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爱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化出来的文字章节,没了。
  我知道只要日子继续过下去,我也还能再感觉、再想、再写……但是,心里的那一股别扭呀!拒绝重复的那个性格呀!压得我好难过。
  今天是事发后的第四天了,离我答应,而且信心满满要交稿的期限还有12天。出版社没人知道这件事。两天后是新年,孩子们放假,全家期待着我的假期参与,我至少要扣掉3天。我原本以为:带着即将完成的书稿,在欢乐的年节气氛里做最后的润饰,不疾不徐地轻松写作、潇洒交稿。现在,压力又上心头,别扭挥之不去。
  %%%伤心?
  钱买不回来的,才值得伤心。
  但伤心太久,就是病。
  我总期许自己做个乐观的榜样。所以当第一天我想放弃、不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别说出来,那是毁掉自己的信用。”
  第二天,我依旧沮丧,甚至当我知道“苹果天下”的工程师小连也救不回档案的时候,我和自己说:“够了,面对现实吧”,“再不恢复正常,我就与一般人无异。”
  第三天,我忙着办年货预备返家,让自己一整天不想这件事。小曹打电话告诉我:“你的档案在拷贝过程中死机,现在有一部分的资料还存在。问题是,经过电脑以128bit加密保存,现在只剩下一堆乱码。”那个意思是,每一个我写的字都被拆解成128个独立位元,我的书现在是1200万个位元:独立的、乱七八糟的一把符号。
  “你如果愿意自费,我可以把你的档案写成报告,连同档案送到Macintosh美国总公司。他们或许可以想办法还原,或许……是一部分。”
  去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所以现在,当我今天飞来新加坡的同时,我的电脑“小白”正在飞往美国的路上,带着我的档案,真的随风,愿它不逝。
  现在是第四天、到此刻正好是1月19号晚上9点,100个小时过去了。够了,这样的一件事用去我生命当盛时的100个小时:这是个标准,谨以为记。将来,我一定要遭遇很多的折冲、打击、考验、折磨、挫败、激动……还会有很多的生离、死别、暴得、骤失……我要记得今天。什么事情都会过去,当年1000个轧支票、跑三点半、调头寸的日子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写到这里正好3000个字。(3000是个奇妙数字…三千烦恼丝、三千解忧字)。用3000字整理一个心情,应该算是有效率的自我治疗——好过剃光头。现在,开始写这本书的第25万零1个字:7个月前,我说了40个小时,那是14万字;两个月前,我又写了290k的档案,那是11万字。现在是这样,是你看到的第一个字。
  不让我写完这本书?我偏要把它写完。而且我要写三遍!还要越写越来劲,没完没了!“这是一句好话:再试一下。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这会使你的见识多,这会使你的胆子大,勇敢做去不要怕,再试一下!”
  我就不相信,“我爱钱”,竟然那么难写?
  %%%能证明自己错了并不足贵,要没空证明才是聪明。
  
  
  谁来教我们爱钱
  《上海财富月刊》发行人吴愿:“钱是本书,书是本钱。”
  我爱钱,我们都爱钱,但是因为很难说出口,当然更难写成书。没有人赞成我们应该要爱钱:学校不教、老师不提、父母不谈、宗教不论、爱情不包、书本不见。结果就让我们这些绝大多数拼搏一世的人哪!在温饱欲求上,前仆后继的人哪!为顾三餐,求平安明日饭,苦苦追寻的人哪!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鼻青脸肿,终其一生也只落得个撒手时刻的一次快活而已。
  真不够意思。我说这个世界,怎么就没人说实话呢?现在,我说实话:我爱钱,从小就爱钱。你呢?你也爱钱。但是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爱钱?我知道我为什么。我爱钱的原因是:钱可以让人快乐。人快乐,我也就快乐,所以我爱钱。
  有钱,有支配钱的能力,我可以鼓励人、帮助人、资助人、招待人…… 让别人因为占我的小便宜而得意开心;让原本贫困的夫妻不为百事哀鸣;让亟需周转的有为青年,像我一样可以得贵人相助;让世界知道,有钱不是一定非得要依凭横财;让人群知道,富有不是一定非得要面目可憎;让我自己的心可以得到轻、松、清、静。
  我是真的很爱钱,而且觉得“爱钱真好”!一个人如果爱钱,就会珍惜所有;如果承认爱钱,就会坦然面对;如果爱钱而赚钱,就会用得其所;如果爱钱又用钱,就会心怀感激。钱被感恩,就会常来。
  现在的你有钱吗?你有过钱吗?我?我是一直很有钱的。
  
