国县男,世袭罔替,食邑三百户,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秦飞妾室顾横波,洁身自好,情深义重,乃坚贞高洁之楷模,封六品安人,钦此!”
一连三道圣旨,使得殿中群臣有些发蒙,对于第一道圣旨,发生了那样的大事,殿中众臣自然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只是第二三道圣旨就来得有些蹊跷了。
礼部尚书郭不凡走出班列,开口道:
“圣上,秦飞,顾横波何许人也,为何能地此封赏?”
吏部右侍郎也开口道:“秦飞何德何能,能在这太平盛世得此封赏?”
紧跟着其他又有几位老臣亦出言反对起秦飞的封赏来,而萧天锐内阁阁老和工部尚书祈铭,户部尚书许仕奇,温炳等因知道其中缘由,只静静的站在前列不出声。
确实,这也不怪大臣们的疑问和反对,因为对于封爵,大夏除了在开国之时进行过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外,在最近几任天子中都极少封赏,特别是赵烨登基以后得封赏的大臣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必须封赏
至于封爵少稀少的原因则是,一来,赵烨统治的大夏国策都是以富国强民为主,战事稀少,因战功受勋受封的也就相应少了许多。二来,也确实没有什么人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所以得封赏之人自然少了许多。
而最主要的还是大夏立国已经百多年了,受封累加的人数自然不在少数,再加上皇亲国戚皇子皇孙的封号,其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令人恐怖的数字,而大夏又是以儒家治国,只要每个受封之人只要没有犯大的过错,皇帝都不好主动剥夺了其爵位。
这样一来,有爵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光是俸禄,封地就是一笔天大的支出。
当然也不是说就没有了封爵的,比如首辅萧天锐就因治理大夏屡有奇策,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封过从二品的开国县公,温炳因与赵烨关系莫逆,得封过从三品的开国县侯。
看着殿下出声反对的大臣,赵烨气不打一处来。
老子好不容易看上一个人,科举给你们这些所谓的直臣给黑了不说,现在连一个小小的封赏也要反对,又不是要从你们腰包里掏俸禄,你们这么激动干啥?
这点面子都不给朕,你们这样置老子这个皇帝于何处?
作为一个临朝二十多年的皇帝,赵烨自然有其威严和脾气,他冷哼一声。
“秦飞为什么就不能得此封赏?先前秦飞进献的《赈灾条例》使苏松二府水患得到最为妥善的救援,而活人无数;这《吴中水利书》也是稀世奇书,如果按此规划行事,太湖流域当能抵御百年洪灾,造福一方百姓,这算不算大功?”
“上月苏州太仓走私杀人一案,秦飞也出力甚巨,让朝廷抓出了一大批祸国殃民的社会蛀虫,单此一案,朝廷就清查涉嫌违规的大户,商贾不法所得近六百万两白银,揪出了以苏州同知戴坤为首的不法官吏四十余人,这算不算功绩?”
“况且,就连苏州城连环杀人案,也是秦飞率先发现罪犯的线索,然后又与其未婚妻楚月馨,锦衣卫苏州千户所和苏州知府段恒一起布局,才使得戴远振落入法网,这算不算有奇功?”
越说越激动的赵烨缓了一口气,怒道:
“你们给我说说,有这诸多功劳的秦飞不能得此封赏,那究竟还有什么人可以?他才十九岁不到,还是一个学子呀!你看你们一个二个成天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有几人不是尸位素餐,虚度时日?位高权重的你们又有几人心系国家社稷,天下苍生?你们有脸还在这妒贤嫉能,说三道四,朕都替你们脸红!”
“况且,秦飞这样做了,而你们呢,朝廷呢?有些人非但不鼎力支持,还在南直隶乡试中为了自己私念,使人盗走秦飞等人试卷,致使秦飞落榜乡试,让一个有着‘谪仙’之名的人落榜,这难道就是朝廷和你们应该做的‘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如果真是这样,朕看这科举不办也罢,以免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
赵烨一番义正言辞的怒骂,使得大殿鸦雀无声,群臣面面相觑。
楚绍瀚的好友兵部侍郎沈恒暗喜,这秦飞也算自己的子侄辈,当然得鼎力相助,他抹了抹长袖,走出班列道:
“圣上圣明,微臣以为秦飞能以弱冠之龄,做出这等流芳百世之功,当得此殊荣,而且微臣甚至以为封赏有过轻之嫌!请圣上封赏秦飞为开国伯。”
沈恒说完,群臣也反应过来,慌忙躬身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圣上圣明!”
一时间,大殿中提高秦飞封赏的附议之声不断,只是赵烨考虑到秦飞年纪实在太小,如果封赏过高,万一以后秦飞再做出一些大的功绩,这让自己或者继任者怎么去封赏,那时只怕要面临赏无可赏的境地,所以他拒绝的众臣的提议。
随后群臣又议论了一些其他事情后,早朝便在司礼监小太监一声‘退朝’下结束。
午后,昨夜奋战一宿,神清气爽的秦飞正惬意的躺在院中小亭里纳凉。
“相公,如今我们是回苏州还是待在南京城?”
旁边,因为秦飞的滋润,容颜显得愈发美艳的顾横波柔声问道。
秦飞一怔,“怎么,你不愿意在京城里待?”
顾横波笑了笑,神色稍显不自然,“也不是啦,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