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军工霸主-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一点,卢嘉栋可谓是心知肚明,而在其具体的规划中,卢嘉栋也没有立即形成一个类似北方机械厂那种庞大的工业联合体,毕竟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卢嘉栋比谁都明白,小步快跑,稳中求进,总比大步狂奔扯到蛋要强多。
  所以卢嘉栋提出一个看似临时性的联合方案,即以改善各厂经营效益为由,将各厂聚合在一起,毕竟在军费削减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日子都不好过,这几个厂子也都是处在不饥不饿的状态,而卢嘉栋因为承担新式坦克的研制任务,经老首长首肯,可以支配巴基斯坦划拨的三千万美元的预研经费,有了充足的资金,至少能让这些工厂和单位暂时聚拢在自己的旗下。
  只不过卢嘉栋的想法虽然有很高的可行性,但真正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然而幸运的是,卢嘉栋看上的几家配套厂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西南航空研究所和海军研究所的下属单位,得知这个情况后,卢嘉栋二话不说直接奔赴两地求见杨弘毅和李铭。
  这两位军工界的领军人物不但跟卢嘉栋是亦师亦友的老熟人,而且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只听了卢嘉栋简短的叙述,两人就点破了卢嘉栋的小心思,对此卢家栋也不隐瞒,要知道在聪明人面前藏着掖着,到最后只能是作茧自缚自取其辱,再说无论是杨弘毅还是李铭都不是眼界狭隘之辈,应该能够看出生产联合体的好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杨弘毅和李铭对卢嘉栋的想法很是支持,并为此在空军和海军进行活动,很快所属西南航空所的滇南特种车辆厂,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中原电子雷达所正式加入卢嘉栋所领导的新式坦克的研制项目,没过多久海军的沪东柴油机厂和皖系光学仪器厂也加入进来,至此卢嘉栋的新式坦克的配套产业链初步建立起来。
  当然,为此卢家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无论是杨弘毅还是李铭虽然配合的很积极,可这两位随着职务的升迁,市场经济意识也随之增强,厂子和研制单位可以暂时划拨给卢嘉栋所领导的新式坦克研制项目,然而相关的使用费却要一分不差的结清。
  卢嘉栋面对两人那副亲兄弟明算账的架势,牙一咬,心一横,从三千万美元的预研费中划出两千万交给两人,就这样杨弘毅拿着一千万美元经费美滋滋的去忙着歼7的升级改造去了,而李铭则大手一挥将到手的一千万美元悉数投入到新式护卫舰的研制当中,至于卢嘉栋也不算吃亏,反正钱不够还可以向巴基斯坦再申请,到手的配套工厂可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在我来万山厂之前,大部分都已经确定,只不过还有几个隶属于航天和核~工业的两家厂还没有准信,所以我不敢就此断言一定能成功,好在今天早上刚刚接到国防科工委的来电,说这两家公司已经由老首长亲自批准,划拨到新式坦克项目中来!”
  “真没想到嘉栋你在之前已经做了这么多工作!”听了卢嘉栋这番叙述,吴天明不无钦佩的看着这位总能带给他惊喜的好兄弟:
  “看来这次咱们万山厂可不是简单的上个台阶,而是要成为一个无可匹敌的巨无霸了!”
  “只不过是联合的雏形而已,新式坦克项目结束后还不知道能不能维持住呢!”
  “维持不住就再弄几个大项目,久而久之保准能固定下来!”吴天明脸上闪过一丝兴奋,可当他看到卢嘉栋那副意味深长的笑容后,却又无奈的摇摇头:
  “嘉栋呀,嘉栋!你还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像你刚才所说的联合事项,要是别人有了七八层把握就宣扬得满世界都是,而你非要等到所有事情落到实处再说,将这几个厂最终聚合起来也是一样,想必你心里早就盘算好了,是吧?”
  听了吴天明的话,卢嘉栋的笑意更浓,但却没有立即回答,可就在这时,副厂长赵伟急匆匆的跑过来,见到卢嘉栋和吴天明赶紧急切的喊道:
  “嘉栋,天明,总部首长带着各厂厂长已经到了厂部,你们两个快点儿,总部首长点名让你们两个赶紧去……”


第386章 各相关厂的发展成效
  “啊哈,小卢,快,让我看看!”卢嘉栋刚刚走到新落成的厂部大楼门口时,正在跟陈震、乔俊峰等人寒暄的万山厂老厂长,同时也是现任桂南机械厂厂长郑永波,立即朝卢嘉栋迎了过去,拉着卢嘉栋的胳膊上下打量一番,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真挚亲切起来:
  “恩,不错,还是那么精神!”
  见到郑永波卢嘉栋也很高兴,笑容也比之前更胜几分,可还没等他说话,随后走过来的军代表吴天明便笑着抢先说道:
  “郑厂长,您保养的也很精神,看上去都比我还年轻呢!”但整体上却依旧沉稳非常:
  “小吴,你这话可就不实事求是啦!”见吴天明过来,郑永波立即与他亲切的握了握手,然后佯装怒意的笑着用手指点了点面前的吴天明:
  “要说精神,我们几个谁也比不了你这个战场英雄,尤其是我,要不是有小卢帮忙,我这脸上的褶子都能赶上梯田了!”
