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1章 阿富汗论断
对卢嘉栋这句话感到惊讶的不只是对面的巴基斯坦官员,就连负责进行翻译的大使馆官员都感到格外震惊,要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全天候的好朋友,之前中国给与巴基斯坦的请求都是毫无条件接收,并给与无偿的援助。
如今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政策的转变,这种无偿的援助开始慢慢被有偿的销售所取代,但对于存在特殊关系的巴基斯坦来说也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况且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巴基斯坦用资金购买,中国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支援,毕竟在阿富汗牵制住苏联的力量,有利于北方边境的安定。
正因为如此,当听了卢嘉栋这句话,负责翻译的那位大使馆的官员便用颇为疑惑的眼神看着卢嘉栋,这个名叫卢嘉栋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进的代表团,他到底知不知道外交礼仪,懂不懂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明不明白他这句话的后果有可能损伤中巴之间的双边关系和未来两国的正常发展!
如果卢嘉栋要是大使馆的人员,这位疑惑的大使馆的官员虽说不会当即批评卢嘉栋,但也会利用纸条等给与严厉的告诫,可卢嘉栋毕竟不是大使馆的人,所以轮不到他去告诫,但无论在哪个部门和团体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主管领导基本上都会采取类似的做法。
可让这位大使馆官员奇怪的是,卢嘉栋说完这番话后,代表团的成员无论是神情还是态度好像都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反而都盯着对面的巴基斯坦的官员,看看他们的反应,不止是代表团的成员,就连团长刘浩田不但没有把卢嘉栋的话想得那么严重,反而有一种隐隐支持的感觉,这从刘浩田那炯炯的双眼不断审视穆沙拉夫变幻莫测的脸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见此,这位负责翻译的大使馆官员很是诧异,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他们大使馆的话,那绝对是一件很严重的政治错误,仅给与一个批评都算是法外开恩了,可是现在代表团怎么会……难道是他们……商量好的……
没等想完负责翻译的大使馆官员眼睛突然睁得老大,紧接着便反应过来,作为在大使馆工作多年的外交官,他的脑子转得自然很快,见到代表团成员如此淡定的模样怎能不清楚这是代表团已经确立好的策略呢。
这样的话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或许代表团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测试巴方的底线和承受能力呢,想到这里负责翻译的大使馆官员只能收起疑惑的眼神,端正自己的身子,安安心心的做回自己的翻译工作!
中国大使馆负责翻译的外交官能看出其中的门道,作为执掌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多年的三军情报局局长的穆沙拉夫自然也看得明白,从他的内心来讲,中国代表团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并不感到惊讶,毕竟穆沙拉夫也知道中国在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以前中国奉行多年的对外武器援助政策将为之改变。
对此与中国关系颇深的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早有预判,当然这其中也有不能让中国这个有特殊关系的朋友吃亏的因素在里面,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才制定了向中国进行武器有偿采购的方案。
让穆沙拉夫惊奇的是,这句话竟然是从那个被他认定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卢嘉栋的口中说出,而且好似得到了中方代表团的认可,按道理这样的话应该是作为团长的刘浩田说出口才对,怎么可能让一个没经验的毛头小子说呢,难道是自己看错了?
看没看错此时的穆沙拉夫已经无暇多想了,因为坐在自己对面的刘浩田那好似看穿一切的眼神正直直的注视着他,这让穆沙拉夫不得不赶紧就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好在穆沙拉夫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于是在卢嘉栋说完之后,便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意,用深邃的眼睛扫了一圈对面的中国代表团,然后不急不缓的说道:
“我之前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我们巴基斯坦绝不会让自己的朋友吃亏,我们刚刚接收了一笔来自沙特的私人援助,所以在资金方面请中国的朋友放心!”
“正是因为两国有着不同寻常的友谊,所以我们才对此表示关切!”穆沙拉夫话音刚落,卢嘉栋的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容,但都盯着穆沙拉夫那张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的棕色脸颊淡淡的说道: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如今苏军在巴阿边境的清剿行动,阿富汗抵抗组织损失惨重,重整阿富汗抵抗组织势在必行,况且现在贵国又在边境地区驻扎重兵,这两项算下来每天所耗费的经费何止百万美元,或许靠着阿拉伯国家的某些私人援助能够度过一时,可如果这场战争再打上一年、两年甚至五年这些援助还会够吗?”
“这个……”听了卢嘉栋的话,穆沙拉夫棕色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并没有回答,而他身旁的一位巴基斯坦官员则开口反问道:
“这位中国的朋友,您会觉得凭着苏联的强大,能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打上两年,甚至五年?”