  
  我是有钱人
  我从小就“有钱”。
  我是在台北的台大医院出生的——有钱人的大医院。
  襁褓时期,我就是小老板——我爸是大老板,我当然是小老板。
  幼儿园我念“再兴”,当时它是所私立的贵族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多半不是大官,就是巨贾。
  在汽车不普及的年代,我每天上课是坐人力三轮车去的:我们家的私人三轮车,还有个车夫叫“老罗”。
  在电视不普及的年代,我家有一台可以关上两扇木质卷门、长着四只脚的电视机,它的牌子是“日立”。
  在音响不普及的年代,我家有电唱机——“哥伦比亚”,它的商标是一只听着大喇叭的狗。在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我家就有黑色铜转盘,号码只有三位数的“九一九”电话。
  在一般公立小学的学费只是几十元的时代里,我念的小学,它一学期要交三四百元。
  我每天都带不一样的进口铅笔盒、各式新奇文具去上课,因为我家自己开的书店就有卖。下课之后的活动是:去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厅”吃巧克力冰淇淋,到“隆记”吃饭,到“太阳饭店”喝奶茶,到“公园号”喝酸梅汤,到“快乐池”、“逍遥池”洗上海浴——快乐逍遥。
  假期里,我总是到罗东去玩,每个街上的人都认识我——那个“书店的小老板”。
  学踢踏舞,我穿着专程去西门町订做的舞鞋。
  每天晚上,我都可以吃“克林冰果室”的手工红豆牛奶冰。
  至于口袋里的零用钱,只要靠嘴巴甜、乖巧懂事就能够有。万一零用钱不够(其实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或者想要额外多一点钱花的时候,只要背一首绝句就有2毛,一首律诗就有5毛,一首长诗就有1元!(我从来没吃亏,我会先数清楚字数,不会上长短诗的当。现在主持节目能够倒背如流、引经据典,就是那个时候的成果——可见爱钱真是好事。现在想想,背诵那每一首诗所为我创造的价值都应该乘以10万倍。)我有感觉,我是个有钱的小孩——钱虽然不在我的口袋里,我还是觉得我有钱。
  
  
  我没有时间没钱
  一直到我10岁,父母离异,我寄住在亲友家中。我聪明懂事又会说话,待遇自然还是不差,每个周末都在中山北路的“美军顾问团联谊社”吃炸明虾,星期天去“青潭”玩人工海浪……
  初中三年,我依然念“再兴”,住校三年。当年,这是少数全校装设空调冷气的学校,包括宿舍。而且值日生只要管擦黑板,因为有工人会负责扫地拖地,瓷砖地板随时干净明亮到可以躺在上面念书。尽管家境在这个时候变了,但是来不及影响我的“有钱”,因为我已经交好的同学、朋友个个都有钱。
  高中我念公立的“成功高中”。考试帮人,我就得到订做的卡其制服;下课后,去“中华商场”后排的皮鞋店帮忙招呼生意,我就可以免费得到订做的亮皮金边白马靴;只要负责找女舞伴,我就有跳不完的舞会;帮咖啡厅画橱窗海报,我就可以换得牛排套餐,外加打电动玩具的铜板;帮建设公司的总经理洗车,我就可以吃高级餐厅的川菜;画建筑墨线图还额外赚得到零用钱!
  进了大专,念艺术学校的好处是:活动繁多。活动多的好处是:都有公费让我吃吃喝喝,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好处是:可以拿冠军得金牌。得金牌的好处是:有奖品、有奖金、有优待。优待多的好处是:日子很“有钱”。
  我在大专的几年之间,跑遍了金马台澎,全部公费。还坐着商务舱去了欧洲与非洲的11个国家:游山玩水看世界,同时还可以领薪水、拿奖金。
  打工的兼职工作,让我的作品每天在第一大报连载刊登,老师还开支票帮我买了辆汽车代步。
  出国期间,我兼职的传播公司还可以让我留职照领薪!还没毕业,我就成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开学缴学费还有主任代垫。
  大专的最后一年,我已经走到幕前开始表演;表演的第一个电视节目我就成名;成名的第一年我就结婚;结婚的第一天我就当了儿子的爸爸;当爸爸的第一年我又当了女儿的爸爸!你说,我怎么有时间“没钱”?
  
  
  钱追着我跑
  结婚的第一年我就拍广告;广告的第一笔订金,我拿来订了一栋房子;房子订下的第一年我就转手卖出;第一栋卖出的房子就让我赚了一笔钱;赚的第一笔钱刚好就让我度过服役、当兵没钱赚的两年!退伍之前,我订了生平第一辆奔驰车。还没回到社会上,我已经拿到传播公司经理的新名片。
  退伍的第一年,一星期里有4个小时,我主持的节目在无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当学生时,打工月入2000元;转进幕前之前,我当编剧、制作人的月入1万元;当兵期间,月入只剩500;退伍第一年,我的收入又回到月入5万。)
  第二、第三年,我的节目量增加,演出活动频繁,一个月变成13万。第四、第五年,节目依然此消彼长,但是行情上扬、单位收入提高的结果,一个月成了40万。
  第六、第七年,月入60万的同时,屁股开始痒起来了。我跨了行业、印了名片、开了公司、设了门市、参了展览、做了生意、养了员工。事情的起头是因为30岁的我开始担心:“万一有一天……”
  于是我开设了珠宝工作室。又因为顾着往日情谊,于是把老同学的信用卡《卡友》杂志顶了下来,顺便又办了一本电玩杂志,一不做二不休,再办一本婚纱杂志……
  刚好在同一个时期,广播频道开放,我又开了一个传播公司,承揽电台节目制作和广告时段,再顺势将珠宝工作室扩充为店面;地下室干脆再开一家PUB;杂志社扩充成为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批和珠宝相关的书籍……然后网络兴起,我架起了企业网站;在珠宝店的楼上又扩增了婚纱摄影公司;在出版社的楼下又增建了珠宝工厂;将地下室改建成为摄影棚……
  这个期间,我还写了两三本书,第一本书有关我的婚姻,一出版就卖了第一名。所以灵机一动,我结合所有相关的行业,自己组织了多家公司,把与结婚相关的各行各业、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再开设商业行销公司,跨足蜜月旅游行程,组织财团法人的公益团体……公司变成5家,员工变成70个。我和钱玩得不亦乐乎!
  第八年,市场发生变化,珠宝生意乏人问津;机构换了人,“新官”忙着抓地下室开设的PUB。这个时期,我开始从“被钱追着跑”变成“追着钱跑”:老婆病了、合伙跑了、生意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