  郑永波所说的帮忙是一年前的事情,当时军工系统进入寒冬,郑永波所在的桂南精密机械厂也未能幸免,原本军方充足的引信和弹药的订货,直接削减近五分之四,就连万山厂转过来的,得到炮兵青睐的130mm底部排气弹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桂南精密机械厂顿时陷入困境,面对困难郑永波等桂南厂领导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确定生产民品来解决当下的困境,经过考察发现,家电类产品不但在国内有着广阔的市场,还有出口创汇的可能,于是桂南厂决定引入一条冰箱生产线。
  然而当时的冰箱生产线有几个核心设备需要进口,加之国家的外汇紧缺,申请进口生产线的厂家又多,桂南厂的申请也只能排队等待,只是进口审批部门等得起,桂南厂可等不起,毕竟全厂上千号职工等着这条生产线吃饭呢。
  为此,郑永波在桂溪、羊城、北~京等地不停的跑,以便争取能把这条生产线批下来,可无论他用尽何种办法,到头来也没有获得当年的批复,而是转到下一年继续审核,眼看厂里的职工就要挨饿,郑永波再着急也无济于事,最后心力憔悴之下便一病不起。
  当时卢嘉栋正担任新式便携式火箭筒的总设计师,在回万山厂探亲时,得知老厂长郑永波病重,便挤出时间前往省城医院进行看望,在得知老厂长生病的原因以及桂南厂面临的困境后,卢嘉栋便与陈震等万山厂人商量,由万山厂出资,在桂南厂改造一条“万山牌”自行车生产线,在扩大“万山牌”自行车产能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桂南厂当下的困难。
  万山厂出资在桂南厂改造“万山牌”自行车生产线的计划,很快便得到省国防科工厅的批复,生产线落成后不到一个月,桂南厂变依托“万山牌”自行车的良好的销售业绩逐步走出困境。
  没过多久“万山牌”摩托车生产线在也桂南厂落成,紧接着便携式火箭筒的弹药生产、155mm枣核弹的研制和生产,也让桂南厂濒临停产的军工车间重新焕发了应有的活力,而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户桂南厂,无不是卢嘉栋极力推动的结果,而这也使得万山厂和桂南厂有着更为紧密牢固的协作关系,正因为如此,当郑永波接到要与万山厂联合研制新式坦克,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
  “现在呀,我们桂南厂也是不愁吃,不愁穿,我这个厂长自然也是轻松自在,人心情一好,自然也就精神起来了!”郑永波带着喜悦的笑意说着,只不过没过多久他便把头从吴天明那里转到卢嘉栋的一边:
  “对了,小卢,去年答应请你喝酒的事因为你总忙,始终没有搞成,就在刚才我可跟老陈说好了,晚上我做东,咱们几个喝个痛快,小卢你可不要推脱哦!”
  自从桂南厂扭亏为盈后,郑永波几次跑到万山厂表示感谢,只不过卢嘉栋又是新式火炮,又是炮兵雷达,后面成立捍利公司出国进行军售,忙得脚都不沾地,没办法郑永波只能在电话里表示感谢的同时,约他有时间一起喝酒,对于这件事,事务繁忙的卢嘉栋早就忘了,要不是郑永波提出来,卢嘉栋也根本想不起来,于是便爽快的答应道:
  “好!到时咱们老万山厂的好好聚一聚……”
  “卢总师,真没想到又能见到您呀!”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中原电子雷达所所长钟晓沫和滇南特种车辆厂厂长蔡晨伟便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钟晓沫带着感激的神情首先握住卢嘉栋的手:
  “您的产业规划,可让我们研究所打了个翻身仗呀!”
  “翻身仗?”听了钟晓沫的话,卢嘉栋不由得为之一愣,进而拧着眉头不解问道:“新式炮兵侦察校射雷达好像一共就生产了四部,最近的军售出口好像也没有此类装备,怎么就……”
  “不是炮兵雷达,而是新式计算机和高性能芯片的制造!”听钟晓沫的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现在我们的新式计算机不但体积更小,而且运算速度也提高了几倍,芯片也是一样,虽然跟国外的高性能芯片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中低端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突破,现在不单单是各型武器装备应用我们所生产的计算机和芯片,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研究所也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听了钟晓沫这番话,卢嘉栋才想起来,去年研制新式炮兵雷达时,因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事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计算机和芯片的制造设备,并为此给中原电子雷达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成效。
  对此,卢嘉栋自然非常高兴,毕竟电子工业在未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中原电子雷达所能够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卢嘉栋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军工电子领域被人卡脖子的事将彻底成为历史。
  “我们厂也是!”还没等卢嘉栋从中原电子雷达所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滇南特种车辆厂厂长蔡晨伟便开口说道:
  “当时为52倍口径155mm火炮生产的75千瓦小型柴油机还没觉得什么,之后没想到竟然在农机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现在我们厂这款小柴油机不但行销全国,还出口创汇呢,只不过……”
  听了蔡伟晨的话,卢嘉栋也很高兴,只不过他说了前半段忽然停了下来,进而挤了两下眉头,无奈的说道:
  “只不过咱们的材料还是不过关,同样的机器,德国和日本的寿命都比咱们的强,要不是咱们的价格便宜,根本没办法跟人竞争!”
  “是呀!”蔡晨伟话音刚落,一旁的钟晓沫也叹了口气说道:“我们研究所生产的芯片和计算机也是一样,不是我们的理论和技术不过关,主要还是材料跟不上,不然我们早就把高性能芯片研发出来了!”
  听了钟晓沫和蔡晨伟的话,另一侧的郑永波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咱们的摩托车不也是一样,虽然我看不上小日本的东西,可人家的材料和工艺确实比咱们强,这点想不承认都不行!”
  “可是一款新型材料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积累才能研制出来!”一句话让围在卢嘉栋周围的人无不齐齐的循声望去,这才看到材料研究所所长秦景斌,以及湘南特钢厂厂长郭志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