可以听得出这位巴基斯坦的官员的语气中带着很明显的质疑和不确信,而随着这位巴方官员的问话,包括中方代表团在内的会议室所有人员的目光无不集聚到卢嘉栋的身上,犹如数十道镁光灯瞬间将卢嘉栋所在的位置变成了舞台的中央,对此卢嘉栋并没有太在意,而是依旧带着那副淡淡的笑容,不过他的话语却异常的坚定而又自信:
“我觉得很有可能!”卢嘉栋这句话一出口,中方这边的人员还好说,对面的巴基斯坦的官员无不震惊无比的看着这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句话真是太惊世骇俗,要知道现在的苏联可是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打阿富汗这样贫弱交加的国家用了半年的时间已经算是很久了,如果再打两年甚至五年那简直不敢想象,不过深知历史发展脉络的卢嘉栋却知道,这一场仗苏联打了何止五年,而是整整十年,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没有理会巴方人员的那惊奇的目光继续说道: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想想看凭借着苏联强大的实力和岁枯拉朽的攻击能力,在阿富汗与抵抗组织打了整整半年没有拿下来,这足以证明阿富汗抵抗组织的战斗力的坚决和勇敢,以及阿富汗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
说着,卢嘉栋用他那坚定的眼神扫一眼对面落座的巴基斯坦的官员,最后把目光落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穆沙拉夫的身上,虽说听了卢嘉栋这番话,穆沙拉夫的脸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从他那微微跳动的眉毛,卢嘉栋依旧能够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正因为如此卢嘉栋的语气也变得恳切起来:
“要知道阿富汗抵抗组织所用的武器装备是什么,连自动火器都屈指可数,半自动枪械就算好装备,二战时期应用的老式枪械更是随处可见,可这些勇敢的阿富汗人民就是用着这些老旧甚至淘汰的武器装备与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苏军周旋了半年之久。
这足以证明阿富汗人民的抵抗意志之坚决,更证明所应用的游击战战术是切实有效的,如果再以贵国为坚定后盾得到有效支援的话,我相信阿富汗抵抗组织将不仅仅是抵挡苏军继续南下的一道屏障,而会成为让这头红色巨兽血流不止的手术刀,将其彻底困在阿富汗无法自拔!”
卢嘉栋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穆沙拉夫那双深邃的双眼不由得瞬时圆睁,看着卢嘉栋的眼神也变得耐人寻味,好似重新认识对面的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打卢嘉栋开口述说开始。
虽然穆沙拉夫的脸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卢嘉栋所讲述的每一句话,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让他跳动的心脏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又让穆沙拉夫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位叫卢嘉栋的年轻人。
他到底是什么人,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识,对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深刻,要知道就算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资深谈判代表和职业观察家也未必有这样的见解,不对,不对这个卢嘉栋绝对不会是看上去的这般年龄,他的实际年龄应该比眼见的大得多得多,不然不会有这样的见识和阅历,除非他是上天派下来的使者……
就在这时穆沙拉夫的手臂被人轻轻的碰了下,这让他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然后看了看刚刚提醒自己的巴基斯坦官员,只见那位官员指了指对面的卢嘉栋,穆沙拉夫不由得抬眼望去,就看见卢嘉栋带着微微的笑容淡淡的问道:
“穆沙拉夫将军,您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吗?”
“这个……”穆沙拉夫犹豫了一下,而此时会议室内众人的目光已经齐聚到他的身上……
第222章 让手术刀锋利的保证
卢嘉栋所说的论断虽然惊世骇俗但也在情理之中,阿富汗抵抗组织确实利用手中的劣质武器装备,跟强大的苏联军队周旋了半年之久,给与苏联军队极大的打击并受到惨重的伤亡,要不然苏军也不可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清剿行动。
可即便面如同梳子梳头一般的清剿力度,残存下来的阿富汗抵抗组织依然能够利用相对熟悉的地形和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法,对苏军落单的士兵和前出的小股部队发动袭击,如此一来使得苏军的清剿行动也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正因为如此,这些巴基斯坦官员虽然心中并不是很同意卢嘉栋这个论断,毕竟苏联的强大让他们思维产生了一个理所应当的惯性,那就是想打败苏联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可面对真切的事实他们又无力反驳,所以只能看着被卢嘉栋提问的穆沙拉夫,寄希望于这位在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中以机智和冷静著称的将军,能够维护众人心中的那份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
不止是巴基斯坦的官员们,中方代表团的成员也是如此,而且从眼神和脸色上看竟然比巴基斯坦的官员还要急切,因为在中方依照卢嘉栋昨晚的重新起草的方案中,巴方关于阿富汗形势的看法是这套方案能否成功的关键。
要知道中方代表团为了这套方案差不多整整商讨了一整夜,当时刘浩田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回来后,便将巴基斯坦的严峻形势告知了中方代表团的所有成员,出发的时候中方人员对于巴基斯坦的严峻形势有着一定的认识。
但没想到会急转直下这么快,如此一来之前准备的两套方案根本用不上,不惜代价竭尽全力援助友邦之国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因为中国也不想看到苏联长驱直入逼近印度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算上跟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印度,整个中国的陆地边境基本上被苏联及其盟国所包围,这对中国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正因为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苏联跨过巴阿边境基本上成为中方代表团所有人的共识!
可就在众人商讨如何应对之时,卢嘉栋便将刚刚跟巴基斯坦方面所说的那段关于阿富汗的论述讲给代表团成员听,当然代表团成员对于苏联也有着很强的思维惯性,一开始也不太相信卢嘉栋的论断。
不过好在中国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就进行游击战争,经过跟国民党十多年的围剿与反围剿,跟日本帝国主义八年的扫荡和反扫荡,中国军队已经将游击战的精妙深入到骨髓,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